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关于社区体育设施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体育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社区体育设施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体育社会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19-06-04 15:11:12 影响了: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关于社区体育设施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第二篇:社区服务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第三篇:社会体育调查报告第四篇:高中生暑期去社区调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第五篇:河南省社区体育设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关于社区体育设施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 实践报告研究背景:

随着我市经济建设日益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广大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要求随之提高。为了满足居民对于体育运动的需求,体育局通过对上积极争取,目前在石家庄各地陆陆续续,或多或少地安装了各种式样的体育设施,这既丰富了人民的业余生活,又增加了人民的身体素质。

然而,体育设施分布是否合理,设施是否完善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随之产生的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器械坏了是否有人修理;由于器械老化而产生了意外事故,这该由谁来负责等。本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因此,我们确定了以调查学府路附近社区体育设施为课题,力争减少社区居民的伤害事故,并为居民建立一个优美、舒适、安全的健身场所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我们感觉到了研究此项课题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对于此项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也可以使更多人乐于其中。

二、 研究过程

目前学府路已建成了7个健身点,其中7套全民健身路径,总投资数万。体育设施在社区内的分布状况也有所不足。总体来看,河北体院附近的体育设施分布比较协调,3个居民小区有体育设施。但在河北经贸附近体育设施没有,这显然给其它地方的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又有谁会千里迢迢跑去健身呢?

1、您是否知道小区体育设施的种类? 是(57%) 否(43%)

2、 您是否经常锻炼身体? 是(57%) 否(43%)

3、 您一般何时锻炼?时间为多长? 早上 1 小时左右

4、 您是否能正确使用体育设施? 是(93%) 否(7%)

5、 您是否曾因锻炼不当造成受伤? 是(7%) 否(93%)

6、 您所在的小区体育设施是否完好? 是(71%) 否(29%)

7、 您是否认为应新增一些体育设施? 是(86%) 否(14%)

8、 您认为用这些设施锻炼后是否有效果? 是(86%) 否(14%)

由此可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为数不少,而且大多认为能正确使用体育设施,锻炼效果也不错;但小区体育设施完好程度和更新不够理想。那么,我社区现有的体育设施现状到底如何呢?为此,我们先后学府路附近等几处体育设施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1、 运动器材缺乏专人管理与维修:

这些外表披红挂彩的体育设施近看还真是“披红挂彩”,伤的伤,死的死,10%—50%的器材是已损坏或快要坏了的。经过几场大雨的洗礼,这些器材上的铁锈爬满身,更严重的则面目全非了,说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几块烂铁搭起来晾衣服呢?还有的一些不是缺了胳膊就是少了腿的,可谓惨不忍睹。

访谈时,讲到这些体育设施该由谁来保管时,人们意见各异。有些男士在回答此问题时,还粗鲁地回答:“这个又不关我们的事情,谁弄(这些体育设施)过来的,就由谁来保管嘛”。这样回答的人还不止一两个。调查发现:48%的人认为是由大院来保养,有30%的人认为由体育局保养,仅有22%的人认为这是由广大群众和相关部门共同来保养的。看来体育设施到位了,但人们去维护这些公共财产的意识还没有到位。

2、 个别居民把运动器材挪为它用:

我们在调查研究中也发现了另一道独特的凤景线,令我们大为惊讶。在绿源小区,个别居民居然在双杠上晒被子,在单杠上挂内衣裤。这种情况在晴天常有,它不仅妨碍了居民的锻炼,也有碍于市容整洁。在调查过程中,有一老伯见我们刚想拍照,他马上收掉了被褥。不难看出,人们对于这些错误的做法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不至于麻木到一点反应都没有。

3、 居民们不能正确使用运动器械: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看到一部分居民没有按照介绍牌上所写的方法去锻炼,或在锻炼时动作加辐度太大,这都是造成器械损坏的主要原因。用来拉韧带的,中小学生们却用来了打篮球;用来进行腰部运动的,有些人却站在上面转圈子。这样不仅让需要这种锻炼的人得不到锻炼,而且还很容易出事故,在被调查人之中,就有这么一位用法不当而出事故的人:那人因为动作幅度过大而导致身体不稳,摔了下来,造成骨折。

三、 建议与对策:

1、 加强宣传力度,让每一个人心中树立爱护体育设施的意识。

体育设施的保护最主要的是(本文 来自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靠大家的自觉,希望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活动。例如,体育局可以定期举行讲座,各小区居委积极进行宣传,定期向小区的居民分发传单,,卫生部门也要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争取还给居民一个优美的环境。

2、 希望居民们认真阅读体育设施使用说明,大院可以举行示范活动。

3、 加强管理,有专门人员对体育设施进行保养。

4、 经常对居民进行了解,知道他们对体育设施的需求,适当增加器材的种类和保养经费。

5、 注意体育设施分布的合理性和及时性。

对居民集中地应重点投资。如绿源小区、红旗村等几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一旦到了早上或傍晚总是有不少人们在闲聊、说笑。我们觉得,在闲聊的同时,踩踩几步梅花拉,扭扭几下腰是再也合适不过了。

“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再接再厉,力争将现在各小区内所存在的问题解决,完成我们的最终目的——给居民们建立一个安全、优美、舒适有健身环境。

第二篇:社区服务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目的:

一方面,锻炼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实践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自身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

体会到要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过程:

xx.1.29

今天是第一天。

我早早就来到了大利家超市——这个我开始4天社区服务生涯的地方。

早上9-10点的人特别多,大都是来买菜的。看着忙忙碌碌的人们,我却无法帮上忙——初来乍到,很多东西我还不熟悉,比如物品的价格,摆放的位置等。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直到一位姐姐拍了一下仍处于呆愣的状态的我。她告诉我应该站在门口充当迎宾,另外负责将丢置在外的购物篮整理并搬至里面。

就这样,我听从那位姐姐的话在门口充当迎宾,并且在顾客用完购物篮时将其整理收集一摞至一定程度时,搬运到里面供新顾客使用。

一天就在迎与送、往与返之间结束了。看着那些顾客满意而归,我心中是欢喜的。

xx.1.30

第二天。

还是昨天的工作。没有了初来时的生涩,我对于这份“劳动服务”已有些顺手了。

本来以为就这样平平淡淡的度过了一天,孰料却发生了一点小状况:

一位阿姨在结算时才发现自己买的蔬菜竟忘记称量了——无价码条。收银的阿姨叫我拿着到里面称一下,贴上价码条再拿出来。我一听立马拿着菜就往里冲,可到了里面又犯了难:我可不知怎么用那玩意,而其他人呢,我一看——唉,都忙着呢!这可怎么办才好?正在我琢磨之时,有一位阿姨解了我的难题。她说看我在那干站着,手里拿着把菜,也不知道干啥呢。最后,还是她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事给办好了。我一想外面的客人还等着呢,赶紧说了声谢谢,往外冲——总算还不是很迟。

后来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几次,好在我也在别人的帮助之下应付过去了。

这一天总算“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xx.1.31

第三天。

今天我被调到了里面,负责鸡蛋这一块。还真别说,这鸡蛋也不简单,还分普通鸡蛋、草鸡蛋和土鸡蛋这三种,而且这鸡蛋也属于要称重的品种。好在昨天看了那么多次标准版示范,我也知道该怎么做了——这是需要码号的,像普通鸡蛋是488,草鸡蛋是588,土鸡蛋则是793.

在所有准备条件均已具备的条件下我开始了我的一天。这一天里,我就是在不断重复为顾客撑袋子——装鸡蛋——称鸡蛋——贴价码条这样一个流程。有时碰上麻烦一些的顾客,一盘只挑一俩个,我就必须在旁边替他搬拣,以免顾客不规范的手法将鸡蛋打碎。偶尔呢,我还需要为顾客挑拣鸡蛋。

一天下来,慢慢的,我已经可以熟练地挑拣鸡蛋和称量鸡蛋。这也算是这一天的收获吧!

这一天过得很快乐。

xx.2.1

今天是最后一天了。

我前几天利用闲暇时间观察物品的价格和位置,今天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了!我今天的任务是为顾客“导航”。

几天的相处下,。我已经可以很自在的服务了,恢复平时的伶俐。将一位位顾客带到他们想去的地方,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相关信息供其参考。我想,这不仅锻炼了我的社会交际能力,还锻炼了我的口才。

想到今天是最后一天,想到这几天的收获,想到这段时间叔叔阿姨和姐姐对我的照顾,我很感激亦很感动。

这一天,我与他们告别,结束了我这四天的社区服务生涯。

感想:

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虽然只是短短的4天,但我却感触良多。是庆幸?还是依恋?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得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原本以为自己学会课本上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而这些是我们无法从课本上得到的,必须从实践中得到,从社会中取得。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

第三篇:社会体育调查报告

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您好,我是长春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为了解长春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意向。我进行了一次对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希望占用您一点时间,您所提供的信息对我们这次调查的结果相当重要。谢谢!、

填写说明:

?问卷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即可。

?问卷的所有内容需您个人独立填写,请不要与他人商量。

此部分为您的基本情况调查,可能涉及到您个人隐私 ,我们保证对你的回答和身份保密。请您放心!

1、您的性别( )

a、男b、女

2、您来自于( )

a、大城市b、小城市c、农村

3、您目前就读的专业 ______________。

4、您所获得的学历是( )

a、本科b、专科c、研究生

此部分为调查的主题部分,以下问题仅选一项,谢谢合作!

