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官网【论图书馆在馆配市场中地位和作用】
 

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官网【论图书馆在馆配市场中地位和作用】

发布时间:2019-06-22 04:11:21 影响了:

  【摘 要】十年的馆配市场发展表明,图书馆在馆配市场里是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图书馆的采购经费和政策的调整,对整个馆配市场起着主导作用,甚至规定了馆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市场走向。
  【关键词】图书馆;馆配商;图书采购;出版社
  一、馆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大学迈进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扩招以及并校致使大学学生人数急剧膨胀,进入二十一世纪一般省属大学基本都达到万人以上。在大学膨胀初期图书馆图书经费和学生人数严重失衡。以我馆为例,2000年图书经费是30万而学生人数已经达12000人。200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的实施,开始对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水平“评估”,评估为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会,图书经费开始翻倍增长,这期间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也开始全面实施,当时图书馆急于购进大批新书而图书加工成为瓶颈。而当时图书市场中的新华书店系统的体制决定了它根本无法满足图书馆的服务要求,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一些图书供货商开始进入馆配市场,馆配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扩大服务范围,向高校图书馆提供除图书采访数据外,还免费提供各种图书加工服务,如盖馆章、贴条形码、贴磁条、贴书标等,有些馆配商还帮助图书馆做回溯建库工作,甚至承担了从编目到图书上架的全部工作。馆配商的积极介入大大减轻了图书馆采访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缓解了图书馆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了馆配市场的迅速发展。经过近十余年的竞争和发展,作为联结上游出版社和下游图书馆,分销图书并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中间商,图书馆配商在图书发行市场中的地位已经不容置疑。
  二、馆配市场中三方利益所在
  图书馆、馆配商和出版社三方构成了馆配市场供应链的主体,在市场不断发展过程中,三方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牵制。三方只有在各自不同的职能和定位中找准方向,努力完善各项配供工程,才能促进市场的全面与协调发展。三方各自的利益表现:首先馆配商方:图书馆馆配商,意为联结上游出版社和下游图书馆,分销图书并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中间商,也称图书供应商,是处于出版社和图书馆之间第三合作方,是联系图书馆与出版社的桥梁与纽带。馆配商在图书采购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图书供货商和出版社追求利润最大化它们的最终目标是一自己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获得图书馆的认可;那么出版社要在馆配市场实现利益最大化,就要以好的图书为根本,同时与馆配商建立良性供货和资金流。图书馆在这个市场中是最终的需求方;它的利益是以合适的价格和获得好的产品以及优质的服务。
  三、近年馆配市场的新动向
  近两年馆配市场的发展又出现新情况,一些较大规模的出版社开始对大学图书馆展开营销攻势。出版社的营销要对图书馆和自身图书进行定位和匹配分析,找准自家的出版特色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图书馆进行营销战略,比如以我馆为例,人文学科图书在我馆占全部图书的6.8%,而基本以学术和教学为主。因此诸如广西师大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出版社等社基本是全品种采购。其实这里可以引进“核心出版社”的概念进行实际操作。为了确保学校重点专业文献的全面与系统收藏,图书馆可以尝试直接与自己圈定的专业类核心出版社合作。由于出版社具有能在第一时间将本社最新、最全的出版发行信息提供给图书馆的优势,可以减少采访中因书商提供的信息不全或信息延误造成重要图书的失订与漏购,提高购书质量和有效采购率,从而保证本馆专业重点文献的全面人藏。因此如果这些社要是以出版信息,发行速度,图书折扣等优势就必然能在馆配市场分得一份蛋糕。今后的馆配市场,依然会保持较强的上升趋势,进入良性的市场常态。对于出版社而言,是否能在馆配市场上分一杯羹,关键是要根据自身的营销条件和出版特点,尽快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并努力去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把握住馆配市场发展机遇。其实大学图书馆对出版社的图书选题和出版思路有着极为重要的营销反馈,出版社在馆配市场的营销成功,必将能为出版社的出版水平和出版效益赢得更高回报!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出版社与图书馆的直接营销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无论图书馆还是出版社都必须有相当规模的,这样的局限就必然给真正意义的馆配商提供生存空间。从图书馆的角度看,出版社的直接营销只能是馆配商的补充,最终的馆配市场还是以馆配商为主体!
