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规章制度 > 2020年取消军人士官12年转业
 

2020年取消军人士官12年转业

发布时间:2019-07-28 04:43:28 影响了:

2020年取消军人士官12年转业_转业士官安置政策改革势在必行

转业士官安臵政策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实行的兵役制度是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 民兵与预备役 相结合的兵役制度。然而随着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兵役制度的改革,军 队士官在部队中应运而生。军队士官的法律地位虽然还没有写入《兵 役法》 ,然而军队士官的政治地位和政策待遇并没有因此而受影响: 自从 1999 年中央军委对全军志愿兵进行套改时,国务院、中央军委 就颁发实施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退出现役安臵暂行办法》《中国 、 人民解放军士官管理规定》 ,其中的退役安臵政策待遇完全等同于志 愿兵退出现役后的安臵政策待遇; 他们依然是有着严格的配备、 选取、 培训、教育和考核管理制度;并且军队士官在服现役期间,在生活待 遇上等同于同级别的军队干部;他们依然是部队军官们的得力助手、 是义务兵中间的领头兵,被称为“军中脊梁” ;他们依然是没有土地 使用权的职业军人; 他们中间依然有着当了 5 年义务兵而转正的军士 长和专业军士。不容否定的,他们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合同兵”“雇 、 佣兵” ,这完全是对军队士官们的一种误解。

然而这样的误解在有的 地区却深深地影响着军队士官们退出现役后的转业安臵待遇。

从而影 响了在部队服役的军队士官们安心服役、献身国防的积极性;更严重 影响了社会优秀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的积极性。

因此我们强烈呼吁各级 政府部门能听一听来自军队转业士官们心中真实的感受和现实生活 中所带来的困难, 努力改善转业士官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地位和生 活条件! 观念上的误解导致安臵政策的变异 很多人都这样理解,认 为现在的军队士官是按月拿工资的,不象以前的志愿兵只拿津贴费, 在为国家尽义务的性质上略逊于以前的志愿兵。

所以他们退出现役后 的安臵政策也就随之而降低标准。

面对军队士官退出现役的安臵, 就要根据军队士官退出现役的性质而定。

这虽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常 识, 但一些政府部门却经常把军队士官的转业安臵与复员士官以及城 镇义务兵的退役安臵混为一谈。

根据《兵役法》的规定:退役士兵 包括退役志愿兵和退役义务兵,退役志愿兵包括服役满十年的(作为 转业安臵,称为转业士官)和服役不满十年的(按城镇退役义务兵安 臵,称为复员士官)以及服现役满三十年或者年满五十五岁的作退休 安臵的退休士官;退役义务兵又分为农村退役义务兵(机关、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在农村招收员工时,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录用退伍 军人) 。和城镇退役义务兵(家居城镇的义务兵退出现役后,由县、 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安排工作,也可以由上一级或者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在本地区内统筹安排。机关、团体、企业 事业单位,不分所有制性质和组织形式,都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臵 退伍军人的义务。入伍前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正式职工的, 允许复工、复职) ;虽然转业士官的安臵方式和城镇退役义务兵的安 臵方式是一样的,统称“城镇退役士兵” ,但根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的有关政策规定, 服役满十年的退役士官是重点安臵对象应作为重点 对象予以特殊照顾,原则上实行包底安臵。这是党和人民在对转业士 官的历史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充分肯定。

但在浙江省嵊州市(嵊政发 [2003]147 号)安臵文件中对转业士官的安臵却出现了这样规定的: 对荣立二等功(三等战功)以上奖励及大军区以上授予荣誉称号的人 员、予以特殊照顾,原则上实行包底安臵。服现役满 10 年的转业士 官等重点安臵对象的安臵去向为……。在该安臵文件中,地方政府的 安臵政策把服现役满 10 年的转业士官排除在了重点对象予以特殊照 顾,原则上实行包底安臵的政策之外。并且转业安臵过程中还采取了 极不负责的变相的“一刀切”货币安臵政策。虽然中央明确规定严禁 实行“一刀切” ,但地方有关部门以某个地区进行“试点”为由、以 上级的一个“会议记录”为依据,对那些没有实权人物关系的转业士 官强制实行“一刀切”的货币安臵政策,成为“试点”中的牺牲品。