5、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就业机会()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6、您对毕业后的就业取向是()

a、事业单位b、学校c、俱乐部d、私企

7、体育这个专业是否是你的兴趣所在()

a、是b、不是

8、您对您学的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a、并不理想,有望深造其他专业b、很好,机会很多,重在把握

c、说不清楚,没有明确的分析和规划

9、您首选的就业地区是()

a、东北b、南方一线城市c、西部偏远地区d、家乡

10、您对您的第一份工作的薪资期望是多少()

a、1000以上 b、1000-1500c、1500-2500d、2500以上

11、您认为影响你择业的因素有哪些()

a、工资收入 b、专业对口c、自身兴趣d、工作地区e、个人发展空间f、家庭原因g、 公司发展前景h、其他

12、您会考虑自助创业吗()

a、工作难找,会考虑自助创业b、不会,应届生没有经验

c、没有考虑过,找个安定工作d、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自助创业

13、如果你自助创业了你会首选()

a、食品、饮料等小店b、餐饮行业c、特许加盟店d、其他

14、您认为当前就业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a、缺乏实际技巧与精炼b、就业期望太高c、就业人数太多d、专业不对口

e、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f、其他

15、您主要选择那些求职渠道()

a、人才招聘市场b、校园招聘会c、父母亲戚朋友介绍d、毛遂自荐

16、对于就业意向,您最希望获取哪方面的信息()

a、应聘技巧b、用人单位的信息c、专业出路d、其他

17、您是否愿意去偏远地区支教()

a、愿意b、不愿意,条件太艰苦了

18、以下能力中,您认为你的强项是()(多项选择)

a、社会实践能力b、表达能力c、团队合作能力d、创新能力

e、管理能力f、自学能力g、适应能力

20、对你就业意向影响最大的人()

a、父母或者其他亲人b、学校老师c、 其他成功人士d、其他

21、您认为在择业中就业影响最大的因素()(多项选择)

a、专业知识b、实践和工作经验c、社会关系d、外表及形象

e、学校知名度f、学科优势g、外语能力

22、您在择业中优先考虑的因素是()(多项选择)

a、社会地位b、发展机会c、薪酬待遇d、工作地点

e、专业对口f、个人兴趣

23、您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何种态度()

a、乐观b、一般c、迷茫d、不知道

24、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您目前最大的压力是()

a、就业b、经济c、学业d、情感

30、您首选的就业方向是()

a、学校b、事业单位c、国企d、私企

31、您首选的职业意向是()

a、老师b、公务员c、健身教练d、 销售

32、如何看待专业是否对口问题()

a、专业不对口则不予考虑b、先找份工作以后待机向专业方面发展

c、不在乎专业是否对口,有机会就发展c、不对口要具体分析

33、你倾向于如何在应聘过程中突出自己()(最多可选三项)

a、制作精美、详尽的自荐材料b、通过直接沟通让招聘者记住自己

c、面试时在着装、形象、礼仪上下功夫d、请有信誉威望的人推荐自己

e 、事先充分了解单位,表示自己有充分的兴趣和准备

f、突出自己的特长,表示自己完全能胜任招聘岗位的要求

g、突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表现自己将是可塑性强后劲足的后备人才

h、突出自己的性格特色,表示自己能够和单位的主管及同事愉快合作相处

i、其他

34、你认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 ()(多项选择)

a、提高技能b、调整择业期望值c、提高职业素质职业培训

d、发展经济,广开就业渠道e、提高自身求职技巧f、丰富自身的实践经历

35、你对以下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哪些比较了解()(多项选择)

a、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b、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

c、科研 项目吸纳毕业生d、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就业

e、困难学生就业帮扶f、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g 、"特岗教师"计划

h、大学生村官计划i、"三支一扶"计划j、都不了解

调查员:___________2014年11月日

第四篇:高中生暑期去社区调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星期天,我和妈妈忙碌了一周难得休闲,于是决定去南胡公园置身于那宜人的美景中也享受一下大自然的生机,高中生暑期去社区调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但没有想到在游玩中却发生了远比游玩更有教育意义的一件事。

我和妈妈说说走走,不知不觉已走了很远,又累又渴,于是决定到附近的冷饮店休息一下,要了一些饮料坐在休闲椅上边喝边玩。离我们不远处还有一对夫妇和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大约五六岁,调皮的冲我们做着鬼脸,看见我们手里的饮料他也冲妈妈嚷着,听口音看他们儒雅高贵的举止就知道肯定是外地人,或是走亲戚或是在这里做生意。

只见小男孩接过爸爸给的钱也走进了冷饮店,不一会儿就兴高采烈的手里拿着两块冰砖跑了出来,可他刚坐稳,卖饮料的小女孩(大约十三四岁)竟也急匆匆的跟出来站在他们面前,“小朋友,有事吗?”男孩的爸爸微笑着问到。

“叔叔,这位小弟弟买了冰砖转身就跑,我喊都喊不住。诺,这是找的钱。”说着她把一叠零钱递给男孩的爸爸。

“哦,小姑娘,你真诚实!”男孩的爸爸显得很激动,“我们应当好好感谢你,”他说,女孩羞涩的笑笑,转身要走,“请等一等,小姑娘。”男孩的妈妈叫住了她,从一只精致的皮包里拿出10元钱,“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收下吧!”

小女孩的脸腾地红了,她慌乱的摆着手,连连说“不,不!”“收下吧,这要顶你卖好多冰砖的呢!”男孩爸爸的话里充满了善意。“不,不,我不能白要你们的钱。”女孩认真的说。

“啊,真是个诚实善良的好孩子!阿姨真喜欢你。”再三推辞后男孩的妈妈感动地说道,然后叫过小男孩:“来,谢谢姐姐,将来长大你也要像姐姐一样,做个诚实善良的人。”小男孩娇憨地向小姑娘鞠了一,用生硬的普通话说道“谢谢姐姐!”小姑娘亲昵地拉着小男孩的手,甜甜的笑了,调查报告《高中生暑期去社区调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喀嚓” 男孩的爸爸掀动了相机快门,他举着相机说道,“这张照片,将是我们的影集中最有意义最珍贵的一张。”

是啊,这也是我和妈妈在游玩过程中所看到的最真实最感人的一幕,在今天,这个人人都向钱看、欺诈、坑蒙拐骗屡见不鲜的市场经济时代,像这样诚实守信的小姑娘的确太少见了。在举国上下都在轰轰烈烈的践行胡爷爷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家乡政府领导大力倡导“二次创业振兴四平,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小姑娘也许她还不理解这些,但她却为所有比她要懂得多的大人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用她的诚实善良的举动又光大了四平在他乡人眼中的形象,给那些驻足四平或想来四平的人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转过身来,妈妈告诉我,“孩子,你也要向小姐姐学习,为家乡争光,为学校争光!做个时刻为他人着想、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笑了,心里暗暗想,我一定不辜负妈妈的心愿,会向小姐姐学习的,做和谐校园的小主人,多为集体做贡献,努力进取,积极向上!妈妈仿佛猜到了我的想法,看到了我的表现,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五篇:河南省社区体育设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河南省社区体育设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河南省社区体育设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河南省目前的社区体育设施基本上无法满足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旧居民区内的体育设施不能满足人们锻炼需要的现状依然存在,而新开发的小区体育设施情况也不容乐观,但有向良性方向发展的基础和现实条件。

[关键词]社区;体育设施;现状;社区体育

[中图分类号]g8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6-0104-02

社区体育是近年来我国社会体育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活动形式,是社区成员以相互自愿为原则,利用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工设施,为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体健康,而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则是这一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它直接影响到社区体育的开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河南是个人口大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区内的体育设施能否满足人们锻炼的需要?本文对河南省社区体育设施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来研究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现状,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意识,推动社区体育更快地向前发展。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河南省18个地市随机抽取21个社区的体育设施现状和社区中460名居民对所在社区内体育设施使用情况为调查对象。调查社区街道办事处的体育设施情况和社区居民对所在社区内体育设施使用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460份,收回46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450份,有效率97.83%。

2 结果与分析

2.1 河南省社区体育设施现状分析

2.1.1 河南省社区体育设施总体现状

调查表明:河南省只有23.86%的社区配备了足额体育设施,53.37%的社区未配备足额体育设施,22.77%的社区没有配备体育设施。而且,人口密集的老居住区体育设施更是极少。根本不能满足现在人们锻炼、健身的需求。锻炼场地、设施的匮乏,直接限制了体育锻炼的项目及内容,进而也限制了锻炼人数,这是影响河南省社区体育发展的首要因素。

2.1.2 河南省社区体育设施类型、新旧状况

目前,在那些旧居住区很多没有特别像样的体育设施。如果有,则大多是在一片空地上简单的砌上几个乒乓球台或者就是直接在一片空地上装几个简易篮球架供人活动。往往面积小,不能满足更多人锻炼的需要。有些设施过于陈旧,存在安全隐患。而在新开发的居住区和体育彩票或福利彩票赞助的社区(有一定量的预留体育建设用地)则会有比较好一些的体育器材,主要是健身路径、单杠、双杠、健步器、滑轮拉力器、弹簧拉力器、秋千、简易吊环、天梯、滚筒跑步机、支撑旋转器等。而这些器材所能进行的运动强度小、身体符合低、缺乏对抗和竞技,少年儿童和年轻人则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对这些器材失去兴趣。

2.1.3 河南省新开发居住区体育设施状况相对较好

新兴的商品住宅小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场所,开展居民小区体育可以使居民体育活动就近就便,更加容易生活化。在调查中发现,在新开发的商品居住区中,基本上配备有一定量的体育设施,而在一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发的居住区中,在体育设施配备上做得则没有前者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市场经济的自由选择。

2.1.4 河南省社区居民对所在社区体育设施现状的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已不再是吃饱穿暖,而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体育锻炼已成为人们日常闲暇时间的重要休闲活动。社区体育以其特有的区域优势和

组织形态,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的地点大多在其所居住的社区内。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和兴趣必将进一步提高,参加的人数也将有进一步的提高,对社区体育设施的数量、质量、功能等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目前,所调查河南省居民对所在社区体育设施现状的态度,表明河南省社区体育设施现状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强身健体需求。

2.2 河南省现有社区体育设施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情况分析2.2.1 现有社区体育设施收费问题

在现有的社区体育设施中,既存在总量不足的问题,又表现出缺乏系统布局、资源不能共享的问题。有些体育设施并不是所有的社区都能建设的,像游泳池等。而一旦建成则基本上只对本社区居民或本系统职工开放。即使有部分对外开放使用的,也大多对时间、价格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价格,对很多普通居民来说,偶尔去可以,常去则经济上根本承担不起。

2.2.2 现有社区体育设施维护问题

在这些社区体育设施中,更新维护不到位,令一些居民不能放心使用器械进行锻炼健身,而且也造成了浪费。在一些新建社区中还出现了添置的新式器材没有人会使用,造成居民想健身而不会健身的现象,进而导致器材、场地的闲置浪费。

