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生源形势变化与高职院校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生源减少
 

【生源形势变化与高职院校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生源减少

发布时间:2019-06-26 04:08:52 影响了:

  摘 要:随着本科高校扩招及生源总量的持续下降,我国高职院校生源出现短缺现象,如何保证稳定有较高质量的生源,推动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应完善职业教育支持体系。同时,高职院校也要以就业为导向,突出高职校本特色,加强内涵建设,以质量吸引生源。
  关键词:生源状况 高职院校 策略
  根据近几年来的生源状况和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推测,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背后,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生源危机,要实现整个高等职业教育良性发展,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影响高职院校生源的相关因素,对症下药解决高等职业院校生源危机。
  一、高职院校生源状况及成因
  1.生源总量持续下降。据南京财经大学程瑶、章冬斌教授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人口出生率的分析,2008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达到了最高峰,2009年以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将逐年下降,到202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将减少30%左右。据报道,2008年山东省考生人数80万,2011年下降到58万,四年间锐减22万,占比达27.5%。江西省适龄高考人数2008年为38.4万,2011年为28.8万,高考人数三年锐减10万。江苏省2009年考生人数约为54.6万,2011下降到49.97万,据专家分析预测,江苏的考生人数将继续减少至40万的规模。生源的持续减少和毛入学率的逐年攀升,意味着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生源危机。种种迹象表明,未来较长一段时期高职院校将因生源枯竭面临生存挑战和重新洗牌。
  2.本科院校扩招。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从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两方面迅速扩张,各省市先后都升格了一大批本科院校,独立学院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本科高校连年扩招,从2008年开始,全国高考平均录取比例快速增长,已经从2008年的57%增长到2011年的72.3%。目前已有8个省份的录取比例超过80%,黑龙江省达到90 %以上。2011年全国扩招3万人,几乎都是三本以上高校。江西省内13所本科高校增加了招生计划,比上年增1.61%。独立学院由于依托本科学院办学,学历层次为本科,其吸引力方面强于高职学院,对处于高考招生最低端的高职招生将进一步挤压。
  3.考生观念发生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已经成为国外教育机构扩充生源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外高校凭借在资源、声誉、办学历史、教学水平等方面的优势,使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不断攀高,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输出国之一。从1978年到2010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 190.5万,出国留学人数年平均增长 25.8%,2010年出国留学占放弃上大学人数的20%左右。同时随着考生观念从“上大学”到“选大学”的转变,放弃高考、放弃填报志愿、放弃录取后报到等“三放弃”考生人数增多。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放弃高考的人数达到84万,占当年高考人数的 10%。考生录取后不报到现象严重,即使是公办本科院校,每年有10%左右的考生不报到,高职高专的比例还会更高,部分民办高校的报到率甚至 50% 都不到。
  二、高职院校应对策略
  影响高职生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生源总量、政府导向、学校声誉等。在社会生源总量确定的情况下,品牌与特色便成为学生及家长选择教育服务的第一要素,成为高职院校寻求市场“突围”的首要法宝。这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生源危机则成为它们做大做强的压力和动力。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1.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院校发展活力。随着社会生源总量的下降,高职院校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审视自身发展。按照办学定位明确、内部管理科学、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条件配备齐全、就业优势明显的要求推进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学校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强专业建设,做大骨干专业、做强品牌专业、突出特色专业,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实训基地,以学生能力为本位,推进课程教材改革,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人事制度分配改革,构建职业教育信息服务平台,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学校发展活力。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特色亮点,增强院校吸引力。职业教育要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学分制、弹性学制及“学分银行”制度。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企业、行业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对接的育人机制,构建校企合作互动平台。促进产业对接专业、岗位对接课程、车间对接基地、师傅对接师资、厂长对接班子,实现教育过程与企业工作过程的无缝对接。在激烈的生源市场竞争中,走精品办学路子,通过个性化教育教学来打造学校品牌,以质取胜,最终形成招生、就业及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3.开展职业培训,提升服务社会发展能力,扩大院校社会影响。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工业化进程一刻也离不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力支撑,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加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都迫切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建设者技能型人才,这都得依靠职业教育。尽管当前生源总量下降,但是社会上的高技能劳动者比例还很小,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突出。统计显示:我国城镇劳动者中技能型人才仅占1/3,且高、中、初级技能人才之比为4︰36︰60,较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据统计,我国5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水平的占37%,初中文化占50%,高中以上仅为13%,其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为9.1%。因此农村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生源空间,农村经济的振兴也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 如果高职院校能够为其提供系统的创业教育和专业引导,会提高高职教育的声誉和社会的认同度,增加吸引力。
  4.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最大限度拓展生源空间。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多种教育形式和手段,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以迎接来自生源市场的挑战。 一是与其他院校合作办学。尝试“连锁”办学,加快软件转移和特色复制。在高考录取率已经普遍超过90%、注册入学已成大势所趋的今天,高职“连锁”办学则很可能成为市场的理性选择。对于办学质量较高、特色明显、声誉较好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可以率先尝试把自己的特色进行复制,通过举办“连锁”学校,将自己的优质办学资源和经验“软件”转移出去。这就既能扩大生源覆盖面,又能让学生就地享受优质教育服务。二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国外院校合作办学,开拓境外市场,实现全球范围的资源和生源配置,这样不仅能解决生源问题,而且对于提升高职院校的品牌和影响力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和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化,高职院校要切实提高自身办学及教学质量,打造品牌,赢得社会认可,以便在生源竞争中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曹解民,周小刚.基于SWOT分析的江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职教论坛,2011(19).
  [2] 2011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
  [3]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解读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责任编辑:刘启明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