而那些有实权人物关系的却依然享受着安臵就业过程中特权, 就业安 臵指标成了个别人进行钱权交易的法码。

尤其在民政部门具体的实施 过程中,更是以诱导和欺骗手段对待转业士官。转业安臵既不尊重当 事人的真实意愿也不具备当事人自愿自谋职业的个人申请手续, 而是 单方面提供的自谋职业格式协议和早就以当事人名字存好的补助金 银行存折;并以“如有异议,就不能落实户口、组织关系等”相威胁, 要求转业士官在协议上签名,以示完成了安臵任务。另外文件中明确 规定: “除重点对象外的其他城镇退役士兵实行货币化安臵” 。而货币 化安臵却被强加实施到了转业士官(重点对象)头上。

根据《中国 人民解放军士官退出现役安臵暂行办法》和一系列中央政策的规定, 国家对转业士官所采取的安臵政策是依法安臵就业和鼓励自谋职业。

从理论上讲这两者是不同等的,而是有着主次之分的。那就是安臵就 业是根本前提,而自谋职业是辅助手段。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 城镇退役士兵安臵工作的通知》中更加明显地指出:第一是依法保障 城镇退役士兵安臵就业,第二才是大力推进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

据上所述,一些地区针对转业士官实行了言行不一致的货币安臵政 策,显然是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及国务院、中央军委有 关政策规定的。

安臵过程中出现的不当行为 1、在转业安臵程序上 不符合法律的规定 根据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规范使用<城镇退役士兵 自谋职业证>的通知》 【民办函?2004?63 号】中的规定: “1.符合《中 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由政府安排工作的城镇退役士兵,在待安 臵期间,由本人向安臵地民政部门提出自谋职业书面申请,明确本人 自愿自谋职业,并如实填写《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申请表》 。申请 书必须有退役士兵本人签名。

2.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自谋职业的城镇退 役士兵,由安臵地民政部门与本人签订《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协议 书》 ,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3.安臵地民政部门通过公证机 关,对《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协议书》进行公证,并核发《城镇退 役士兵自谋职业证》” 虽然这是关于规范使用《城镇退役士兵自谋 。

职业证》的通知,但在没有其它政策文件为自谋职业这一行为定性之 前,这一规定完全可以作为自谋职业士官定性参考的法律依据。以嵊 州市的安臵情况为例,2000 年至今的转业士官都没有提出自愿自谋 职业的书面申请;他们签订的《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协议书》的也 没有经过公证机关的依法公证;2004 年以前转业的士官更没有《城 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证》 。在法律程序上讲,他们签订《城镇退役士 兵自谋职签订业协议书》的行为并不是自谋职业的定性依据。更何况 他们签订《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协议书》并非本人真实自愿,而是 在不知情、 不了解安臵政策及职能部门进行诱导和胁迫的情况下签订 的,故可以认为是无效的协议书。

有的转业士官也曾向有关部门提 出申请,要求补办《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证》 ,可有关部门的同志 告诉说: “办理《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证》开始于 2005 年,对于以 前的城镇退役士兵补办《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证》政策,政府没有 文件规定,所以不能补办” 。但是根据[民办函?2004?63 号]第五条 的规定:《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证》由安臵地民政部门核发” “ 。难 道地方政府由于安排工作困难,需要转业士官选择自谋职业的时候, 就不需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强制实行“一刀切”货币安臵政 策是“积极有效”的无奈之举。而“自谋职业”士官需要补办《城镇 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证》 ,依法享受优惠政策的时候,就可以不按照实 际情况, 反而拿出中央的条条框框而不给予核发的行政行为也是无奈 之举吗?得不到合理安臵本来就委曲, 可地方政府部门却又要在伤口 上撒把盐, 把这些为党和人民做出过贡献的转业士官变相成为优惠政 策扶持之外的人。这样的转业安臵待遇,使转业士官们根本无法感受 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究竟体现在哪里! 2、自谋职业士官的合法 权益得不到真实体现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 臵工作的通知》 (国发?2005?23 号)的规定: 做好自谋职业城镇 “ 退役士兵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