2.2.3 社区体育比赛组织问题

由于以上因素的制约及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社区体育大多数项目的开展以自娱为主,很少有比赛活动。个别有条件的会组织一些比赛,如老年人的门球比赛;年轻人的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等。而大多数人则没有参加过比赛。

2.2.4 河南省社区居民日常体育锻炼与设施使用情况分析

现代社会日益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体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自发参加体育健身,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许多人把参加体育活动看成是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也愈趋丰富与多样化,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冲浪、旅游运动等多元的视角体现了现代人追求自我、崇尚自由的个性。人们自觉锻炼的意识正在提高。老年人喜欢与老伴、退休同事、邻居等结伴到公园广场、户外空地、社区内体育设施锻炼。这部分参加锻炼的人数比例最高,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退休之后闲暇时间比较多有关。同时,随着年龄增加,生理机能等各方面能力都有所下降,各种疾病的发生频率大大增加,对通过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期待有所增加。同时,经常在外活动可以消除子女不在身边的孤独感。这种既锻炼身体又打发闲暇时间的休闲方式已成为目前老年人的最爱。而年轻人则喜欢与朋友一起利用单位体育设施或者去收费场馆锻炼。 https:///可以看出,河南省大多数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所选择的项目、方式等都属于那种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锻炼花费较少,对个人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要求较低,以个人方式进行锻炼。如在河南省牧野区牧野公园广场,夏天晚上总有3~5处做有氧操、跳交谊舞的人们。这种运动方式就非常简单,只要有一个热心人带着录音机等简单设备过来,有一个动作比较娴熟的人在那带领,大家就可以聚集到一起进行运动。以这种方式运动的人群往往相对比较固定,即以附近常住居民为主,同时一些以休闲为主的过路人往往也会加入进去。

2.2.5 不同年龄段的人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和频率有很大不同 老年人大多喜欢有一定节奏感,既锻炼身体又陶冶情操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太极剑、门球、快步行走、空竹等。而40~50岁的中年人则更多的选择交谊舞、健身操等运动。年轻人则更多的从事球类、长跑等相对剧烈、活动量大的运动。总的来说,社区体育的积极开展能够融洽社区成员间的关系,增进彼此间的团结,净化社区环境,减少民事纠纷,提高社区精神文明程度。在参加锻炼的时间上,老年人因为时间充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天气原因等),基本上每天都参加相应的体育锻炼。而年轻人因为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等原因,参加锻炼的时间相应不多。

社区体育设施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居民参加体育锻炼频率。老年人参与的项目大多对体育设施没有太大的要求。像太极拳、空竹等,只要有一片足够大的空地,几位兴趣相同的老人就可以展开锻炼。但年轻人喜欢从事的项目则大多对场地设施、器材等要求较高,如果相应的场地设施、器材不能满足其需求,其参与锻炼的热情和频率则大大降低。

3 结 论

加强领导,认识到社区体育工作在推广全民健身计划中的重要作用,使社区体育工作真正成为群众体育工作的重点,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宣传力度,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观,组织好社区体育锻炼、比赛活动,培养社区居民终身健身能力,推动社区体育更好地向前发展。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办体育的积极性,增加社会体育事业的投入,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做好社区体育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做好学校体育资源、企事业单位体育资源和社区体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工作。加强社区体育的人文关怀,增强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信心。

参考文献:

[1]庄永达,陆亨伯,郑建岳.浙江省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配套调研[j].浙江体育科学,2014(1):17.[2]罗汉礼,彭雄辉.城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14(1):36.

[3]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r].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14.

[4]廖军.论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j].怀化学院学报,2014(5):123.

默认推荐其他范文:

柳州市社区体育调查报告

社区实践调查报告

社区调查实践报告范文

社区实践调查报告

社区社会调查报告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关于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调查报告第二篇:关于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调查报告第三篇:构建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养老服务体系第四篇:关于社区“积极老龄化,养老转新型”的调查报告第五篇: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关于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调查报告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今后长时间内要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的常州,早在1985年就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比全国提前15年,到末,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64.28万,占全市总人口358.74万的17.91%。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9.8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76%,占老年人总数的15.39%;90岁以上老人1.0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29%,占老年人总数的1.62%;百岁老人180人。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76.84岁。我市人口再生产从传统型过渡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必然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老龄工作和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关于对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实行政策扶持的意见》等文件,推进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和老年群团组织建设,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做好老年人优待工作,组织开展关爱老人心理健康活动,等等,不断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使全市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逐步提高。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与方式

为积极践行和谐老龄化战略,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服务理念,有效解决养老服务需求,从今年3月份起,常州市民政局和常州市老龄办组织开展了市区养老服务需求大调查。调查采取实名填写问卷形式,利用民政和老龄信息平台进行汇总分析,对市区城镇户口按一定比例抽取了10084名老年人。在地区分布上,武进区2300人,新北区1155人,天宁区3218人,钟楼区2711人,戚墅堰区700人;在性别比例上,男性占49.53%,女性占50.47%;在年龄结构上,60-69岁的老人占35.99%,70-79岁的占51.74%,80岁以上的占12.27%。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调查的科学性。主要内容包括老年人就餐、日间照料服务、精神关爱等方面需求情况。整个调查经历了准备、实施和汇总三个阶段,总共历时两个月的时间。

本次调查严格按照社区准入制要求,贯彻费随事转的原则,由各区按抽样调查老年人数印发《常州市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由社区具体组织填写,并将收集的信息录入网上填报系统,由社区信息平台进行汇总分析。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社区干部认真负责,有的利用星期天和晚上深入到老年人中间耐心调查,然后将调查问卷逐份上报,一旦发现差错及时纠正,问卷回收率达到100%。这次调查的一个明显特征之处在于采用实名制填写的形式,防止出现虚报谎报的现象,也便于以后的抽查,确保了此次调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通过这次市区养老服务需求大调查,基本摸清了居家养老、社区就餐和日托服务等方面需求,为我市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政策,加大老年设施投入和发展老年服务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市区老年人需求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一)老年人基本状况

1.文化程度偏低

在被调查的10084名老年人中,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的分别占总数的11.57%和31.85%,初中、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分别占29.64%、8.42%、9.51%,而大学专科、大学本科以上的仅占5.86%和3.15%,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的特征很明显。

2.63%以上的老年人是“空巢”老人

从居住方式来看,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独居和与配偶居住的老人分别占11.38%、52.49%,与子女同住或与孙子女同住的占35.17%,老年人“空巢”现象日趋严峻。

3.身体状况与生活自理状况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身体健康或一般的分别占32.53%、35.98%,有慢性疾病或有严重疾病的占27.60%、3.89%,说明我市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总体处于较佳状态。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占调查总数的87.98%,半自理的占10.26%,不能自理的占1.76%,具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占绝大多数。

4.配偶与子女情况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配偶健在的占总数的74.21%,配偶不在的占24.26%,没有配偶的为1.53%。再从老年人子女的数量来看,有1个、2个、3个子女的分别占14.75%、37.50%、26.88%,居前三位,有4个和5个及以上子女的占12.22%、7.32%,无子女的占1.33%。目前,多子女老年人还占多数,但已明显呈现日趋减少趋势,独生子女老年人目前虽还居少数,但也明显呈现日趋增多趋势,家庭小型化趋势不可逆转。

5.60岁前主要从事的工作

从被调查的老年人60岁前主要从事的工作来看,21.72%是干部、43.17%是工人、21.82%是农民、6.88%是科技人员、2.21%是自由职业者、0.90%是军人、2.97%是无业人员,还有0.33%是其他工作。

6.月经济收入情况

从经济收入来看,月收入在500元以下、500-1000元、1000-1500元的分别占21.13%、12.88%、36.25%,月收入在1500-元、元以上的占18.11%、9.65%,1.98%的老年人没有经济收入。由此可见,大多数老年人经济收入偏低。

7.养老金来源

选择离退休金是养老经济主要来源的有3050人,另外子女给予、最低生活保障金等也是老年人的重要经济来源。

(二)老年人最迫切需求情况

1.精神赡养是最需

调查发现,老年人对精神赡养的需求是最强烈的,40.44%的人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精神赡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养老保险面逐步扩大以及子女的经济扶养能力日益提高,老年人物质生活质量基本有了保障。但是生活的幸福不仅是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还包括精神上的享受。从这项调查显示,老人们更渴望情感上的关爱,企盼心灵上的充实。

2.家政服务市场大

调查显示,29.97%的老年人最需要家政服务。现在社会节奏加快,子女大都忙于工作,不在父母身边的情况比较多,没有时间料理老人的生活,所以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也促使家政服务的市场不断扩大。我们可以推测,今后家政市场的发展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将会起到一定作用。

(三)老年人助餐服务与日托服务需求情况

1.目前老年人吃饭的提供方式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20.73%的人认为吃饭是个问题,79.27%的人认为吃饭不成问题。目前自己做饭的占总数的85.20%,由子女、钟点工、全职保姆做饭的分别占10.59%、1.32%、1.01%,到社区助餐点、与他人搭伙、叫快餐或去饭店吃饭的分别占0.63%、0.33%、0.11%,其它方式占0.81%。由此可见,目前老年人自己做饭的占绝大多数,这与68.51%的老年人身体健康或一般,87.98%的老年人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情况相符合。

2.对社区助餐点的调查

在这次被调查的对象中,37.86%的老年人听说或了解社区助餐点,62.14%的人没听说或不了解,可见老年人对社区助餐点还是比较陌生的。通过阅读问卷上有关社区助餐点的介绍后,选择愿意由助餐点提供吃饭的有4198人,占调查总数的41.63%,这次参加调查的人数仅占市区老年人总人数的5.042%,按调查比例推算,市区共有8.326万名老年人乐意接受助餐服务,这说明助餐点在我市存在较大的需求空间。老年人助餐点是由政府资助建设,以社区为主导,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膳食加工配制、外送、集中用餐等服务的场所(价格通常在5-15元:一顿中餐5-7元,一日三餐10-15元)。目前,天宁街道斜桥巷社区、西新桥居家养老服务站以及天皇堂弄居家养老服务站等等已经有了为老人提供就餐的服务。但从全市来讲,老年人助餐点的数量还很少。从总体而言,还有很多老人不愿意选择到助餐点吃饭,究其原因,主要是87.91%的人生活能够完全自理和85.20%的人平时是自己做饭的,所以不需要由助餐点提供吃饭。

