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献身农业的女博士】 农业女博士穿越小说
 

【献身农业的女博士】 农业女博士穿越小说

发布时间:2019-04-15 04:09:00 影响了:

  8月的北京,天气闷热。30岁出头的孙锐,衣着简朴、素面朝天,鞋子和裤脚沾着黄色的泥土,在蔬菜大棚里忙碌着。  走过一株株植物,孙锐突然停住脚步,蹲下身盯着一棵幼苗凝神观察。片刻,她的鼻尖渗出了丝丝汗珠。
  确认植物无恙,孙锐回过神来,才意识到自己“又把身边的客人忘了”。她略带尴尬地对记者说:“这些植物就像是我的孩子,要随时给予它们关爱和照料,一旦忙起来,我总会把旁人忘得一干二净。”
  因为这种忘我的工作状态,孙锐业绩骄人,多年内连续获得“青年科技创新之星”、“党员创业之星”、“首都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这个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女博士扎根基层,在付出汗水和泪水的同时,也更认识到担负在党员身上的责任。
  眷恋土地的放牛娃
  1979年,孙锐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的一户农民家庭。没有花花绿绿的衣裳,也没有各式各样的玩具,在孙锐的记忆中,绿油油的农田就是她儿时玩耍的“阵地”。
  “上学以后,每到假期,我都主动要求帮父母做事。他们会让我做类似‘点籽’这样轻松的农活。”自幼便受到农村生产生活的熏陶,孙锐对土地产生了“出自本能的眷恋”。
  1998年5月,即将高中毕业的孙锐拿到了那张沉甸甸的高考志愿表。早年的高考制度,要求考生在高考前一个月填报志愿。站在人生第一个重要路口,她陷入了思考。
  “那个年代,信息相对封闭,特别在农村,人们的视野很局限。城里没有亲戚,老师也没法帮我们拿主意。”凭借着对土地的热爱,孙锐报考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作物学专业。
  4年的本科生涯,孙锐不仅掌握了基本农业知识和农事生产技能,更加深了她对农业的兴趣。为了进一步掌握农学知识,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参加研究生考试,继续深造。
  2003年7月,孙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作物生理学专业公费研究生,并获得硕博连读资格。
  她说:“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考研的时候不换个专业。父母也说,他们送我出来上学,就是希望我的人生不再和他们一样,让我‘走出土地’。但我就是这么执着,既然热爱农业科技,就一定钻研下去。”
  6年的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经历使孙锐对农学知识和农业科技的认知有了质的飞跃。对作物生长发育等理论及技术的深入了解,更加坚定了她把所学知识用于农业发展的决心。
  “不管别人怎么看,但我是从黑龙江农村走出来的放牛娃,全身带着泥土味儿。”孙锐面带笑意,坚定地说,“我来自苞米、大豆的世界。就像孩子离不开母亲一样,我离不开泥土的芬芳,离不开绿色生命给人的喜悦。”
  挑战自我的女博士
  博士毕业后,孙锐身处人生的重大转折点——择业。
  即将迈入社会,孙锐深知此时的选择关乎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她反复考虑自己何去何从。以往,这个专业博士毕业生的择业方向基本是高校、科研院所或者读博士后,事业单位工作的稳定性对女生具有巨大吸引力。
  当时的孙锐可以去石家庄农科院做博士后,在父母强烈干预中,她却陷入了挣扎。“我最初的梦想就是要在北京发展,在农业一线科研工作中充分发挥特长。”在她看来,石家庄农科院的工作固然稳定,但不是她想要的,她需要更加宽广的舞台。
  就这样,孙锐果断放弃事业单位和读博士后的机会,选择到北京金福艺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亲自到生产一线实践,实现自己的梦想。
  初到工作岗位,并没有孙锐想象的那么顺利。读书的时候学的都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很多地方需要从零开始学。除了业务上的困难,她还需要面对大家不解的眼光,在众多人眼中,博士生来这里种地,书都白读了。
  面对困境,孙锐乐观踏实的态度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尽管是博士,孙锐没有恃才傲物,而是沉下心,虚心向生产一线的农民前辈学习。
  “我和农民一起参加生产劳动,拔草、整理植株、研究作物习性、亲自上棚顶带领工人安装棚膜,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我都不想放过。”工作时间不断实践学习,下了班,孙锐就继续恶补自己欠缺的知识,“只有不断学习,我才不会有空虚感。”
  2009年9月,一场“番茄界的**病毒”——黄化曲叶病毒病,在北京市大面积流行。孙锐回忆:“这是北京地区新流行的病害,人们对它了解很少,再加上这种病害传染速度极快,绝大多数同行单位对此病害的防治措手不及,有的甚至造成了绝产的惨重损失。”
  那段时间,孙锐几乎片刻不离番茄园,在发现园区有一栋温室的番茄有发病迹象时,她并没有慌乱,而是想办法解决。她立即联系到母校老师,采集病样送到植物病理室做鉴定,并和专家们共同研究出了解决方案。
  病毒被有效防治,孙锐悬着的心落地了。她说:“这是到目前为止,最让我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信念坚定的农技师
  提到党员这个身份,孙锐的表情顿时严肃了许多。
  “党的崇高,是我从小就坚定的信念。”孙锐告诉记者,自她懂事起,父母最先教她学的歌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孙锐对党的向往,自幼便在心中生了根。
  “2006年,我成为正式党员的瞬间,那种自豪感至今还记忆犹新。”在孙锐心里,党员的自律性、责任感一定要更强,至于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都是最基本的准则。
  读硕士期间的一次经历让她更加清楚了责任感的重要。
  那年,孙锐只身前往吉林省农科院基地进行项目实验,准备“大干一场”。为了协助她完成实验项目,农科院雇了几名当地农民。
  项目进展到一半,孙锐突然遭到农民的嘲讽:“大学生,你这苗是怎么种的啊,还不如我呢”。年轻气盛的她满脑子实验,没经思考就回对方一句:“做好你自己的事吧!”
  当众被回击,农民颜面尽失,把工具一提,转身走人,只留下孙锐一个人面对6亩实验田。她顾不得烈日当空,戴起手套自己工作了起来。
  “过了几个小时,那些农民又返回来,他们说从没见过有实验人员亲自下到地里干活,他们被我的精神感动了。”孙锐笑着说,“其实我只是对我的实验负责,这样的责任感让我来不及顾忌炎热、劳累,也正是种责任感改变了农民对我的看法。”
  孙锐在工作岗位取得的成绩日益突出,她说:“看着自己负责的数字农业技术系统正在顺利升级;每天检查农机运行是否正常,效果是否明显;看着绿色蔬菜健康生长,我觉得自己成就非凡、无比幸福。”
  放眼未来,孙锐有更高的目标:“我要把土得掉渣的农业和现代科技挂钩,种植新型绿色食品,为人们‘入口’蔬菜把好第一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