  四、图书馆在馆配市场的话语地位
  2008年我国大部分高校评估基本结束,图书馆采购工作进入常态,图书馆文献采集工作更注重馆藏质量和结构的建设。这就对馆配商提出更高要求。首先是出版信息的及时完整的推送;其次是图书采购流程的高效快速;第三是图书加工和售后服务的优质。事实上图书馆在馆配市场里是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图书馆的采购经费和政策的调整,对整个馆配市场起着主导作用。这种作用更要求图书馆在制定图书采购政策时要更科学全局,不能一味压低价格而忽略服务和市场的健康发展。馆配市场的投标在价格上是“无标底”投标,“最低价”往往是夺标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引发了书商们价格战,有的书商为了夺标不惜超出经营可能的价格。回顾2l世纪初的馆配市场价格优惠率是10%(即九折)至15%(八五折),到二十一世纪出现了25%-27%(即七五折一七三折)的折扣率。批发商给馆配商的折扣率一直保持在六折至七折之间,再去除掉不断增长的加工和物流等服务成本,如此这般,馆配商的利润空间只有3—5个百分点,他们还将如何生存下去。2011年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的中文联采部的业务宣布终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堪折扣的一再降低。它的突然消失告戒高校图书馆的采购投标体制,一味的纵容折扣的降低必定会造成馆配市场的混乱,最终使图书馆图书采购的核心利益受到损害。
  那么,图书馆在馆配市场中也一定要对自身进行分析和定位。图书馆在其中究竟要什么?我们来看看图书馆在馆配市场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馆配市场的产业链条是由“出版社—图书供应商—图书馆”构成。无论是物流还是信息流都处于馆配市场的终端,是最终的消费者,而资金流中却处于顶端,这无疑确定了图书馆在整个馆配市场中话语霸权地位,因此图书馆的采购政策和采购方式的制定直接影响着馆配产业的市场走向。所以图书馆在这样一个商业链条中必须明确自己要在其中获得什么既——核心利益是什么?可以这样定位:图书馆以较少(合适)的投入获得最好的产品(图书)和服务。这里的中心含义是要好的图书和好的服务,那么面对出版社定价的图书这样一种比较特别的产品,馆配商的商业利润就完全依靠出版社的定价和图书馆的折扣。所以图书馆要想在这样一个市场里持续获得好的图书和服务就必须让馆配商和出版社获得使市场健康发展的利润,因此图书馆进行采购政策的制定时候一定要兼顾折扣和产品以及服务两者。并最终把核心利益落在“好的图书和好的服务”上。
  五、馆配市场的未来展望
  馆配市场的三位一体,不会被打破,出版社的直接介入有其局限性,我的看法是出版社与其直接介入不如在本版图书的宣传介绍上下工夫,直接和图书馆采购人员建立信息联系,定期为图书馆提供新书的完整准确的马克数据,了解并掌握图书馆和馆配商的业务情况,比如2011年化学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就向图书馆采购人员进行了本版图书的入藏统计,分析统计数据,从而调整针对图书馆的图书的选题和销售策略,其实出版界流行的“渠道为王,终端取胜”就准确的表述了出版社在馆配市场的定位。
  据统计,目前全国图书馆中文书采购馆配的年销售码洋超过50亿元,占整个图书市场十分之一的份额,其中,大学图书馆占了6成以上。伴随着高校评估的结束,大学图书馆图书采购进入平稳的发展状态,图书馆不再为评估进行超常的集中采购,代之以常规性的流水式的日常采购为主,按目前大学图书馆的采购经费状况,可以预测未来的馆配市场还是有一定增长空间的,只要出版社—馆配商—图书馆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尤其是图书馆要明确需求,以合适的市场价格获取最好的图书和服务,充分运用好自己的话语权利,做健康的馆配市场的推手,才能确保图书馆在馆配市场的核心利益的持续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吴利萍,石菊君.图书采购招标下馆配商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08(5).
  [2]史建农.图书馆配市场的演变、特点以及出版社的对策[J].编辑之友,2010(8).
  [3]张倩.馆配市场竞争者分析[J].出版与印刷,2010(1).
  [4]李晓.2012北京台湖全国图采会呈现五大特色[J].图书馆报,2012-6-1第117期.
  [5]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2006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概述[R].北京:200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