在愿意由助餐点提供吃饭的老年人中,因为省事方便的占62.04%,因为价廉物美的占15.20%,其它原因的占22.76%。在不愿意由助餐点提供吃饭的老年人中,因为不喜欢的占23.69%,因为口味不适的占21.36%,其它原因的占54.95%。

3.对老人日托所的调查

在这次被调查的对象中,33.26%的老年人听说或了解日托所,66.74%的人没听说或不了解,可见老年人对日托所也不熟悉。通过阅读问卷上有关日托所的介绍后,选择一定去日托所的有405人,占调查总数的4.02%,按调查比例推算,市区共有8033名老年人一定去日托所。此外,在被调查对象中,有5046人会考虑去日托所,这说明日托所在我市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日托所,即“老人之家”,像小孩入托那样,白天到日托所,晚上回家。老人在日托所可看书读报聊天,也可打牌弈棋,或开展其他有益的文体活动,还可以就餐,日托所的优点在于收费低于养老机构,对半自理的老年人可以提供护理。由于日托所对于半自理的老年人可以提供护理,所以对于10.26%的生活半自理人群应该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愿意进日托所的老年人中,有47.66%的人是因为年龄较大且无人照料,24.30%的人是因为要满足精神文化需求,22.80%的是因为身体欠佳,5.24%的是因为日托所收费低于养老机构。

4.志愿者服务

在我们这次的调查中发现,18.09%的老人愿意帮助日托所做些志愿者服务,48.71%表示偶尔可以做一点,26.03%不愿意做志愿者服务,7.17%未选择。在宁波市海曙区,有一支专门为独居困难老人提供服务的义工队伍,他们服务的内容和时间可以像银行存款一样进行储蓄,等到自己年老时又可以提取储蓄,享受服务。群众将其称之为“义工银行”。而我们的这次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市开展“义工银行”存在一定的群众基础。

(四)养老形式调查情况

1.居家养老是首选

调查显示,80.27%的人最愿意选择的养老形式是居家养老,11.56%选择机构养老,6.34%选择老人日托所,1.83%未选择。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主要是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逐步向精神慰籍领域拓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方式主要是上门进行个案服务,同时发展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对老年人进行综合性的集中服务照料。居家养老服务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对破解日趋严峻的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发展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居家养老”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市区已建有26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3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基本做到了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市、区两级财政共拨付养老服务补贴250万元。

2.选择养老机构的档次

在愿意到养老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中,选择500-800元/月和800-1200元/月底分别占58.30%、31.52%,仅有6.49%、3.69%的人分别选择1200-1500元/月和1500元/月以上,这与当前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水平普遍不高有很大的相关性。

(五)子女对老人精神赡养情况

1.大多数老人不感到孤独,九成以上子女愿意陪老人聊天

调查发现,80.97%的老年人不感到孤独,19.03%感到孤独的老年人更愿意找亲人或朋友聊天。90.91%老人的子女愿意陪其聊天、听其诉说,只有9.09%老人的子女不愿陪他们聊天。对“给钱给物让老人衣食无忧就是孝顺,您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这道题选择对、不完全对、不对的分别占15.01%、64.51%、20.48%。由此可见,我市的子女比较注重与父母的谈心,从精神上来关爱父母。

2.子女对老人的孝顺情况

在这次被调查的老年人中,57.66%的老年人认为子女很孝顺,39.88%的认为子女比较孝顺,认为不孝顺的仅占0.83%。子女经常来看望的有82.68%,占大多数,偶尔来、生病时才来、节假日才来到分别占9.53%、0.66%、3.82%,只有0.35%的子女从不来看望老人。这个调查结果表明常州子女对老人的孝顺状况令人可喜。而子女不常来看望的有81.57%是因为子女工作忙,6.20%是因为子女在外地,0.88%是因为有矛盾冲突,11.35%是因为其他原因。而子女关心老人的主要方式是上门看望和打电话。

3.老年人与孙子女的关系

调查显示,在有孙子女的老年人中,有62.78%的老年人替子女照顾第三代,37.22%不照顾第三代,这说明我市的老年人对第三代很有爱心,所谓的“隔代亲”。而且调查还显示68.37%和29.51%的孙子女经常来或有时来看望老年人,2.12%不来看望,说明第三代也很关心老年人。

4.老年人活动场所和活动内容

小区休闲广场和公园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平时经常锻炼或参加其他娱乐活动的9791名老年人中,经常去小区休闲广场和公园的分别占38.62%、21.91%,老年人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有看电视、与朋友聊天、读书看报、打牌搓麻将等,参加老年大学学习、外出旅游的居少数。

三、满足市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对策建议

(一)关爱“空巢老人”,重视精神赡养

全社会都要来重视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家庭成员要负责,年轻人要多承担体力劳动,给足老人生活费用,抽空常回家看看,多给老人们精神慰藉。社会服务功能要强化,社区要为他们提供面对面、心贴心的服务,要扩大志愿者队伍,开展形式多样文体活动,使“空巢老人”空巢不空,独居不孤,欢乐常伴。

继续开展“牵挂你的人是我”龙城志愿者与空巢老人共度元宵佳节活动。市民政局和市老龄办连续两年组织了“牵挂你的人是我”龙城志愿者与空巢老人共度元宵佳节活动。这项活动给老人们送去了关怀和帮助。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好这项活动,并在原来的基础上要扩大此项关爱活动的影响,让更多的人来关爱空巢老人。

抓好老年精神关爱示范点建设,推进全市老年精神关爱工作。积极探索老年心理研究,在做好老年人精神关爱工作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撰写有质量的调研报告。继续做好常州老年服务中心开展的老年心理咨询服务工作,积极为基层做好示范作用。扎实抓好全国老年精神关爱江苏示范基地常州示范点建设,总结推广钟楼区老年心理关爱示范点心理咨询室和社区心理咨询室试点的经验,努力推进全市老年精神关爱工作。

(二)提高养老金待遇

尽管我市已连续几次上调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但调查显示,大多数老年人经济收入偏低,总体生活水平不高。加上近年物价上涨幅度较快,因此,要继续提高老年人的养老金待遇,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使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

(三)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

要进一步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范围,真正建立面向所有老年人的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要逐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立监督机制,及时评估中介机构服务效能,确保服务落实到位;要对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制定上门服务制度、服务监督制度、服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等规章制度,确定生活服务标准、养老护理标准、服务效果评价标准等各项标准,规范服务项目和内容,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实行资格认证、持证上岗,逐步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四)建立社区助餐点和老人日托所

政府要出资在老年人集中的社区设立老年人助餐点和日托所试点,并对助餐点和日托所的的性质、任务、要求、运行机制等都要有配套政策及相关规定,培训工作人员和招募志愿者,建立后招标按市场化来运作,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助餐点和日托所日常运作予以相应支持,并在试点运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满足高龄、独居、纯老家庭的老年群体一日三餐的需求以及生活照料的需求。

(五)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满足老年人入住需求

尽管调查显示,只有11.56%即1166名老年人最愿意选择到养老机构养老,但即使按照这个标准,市内养老机构床位也应达到2.31万张,而目前仅有1.28万张,尚有1.03万余张的缺口。因此,要落实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集体组织、民间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以及外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规划建设不同档次的养老机构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入住需求。对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分类管理,明确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逐步改变目前较高收入人群大量占用公办养老机构资源的现象,在合适的时机,为中低收入老年人群发放养老服务专项补贴,使中低收入老年人能够住得起养老机构。

(六)大力扶持,多形式发展社区家政服务

出台相关政策,培育家政服务业,吸引家政服务的相关企业加盟,同时进一步扩大政府援助服务对象范围,完善送时服务机制和制度,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有偿、低偿和无偿的家政服务。

(七)加快各级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建设

加快市、区及基层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按照老年人口的分布和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活动需求,形成档次不同、面积不等、配套事宜的梯次排列格局。增加室内活动场所和室外活动设施,方便老年人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引导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融入社会,度过幸福的晚年。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物美价廉的旅游线路,开拓老年旅游市场,满足老年人出游需求。积极兴办老年大学、学校,发挥市和各区老年大学的示范带动作用,抓好街道(镇)和社区(村)老年学校建设工作,逐步完善老年教育4级办学网络,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满足老年人的求学需求。

第二篇:关于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调查报告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今后长时间内要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的常州,早在1985年就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比全国提前15年,到末,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64.28万,占全市总人口358.74万的17.91%。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9.8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76%,占老年人总数的15.39%;90岁

以上老人1.0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29%,占老年人总数的1.62%;百岁老人180人。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76.84岁。我市人口再生产从传统型过渡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必然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老龄工作和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关于对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实行政策扶持的意见》等文件,推进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和老年群团组织建设,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做好老年人优待工作,组织开展关爱老人心理健康活动,等等,不断推进老龄事业发展,使全市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逐步提高。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与方式

为积极践行和谐老龄化战略,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服务理念,有效解决养老服务需求,从今年3月份起,常州市民政局和常州市老龄办组织开展了市区养老服务需求大调查。调查采取实名填写问卷形式,利用民政和老龄信息平台进行汇总分析,对市区城镇户口按一定比例抽取了10084名老年人。在地区分布上,武进区2300人,新北区1155人,天宁区3218人,钟楼区2711人,戚墅堰区700人;在性别比例上,男性占49.53%,女性占50.47%;在年龄结构上,60-69岁的老人占35.99%,70-79岁的占51.74%,80岁以上的占12.27%。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调查的科学性。主要内容包括老年人就餐、日间照料服务、精神关爱等方面需求情况。整个调查经历了准备、实施和汇总三个阶段,总共历时两个月的时间。

