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景观生态林 腾退补偿_临港新城景观生态补偿研究
 

景观生态林 腾退补偿_临港新城景观生态补偿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21 04:12:13 影响了:

  摘 要:应用GIS技术和生态景观指数分析技术,讨论了上海市临港新城2003、2005年间景观结构的变化,建立了一种评价局部地区生态补偿效果的方法。结果表明,临港新城在2003、2005年间景观结构发生了大规模的结构变化和相互转换,局部地区的规划对改善生态景观指数有明显效果。这种生态补偿对海滨城市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景观变化 临港新城 景观指标 地理信息系统 FRAGSTATS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7-137-02
  1 引言
  城镇区域上的景观及其结构随时间的不断变化,主要原因来自人类有意识的开发活动的影响及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城市生态补偿在城乡开发、城市规划等许多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叶文虎等,1998)。目前,对于城市景观评价及生态补偿研究的方法中,叶文虎等(1998)提出了绿当量的概念,主要探讨城市中二氧化碳、尘埃和二氧化硫的生态补偿;沈满洪等(2004)对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性质、原则、主要类型及建立的对策做了详细的讨论;孟召宜等(2008)对我国主题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理论做了详解。但大部分的研究都只局限在理论上,不能有效直观的反应出具体城市规划中的某个特殊局部的生态补偿作用,并不能在实际规划中给予决策部门合理建议,并且对国内开发迅速的沿海地区的生态景观分析及生态补偿研究鲜有开展。本文引入景观生态学软件fragstats,以上海临港新城的开发过程为例,临港新城在开发过程中的景观格局变化及标志性规划开发区域的生态补偿作用,对国内其他沿海开发区域的生态景观分析及生态补偿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自然概况
  临港新城市上海为开拓空间在海滨重新建设的城市。临港新城是洋山深水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重点建设的三个新城之一,也是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优良的发展条件(骆棕等,2009)。在2003-2005年,临港形成开始了大规模海岸带开发临港新城主城区规划用地74平方公里,其中54平方公里的土地要在这3年时间内围垦成陆,围垦过程中,需要使得原有的滩涂消失殆尽。临港新城在主城区,还挖掘目前世界最大的城市景观人工湖——滴水湖。滴水湖呈圆形,直径2.66公里,总面积5.5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7米,其水域面积和杭州西湖相当。这一时期的开发建设工作,使临港新城在景观格局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2 研究方法
  景观生态学分析是本文的技术核心,也是贯穿整个研究过程的关键部分。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空间格局对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其中,景观结构是指具体生态系统活存在“元素”的空间关系——主要指与生态系统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及构型相关的能量、物质和物种的分布。对景观结构的定量化是进一步研究景观功能和变化的前提。而景观格局分析是采用数量分析方法对景观类型的结构进行分析,因而有必要先进行景观分类。本文依据土地利用类型基本类型划分景观类型,基本与目前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相一致。本研究数据源为Landsat-7卫星遥感图片。2003-2005年,上海市临港新城海岸带开发活动加剧,人类活动对整个新城及沿海地区景观格局产生了较大影像,大部分围填海活动基本在这段时期完成。因此,本文选取2003、2005年临港遥感影像进行分析。景观图主要的编制技术主要采用ERDAS软件的卫星图片分类功能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地图配准技术、重分类技术及格式转换技术。
  目前关于景观格局指数有许多计算方法。本文采用的是目前相对成熟的计算方法。景观格局指数旨在分析研究区的景观空间结构。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其功能的特征及其发挥,影响着其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各种流过程及其形式。
  在城市建设中,某些特殊区域规划对整个城区的景观格局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城市楼宇间的中心公园,大面积水域的引入,都可以达到生态补偿的效果,为使这中作用和补偿效果可以直观定量的反映出来,本文通过遥感技术获得所研究区域的分类指标后,应用景观生态学软件fragstats获得生态景观指标,对所获指标的时空信息进行比较,得到景观变化参量。对参量变化曲线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变化过程中的有利因素,通过对图中关心区域的处理,对不同时期图片的组合,裁剪,进而得到特定区域的生态补偿效果。这种对生态指标量化以达到评价城市规划利弊的方法,使景观变化与生态补偿紧密的联系起来,可以有效的直观的对城市规划决策给出合理的参考意见,使规划在景观生态学层面上达到较好的效果。
  3 景观变化及生态补偿
  为讨论局部区域对整个景观格局的生态补偿作用,对2005年临港新城遥感图像裁剪掉滴水湖部分,将2003年滴水湖原址部分添加到裁剪后的2005年图中,与2005年原图景观生态指数进行对比,以此说明滴水湖在开发过程中生态补偿的作用。
  从表1,表2的对比可以看到,没有滴水湖时香农多样性指数有了大幅度的下降,混布与并列指数明显下降,这都表明滴水湖的建立对于整个海岸带开发的生态补偿效果是明显的,它的规划增加了生境的多样性和关联性,是生态指标的到明显好转,因此,在临港新城建设中,滴水湖的规划是非常合理和必要的。
  4 结论
  本文对临港新城的讨论并不局限于临港新城的个例中,有广泛的推广意义,对我国目前建设迅速的海滨城市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主要结论如下:
  (1)生态影响与生态补偿是可以通过对不同景观生态指数的比较过程中得到的。本文在景观生态指数获取的基础之上,在实例中通过对领港新城2003、2005年景观生态指数的比较和对滴水湖这一特定区域的景观指数的讨论,总结出领港新城围填海前后景观生态指数的变化和滴水湖的建立对景观生态指数的改善。
  (2)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过程中景观生态的合理性方面,上海市临港新城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可以被很好的学习推广。通过对上海市领港新城2003、2005年景观生态指数的讨论与研究发现,领港新城在围填海前后景观生态指数恢复良好,在围填海区域对滴水湖的规划也有利的改善了这样敏感地区的景观生态质量,在海滨城市开发中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3)对景观生态学和城市生态补偿效果相结合的进一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景观生态学和城市生态补偿效果的研究尚显粗浅,对于对这一方法的系统规范的整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 沈满洪,陆菁.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J].浙江学刊,2004(4):217-220.
  [3] 陈利顶,傅伯杰.黄河三角洲的去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果的影响分析[J].生态学报,1996(16):337-344.
  [4] 叶文虎,魏斌,仝川.城市生态补偿能力衡量和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1998,18(4):298-301.
  [5] 章锦河,张捷,梁碉琳,等.九寨沟旅游生态足迹与生态补偿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5):735-744.
  [6] 杨利雅.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08,10(3):226-232.
  [7] 卢玲,李新,程国栋,等.黑河流域景观结构分析[J].生态学报,2001,21(8):1217-1224.
  [8] 肖笃宁,布仁仓,李秀珍.生态空间理论与景观异质性[J].生态学报,1997,17(5):453-46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