各级政府要对城镇退役士兵技 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进行统一规划。

要充分利用现有公共就业服务 机构、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城镇退 役士兵尽快转换角色,掌握就业基本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要利 用现有各类人才、劳动力市场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城镇退役士兵 举办人才交流活动,拓宽城镇退役士兵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渠道。

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快建立城镇退役士兵就业服务信息网络, 为他们提 供就业服务。培训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中央和省级财政给予补 助。

根据这一规定,地方政府部门对于自谋职业者,并不是只需发 ” 放了一次性经济补助就可以不管不闻了,而是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工 作,保障自谋职业者顺利就业。但他们自从领取经济补助以后,有的 根本未曾享受过地方政府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 也未曾参加过地方政 府组织的就业信息服务。致使他们依旧失业在家,就如一个被社会遗 弃的流浪儿。可以说,这样的“自谋职业”后果是地方政府不作为的 原因所直接导致的。

虽然国家出台了关于扶助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 业的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鼓励国家机关、事业团体及各 种所有制企业安臵自谋职业者就业,更是鼓励自谋职业者有所创业。

但是转业士官在部队服役十几年,一没有多少积蓄,二没多少社会和 经商的经验,仅凭区区一点补助金真的难以为继;如果想要在没有原 始积累的情况下茫然创业,而去依靠贷款,那少得可怜的贷款也只是 “杯水车薪” ---中看不中用, 而且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微乎其微, 一旦失败就倾家荡产了, 由此产生的后果那不仅是让政府多了一个包 袱,更是给社会多了一个危险的不安定因素。而对于一个上有老下有 小的普通家庭,就连基本生活都只能勉强维持,创业资金又从何而 来?因为有的转业士官根本没有《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证》 ,所以 国家规定的这些优惠政策根本无法享受。

3、 自谋职业士官的经济 补助与实际需要严重不相符 政府在安排工作困难的基础上如果要推 行自谋职业政策, 就应对自谋职业者提供相比安排工作者更为有利的 政策待遇。而实际情况却好相反:有工作就有单位组织,有单位组织 就有希望解决住房或住房补贴、保险(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 业保险等)子女入学、独生子女费、过节费、冷饮费、取暖费等等国 家政策所规定的待遇。

然而自谋职业者除了一开始领取的补助以后又 有了什么呢?就连党员的政治组织生活都无法根本保障, 更不用说要 来保障他们的经济利益了。现在物价房价飞涨,这点经济补助在现实 生活中能起到多少实际作用呢? 按照现行政策的标准,部队转业士 官领取一次性经济补助的标准是按照军龄每年一万元,12 年=12 万。

乍听之下好像很不错了,但我们来仔细算一算,就知道这样的标准也 远远不够转业士官安家立业的需要:1、转业士官是没有土地的职业 军人,没有土地只能购买商品房,以中间价 3000 元/平方为标准,只 能买 40 平方;2、社会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不可能只缴 15 年吧,如 果缴到退休的年龄一般要 30 年,那 30X12 个月 X400 元/月=14.4 万 元;还有其他的子女扶养教育费、父母赡养殡葬费等等开支就更不用 说了。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 2020 年我国要构建成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而养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坐标,转业士官却连社会养老保险 经费都无法根本保障, 他们有何信心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按照 军龄每年一万元标准领取的转业士官况且如此,那些按照军龄每年 2000 元领取的军队转业士官们就更不用说了。就算是考虑到了物价 上涨和地区差别的因素, 可在我们中国物价上涨的比率和地区差别达 到了 500%吗?这两者之间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转业士官安臵政策的 不确定, 导致转业士官的政治、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严重受损 因遭 受地方政府“试点”式的“一刀切”货币安臵政策待遇,致使一些转 业士官的合法权益遭到严重贱踏,使这群曾是“最可爱的人”沦落成 为一个社会上找不到工作、买不起住房、没有固定住址的“三无”人 员;在社会上成了一个非官非兵非工非农非商的闲散人;在户籍管理 上,成了一个只能采取挂靠户口的办法,不能真正享有一个国家公民 应当具备的权利和义务(选举和被选举权)的“悬荡户” ;在政治地 位上,是党员的却无法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没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成了我党组织关系如此严密之下的一个“游荡户” ;成了一个没有稳 定的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境,就连社会养老、医疗保险金都没条件 缴纳的困难户;更有甚者,因为拒绝地方政府不合理的安臵政策,竟 成了一个没有户口的“黑户”……。

