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2018二年级上册语文书_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
 

2018二年级上册语文书_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

发布时间:2019-04-25 04:11:29 影响了: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朗读这个教学手段,有目的地、合理地、有重点地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快的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感情,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可见,紧紧抓住“朗读”这一手段,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思想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052-01
  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1.加强朗读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有位教师执教《鹤群翔空》,文中有一段描写鹤群飞翔的优美舞姿、赞美鹤群的勇敢的文字:“这种景观多么壮丽啊!上百只鹤恰似飘摇于飓风的鸿毛,轻盈飞扬;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乍一看,鹤群排成圆形队飞旋,似在游戏;仔细看去,每一只鹤都一点一点冉冉高飞。”
  对此,老师没有详作分析、点评,只是在播放的轻音乐的伴奏下,配之以彩色的几幅鹤群飞翔的画面,让大家轻轻吟诵,尽情玩味,反复体会文字所蕴含的意义,并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进入美的遐思中。课堂内充满了一种恬静而又明朗,激情而又和谐的气氛。很快,师生对鹤的敬佩感情进入高潮,并让学生们陶醉。这种朗读的效果显然是不容置疑的,我想我们的语文课缺少不了这种气氛。其实,朗读除了齐读有这样好的效果外,其他的如:分组读,分角色读,个人读,包括老师的范读,都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情绪高涨,领受语文学习的情趣。
  2.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3.朗读一定要读出意境
  所谓“读出来”,一是指把理解的成果通过朗读的形式展示出来,二是指读出课文以外的收获,即跨出课文看课文。这里须强调的是,出来的""源地是课文,出来的途径是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联系全文说说泉水对于鼎湖山的作用,有感而发:“是啊,清泉使鼎湖山草丰林茂,清泉使鼎湖山成为风景名胜,清泉鼎湖山上的庆云寺里繁花似锦,古树参天。清泉滋润大山上的草本,清泉养育了大山上的人民。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读出弦外之音来——要珍惜水源。愿它永远清澈明将,愿它永远音乐般美妙,愿它永流进我们的心田。”
  造是许多作家刻意寻求的,优秀的文章往往创造出优美意境,读出意境是朗读的高品位境界。要读出文中意境必须借助想象的力量来完成。首先是借助图、文想象出文中意境。其次通过诗文描绘运用音乐将学生引入意境;第三是边想像意境边朗读。作者在教学《鼎湖山听泉》中,采用了“以图为先导,经音乐作铺垫,以语言描绘作引子”的方法,让学生于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想像,使文章中之境成为学生胸中之境,心中之情、口中之言。借助想象的力量达成读出意境的目标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往往事半功倍。
  4.朗读是积累的需要
  语文学习更是需要积累的,这是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经验之一。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是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了。”可见,读可以让学生把书本上的语言储存到大脑中,变成自己的语言。
  中学阶段是学生语言积累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们不能把名家名篇肢解开来,失去了文章原有的美感。要学生多积累就是让学生吸收语言营养、丰富语言,对于一日难理解的,日后再来琢磨。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学语文课本,几个重要的项目里头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这就更加看出阅读教学必须加强读的训练。加强朗读训练,自古以来就是语文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方法之一。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