本次调查严格按照社区准入制要求,贯彻费随事转的原则,由各区按抽样调查老年人数印发《常州市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由社区具体组织填写,并将收集的信息录入网上填报系统,由社区信息平台进行汇总分析。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社区干部认真负责,有的利用星期天和晚上深入到老年人中间耐心调查,然后将调查问卷逐份上报,一旦发现差错及时纠正,问卷回收率达到100%。这次调查的一个明显特征之处在于采用实名制填写的形式,防止出现虚报谎报的现象,也便于以后的抽查,确保了此次调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通过这次市区养老服务需求大调查,基本摸清了居家养老、社区就餐和日托服务等方面需求,为我市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政策,加大老年设施投入和发展老年服务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市区老年人需求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一)老年人基本状况

1.文化程度偏低

在被调查的10084名老年人中,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的分别占总数的11.57%和31.85%,初中、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分别占29.64%、8.42%、9.51%,而大学专科、大学本科以上的仅占5.86%和3.15%,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的特征很明显(见图1)。

2.63%以上的老年人是“空巢”老人

从居住方式来看,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独居和与配偶居住的老人分别占11.38%、52.49%,与子女同住或与孙子女同住的占35.17%,老年人“空巢”现象日趋严峻。

3.身体状况与生活自理状况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身体健康或一般的分别占32.53%、35.98%,有慢性疾病或有严重疾病的占27.60%、3.89%(见图2),说明我市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总体处于较佳状态。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占调查总数的87.98%,半自理的占10.26%,不能自理的占1.76%,具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占绝大多数。

4.配偶与子女情况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配偶健在的占总数的74.21%,配偶不在的占24.26%,没有配偶的为1.53%。再从老年人子女的数量来看,有1个、2个、3个子女的分别占14.75%、37.50%、26.88%,居前三位,有4个和5个及以上子女的占12.22%、7.32%,无子女的占1.33%(见图3)。目前,多子女老年人还占多数,但已明显呈现日趋减少趋势,独生子女老年人目前虽还居少数,但也明显呈现日趋增多趋势,家庭小型化趋势不可逆转。

5.60岁前主要从事的工作

从被调查的老年人60岁前主要从事的工作来看,21.72%是干部、43.17%是工人、21.82%是农民、6.88%是科技人员、2.21%是自由职业者、0.90%是军人、2.97%是无业人员,还有

第三篇:构建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养老服务体系

构建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养老服务体系

期数: 2014年1期下栏目:社会视野作者:安玉雪来源:中国集体经济《学习月刊》征稿

省级期刊、综合性政治理论期刊! 全国干部理论教育的知名品牌期刊。

主管单位:中共省委讲师团投稿邮箱:hbxxyk@126.com咨询电话:027-87398081

摘要:面对老龄化的中国,如何实现“老有所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们应该构建一个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这样一个养老体系,取决于中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取决于中国式养老由补缺型转向普惠型的现实要求,也是发达国家带给我们的经验启示。目前,中国的养老服务体系还存在很多现实问题,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完善。

关键词:老龄化;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机构养老

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在世界人口结构发展变化中,将出现一次老龄化的“中国速度”、银发浪潮。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要实现“老有所养”,这正是顺应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提出来的。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借鉴国外养老体系的有益经验,我们应该构建一个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第一,适应老龄化社会需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首先,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含义。居家养老服务,就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机构为载体,通过上门、日托或邻里互助的形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居家养老让老人不离开家庭环境,仍然能够享受到一定专业水平的养老照料,实际上是在社区建立一个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居家养老相对过去传统的家庭养老而言,虽一字之差,但却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和解释,它把社会化的为老服务引入家庭,是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创新。社区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结成的生活共同体,对于满足老年人物质文化需求、情感心理需求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服务使养老突破了家庭的界限,消除了家庭养老的不稳定性,可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并且使社区、子女在照顾老人上实现良性互补,妥善解决了老人不愿拖累子女的心理及年轻人不放心父母的后顾之忧。因此,社区成为居家养老的重要依托和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包括老年公寓、老年福利院(敬老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强调以机构养老为补充,是因为机构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程度较高,虽然其直接服务对象数量不多、比例不大,但功能作用较为特殊。各类养老机构拥有适宜老年人生活的设施条件,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人员,能够为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同时,养老机构在设施、人员和技术上具有优势,可以通过培训、示范等方式,辐射到家庭和社区,提高整个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居家、社区、机构的养老服务是互为补充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居家的基础地位,才能使绝大多数老年人老有所养;只有发挥社区的依托作用,才能使居家养老的基础地位得以巩固;只有强化机构的补充作用,才能使有特殊困难、需特殊照顾的老年人得到有效照顾,通过示范辐射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目标。

其次,构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的理由。一是中国式养老由补缺转向普惠。长期以来,中国老年福利保障主要限于城乡“三无”老人,随着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推进,老年福利保障的对象范围逐步拓展,明确确立了对包括“三无”老人在内的全社会老人开展养老服务的目标取向。由此也决定了养老服务单纯靠机构养老肯定不行,还要走另一条更行得通、更为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的渠道——居家养老。二是未富先老的国情基础。和发达国家先富后老不同,中国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经济与老龄化不同步。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健全。城镇享受社会保障的占70%多,农村只有5%左右。而在西方福利国家养老保险达到100%,日本、美国等国家也是90%左右有保障。中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国家没有足够的财力来应对众多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因此,建立以居家为基础,依托社区的养老服务体系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随着家庭小型化,今后很多家庭一对夫妇可能需要照顾4个老人至8个老人,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严峻挑战。而调查显示,中国有85%以上的老年人有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居家养老让老年人不脱离习以为常的家庭生活方式,不脱离熟悉的社区环境,这更符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而且,中国和西方国家相比更注重家庭,更注重孝道,家庭给老人带来了安全感、亲情感和归属感,儿女绕膝、天伦之乐是对老人最大的安慰。适应新的变化,倡导居家养老,强化社区照料的功能,从过去单纯依靠家人照料发展为家庭与社会服务相结合,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和代际和谐,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四是机构养老供应不足的现实。全国1.49亿老人,需要社会提供养老帮助的主要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部分70岁-79岁的老人,这一数量大约在3000多万。而目前我们各种养老服务机构中的床位只有110万-130万张,相对3000多万需要养老服务的老人而言差距太大。和发达国家比,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每百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是5张-7张,而我国是1.1张,很难在短期内赶上。所以我们在发展床位扩大机构养老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发展居家养老,这不仅符合老年人及其家庭的需要,还节约了社会的养老成本。五是发达国家经验的有益借鉴。欧洲比中国提前100多年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世界上“最老”(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的地区,在解决养老问题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作为福利国家的起源地和典型代表,欧洲老人养老就是靠国家。在养老保障上,各国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逐渐暴露出建设成本昂贵,国家负担日益沉重,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需要的问题。为了缩减日益庞大的养老经费,各国都在寻求更经济、更有效的路子。国家由直接供养老床位,转向发钱让老人自己买服务,不仅压缩了养老金开支,而且促进了私人养老企业的发展。现在,居家养老是国际发展的一个潮流,各国政府都在号召和提倡老年人最大限度地采取居家养老的方式,政府工作的重心也逐步转向为居家养老提供帮助,以社区照料取代大规模的机构养老,即使在高福利的瑞典也不例外。

第二,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的运作及完善。

从2014年开始,各地陆续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探索,比如宁波市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大连市的家庭养老院模式、北京市的无围墙养老院模式、上海市的居家养老服务券模式等等,各具特色,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并非尽善尽美,诸多问题有待在发展中逐步解决。

首先,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单一,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中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城市中48.5%的老年人有各种各样现实的养老服务需求。其中排在前列的是家政服务、护理服务、聊天解闷和法律援助。城市社区居家养老虽较

之以前有了新的发展,但还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城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总的满足率只有15.9%。二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投入不足。主要是各级政府还没有建立起居家养老服务的公共财政政策,政府相应承担公共服务的角色还未能准确到位。享受政府服务补贴的老年人数量较少,覆盖面窄,补贴标准偏低。三是为老服务中介组织发展滞后。目前中国这类民间服务团体由于种种因素制约,难有较快发展。四是居家养老服务中人力资源不足。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素质不高,待遇较差,不利于专业化发展。一方面体现为老服务员数量不足。老年人需求量大,但服务资源相对短缺,专业的为老服务员很难找。为老服务工作辛苦,但薪酬普遍不高,很多有经验的服务员跳槽到医院做护工,薪水翻倍。另一方面,为老服务员的素质和社会地位也亟待提升。现有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绝大部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不具备养老服务护理员的专业资质和执业资格。

其次,在发展中逐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制定实施办法,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2014年2月,全国老龄办等十部委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这个文件可以说是第一个全国性指导和支持居家养老服务深入开展的政策性文件,对城乡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从规划立项、用地用房、财政资助、税收减免、金融扶持、水电优惠、用工优待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的支持和优惠政策原则。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具体办法或实施细则,使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加快居家养老服务的快速发展创造更加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二是构建服务网络,加快居家养老服务的软硬件建设。硬件建设就是要加快城乡社区服务机构、设施的建设,为居家养老服务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城市街居两级社区要基本建立起多种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为老服务设施。农村社区80%以上的乡镇要建成一处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一半以上的村委会和自然村要建成一所老年人文化活动和服务的站点。从软件建设看,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为老服务热线、紧急呼救系统、数字网络系统等,真正在社区构建起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精神慰藉、文化娱乐、法律援助、金融理财以及家政、购物、餐饮、维修等项服务,公平、高效、开放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三是积极培育和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政府要尽可能多地将居家养老服务交给社会中介组织和非营利机构去办,交给市场和企业去办。政府要积极培育、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服务团体、非营利机构、服务性企业的建立和发展,鼓励各类公办的为老服务机构进行改制和改组,担负起各种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同时,鼓励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进行连片辐射、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的服务模式,支持各类居家养老服务形式的改革和创新,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创造,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状况,符合人口老龄化特点和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新路子。四是加强人才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有责任心、懂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对居家养老服务的专职人员,应普遍实行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和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中吸纳老年康复、护理、保健、营养、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居家养老的服务队伍中来,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素质。结合实施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科学界定居家养老服务中职业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和职责,加强对社工专业人才的吸纳与培养。还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志愿者组织和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学学会.21世纪老年学与老龄问题[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2、中国老年学学会.走向积极的老龄化社会[m].华龄出版社,2014.

