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构建高职能力本位课程考核体系的探索】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建设与研究
 

【构建高职能力本位课程考核体系的探索】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建设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18 04:04:45 影响了:

  摘要:课程考核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督促职业教育能力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本文从考核的六大功能出发,反思了知识本位下考核体系存在的弊端。提出通过四个点的改革,构建能力本位课程考核体系的思路。阐述了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开发类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过程。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考核体系;能力本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34-02
  教育部在2006年发布了教学改革指导性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有几个关键词: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按照能力导向在积极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怎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企业要求的高技能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研究的课题。课程考核体系对人才培养具有指挥棒的作用,研究并改革高职教育课程考核体系就成了这个课题的突破口。
  一、对知识本位课程考核体系的反思
  长久以来,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受应试教育影响,大多采用基于知识本位的考核体系。教师作为考核的主体,使用标准化、规范化的试卷进行考试,学校统一安排场地和时间,教研室组织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知识点命题。学生的评价以卷面分数为主,平时成绩为辅,定量评定总评成绩,这个成绩成为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一个好的考核体系必须具有导向、诊断、反馈、评价、激励和发展的功能。现有的高职教育考核体系是由传统的普通教育发展演变而来,教育性和知识性有余,而实践性和职业性不足。建立在知识性基础上的高职考核体系体现出功能的缺失。一是考核模式缺乏好的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二是考核内容缺乏好的诊断、评价和发展功能。
  二、构建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考核体系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操作和实践能力对高职高专学生尤为重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考核体系,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起到能力导向作用。
  1.以过程考核为考核改革的立足点。教师作为课程教学过程的管理者,反馈信息的及时有效性是提高管理效率与有效性的重要原则之一,因此需改变以前的轻过程,重结果的形式,逐步转化为“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为主,结果性考核为辅”,以能力为牵引,以过程考核为推动力。课程考核模式可以为:学生总评成绩=平时成绩+过程考核1+过程考核2+…+结果性考核,结果性考核的比重可以降低甚至取消。通过每次考核的反馈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逐步树立学习信心,获得成就感。
  2.以考核方式为考核改革的支撑点。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考核体系,这里的能力即为职业能力。考核的内容则包括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必须突破考核方式单一的情况,把考核的重点转移到能力的考核上。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为:项目考核、基于工作过程考核、实践能力测试、专业技能测试、口试、专题研讨、辩论、情景模拟、写小论文、社会调查、开卷笔试、闭卷笔试及多种不同考试方法相结合。不同的课程类型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知识结构”类课程可采用开卷、闭卷、实操方式;“能力结构”类课程应以考核实践技能、操作技能为主或根据有关的职业技能考证的内容和要求组织考核;“素质结构”类课程可采用开卷、专题研讨、辩论、情景模拟、写小论文、写心得体会、社会调查、产品构思与制作等考核方式。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课程应采用项目、案例或基于工作过程的考核方式。
  3.以考核主体作为改革的突破点。高职教育要求大力推进工学结合,课程考核中必须淡化教师的主体地位,突出企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性,让企业和社会参与考核。①校内考核与校外工作岗位考核相结合。与企业合作开发或含有企业实践部分的课程考核应坚持采用校内、校外相结合,有条件的课程应该采用完全校外企业考核的方式;②教师与用人单位相结合。从单一由教师考核转变到由学校、用人单位、生产或顶岗实习单位组织的考核,以企业的能工巧匠为主,教师为辅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评价;③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从单个学生的考核拓宽到对协作组、团队小组等的整体考核。
  4.以评价方式为改革的落脚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各有不同,评价方式也应该灵活多变。根据不同的课程要求,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重视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可以有选择地采用等级制和百分制评定成绩,应弱化百分制的评定手段。在行动导向理念的教学模式中,追求学习成果的多样性。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因此行动导向教学的评价标准不仅是“对”与“错”,还有“好”和“更好”,可采用陈述性的语言、激励性的评语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取得的成绩等情况进行定性评价。
  三、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考核改革实践
  笔者在Delphi软件开发课程中进行了以能力考核为中心,过程考核为重点,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改革探索。(1)按教学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逐一细化,确定考核方法、模式及考核内容。Delphi软件开发课程属于“能力结构”类课程,笔者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的项目教学法。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为主的考核模式,过程性考核占60%,结果性考核占40%。(2)具体实施。上课之前根据软件工程的主要阶段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组长推荐同学充当设计、编码、测试等工作角色。每一次项目模块完成后针对小组团队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为软件项目模块设计、制作。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互评,要求学生客观公正地对同伴进行评价,一般包括课堂表现、小组活动的参与程度、与别人的合作情况、完成任务的情况等,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互评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找到与别人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而且有助于学生相互督促、互相学习,增强责任感和合作精神。(3)评价:采用五级制进行评价,每一个过程考核都必须通过,没有通过的学生要经过补偿训练,直到考核合格为止。同时利用定性的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核体系能更好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引导教师和学生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考核的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新的经济形式下,如何深入改革课程考核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于我们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甘宏,潘丹.促进高职教育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探讨[J].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2]徐涵.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1).
  [3]张国清.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考核方法改革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4]张梁平.BTEC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特色探析[J].职业时空,2008,(22).
  [5]庞丽娟,薛小莲,王豪.以课程考核改革为突破口构建课程考核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
  作者简介:聂晓,男,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计算机教学和理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