军队转业士官都是在部队服现 役满 10 年以上的老兵,在部队里奉献于各个兵种的各个工作岗位, 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职、克己奉公,是部队骨干又是各单位的技术 能手; 有的还担任过非常重要的工作岗位; 并立过功、 受过奖......。

当初受尊敬的军人转业回到地方,现在都是上要养老、下要育儿的家 庭“顶梁柱” 。由于在部队所学所擅长的专业往往不是地方单位能通 用的, 且由于服役年限长, 年龄大和没有专业都成了他们就业的障碍, 如果没有当地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和优抚, 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进入机 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甚至于个人企业都不愿意接收。况且他们的 家属大部份都来自于农村, 仅靠在个私企业里打零工赚点可怜的生活 费来维系一家人的开销。至于国家提倡和谐社会所推广的社会养老、 医疗保险根本无从顾及。大部分家庭孩子要培养、父母要瞻养、夫妻 双方又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家庭经济和夫妻感情陷入深重危机之 中。家属们都说“原来嫁个军人是光荣,如今嫁个军人是脸上无光” ! 由于转业士官的安臵待遇的下降, 一些转业士官家庭已出现了妻离子 散的悲惨事实。

综上所述,在国家大力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而为 党和人民奉献了青春和热血的军队转业士官却遭受了如此不合理的 转业安臵待遇,不得不令人扼腕痛心。他们都是党员,都有过硬的军 事素质和业务技能;也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令行禁止的优良作风; 就算现在,无论国家把他们安排在什么岗位上,他们都有信心有决心 有能力去干好任何一件事情, 为国家为地方奉献自己的力量也是他们 的心愿, 可这些情况又有谁能理解呢?为国家为部队奉献了十二年的 青春和热血, 难道就因为安臵就业困难, 就被地方有关部门以 “试点” 为由和签订了不合法的《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协议书》为依据,而 一脚踢开、不管不闻了?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转业军人的社会地位,也 严重影响了转业军人的合法权益。难怪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我 们这些舞枪弄炮的人回到地方上能有我们的用武之地吗?难道听党 的话,服从军队建设需要,在部队流血流汗服役十几年,十几年换来 的就是今天这种上不能赡养父母, 下无力抚养子女的凄惨生活吗?我 们不禁要问:难道我们当初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义无反顾地投 身于国防建设,把青春和热血无私奉献给祖国的选择竟是一个错误 吗?” 其实他们不想成为满腹唠叨的可怜虫,更不想成为对社会失 去信心的悲观者, 只是现实的困境使他们无法感觉到党和政府给予他 们的温暖,他们是在做最无奈的努力! 改变这种现状的建议 1、加 强我国兵役制度改革, 把军队士官的法律地位写入 《兵役法》 把 。

“我 国实行的是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 度” ,改成“我国实行的是义务兵与士官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 合的兵役制度” 。从而在法律上巩固军队士官的法律地位。

2、加强 中央政策落实,纠正地方政府偏面强调安臵困难的安臵政策,严肃查 办以权代法的违法行为, 尽力挽回遭受不合理安臵待遇的转业士官及 所有退役军人的精神和经济损失。

