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浅谈研究化学实验,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浅谈研究化学实验,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19-07-05 04:14:11 影响了: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239-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推广,对于化学实验改革不能就实验谈实验。而应当将其置于整个理科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加以思考。
  1 课堂实验,让学生学设计找方法,引发创造思维
  新课程标准化学教科书中,提倡可能由学生动手作实验,没有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之分,所以课堂实验对于教师来说,要巧妙设疑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探索的境界。在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我们可以引发这样的实验过程:
  师:我想请各位同学尝试解决一个问题,设计一个实验,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发表见解。
  生1:取一只空瓶,把火柴点燃深入瓶中熄灭后,用原来的总体积减去后来剩余的体积,既为氧气的体积。
  师:这位同学利用物质在空气中的燃烧氧气来测定氧气体积,抓住了关键,其他同学对此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改进的方法。
  生2:按他的设计。我觉得气体的体积减少无法测量。
  师:我同意,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3:我们是这样设计的,先将一支较长的蜡烛放在水中固定,在点燃蜡烛,然后将一个带标记的大量筒倒罩在蜡烛上方,当蜡烛熄灭后,由于量筒中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少,外界大气压不变,水压入量筒内,那么水面上升多少就表示氧气的体积是多少。
  师:同学们,这个设计方案怎么样?(学生议论)我很赞赏这个同学的创意,他巧妙的运用物理知识,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内外压强差。利用倒吸瓶内水的体积从而测出一定体积的空气内含氧气的体积,我们就请这个同学演示一下,看他的实验结果与科学家的结论是否一致。
  生3:演示结果水上升的体积约为量筒容积的1/10多一点。
  师:科学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的1/5,而他的实验中小于1/5,为什么?小组讨论后,学生发表见解。
  生4:蜡烛燃烧放出热,使剩余气体膨胀,所以液面上升,体积数偏小。
  师:也就是说,待冷却到原温度后,再观察结果仍偏小。
  生5:蜡烛燃烧既有热量,可能还有气体占据了一定的体积,所以结果偏小。
  师:分析的正确,怎么改进呢?
  生6:选用燃烧后不生成气体的物质。
  师:很好,我给大家介绍一种可燃物——红磷。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接着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结果也是偏小。请同学们帮老师查找偏小的可能原因。
  这样的实验过程,教师没有按教材直接演示,而是学生思维同起点,怎样测量,选择什么仪器、药品、唤起学生为解决问题大胆设计,层层诱导、激励学生、克服迷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设计方案中的不足,不断发动学生一起来完善,改进方法,激发学生探求新问题的欲望,有利引发学生创造思维。
  2 探究实验,让学生想问题,训练创造思维
  新课标化学教科书在突出实验的探究性上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仅多用探索性和探究性两类实验,且统筹安排。便实验的探究程度循序渐进,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学生知识,技能积累的增多而逐渐提高。例如:“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是一个控制实验变量的对比探究性实验。实验开始可引导学生对比铜片上的白磷相同点与不同点。在对比水中的鳞与铜片的白磷相同点与不同处,为最后解释现象得出结论作好铺垫,学生很容易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其余两处磷没有燃烧,经过分析讨论,不难得出燃烧所具有的三个条件:一是可燃物;二是必须与氧气接触;三是可燃物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到这里教学任务虽已完成,但不能失去开发学生智力的机会,教师可引导,如何让红磷和水中的白磷燃烧呢?学生七嘴八舌很快得出,给铜片上红磷加热,向水中的磷通氧气就可以使两处磷燃烧。依据学生提供的思路,教师在演示,两处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加以总结,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在什么环境下都能燃烧,当学生对燃烧条件已有深刻理解时,教师即可有意识,再抛一个问题,由两个实验得出结论,该实验严密吗?如何更严密?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争议发言,可将铜片上的磷置于氧气中,可将两个盛有氧气的瓶倒扣在铜片的两处磷,可将铜片上的两处磷置于除去氧气的剩余气体中做对比。可向水中的磷通氮气、二氧化碳……学生思维火花又一次碰撞。这样,学生会得到一次反思习惯,质疑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训练。
  3 家庭趣味小实验,让学生找问题、反思分析、诱导创造思维
  家庭实验作为学生课外实验的体现知识的延伸性,既训练科学的方法和思维,还应培养科学精神和品质,以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素质的发展。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重在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形成一种意味无穷,余音绕梁的学习心理境界,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试根据醋酸与鸡蛋壳实验现象推测鸡蛋壳可能会有什么物质?布置学生家庭小实验时,首先让学生阅读实验,回忆已学知识,鼓励反思,引发新思考。在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抓住为什么要用醋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的关键问题,进行启发质问:证明二氧化碳常用什么试剂,验二氧化碳常用什么方法,如何使澄清石灰水停留在瓶口。假如醋和鸡蛋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随着二氧化碳气体的不断增多,与玻璃上的澄清石灰水接触将产生何现象?这样分层设疑,留下思考,玻璃片的“载体”作用就更明显了,这种既鉴定又验满二氧化碳的简单有效的操作的“融合”“思维”和通过“嫁接”实验融合的设计创意得到启发和培养。
  化学实验的探索性对学生探索性有着无穷的魅力,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领悟化学学习策略和方法,是实验化学教育的目标所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