3、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第四篇:关于社区“积极老龄化,养老转新型”的调查报告

关于社区“积极老龄化,养老转新型”的调查报告

7月26日,“积极老龄化,养老新转型”调研团团队就现阶段养老服务模式的调研,在社区和老年活动中心周围的地区,对广大中老年人展开了问卷调查。

下午四点,团队乘车前往山大宿舍公交站附近的生活小区,这里聚居着多数老年人,他们有些是山大退休职工,有些在此地买房养老。团队每位成员进入小区后,便开始分头发放问卷。老人们多数都很热心积极地配合问卷调查,有一些还和成员分享他们的经历。由于很多老人听力能力欠缺,所以成员们都是将问卷读给老人听,再亲自填上老人的回答。一个小时后,团队顺利回收了二十份问卷。

晚上六点,此时太阳已下落,正值很多老年人外出散步、锻炼,团队趁此良机继续开展问卷调查。所有成员先在蒙牛广场集合,随后分散成两波,一波负责在校园内发放问卷,另一波负责在学校外的沿海休闲区域发放问卷,这样就能使调查的范围更加广泛。问卷调查中团队注意到,为了提高问卷的普及性,调研的范围不能总是集中于学校周围区域——聚集着以知识分子为主的老年群体,而应该扩展到各类型的老年人。在这次的问卷发放过程中,团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老人,有退休的老教授,有从外地前来居住的老人,有还在教会工作的教徒,有互相扶持的老伴······从他们的回答中,成员收获的不仅是问卷里的答案,更是丰富多样的人生经历,世间百态。此行确实让团队成员受益匪浅。晚上八点,团队顺利回收四十份调查问卷。

通过这次调查问卷的正式发放,团队成员从实际经验认识到问卷的可行性高、成效高,也积累了一定发放的经验,增加了团队继续开展调研的信心,同时,这些问卷数据也从老年人这个角度为“积极老龄化,养老转新型”调研提供了宝贵材料,接下来,成员们还会继续走进社区、养老机构、其他休闲场所分发问卷,多方面收集材料。相信团队能收集到丰富的调研数据,为调研团今后分析整理打下基础。

第五篇: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

2014-11-09

点击率: 85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

江汉区民政局 余军平

2014年11月28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把改善民生问题提升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指明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改善民生,其中包括基本养老问题,如何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在认真研究和探索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途径。现结合江汉区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一、老龄化社会与家庭养老的矛盾

按照国际惯例统计一个国家老年人达到总人口的10%,表明该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民政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1.49亿,占总人口的11.03%,预计2014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占当时总人口的16%。根据江汉公安分局统计,对全区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口进行分析比较,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全区总人口数为456362人(不含水上公安分局人口数),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72885人,占总人口数的15.97%。从年龄段来看,其中,60-69岁有35464人,占老年人口比率的48.65%;70-79岁有27234人,占老年人口比率的37.36%;80-89岁有9090人,占老年人口比率的4.72%;90-99岁有1051人、100岁以上有45人。而且59岁准老年人为25852人,占总人口数的5.66%。以上数据分析表明,江汉区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每年增加3000人左右;二是人口高龄化来势快,特别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迅速增加;三是老城区人口密集,老年人口多,比率高。

我国人口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而且这种趋势仍在延续。据统计,1953年我国家庭平均人中为4.33人,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都大体稳定在4.23-4.43人之间。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家庭意识的变化,独生子女增多,家庭平均人口逐渐下降,家庭结构呈现小型化趋势。2014年为3.13人,23年间家庭平均人口减少了1.27人。目前,在城镇最典型的“421”模式家庭(一个孩子、夫妇两人、上面要赡养四位父母长辈)越来越普遍。再上住房、医疗、教育等生活高负担,令现在不少的中青年人实在难以照顾周全。

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为数众多的老年人如何养老,不仅是每个家庭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丞待解决的社会化问题,社会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功能。

二、现行社会养老服务的格局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了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政策优惠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有效地推动了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例如江汉区社会养老服务的格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国办社会福利养老机构

江汉区社会福利院是1964年由政府投资兴办由区民政局管理,属于事业单位。1996年

以前福利院床位仅87张。1996年政府投资新建了三栋7层楼老年公寓,至2014年福利院在职员工181人,其中,定编人员37人、超编人员9人、合同聘用人员135人,入住老人465人,其中,供养“三无”、“孤寡”老人40人,代养老人425人,入住率100%。在财政补贴下收支平衡。2014年,区政府投入3770万元,扩建了一栋17层楼集养老、康复、娱乐于一体的公寓大楼,总面积15500平方米,新增床位377张。2014年又投入500万元对旧公寓楼进行维修改造,新老福利院共计床位842张。有利方面:区社会福利院是政府主管的事业单位,管理规范、服务周到、托养老人收费合理,老年人入住的愿望高。不利方面:政府受财力和城区土地的限制,难于进一步扩大规模,满足不了老年人入院养老的需求。

(二)社会力量兴办福利机构

从1982年至2014年社会力量兴办养老福利机构8家,其中,街办3家、企业单位兴办2家、民营2家、社区居委会兴办1家,共有床位数479张。供养“三无”老人5人、代养老人364人,入住率76%。2014年至2014年,由于政府出台对社会兴办福利机构给予政策性补贴的错施,两年间新增民营社会福利机构7家,新增床位470张,代养老人256人,入住率54.47%。15家社会福利机构共有床位949张,员工200人。按政策给予新建福利机构每床位补贴1000元-1500元,对合格的福利机构中住满6个月以上床位,每床每月按100元(市、区财政1:1)的标准给予补贴,2014年共发放补贴金54.48万元,激发了社会兴办养老福利机构的热情。有利方面:可大量利用社会人力和财力资源兴办福利机构,缓解政府兴办福利机构不足的矛盾,提供部分城市居民就业岗位。不利方面:由于社会力量兴办的福利机构,条件要求严,床位数起点较高,且大多数是租赁房屋和场地,成本较高,而收益相对较低,加上经营管理和服务难于达到代养老人的要求,至使入住率较低,制约了民营福利机构的扩大。

(三)居家养老服务

目前,江汉区由政府购买服务的“三无”老人有36人、“独居”老人有23人。从今年5月起,还对“三无”老人服务费标准由原来每月200元提高到每月250元;对“独居”老人服务费标准由原来的每月150元提高到每月200元。同时,不但扩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覆盖面,将我区最低工资收入标准在580元以下的独居老人纳入到政府购买服务的范畴,并建立补贴标准逐年递增机制。全区已建有各种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站97个,共有养老护理员352人,为老人服务的志愿者800余人,已为525位老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有利方面:能有效利用老年人自有住房条件和家庭环境提供养老,社会成本低,可因人而协商提供相应的服务。不利方面:由于护理员和服务员都是社区下岗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服务质量不高,并且服务员收取的服务费较低,积极性和责任心难于提高。特别是身患疾病的独居老人24小时需要人服务,而收入较低者,在现有居家养老政策条件下难于得到较好的服务。

三、提高社会养老服务的几点建议

(一)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之中,建设规范化的养老福利机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有所养的需求越来越高,城市的养老机构更应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地方政府要把养老福利机构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之中,有计划地兴建社会福利机构。

1、长远规划。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分时期、分地段把养老福利机构建设规划进去。在规划的范围内建设具有一定规模,集老年医疗卫生、康复护理、文体娱乐、信息咨询、老年教育等服务项目的养老福机构。例如,开发居民住宅小区时,可根据开发商设计规划入住率,按该地区居民人口数量, 确定一个标准建造福利机构。

2、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一是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投资,财政有计划地积累资金,从财政的年度收入中按一定的比例提取资金,作为福利机构建设和福利机构补贴基金。二是民政

部门在主导的慈善机构中设立养老基金,解决养老机构发展的资金需要。三是利用开发商资金。四是招商引资。政府给予一定优惠的政策,鼓励开发商兴建社会福利机构。

3、建立灵活的经营管理模式。建设资金是政府支出,可由政府相关部门经营,或者对社会出租或出售经营。建设资金是开发商或者是招商引资支出,政府可通过与开发商协商,进行回购,也可由开发商按政策规定自主经营管理或者对社会出租或出售经营,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效能。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中小型福利机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于2014年2月转发国家民政部等部委《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福利机构,可采取以下措施。

1、降低开办床位数。从现有兴办的民营福利机构来看,规模有大有小,有个人出资兴办,也有合伙出资兴办的,经营场地大多数是租私人住宅改造成福利院。由于面积小、房间有限,按现有兴办福利机构标准,难于达到要求,主要是受开办床位的限制。可在现有规定的30张床位基础上降低床位数到25-20张,能有效地促进民营福利机构的兴办。

2、确实落实优惠政策。相关部门要按照《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精神,确实落实社会福利机构用地、用电、用水、电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减少福利机构营运成本。提高政策性兴办福利机构补贴标准和居家养老服务员生活标准,并建立递增补贴机制。同时,相关部门要协调解决民营福利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小规模企业一样融资和贷款问题,推动民营福利机构稳步扩大和发展。

3、建立民营福利机构等级考评机制。由民政部门负责,对社会力量兴办的福利机构进行考核评定,以兴办规模、设施标准、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为基础建立考核标准,可设为每两年进行一次进级考评,通过考评进级提高政策性补贴标准,促进社会力量兴办的福利机构正规有序地发展。

(三)加强行业技能教育培训,创新和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质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质量和要求在逐步提高,不论是公办福利机构,还是民营福利机构,以及居家养老的服务工作,都面临着规范化、专业化、全方位的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1、大力培养服务人才。要充分得用现有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教育阵地和师资力量,培养一支业务精、素质好的社会工作者和老年人服务队伍,核发职业证书,充实到各类社会福利机构,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2、加强福利机构标准化建设。国办福利机构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加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社会福利机构管理、营运、服务等机制,为民营福利机构运作和居家养老服务起到指导性作用。