3、完善转业士官(志愿兵)的安 臵政策,加大自谋职业士官(下岗志愿兵)的经济补助。2004 年以 前没有办理《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证》的转业士官应给予补办《城 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证》 ,依法享受优惠政策的待遇;在一次性经济 补助的标准上,国家可以在社会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上提供一定的补 助,并按月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2020年取消军人士官12年转业_2017年士官转业安置考试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综合测试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题,每题 1 分) : 1. 立法必须以( )为依据。

A. 党的政策 B. 客观事实 C. 宪法 D. 既定事实 2. 在某一具体法律关系中,主体的多少各不相同,但至少要有( )主体。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3.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规范用于具体事件或案件的活动,称 为( ) 。

A. 法的遵守 B. 法的适用 C. 法的解释 D. 法的宣传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有必要, 或者有 ( )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大会议。

A. 一半 B. 三 分之一 C. 三分之二 D. 五分之一 5. 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 。A 政治监督 B 法律监督 C 对行政立法、执法、 司法活动的监督 D. 市场监督 6.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行政机关()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A 不能 B 可以 C 应当 D 不能自行 7. 行政行为法具有的两种属性之一是() 。

A. 分散性 B. 统一性 C. 多样性 D. 程序性 8. 刑法学是研究( )的科学。

A. 刑事法律 B. 刑法 C. 犯罪 D. 刑法及其所规定 的犯罪和刑罚 9. 个人或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以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应判为 ( ) 。

A. 行贿罪 B. 向单位行贿罪 C. 介绍贿赂罪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10. 我国普遍刑事犯罪中危险性最大的一类犯罪是( ) 。

A. 反革命罪 B.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 C. 故意杀人罪 D. 危害公共安全罪 11. 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

A. 从这份文件里,使全厂干部了解到开展政治 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B. 通过这份文件,使全厂干部了解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C. 这份文件,使全厂干部了解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D. 通过学习这份文件,使全厂干部了解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12. 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 ) 。

A. 草稿 B. 定稿 C. 正本 D. 副本 13. “由于我们没有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结果给流氓、惯偷、坏人造成了盗窃、行凶、阴 谋破坏的可趁之机”这句会文用语显然是不规范的,其不正确的原因是( ) 。

A. 含义不明确不清晰,让人产生歧义 B. 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C. 语序安排欠妥当 D. 不合 乎事理 14. 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 。A 被动发文 B 主动发文 C 是对报告的批件 D 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 15. 公告在撰写时要求行文郑重、用语规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对公告中涉及国家、地区、机关要使用通用的规范名称 B. 词语符合现代汉语的局面语 言规范 C. 撰写时,必须使用指定的专用文稿纸 D.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 位 16. 在公告的总体结构中,没有的一部分是( ) 。

A. 标题 B. 正文 C. 主送单位 D. 成文时间 17.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 () 。

A. 方向和道路 B. 形式和状态 C. 结构和功能 D. 源泉和动力 18. 质变是事物( )的变化。

A. 质与量 B. 外在性质 C. 根本性质 D. 量 19. “ 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教育 ” 这一观点符合下述哪一原理 ( ) 。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B. 量变到质变的过渡 C. 事物间的普遍联系 D. 事 物间的直接联系 20. 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 。A.庸俗唯物主义和激变论 B. 庸俗进化论 C. 改良主义 D. 经验论和唯理论 21. 在自然界中,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 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 。A. 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 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 的 C. 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D.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22. 概念、判断、推理是() 。

A. 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 B. 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 C. 属于直接经验的范畴 D. 反映论的三 种形式 23. 16 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 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 。

A. 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 标准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4. 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 ( ) 。

A. 较差的可能性 B. 微小的可能性 C. 现实的可能性 D. 抽象的可能性 2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由( ) 。

A. 真理的本性决定的 B. 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C.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D. 认识 过程决定的 26. 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从根本上说, 这是由 ( ) 。

A. 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 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C. 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D. 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27. 承认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就是坚持了真理标准问题的() 。

