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运动与健康]运动与健康心得1500
 

[运动与健康]运动与健康心得1500

发布时间:2019-07-25 09:27:51 影响了:

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摘要:心脏是一个主要由心肌细胞构成并具有瓣膜结构的中空器官, 是血液循环的动力装置, 在个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 心房和心室不间断的收缩与舒张相交替的活动, 血管(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是血液流通的管道, 它起着运输血液、分配血液和物质交换( 毛细血管处) 作用。本文就运动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进行简单的综述。

关键词:体育锻炼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疾病

1、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心血管是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由心和血管组成,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心脏是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而运输血液的管道系统就是血管系统。

1.1心(heart ) 主要由心肌组成,是连接动、静脉的枢纽和心血管系统的“动力泵”并且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心内部被房间隔和室间隔分为互不相通的左、右两半,每半又分为心房和心室,故心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同侧心房和心 室借房室口相通。心房接受静脉,心室发出动脉。在房室口和动脉口处均有瓣膜,它们颇似泵的阀门,可顺流而开启,遇逆流而关闭,保证血液定向流动。

1.2动脉(artery ) 是运血离心的管道,管壁较厚,可分三层:内膜菲薄,腔面为一层内皮细胞,能减少血流阻力;中膜较厚,主要含弹力纤维和平滑肌,大动脉以弹力纤维为主,中、小动脉以平滑肌为主;外膜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可防止血管过度扩张。动脉壁的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大动脉中膜弹力纤维丰富,心室射血时,管壁被动扩张;心室舒张时,管壁弹性回缩,推动血液继续向前流动。中、小动脉,特别是小动脉膜平滑肌可在神经体液调节下收缩或舒张以改变管腔大小,从而影响局部血流量和血流阻力。动脉在行程中不断分支,愈分愈细,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

1.3毛细血管(capillary ) 是连接动、静脉末梢间的管道,管径约8~ 10pm ,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毛细血管彼此吻合成网,除软骨、角膜、晶状体、毛发、牙釉质和被覆上皮外,遍布全身各处。一般在代谢旺盛的器官(如心、肝、肾等),毛细血管网稠密,在代谢较低的结构(如肌腱、平滑肌等)则较稀疏。毛细血管数量多,管壁薄,通透性大,管内血流缓慢,是血液与血管外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一个成人的毛细血管总数在300亿根以上,长约11万公里,足可绕地球2.7圈。

1.4静脉(vein ) 是引导血液回心的血管。静脉由毛细血管汇合而成,在向心回流过程中

不断接受属支,逐级汇合,愈合愈粗,最后注入心房。与相应动脉相比,静脉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容血量较大。

2、心血管系统在人体中的功能

2.1 心脏的功能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给躯体供氧和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等) 。

心脏是通过从躯体收集乏氧血液,并将其泵入肺,在经过充分气体交换后,心脏将富氧血液泵到全身组织器官来完成其功能。每次心搏包括舒张期(心脏各腔室松弛充盈血液) 及收缩期(心腔收缩泵出血液) 。两个心房一起收缩和舒张,两个心室也一起收缩和舒张,心房与心室的动作不同步。

2.2 血管功能

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 的其余部分由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及静脉组成。动脉强而柔韧,它运载从心脏来的血液,并经受最高的血液压力(血压) 。动脉血管的回弹性有助于维持两次心搏之间的血压。较小的动脉和小动脉壁的肌层能调节其管径以增加或减少流向某一区域的血液。毛细血管非常细小,其管壁极薄,它在动脉与静脉之间起桥梁作用。毛细血管管壁可允许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同时亦允许组织内的代谢产物进入血液。随后,这些血液流经小静脉、静脉,最后回到心脏。由于静脉的管壁薄且通常管径比动脉大,因此,在运送相同体积的血液时,其流速较慢,压力亦较低。

2.3 血液循环

血液由心室出发,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返回心房的周而复始的过程,称血液循环。又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2.3.1体循环途径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分支→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属支→主静脉→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体循环主要特点是路程长,流经范围广泛,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并将其代谢产物经静脉运回心。

2.3.2肺循环途径

右心室→肺动脉→肺动脉各级分支→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属支→肺静脉→左心房。 肺循环的特点是路程短,只通过肺,主要功能是完成气体交换。

3、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是负责机体内部新陈代谢的重要运输系统,该系统的疾病致死率在发达地区已占首位。而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体育锻炼。坚持体育锻炼能使心血管系统在内的“节省化、高效化”机能改善情况。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安静时“心搏徐缓”

一般人每分钟心跳频率约为70~80左右,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心跳约50~60次,优秀运动员甚至见到40多次,这是由于运动员每搏输出量增加,因而减少了心跳频率,心脏可以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运动员心跳缓慢而有力的现象称为“心搏徐缓”现象。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心脏如同发动机一样,是有工作寿命的,一般能跳30亿次,即能跳动80年左右,若心脏的工作频率降到一般人的70%,则人的预期寿命就可达115年。

