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生态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重要性之我见] 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之我见
 

[“生态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重要性之我见] 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9-07-13 03:58:33 影响了:

  美国新进化论人类学家斯图而德(steward.S.H)基于生态学提出了人类生态学的概念认为人类生态文化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文化的发展不仅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且文化的变化也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膨胀和人类所处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人类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生态意识普遍加强。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生态史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学历史教学强化学生生态意识的必要性
  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直接影响,而人类社会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生态环境,改变着自然的面貌。
  1.生态环境变化对中国史前文明的影响。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提出从猿到人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三个阶段。“攀树的猿群”到“完全形成的人”的进程中,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受新生代第四纪气候的影响,气候变干燥,森林面积缩小,类人猿被迫从树栖生活转向草原生活进而直立行走并用手劳动。可见,生态环境的变化是人类从猿到人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生态环境演变还关系到夏王朝社会的兴衰。关于夏朝亡国的原因,以往人们多注重分析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而忽略了夏末因为环境恶化、灾害频发导致农业歉收、民不聊生进一步加剧了夏朝的社会危机,加速了夏朝灭亡的进程。可见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中国史前文明有着重大的影响。
  2.生态环境变化对古代中国文明中心迁移的作用。从中国古代几个主要古都的空间方位变更可以粗略地看出政治文明中心的迁移有一个自西向东的变化轨迹。秦汉隋唐,黄河流域是古代中国人口最集中,经济、政治、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到宋元明清中国政治中心则不断东移。以前大部分学者对各朝代都城的选址迁移和建设发展等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人文方面进行探讨。实际上,这些都市在不同时期的兴衰和城址的迁移变化与自然环境的变迁具有密切关系。五代十国以前,中国经济文明中心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内,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为封建政治的顺畅运行提供了保障。但是,黄河流域的鼎盛和辉煌是建立在向大自然索取基础之上的,是以生态环境的失衡为代价的。以黄河的名称变更为例:中国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称黄河为“河水”,郦道元的《水经注》称“上河”,《史记》中称“大河”。西汉时,由于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有人称黄河为“浊河”或“黄河”,到唐宋时期,黄河这一名称被广泛使用。从“河水”到“黄河”名称的变更,反映了中国古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过程。史料记载从春秋战国到解放前的2000年中,据不完全统计,黄河决口1590次,重大改道26次,黄河有三年两决、百年改道之说。仅宋王朝统治的167年中,黄河决、溢、徙达165次,大的改道多达5次。(2)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后,宜农宜牧的黄河流域植被的破坏已相当严重,昔日的肥田沃土已逐渐变成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以至唐以后定都北方的王朝主要仰赖江南的粮食维系北方的生计和国家政权。北宋时长江流域占宋朝一半的经济命脉,南宋时,南方的经济实力远远超过了北方。到宋元时,黄河流域已经成为古代中国灾害频发,经济贫困的地区之一,黄河流域从而完全丧失了文明中心的地位。
  3.生态变迁与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和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轨迹)主要有三种:一是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内迁)。二是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南迁)。三是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外迁)。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远古以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黄河流域成为我国经济、政治的重心,人口分布呈现北重南轻的格局。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北方政局动荡长期战乱,中原人口多次大规模南迁,北重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逐渐被打破。唐朝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北人持续大举南迁。于是,南方逐渐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随之超过北方,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最终形成。那么影响中国古代人口历史变化的重要因素有哪些?我们不否认社会环境中战争、政策和人口统计制度等,对人口变化有较大影响。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自然环境对人口变化的重要影响。以少数民族的内迁为例:中国古代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在西周后期、西晋初年、宋元、明末曾出现过四次大规模的南下。北方游牧民族的南迁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秦汉以来历届封建政府都曾在长城以北地区进行大规模屯田,由于受军事、政治因素的影响,屯田耕地时废时兴,大量的草地、森林被辟为耕地后,又被废弃,这就使的处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森林、牧草难以自然恢复,为土壤的沙漠化和盐碱化创造了条件。长城以北地区草荒不断严重,鲜卑族吟唱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已成历史。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宜牧区线不断南移,北方游牧民族只能驱马南下,从中原汉族人手中夺取耕地。然而,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北方的游牧民族在南下后,往往不是吸收农耕文化的高生产技术来发展林牧业,而是改弦易辙,使自己由游牧民族变为农耕居民,将草原变为农田,这又更加速了中国北部、西部地区土壤的沙漠化进程。而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是间接导致煊赫一时的楼兰王朝过早地从历史舞台上谢幕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生态环境的变迁与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重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生态史观培养的有效实践
  1.历史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学生生态史观养成的前提。中国教育部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规定:“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但是受高考应试教学的影响及现有教材的局限,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满足于完成“就历史讲历史”的教学任务,缺乏从生态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去诠释历史、把握历史。历史教师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短浅,必然导致学生生态史观的缺乏。因此,历史教师应跳出传统史学的圈子,改变和更新观念,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平衡观及富于人文精神的教育生态伦理观。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史观,从而在未来社会中理智而友善地对待生态环境。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