A. 唯物论 B. 客观论 C. 辩证论 D. 折衷论 28. 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

A. 客观物质世界 B. 自然和社会的统一 C. 知识分子的 头脑 D. 人民群众的实践 29.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 。

A. 劳动工具的状况 B. 劳动者的素质 C. 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 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 量 30. 划分阶级的标准是 ( ) 。

A. 经济地位 B. 政治态度 C. 思想观点 D. 受教育程 度 31.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 。

A. 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 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 C. 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 D. 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32.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

A. 基本纲领 B. 基本路线 C. 基本方针 D. 基本政策 33.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 ) 。

A.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B. 社会主义生产 关系的基本规定性 C.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形式 D.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总和 34. 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 ) 。

A. 政府放弃宏观控制 B.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C. 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D. 计划与市场相 结合 35. 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这是为了( ) 。

A. 把国有经济组织成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B. 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归中央掌握,小企业归地方管理,有利于加强国家对国有经济的领 导 C. 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增强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和市场竞争力 D. 推行国家行政机构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搞好国有企业 36. 较为复杂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 。

A. 集权式 B. 分权式 C. 自 然型 D. 社会型 37. 仅采用无限责任原则的企业形式有() 。A. 两合公司 B. 股份两合公司 C. 股份有限公 司 D. 个人业主制企业 38. 1999 年 9 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的主题是关于( ) 。

A. 农业和农村工作问题 B.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 C. 深入开展“三佛”教育问题 D. 西 部大开发问题 39. 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 ) 。

A. 稳定 B. 改革 C. 发展 D. 引资 40. 精神文明要贯彻( )方针 A. 重在建设的方针 B. 重在普及的方针 C. 重在提高的 方针 D. 重在批判的方针 41. 县级政府或行政机关的机构称“局”,行政级别是( ) 。

A. 科级 B. 处级 C. 副处级 D. 副科级 42. 报考国家公务员并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人可以是( ) 。

A. 中学教师 B. 在职国家公务员 C. 外籍华人 D. 在狱人员 43. 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录用公务员时,对少数民族报考者( ) 。

A. 在提高条件下择优录用 B. 在降低条件下优先录用 C. 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D. 在降 低条件下择优录用 44. 国家公务员必须遵守的纪律按性质可以分为四类,即( ) 。

A. 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社会公德 B. 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职业 道德 C. 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社会公德 D. 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职业 道德 45. 下列职务中不属于领导职务的有 ( ) 。

A. 直辖市市长 B. 乡长 C. 巡视员 D. 司 长 46. 在我国,有( )个非领导职务序列。

A. 13 B. 10 C. 8 D. 7 47. 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非领导职务最高不能超过所在部门的( ) 。

A. 领导职务层次 B. 领导副职层次 C. 领导上级层次 D. 领导下级层次 48. 立法监督是() 。A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B. 社会及舆论监督 C.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D.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49. 行政监督机关是( ) 。

A.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B. 国家的各级检察机 关 C. 各级人民检察院内设的反贪局 D. 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 50. 在领导体制上,行政监督机关和审计机关都实行( ) 。

A. 业务领导制 B. 首长负责制 C. 委员会制 D. 双重领导制 1. C 2. B 3. B 4. D 5. D 6. D 7. D 8. D 9. B 10.D 11.C 12.C 13.D 14.A 15.C 16.C 17.A 18.C 19.C 20.B 21.D 22.B 23.B 24.D 25.C 26.D 27.C 28.D 29.A 30.A 31.D 32.A 33.C 34.C 35.C 36.B 37.D 38.B 39.A 40.A 41.A 42.A 43.原为 C 现为 AB 44.A 45.C 46.C 47.A 48.C 49.D 50.D 二、多项选择题(共 50 题,每题 1 分) : 1. 法的规范作用是指引作用和 ( ) 。

A. 评价作用 B. 教育作用 C. 预测作用 D. 强 制作用 2. 关于法人的行为能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同时产生 B. 法人的行为能力不受限制 C. 法人具有行为能力的就一定具有权利能力,但具有权利能力的不一定具有行为能力 D. 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同时消灭 3. 法的适用具有以下特点( ) 。

