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强化高校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_人才培养计划怎么写
 

强化高校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_人才培养计划怎么写

发布时间:2019-07-04 04:10:43 影响了:

  摘 要 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国家的重要任务。强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八大关系。即为教而教与为学而教的关系;知识本位与能力本位的关系;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关系;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关系;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关系;质量监控与质量标准的关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031-02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灵魂,也是高职院校存在的最根本保障。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问题更是凸显。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是我国产业人员队伍总体素质不高,技术工人严重匮乏。最近几年,改革之势愈加全面深入与完善。
  宏观方面,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必须遵循两个规律,一是高等教育规律,二是职业教育规律。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要求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一定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规律,突出高等职业教育“高”的特性,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与培养;遵循职业教育规律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依据行业职业企业的相关属性,突出职业成长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现代职场所必需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微观方面,笔者认为,强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以下八大关系。
  一、为教而教与为学而教的关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同样道理,教育观念决定和制约着教育行为,为教而教与为学而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一些教师为教而教,把从事教育事业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上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挣钱而已,他们不研究社会经济对教育的需求,不研究学生,不研究教材,不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没有针对性,所以,一些教师思想陈旧,不思进取,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凭自己仅有的那点本领,以“不变应万变”,成为名副其实的“教书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这种为教而教的行为,是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教学中,学生是主人、是教与学的主体,由学定教;教师的教不是为自己的教而教,而应该是为学生的学而教。
  为学而教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为学生的学习而教,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去教,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个目的;二是为学生发展而教,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做到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真正代表学生的利益;三是为学校的发展而教,师生发展才有学校的发展,学校的不断发展与成功才能满足人们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学校才会有生命力。
  二、知识本位与能力本位的关系
  “知识变成能力才有用,能力作用于知识才有力量”。能力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支配和管理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中心力量,人们只有依靠能力才能有效实现其自身的最大价值。回顾我们的教改,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是很大进步,因为以知识本位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过分强调专业以及系统性知识的获取,忽视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偏低,培养的学生“有想法没办法”、“有知识没能力”,这样的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是脱节的,也是违背高等职业教育学习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而由于我们的大部分教师接受的是 “知识本位型”教育,本身实践能力就不足,“能力本位型”思想意识淡薄,造成了在实际的工作中教育与训练学生动手与实践能力的严重缺失。所以,教改的关键就是要通过各种学习、培训等途径,首先提高教育者自身的动手能力,确立“能力本位”的基本教育理念,由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有所成效。
  三、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关系
  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是紧密相联的。培养目标决定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反过来影响培养目标。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又对教师提出要求。此外,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都要通过毕业生与企业行业需求发生联系,教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企业行业需求四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关系。企业行业需求是制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前提,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方向,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容与保障。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课程设置内容与培养目标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最为突出的问题。所谓“脱节”,是指所选择的课程内容与培养目标不相吻合。原因之一是因人设课的现象时有发生。所谓因人设课,是指根据学校的师资情况来选择课程。原因之二是对培养目标认识不清。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选择就会盲目,不但会使内容选择与目标脱节,往往还会造成重复与浪费,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原因之三是课程内容陈旧。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适合高职需要的教材建设远远跟不上经济社会超常规发展的需要。教材多年一贯制的情况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四、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关系
  专业能力的高低是高职院校校学生走向职场的敲门砖,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但如今校园内的大学生勤奋学习的少了,睡懒觉的多了;上图书馆的少了,去网吧和逛街的多了。缺乏吃苦耐劳与进取争先精神、责任心弱,因此高职院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注重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此外,在课程体系设计和教育教学组织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积蓄“后劲”。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走出校门时能够有一个饭碗,而且要使学生手中的饭碗能够越端越好,不仅要让他走出校门时取得职业资格,而且要让他在未来的人生职业生涯中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选择,并在自己人生奋斗的领域“自由飞翔”。
  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就业前的岗位培训,而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类型的高等学历教育,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文化知识,对于专业技能不仅要求知其然,而且要求知其所以然。因此,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切实保证理论教学时间和内容,完善学生“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评价体系,使学生具有必要的知识面和理论功底。同时,高职教育也是一种就业创业教育,即为学生毕业直接进入专业岗位或创业做准备。因此,必须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实践实训教育教学来实现培养能力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必须做到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完成工作过程中提高领悟与探索能力,即带着理论问题进入实践教学环节,而实践中的问题除了在实践中解决外,还应该在理论上找到依据,或者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诠释。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