3、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民政部门要协调相关部门制定社会养老服务行业规划、行业标准等制度和措施,加强对社会福利机构、服务人员的监管,通过财政补贴的形式提高从事养老服务技术人员福利待遇标准,协助社会福利机构招聘和引进优秀服务人员,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访问此文后还关注了以下范文:

应对老龄化问题,发展养老服务

调查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养老服务的调查报告

养老服务调查报告

社会养老调查报告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关于街道设立人大工作机构的调查第二篇:关于街道设立人大工作机构的调查第三篇:任岩:关于街道设立人大工作机构的调查第四篇:街道人大工作汇报第五篇:街道人大工作汇报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关于街道设立人大工作机构的调查

最近,我们就街道设立人大工作机构问题,赴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工作开展较早的太原市进行了考察学习。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太原市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健全,工作比较规范,成效也较显着。

一、太原市设立街道人大工人机构的情况

太原市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始于该市小店区。小店区是太原市1998年初区划调整时在原南郊区的基础上新建的,区划调整时划入了3个街道办事处,划出了7个乡镇,辖区形成了6个街道办事处、3个乡镇的新的行政格局。区划调整后,区人大常委会从街道与乡镇人大的明显反差,认识到在街道设立人大工作机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乡镇作为一级政权,设有人大主席团,区人大常委会的许多工作在乡镇依托乡镇人大机构贯彻落实,乡镇民主法制建设也搞得有声有色。而街道不是一级政权,没有人大工作机构,在区人代会闭会期间,区人大常委会布置的工作在街道只能靠一名联络员承办,很多事情落实不了。街道民主法制建设与乡镇相比,也有明显差距。另外,一个街道辖区内人口一般为3~5万,多的达10几万人,街道内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多,知识分子多,各级人大代表多,是人大工作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阵地。无论是从加强街道人大工作还是从落实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任务来说,都迫切需要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地方组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常务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办事机构和其它工作机构。”他们据此认为,区人大常委会根据加强街道人大工作的需要,可以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的名义,设立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区人大常委会很快拟定了关于设立区人大常委会街道工作委员会的意见,报经区党委常委会批准后,于1998年7月实施,全区6个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先后设立。

山西省委、太原市委充分肯定了小店区设立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做法,决定全面推广他们的经验。xx年6月,山西省委召开全省人大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应在街道设立人大工作委员会。同年12月,在太原市委人大工作会议上,中共太原市委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决定》对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的性质、级别、人员配备等作出了具体规定。省、市人大工作会议之后,太原市各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陆续设立。xx年7月29日,全国首部街道人大工作条例——《太原市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经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出台,进一步规范了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使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有法可依。

二、太原市街道人大工作机构的设置与职责

太原市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名称为“太原市某某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某某街道工作委员会”,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设主任1人,委员(兼职)4-6人。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兼任街道党委副书记,与街道党委书记同等待遇。委员从本辖区内的区(市)人大代表中产生。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人。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办公室工作人员编制在街道,办公经费和工资由区财政负责,办公设施由街道办事处解决。

《太原市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规定,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是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机构,在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是:按照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和部署,组织辖区内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开展视察活动、执法检查和评议工作;联系辖区内的区(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接待代表的来访,反映代表的意见和要求;督促街道办事处及有关单位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组织和指导代表小组进行学习,开展活动;联系选民,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等。另外,《工作条例》规定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可以列席区(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并对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如何开展工作作了原则规定。

3.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与有关法律规定并不抵触。地方组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常务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办事机构和其它工作机构。”太原市和其它一些城市人大常委会据此设立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有人说这是打了个“擦边球”。我们认为,他们的做法与地方组织法的规定精神并不抵触。他们的做法是发展地方人大工作的积极探索,是探索就应当允许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城市基层单位的街道在数量上将逐年有所增加,为了加强城市基层人大工作,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将是越来越多的地方人大的必然选择。

第二篇:关于街道设立人大工作机构的调查

最近,我们就街道设立人大工作机构问题,赴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工作开展较早的太原市进行了考察学习。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太原市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健全,工作比较规范,成效也较显着。

一、太原市设立街道人大工人机构的情况

太原市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始于该市小店区。小店区是太原市1998年初区划调整时在原南郊区的基础上新建的,区划调整时划入了3个街道办事处,划出了7个乡镇,辖区形成了6个街道办事处、3个乡镇的新的行政格局。区划调整后,区人大常委会从街道与乡镇人大的明显反差,认识到在街道设立人大工作机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乡镇作为一级政权,设有人大主席团,区人大常委会的许多工作在乡镇依托乡镇人大机构贯彻落实,乡镇民主法制建设也搞得有声有色。而街道不是一级政权,没有人大工作机构,在区人代会闭会期间,区人大常委会布置的工作在街道只能靠一名联络员承办,很多事情落实不了。街道民主法制建设与乡镇相比,也有明显差距。另外,一个街道辖区内人口一般为3~5万,多的达10几万人,街道内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多,知识分子多,各级人大代表多,是人大工作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阵地。无论是从加强街道人大工作还是从落实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任务来说,都迫切需要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地方组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常务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办事机构和其它工作机构。”他们据此认为,区人大常委会根据加强街道人大工作的需要,可以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的名义,设立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区人大常委会很快拟定了关于设立区人大常委会街道工作委员会的意见,报经区党委常委会批准后,于1998年7月实施,全区6个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先后设立。 二、太原市街道人大工作机构的设置与职责

太原市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名称为“太原市某某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某某街道工作委员会”,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设主任1人,委员(兼职)4-6人。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兼任街道党委副书记,与街道党委书记同等待遇。委员从本辖区内的区(市)人大代表中产生。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人。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办公室工作人员编制在街道,办公经费和工资由区财政负责,办公设施由街道办事处解决。

《太原市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规定,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是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机构,在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是:按照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和部署,组织辖区内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开展视察活动、执法检查和评议工作;联系辖区内的区(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接待代表的来访,反映代表的意见和要求;督促街道办事处及有关单位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组织和指导代表小组进行学习,开展活动;联系选民,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等。另外,《工作条例》规定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可以列席区(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并对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如何开展工作作了原则规定。

三、太原市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的效果

1.人民群众的人大意识显着增强。街道过去没有人大工作机构,人大工作比较薄弱,人民群众的人大意识也比较淡薄。现在,街道设立了人大工作委员会,人民群众感到人大实实在在地就在自己身边,加上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组织人大代表走访人民群众,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人民群众到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反映问题,看到的是笑脸,得到是热情的接待,他们有话愿意到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去说,有意见愿意到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去反映。随着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开展,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越来越高,人民群众的人大意识也越来越强。

2.街道人大工作明显加强。各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成立后,普遍在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驻地建立了人大代表之家,在代表小组建立了人大代表活动室,定期组织代表学习《宪法》《代表法》,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知识,根据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计划和安排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执法检查和视察活动。广大代表通过学习和开展活动,增强了光荣感和责任感,激发了履行代表职务的热情,主动加强与本选区人民群众的联系,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帮助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并积极向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提建议,为搞好街道人大工作出主意,想办法。由于调动了广大人大代表的积极性,街道人大工作充满活力,取得了显着成效。

3.推进了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成立后,积极指导和推进社区建设,宣传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依法组织社区成员民主选举社区自治组织,督促实行民主决策、民主议事、民主管理,实行公务、财务公开,接受社区全体成员的民主监督。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建立了人大代表联系社区制度,通过召开座谈会和深入群众调查,了解群众对社区自治组织的意见和要求,对社区自治组织提出改进工作的指导意见,有力地促进了社区自治建设。在加强城市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其它有关方面,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也做了大量工作。

四、对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的看法

1.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是十分必要的。据了解,目前除了山西省,其它地方如北京的东城区,山东的济南市、济宁市,安徽的滁州市、蚌埠市、铜陵市,河南的洛阳市、漯河市,新疆的昌吉市,江苏的淮安市,也都进行了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的试点,最近一段时间到太原市参观学习者更是络绎不绝。这说明,在街道设立人大工作机构正引起越来越多的省市人大领导的关注。我们认为,目前一些城市在街道设立人大工作机构的做法,是地方人大工作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加强城市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迫切要求。

2.太原市街道人大工作机构的设置可供参照。目前全国已有一些城市在街道设立了人大工作机构,其做法不尽相同。比较来看,太原市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时间较长,机构比较健全,工作也比较规范,效果良好。特别是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已经出台了规范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其内容也比较完善,对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如何开展工作等都做了明确规定:一是明确定位,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为区(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在区(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二是明确级别,规定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兼任街道党委副书记,与街道党委书记同等待遇;三是明确职责,《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了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的9条职责;四是明确规定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办公室工作人员为专职;五是明确规定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办公室工作人员编制在街道,办公经费和工资由区财政负责,办公设施由街道办事处解决。这些规定,为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行使职权,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3.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与有关法律规定并不抵触。地方组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常务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办事机构和其它工作机构。”太原市和其它一些城市人大常委会据此设立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有人说这是打了个“擦边球”。我们认为,他们的做法与地方组织法的规定精神并不抵触。他们的做法是发展地方人大工作的积极探索,是探索就应当允许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城市基层单位的街道在数量上将逐年有所增加,为了加强城市基层人大工作,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将是越来越多的地方人大的必然选择。

好范文网范文网()