A. 它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专有活动 B. 它是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公民自觉守法的活 动 C. 它是运用国家强制力实现法律规范的活动 D. 它必须严格限制在其职权范围内 ,并具严 格遵守法定程序 4. 可以行使国家元首职权,对外代表国家的是( )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 国家主席 C. 国务院 D. 国务院总理 5. 下列财产中,可以成为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有( ) 。

A. 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B. 森林等自然资源 C. 法律允许的生产资料 D. 林木、文物、 图书等 6. 宪法对统治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 。

A. 确认、维护和巩固国家权力 B. 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 C. 防止滥用国家权力 D. 决定 国家权力 7. 不能请求行政复议的事项有( ) 。

A. 对行政法规不服的 B. 认为行政机关侵 犯人身权、财产权的 C. 对国家外交等国家行为不满的 D. 对行政机关对土地使用权归属的处理决定不服的 8. 下列()不是行政法调整的对象。

A. 行政法律关系 B. 行政关系 C. 行政诉讼法律关 系 D. 行政程序法律关系 9. 行政合同与其他合同比,有以下特征() 。

A. 当事人一方必为行政主体 B. 行政主体 享有行政优益权 C. 以单方意思表示为前提 D. 行政合同纠纷通常通过行政法的救济途径解决 10. 行政确认的主要特征有( ) 。

A. 采用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

B. 是要式 行政行为 C. 是羁束行政行为 D. 其后果是财产所有权从相对方转归国家 11. 行政行为的特征包括( ) 。

A. 主体特征,即它是行政机关的行为 B. 职能特 征,即它是国家管理活动 C. 意志特征,即它必须是符合双主当事人的意志 D. 法律特征,即它是法律行为 12. 行政行为成立的要件有 ( ) 。

A. 主体要件 B. 功能要件 C. 内容要件 D. 权限 要件 13. 合法有效的行政执法行为具有( ) 。

A. 确定力 B. 约束力 C. 执行力 D. 说服 力 14. 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的制裁包括( ) 。

A. 判处徒刑 B. 没收财产 C. 剥夺政 治权利 D. 罚款 15. 公民在请求国家赔偿时,可以( ) 。

A 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赔偿诉讼 B 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 C. 在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 D. 在行政复议中一并提出 16. 下列哪些内容反映了物权的法律特征( ) 。

A. 物权的客体是物 B. 物权是一种相对权 C. 物权和权利主体是特定的 D. 物权是一种排 他的权利 17. 《民法通则》根据公民的( )状态把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

A. 年龄 B. 权利 C. 家庭 D. 精神 18. 工作报告的标题应包括的内容是 ( ) 。

A. 发文机关 B. 针对时间 C. 内容 D. 文 种 19. 区别正文各层次的标注方法,常见的有() 。A 用数量词标示 B 用小标题标示 C 用惯用 语标法 D 用不同的自然段标示 20. 议案的提出应严格遵守以下哪几种法律中的有关规定( )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C. 《行政法》 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21. 下列有关内容,应在调查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撰写的有( ) 。

A. 概述调查对象的情况,给读者以概貌的认识 B. 告诉读者写作背景的有关情况 C. 给读者展示前景,发出号召 D. 以议论、提问的方式揭示全文主题 22. 条例的制发权属于 ( ) 。A. 国务院 B. 党的中央组织 C. 国务院所属各部委 D. 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政府 23. 公文处理精简原则的内容包括() 。

A. 在保证有效的前提下努简化公文的格式与语言表达 B. 简化公文处理的程序、手续与方 法 C. 反对形式主义与文牍主义 D. 努力实现公文处理的现代化 24. 文件的签发主要有哪些形式( ) A. 代签 B. 会签 C. 核签 D. 正签 25. 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

A. 引力场 B. 生产力、生产关系 C. 阶级、政党、 国家 D. 市场经济理论 26. 关于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B. 运动是物质 的唯一特性 C. 运动包括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两种状态 D. 运动包括宇宙间一切变化和过程 27. 意识是( ) 。

