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九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精选及详细解析_九年级上册数学书人教版内容
 

九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精选及详细解析_九年级上册数学书人教版内容

发布时间:2019-07-28 09:27:29 影响了:

2014-2015学年度??? 学校1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1.(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半径为2的扇形AOB 中,∠AOB=90°,点C 是弧AB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OD ⊥BC ,OE ⊥AC ,垂足分别为D 、E .

(1)当BC=1时,求线段OD 的长;

(2)在△DOE 中是否存在长度保持不变的边?如果存在,请指出并求其长度,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 试题分析:(1)如图(1),∵OD ⊥BC , ∴

BD=BC=,

∴OD==; (2)如图(2),存在,DE 是不变的.

连接AB ,则AB==2,

∵D 和E 分别是线段BC 和AC 的中点,

∴DE=AB=;

(3)如图(3),连接OC ,

∵BD=x,

∴OD=,

∵∠1=∠2,∠3=∠4,

∴∠2+∠3=45°,

过D 作DF ⊥OE .

∴DF==,由(2)已知DE=,

∴在Rt △DEF 中,EF==,

∴OE=OF+EF=+=

∴y=DF•OE=•• =(0<x <)

考点: 1.垂径定理;2. 勾股定理;3.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2.在Rt △ABC 中,∠ACB=90°,∠A =30°,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AB 于点E . DE

(1)如图1,连接EC ,求证:△EBC 是等边三角形;

(2)点M 是线段CD 上的一点(不与点C ,D 重合),以BM 为一边,在BM 的下方作∠BMG =60°,MG 交DE 延长线于点G .请你在图2中画出完整图形,并直接写出MD ,DG 与AD 之间的数量关系;

(3)如图3, 点N 是线段AD 上的一点,以BN 为一边,在BN 的下方作∠BNG =60°,NG 交DE 延长线于点G .试探究ND ,DG 与AD 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AD=DG+DM.(3)AD=DG-DN.理由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证得△EBC 是等边三角形;

(2)延长ED 使得DN=DM,连接MN ,即可得出△NDM 是等边三角形,利用△NGM ≌△DBM 即可得出BD=NG=DG+DM,再利用AD=BD,即可得出答案;

(3)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H=∠2,进而得出∠DNG=∠HNB ,再求出△DNG ≌△HNB 即可得出答案.

试题解析:(1)证明:如图1所示:

在Rt △ABC 中,∠ACB=90°,∠A=30°,

∴∠ABC=60°,

. ∵BD 平分∠ABC ,

∴∠1=∠DBA=∠A=30°.

∴DA=DB.

∵DE ⊥AB 于点E .

. ∴BC=BE.

∴△EBC 是等边三角形;

(2)结论:AD=DG+DM.

证明:如图2所示:延长ED 使得DN=DM,连接MN ,

∵∠ACB=90°,∠A=30°,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于点E ,

∴∠ADE=∠BDE=60°,AD=BD,

又∵DM=DN,

∴△NDM 是等边三角形,

∴MN=DM,

在△NGM 和△DBM 中, ⎧∠N =∠MDB ⎪∵⎨MN =DM

⎪∠NMG =∠DMB ⎩

∴△NGM ≌△DBM ,

∴BD=NG=DG+DM,

∴AD=DG+DM.

(3)结论:AD=DG-DN.

证明:延长BD 至H ,使得DH=DN.

由(1)得DA=DB,∠A=30°.

∵DE ⊥AB 于点E .

∴∠2=∠3=60°.

∴∠4=∠5=60°.

∴△NDH 是等边三角形.

∴NH=ND,∠H=∠6=60°.

∴∠H=∠2.

∵∠BNG=60°,

∴∠BNG+∠7=∠6+∠7.

即∠DNG=∠HNB .

在△DNG 和△HNB 中,

⎧∠DNG =∠HNB ⎪ ⎨DN =HN

⎪∠H =∠2⎩

∴△DNG ≌△HNB (ASA ).

∴DG=HB.

∵HB=HD+DB=ND+AD,

∴DG=ND+AD.

∴AD=DG-ND.

考点:1.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3.如图,△ABC 内接于⊙O ,过点A 的直线交⊙O 于点P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D ,AB =AP•AD.

(1)求证:AB=AC;

(2)如果∠ABC=60°,⊙O 的半径为1,且P 为AC 的中点,求AD 的长.

【答案】(1)证明见试题解析;(2)3.

【解析】

2试题分析:(1)根据AB =AP•AD,可以连接BP ,构造相似三角形.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

质得到∠APB=∠ABD ,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PB=∠ACB ,即∠ABC=∠ACB ,从而由等角对等边证明结论;

(2)因为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发现等边三角形ABC ,再根据点P 为弧的中点,连接BP ,发现30°的直角三角形,且BP 是直径,从而求得AP 的长,AB 的长.再根据已知中的条件求得AD 的长.