第三篇:任岩:关于街道设立人大工作机构的调查

最近,我们就街道设立人大工作机构问题,赴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工作开展较早的太原市进行了考察学习,任岩:关于街道设立人大工作机构的调查。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太原市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健全,工作比较规范,成效也较显着。一、太原市设立街道人大工人机构的情况太原市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始于该市小店区。小店区是太原市1998年初区划调整时在原南郊区的基础上新建的,区划调整时划入了3个街道办事处,划出了7个乡镇,辖区形成了6个街道办事处、3个乡镇的新的行政格局。区划调整后,区人大常委会从街道与乡镇人大的明显反差,认识到在街道设立人大工作机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乡镇作为一级政权,设有人大主席团,区人大常委会的许多工作在乡镇依托乡镇人大机构贯彻落实,乡镇民主法制建设也搞得有声有色。而街道不是一级政权,没有人大工作机构,在区人代会闭会期间,区人大常委会布置的工作在街道只能靠一名联络员承办,很多事情落实不了。街道民主法制建设与乡镇相比,也有明显差距。另外,一个街道辖区内人口一般为3~5万,多的达10几万人,街道内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多,知识分子多,各级人大代表多,是人大工作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阵地。无论是从加强街道人大工作还是从落实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任务来说,都迫切需要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地方组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常务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办事机构和其它工作机构。”他们据此认为,区人大常委会根据加强街道人大工作的需要,可以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的名义,设立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区人大常委会很快拟定了关于设立区人大常委会街道工作委员会的意见,报经区党委常委会批准后,于1998年7月实施,全区6个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先后设立。山西省委、太原市委充分肯定了小店区设立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做法,决定全面推广他们的经验。2014年6月,山西省委召开全省人大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应在街道设立人大工作委员会。同年12月,在太原市委人大工作会议上,中共太原市委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决定》对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的性质、级别、人员配备等作出了具体规定。省、市人大工作会议之后,太原市各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陆续设立。2014年7月29日,全国首部街道人大工作条例——《太原市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经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出台,进一步规范了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使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有法可依。二、太原市街道人大工作机构的设置与职责太原市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名称为“太原市某某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某某街道工作委员会”,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设主任1人,委员(兼职)4-6人。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兼任街道党委副书记,与街道党委书记同等待遇。委员从本辖区内的区(市)人大代表中产生。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人。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办公室工作人员编制在街道,办公经费和工资由区财政负责,办公设施由街道办事处解决。《太原市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规定,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是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机构,在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是:按照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和部署,组织辖区内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开展视察活动、执法检查和评议工作;联系辖区内的区(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接待代表的来访,反映代表的意见和要求;督促街道办事处及有关单位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组织和指导代表小组进行学习,开展活动;联系选民,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等。另外,《工作条例》规定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可以列席区(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并对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如何开展工作作了原则规定,调查报告《任岩:关于街道设立人大工作机构的调查》。三、太原市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的效果1.人民群众的人大意识显着增强。街道过去没有人大工作机构,人大工作比较薄弱,人民群众的人大意识也比较淡薄。现在,街道设立了人大工作委员会,人民群众感到人大实实在在地就在自己身边,加上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组织人大代表走访人民群众,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人民群众到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反映问题,看到的是笑脸,得到是热情的接待,他们有话愿意到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去说,有意见愿意到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去反映。随着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开展,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越来越高,人民群众的人大意识也越来越强。2.街道人大工作明显加强。各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成立后,普遍在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驻地建立了人大代表之家,在代表小组建立了人大代表活动室,定期组织代表学习《宪法》《代表法》,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知识,根据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计划和安排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执法检查和视察活动。广大代表通过学习和开展活动,增强了光荣感和责任感,激发了履行代表职务的热情,主动加强与本选区人民群众的联系,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帮助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并积极向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提建议,为搞好街道人大工作出主意,想办法。由于调动了广大人大代表的积极性,街道人大工作充满活力,取得了显着成效。3.推进了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成立后,积极指导和推进社区建设,宣传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依法组织社区成员民主选举社区自治组织,督促实行民主决策、民主议事、民主管理,实行公务、财务公开,接受社区全体成员的民主监督。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建立了人大代表联系社区制度,通过召开座谈会和深入群众调查,了解群众对社区自治组织的意见和要求,对社区自治组织提出改进工作的指导意见,有力地促进了社区自治建设。在加强城市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其它有关方面,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也做了大量工作。 四、对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的看法1.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是十分必要的。据了解,目前除了山西省,其它地方如北京的东城区,山东的济南市、济宁市,安徽的滁州市、蚌埠市、铜陵市,河南的洛阳市、漯河市,新疆的昌吉市,江苏的淮安市,也都进行了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的试点,最近一段时间到太原市参观学习者更是络绎不绝。这说明,在街道设立人大工作机构正引起越来越多的省市人大领导的关注。我们认为,目前一些城市在街道设立人大工作机构的做法,是地方人大工作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加强城市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迫切要求。2.太原市街道人大工作机构的设置可供参照。目前全国已有一些城市在街道设立了人大工作机构,其做法不尽相同。比较来看,太原市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时间较长,机构比较健全,工作也比较规范,效果良好。特别是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已经出台了规范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其内容也比较完善,对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如何开展工作等都做了明确规定:一是明确定位,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为区(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在区(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二是明确级别,规定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兼任街道党委副书记,与街道党委书记同等待遇;三是明确职责,《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了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的9条职责;四是明确规定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办公室工作人员为专职;五是明确规定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办公室工作人员编制在街道,办公经费和工资由区财政负责,办公设施由街(小编推荐你关注好范文 网WWw.HAOwORd.CoM)道办事处解决。这些规定,为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行使职权,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3.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与有关法律规定并不抵触。地方组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常务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办事机构和其它工作机构。”太原市和其它一些城市人大常委会据此设立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有人说这是打了个“擦边球”。我们认为,他们的做法与地方组织法的规定精神并不抵触。他们的做法是发展地方人大工作的积极探索,是探索就应当允许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城市基层单位的街道在数量上将逐年有所增加,为了加强城市基层人大工作,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将是越来越多的地方人大的必然选择。

第四篇:街道人大工作汇报

××街工委汇报的题目是:《以“四个一”活动为载体,有效开展人大代表的建言献策活动》。

年初以来,××人大街工委本着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街工委工作和切实拉近代表与选民距离,为群众代言的指导思想,除贯彻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部署做好街工委日常工作外,通过创设“四个一”活动载体,认真组织开展“站在新起点,实现科学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深入宣传,广泛动员,切实增强代表建言的自觉性

建言献策活动是今年区委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和部署,是贯穿全年各项工作的一条主线。我街道人大工委在安排部署全年工作过程中,把建言献策作为落实区委部署、实现代表履职尽责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制定了××街道人大代表建言献策</script>

【好范文网范文网】第五篇:街道人大工作汇报

××街工委汇报的题目是:《以“四个一”活动为载体,有效开展人大代表的建言献策活动》。

年初以来,××人大街工委本着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街工委工作和切实拉近代表与选民距离,为群众代言的指导思想,除贯彻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部署做好街工委日常工作外,通过创设“四个一”活动载体,认真组织开展“站在新起点,实现科学发那一世小说网 展”建言献策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深入宣传,广泛动员,切实增强代表建言的自觉性

建言献策活动是今年区委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和部署,是贯穿全年各项工作的一条主线。我街道人大工委在安排部署全年工作过程中,把建言献策作为落实区委部署、实现代表履职尽责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制定了××街道人大代表建言献策工作方案,对建言时间、内容、程序等进行了界定,对建言献策活动的实施开展进行了动员和部署。二是召开了人大街工委工作会议,对人大代表进行了全面动员,使人大代表对区委这项决策的意图、要求等有了清晰的认识。三是对部分市、区人大代表进行了走访,听取意见建议,沟通反馈信息。四是结合这次建言献策活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选民评议制度》、《代表和选民见面制度》、《考勤制度》等相关制度和规定,从制度上规范了建言献策活动的开展。通过宣传发动,代表们对建言献策活动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参与建言的意识和积极性、自觉性进一步增强。

二是设计载体,抓好落实,切实增强代表建言的实效性

为保证这次建言献策活动能够深入开展并取得成效,我们结合辖区实际,设计了“四个一”的活动载体,即:要求每位代表到社区体验一天社区干部生活或做一天社区志愿者;每位代表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给社区干部和居民上一堂专业知识课或组织社区干部居民搞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每位代表为社区办一件实事或为群众协调解决一条建议和要求;每位代表通过进社区写一篇心得体会或一份高质量的代表建议。代表们对“四个一”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参与意识,促进了建言献策活动的深入开展。在深入社区过程中,代表们能够耐心细致地听取选民的意见,认真记录并进行归纳整理,目前已有10位代表深入社区,收集选民意见69条,通过建言献策的平台上报区委。在活动中,代表们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主任协调市政对气象街30-54号路面进行了修复,代表在气象街26号楼为居民安装了健身器材,这些实事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开展“四个一××”活动,有效地拉近了代表与选民的距离,使每个代表心系选民,为民代言,充分行使权力,真正架起了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连心桥”,提高了建言献策的实效性。

三是有的放矢,分类实施,切实增强代表建言的针对性

区委在年初对这次建言献策提出明确要求,就是要“按照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原则,立足于我区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从研究解决问题的理论、观念、标准、途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载体设计、工作模式等方面入手,大胆思考,畅所欲言”,并明确了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我们在落实过程中,要求各位代表结合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工作和专业知识,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位代表所提出的数十条建议,涵盖经济、党建、社会事业等多个领域,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百姓,具有较高的价值。在经济发展方面,××代表提出采用“双招”模式,即招商招人才,每年参加全国的大型人才招聘会,或者直接到国内知名大学,选调一些外省优秀毕业生、学生会干部到机关或者推荐到企业工作;在社区建设方面,夏虹代表建议出台和完善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等各类组织投资兴建社区服务设施,发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事业;在民生发展方面,××代表倡议每个街道都应健全养老服务机构,街道的每个社区都应建立托老所,针对不同生活状态的老人提供不同的服务。等等。由于各位代表认真负责,踊跃建言,所提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69条建言中被区委采纳17条,采纳率达25%。

 建言献策工作的几点体会:一是人大街工委工作必须与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相结合来开展,二是代表建言献策活动必须有调研、有分析、有建议,三是代表建言献策活动必须以服务百姓、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为着眼点,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而赢得选民的信任。

建言阶段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抓好落实并收到实效才是最终目的。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结合××实际,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开展建言献策活动为契机,不断拓宽人大街工委的工作领域,充分调动代表积极性,使代表能够认真履职,积极发挥作用,从而多为选民办实事,为把××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徐懋公传奇 不同凡想 七重变 国运红颜 超越立方体 末日家园

本网推荐其他文章:

xx街道人大工作汇报

关于在区城建局设立法制工作机构的建议

街道人大工委工作总结

人大街道工委工作总结

新华街道2014年人大工作计划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