3.2心脏运动性肥大

体育锻炼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同时也改善了心肌供血状况,使心肌得到更多的营养物质,心肌逐渐增强,心壁增厚,心脏容积增加(一般人约为700毫升,而运动员约在1000毫升以上)。所以运动员心脏体积普遍比一般人大些,外形圆满,搏动有劲。这种现象称为“运动型心脏肥大”。一个更强大的心脏,才有可能带着生命跑得更加远。

3.3心脏工作更有潜力

人在剧烈运动或者遇到紧急情况时,心脏应能迅速发挥机能,心跳加速,达180次/分钟。而优秀运动员的心跳频率每分钟可增至200~220次以上,因此能够承担大运动量的训练和大负荷的工作、劳动。遇到紧急情况比较容易成功化解危机,即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更多些。

3.4血管弹性增加,血管表面积增大

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血管壁的弹性,这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十分有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壁弹性逐渐下降,因而可诱发老年性高血压等老年性疾病。老年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血管壁的弹性,以预防或缓解老年性高血压症状。

3.5增加血红蛋白的含量

血液负责传输人体代谢所需要的氧并排除二氧化碳,承担运输任务的主要是血红蛋白。1分子的血红蛋白可以结合4分子氧,每克血红蛋白可以携带1.34毫升的氧,因此血红蛋白的含量高,运输氧的能力强。另外,血氧饱和度也直接影响氧运输的能力。经常参加锻炼的人与一般人相比,血红蛋白含量高,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成年男性为每100升血液12~15克,女性为每100毫升血液11~14克,而运动员由于长期训练机体出现适应,可达到男性每100

毫升血液中含血红蛋白15~18克,女性每100毫升血液含血红蛋白14~17克,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增强。运动时血液浓度,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加,运输氧的能力提高;同时,肌肉组织氧分压的降低,血液温度的增加,血液PH 值的下降及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增加,都增加了血液的氧运输能力,促使更对的氧释放入运动的骨骼肌。

3.6强化血液微循环

微循环主要是指毛细血管的血流情况。人体安静状态下,毛细血管仅有20%~25%开放,而较为剧烈的运动可使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加几倍,达到70%以上,毛细血管总表面积达300~600平方米,从而大大改善了毛细血管的物质交换转运,还引起体内血液的重新分布。人体的许多疾病就是由于血液微循环障碍造成的,如营养缺乏、早衰、脱发等,通过体育锻炼强化血液微循环系统建设,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

在长期运动锻炼引起的适应性改建过程中,骨骼肌、心肌的毛细血管会出现增生,这不但有利于适应肌肉工作的需要,而且是对于血管栓塞局部的侧支循环的建立,具有极为重要的康复促进作用。

一些专家认为,坚持体育锻炼可以使心脏衰老推迟10~15年。

美国科学家发现人体内有一种高密度脂蛋白(HDL2)粒子,主要负责把沉淀在血管壁上的脂肪和胆固醇去掉。经常进行身体锻炼,就会使体内的HDL2浓度明显增加,并能自动地在血管内筑起一道HDL2的防线,不断消除沉积物,使血液畅通无阻。

4. 结束语

4.1 心血管疾病简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不经常参加锻炼,“文明病”必然会随之增多,目前世界上有不少的人是死于心血管疾病。体育锻炼可以减少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预防火灾减轻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对高血压和冠心病均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德国近20年来心肌梗塞死者增加20倍;美国70年代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52%~53%。据世界卫生组织于1984年公布的材料,心脏病是当前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据中国国家体委科研人员调查统计,我国部分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中高级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为58.2岁,比全国人均寿命短近10年。导致中高级知识分子过早死亡的两大疾病就是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针对上述情况,最积极有效的方法就是自觉地、经常不断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以防止这类疾病的发生。

4.2 运动处方

4.2.1 类型:包括有氧训练和阻力训练。有氧训练最常见的形式是快速步行、慢跑、游泳、

自行车、划船、滑雪等有氧训练,为了锻炼效

果,应配合锻炼身体大部分肌群的8~10 种肌肉阻力训练。

4.2.2 强度:用“170- 年龄”的数字作为运动时的标准心率。阻力训练应达到最大张力的50%~60%。

4.2.3 频度:有氧训练最好一周内每天都进行,以不少于5 次为宜。

4.2.4 时限:有氧训练的时限与所需强度成反比。一般强度的运动锻炼每天进行不少于30 分钟。每次每肌群锻炼时间不超过5~6 分钟。

运动锻炼要坚持有程、有序、有度,即长期规律性循序渐进地按个人具体情况适时、适度地运动,才能达到最大效果。

参考文献:

【1】欧阳静仁 黄继珍. 大学体育.[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6~22

【2】运动医学编写组. 运动医学.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4. 69

【3】步斌, 王伟等, 运动与心脏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8, 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