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艺术鉴赏力【香港缺乏艺术鉴赏力】
 

艺术鉴赏力【香港缺乏艺术鉴赏力】

发布时间:2019-07-16 04:01:47 影响了:

  近日,《明报》在影星罗慧娟葬礼的报道中,把经典的圣诗Amazing Grace写成“A May Sing Grace”,令人贻笑大方。也许记者、编辑、主任、老总一干人都不是教徒,未必晓得此诗。但归根到底,还是反映了香港缺乏专业艺术评论的现实。
  创意借口
  今日的香港,恐怕只有艺评这行业,还未习惯敢言批评或挑战权威。不满的时候,最多只是在背后“咿咿哦哦”了事。艺评人大都保持海量的容忍度,遇到好的作品会美言几句,但逢有差错的剧作、表演、电影、音乐、电视节目、文学著作,通常会采取眼不见为净的态度,因为直言的后果,往往不如不说。
  记得2004年,香港资深影评人石琪在报章专栏上批评新晋导演彭氏兄弟的电影《阿孖有难》,随即引来片商在报章大买广告反击,质疑石琪的写作水平之余,更指责艺评人扼杀创作空间云云。评者以戏论戏,片商却动辄以“创意”作为尚方宝剑或免死金牌,来掩饰自己缺乏基本气度。
  类似的“麻烦”,轻则是引来受评者的“粉丝”在Facebook上群起攻之,重则招致当事人找人来“讲谈”,甚至被列入黑名单,从此不再获得优先场赠券等秋后算账式的“惩罚”。久而久之,评论也难再保持客观与中肯。
  漠视艺评
  记得港片风光的年代,“影评”是电影公司的饭碗,而午夜场就是最佳的现场“影评”——片商会为观众一个呵欠而立刻剪掉那个镜头。现在呢,即使是报章的影评专栏,也不再吃香而变得可有可无。电影公司漠视影评人,他们宁愿邀请电台DJ或少女模特儿当招待场及优先场的VIP,换来一句“不能不看”、“百看不厌”的肤浅“伪评”。而真正的影评人,反而要与其他观众一起排队入场。不止影圈,香港大部分艺术文化机构,亦只会为艺评人预留那些卖不出去的座位,根本没半点诚意。
  相比较而言,台湾和内地艺评人的地位要高得多——有专门的艺术报纸或杂志可供发表,能获得的赠劵总是最佳位置,同时更靠近走廊,方便艺评人以“提早离场”这种最简单的身体语言来表达不满。
  香港号称资讯爆炸,何故写艺术文化评论的空间,却会狭小犹如过“劏房”(旧式唐楼里面的用木板隔挡的房间)?原因是,香港主流媒体很少有专注于文化条线的记者,副刊记者多以采写消费市场为主,涉及文化的艺术拍卖新闻,因涉及庞大金额,基本上由金融记者负责报道。而采写文化信息的记者,亦未必有艺术涵养,对作品不理解、没兴趣,乃至对艺评敬而远之。这些记者在公关公司的大肆吹嘘下,失去了判断力,很容易出现个个都是大师、部部都是杰作的错觉。
  如此,硬桥硬马、传统学院派的评论文章,往往被视为“可读性”差的文章,取而代之以浮躁光鲜的游戏文章。有学养又专注写评论的人,愈来愈难被赏识,这就是现今香港常见的文化现象。
  培养观众
  其实,艺评得有根基、有丰富阅历的人去写,才有说服力。令观众觉得艺术跟自己有关系,文化艺术才能蓬勃发展起来。培养好的艺评人,是“培养观众”紧紧相扣的环节。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特吕弗,原先也是写影评的,所以他导演的电影,能够引导市民欣赏电影文化,试问,缺少诚信的艺评,如何培养社会的鉴赏能力?
  香港有很多优良的本地创作,演完了却无声无息,乏人评论。市民对文化的关心,远不如对桃色新闻的好奇。其实,社会需要专业的艺评,更需要大量的文化艺术专才的配合,才能脱离小众趣味。有质素的评论与建言,是一种艺术教育。尤其是艺评,岂能容许“伪评伪证”充斥社会?试问,缺乏鉴赏能力的香港,何以发展成为国际文化艺术枢纽?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