试题解析:(1)连接BP ,∵AB 2

BAD=∠PAB ,∴△ABD ∽△APB ,

∵∠ABC=∠APB ,∠APB=∠ACB ,∴∠ABC=∠ACB ,∴AB=AC;

(2)由(1)知AB=AC,∵∠ABC=60°,∴△ABC 为等边三角形,∴∠BAC=60°,

BAP=∠BAC+∠PAC=90°,∴BP 2为直径,∴BP 过圆心O ,∴BP=2,∴

,∴AB 2=BP 2-AP 2,∵AB =AP•AD,∵P 为AC 的中点,∴∠ABP=∠

考点:1.圆周角定理;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4.如图,已知△ABC 内接于⊙O ,AB 是⊙O 的直径,点F 在⊙O 上,且满足BC =FC ,过点

C 作⊙O 的切线交AB 的延长线于D 点,交AF 的延长线于E 点.

(1)求证:AE ⊥DE ;

(2)若∠CBA =60°,AE =3,求AF 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

【解析】

试题分析:(1)首先连接OC ,由OC=OA,BC =FC ,易证得OC ∥AE ,又由DE 切⊙O 于点C ,易证得AE ⊥DE ;

(2)由AB 是⊙O 的直径,可得△ABC 是直角三角形,易得△AEC 为直角三角形,根据AE=3求得AC 的长,然后连接OF ,可得△OAF 为等边三角形,知

中,利用已知条件求得答案.

试题解析:(1)证明:连接OC ,

,在△ACB

∵OC=OA,

∴∠BAC=∠OCA , ∵BC =FC

∴∠BAC=∠EAC ,

∴∠EAC=∠OCA ,

∴OC ∥AE ,

∵DE 切⊙O 于点C ,

∴OC ⊥DE ,

∴AE ⊥DE ;

(2)解:∵AB 是⊙O 的直径,

∴△ABC 是直角三角形,

∵∠CBA=60°,

∴∠BAC=∠EAC=30°,

∵△AEC 为直角三角形,AE=3,

连接OF ,

∵OF=OA,∠OAF=∠BAC+∠EAC=60°,

∴△OAF 为等边三角形,

, 在Rt △ACB 中,

tan ∠

∴BC=2,

∴AB=4,

∴AF=2.

考点:切线的性质.

5.(1)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 中,△AEF 的顶点E ,F 分别在BC ,CD 边上,高AG 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求∠EAF 的度数.

(2)如图②,在Rt △ABD 中,∠BAD =90︒,AB =AD ,点M ,N 是BD 边上的任意两点,且∠MAN =45︒,将△ABM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至△ADH 位置,连接NH ,试判断MN ,ND ,DH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在图①中,连接BD 分别交AE ,AF 于点M ,N ,若EG =4,GF

=6求AG ,MN 的长.

【答案】(1) 45°.(2) MN=ND+DH.理由见解析;(3)

222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高AG 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证明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角相等,从而求出解.

(2)用三角形全等和正方形的对角线平分每一组对角的知识可证明结论.

(3)设出线段的长,结合方程思想,用数形结合得到结果.

试题解析:(1)在Rt △ABE 和Rt △AGE 中,AB=AG,AE=AE,

∴Rt △ABE ≌Rt △AGE (HL ).

∴∠BAE=∠GAE .

同理,∠GAF=∠DAF .

∴∠

BAD=45°. 2(2)MN =ND+DH.

∵∠BAM=∠DAH ,∠BAM+∠DAN=45°,

∴∠HAN=∠DAH+∠DAN=45°.

∴∠HAN=∠MAN .

又∵AM=AH,AN=AN,

∴△AMN ≌△AHN .

∴MN=HN.

∵∠BAD=90°,AB=AD,

∴∠ABD=∠ADB=45°.

∴∠HDN=∠HDA+∠ADB=90°.

222∴NH =ND+DH.

222∴MN =ND+DH.

(3)由(1)知,BE=EG,DF=FG.

设AG=x,则CE=x-4,CF=x-6.

在Rt △CEF 中,

222∵CE +CF=EF,

222∴(x-4)+(x-6)=10.

解这个方程,得x 1=12,x 2=-2(舍去负根).

即AG=12.(8分)

在Rt △ABD 中,

222在(2)中,MN =ND+DH,BM=DH,

222∴MN =ND+BM.

设MN=a,则a =(

)+(

. 222

即a =(

) +(

, 22 2

考点:1. 正方形的性质;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 勾股定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