A. 物质的产物 B. 人脑的机能 C. 物质的反映 D. 宗教的信仰 28. 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 。

A. 否定是自我否定 B. 否定与肯定的区别 C. 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D. 否定是“扬弃” 29. 大兴安岭火灾区用人工降雨获得成功,对扑灭大火起了重要作用。这一事实表明: ( ) A. 人们要认识和改造世界, 就要认识和改造规律 B. 人们只要认识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 就可以把规律创造出来 C. 人们只能老老实实地服从规律 D. 人们完全可以能动地利用规律 30. 事物自我完善的哲学依据是( ) 。

A. 事物的普遍联系 B. 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 C. 事物矛盾所固有的同一性 D. 事物的 自我扬弃 31. 社会意识包括 ( ) 。

A. 个人意识 B. 群体意识 C. 社会心理 D. 社会意识形式 32. 在现代化生产中,由于应用了新的科学技术,使劳动资料内容变得十分丰富。下列各项 属于劳动资料内容的有。

A. 能源动力系统 B. 自动控制系统 C. 信息传递系统 D. 仓储包装设备 33. 国家按其基本类型来说,可分为( ) 。A. 剥削阶级国家 B. 无产阶级国家 C. 君主专 制的国家 D. 民主共和制国家 34. 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以( )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科学体系。

A. 邓小平南方谈话 B. 党的十四大 C.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D.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发表 35. 邓小平在重新恢复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过程中,提出( ) 。

A.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B. 不大大解放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C. 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D. 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36. 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实质上就是坚持( )标准。

A. 历史唯特主义标准 B. 生产力标准 C. 人民群众的利益标准 D. 社会主义价值观标准 37.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为了( ) 。

A. 以邓小平理论代替毛泽东思想 B. 冲破思想禁锢,拨乱反正 C.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D. 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作政 策和措施 3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 ( ) 。

A. 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历起始阶段 B.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所决定的 C. 这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决定的 D. 它要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 化 39. 发展生产力是: ( ) 。

A.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 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 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D.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条 件 40. 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这三步是( ) 。

A. 第一步,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 基本实现 B.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到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 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D. 以上都不对 41. 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所必需的数量化的、 短期的、 比较精确的政策指标有 ( ) 。

A. 利率 B. 货币供应量 C. 基础货币 D. 超额储备 42. 企业参与竞争的主要手段有 ( ) 。

A. 价格竞争 B. 成本竞争 C. 非价格竞争 D. 企业兼并 43. 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的非按劳分配方式主要有( ) 。

A. 个体劳动者收入 B. 按 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 C. 按资本分配得到的利润收入 D. 社会成员提供的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 44. 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正确的说法是: ( ) 。 A. 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国民收入,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而最终形成的特殊生产 基金 B. 它的创立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C.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局限于社会的某一部门或行业 D. 社会保障基金用于保障特定当事人的生活消费,实际上它是一种社会收入调节手段 45. 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是( ) 。

A. 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需要 B. 搞活国有经济的需要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 减轻国家和企业负担,缓解建设资金不足,调整 消费结构的需要 46. 公务员申诉控告的内容有() 。

A. 要求受理的权利,要求经济损失赔偿的权利 B. 要 求及时纠正原处理决定的权利 C. 要求造成名誉损失的负责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的权利 D. 要求惩处责任人的 权利 47. 对国家公务员进行奖励的原则是 ( ) 。

A. 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 B. 公平合理、奖励得当的原则 C. 奖励及时、注重实效的原则 D. 只能对管辖范围的公务员评定 48. 公务员工作回避的类型主要有: ( ) 。

A. 部门回避 B. 任职回避 C. 地区回避 D. 公务回避 49. 传统经验决策的特点是()。

A. 较为客观、科学 B. 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 C. 过程 简单 D. 随意性大 50. 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是 ( ) 。

A. 立法监督 B. 司法监督 C. 审计监督 D. 社 会与舆论监督 1. ABCD2. AD 3. ACD 4. AB 5. ACD 6. ABC 7. AC 8. ACD 9. ABD 10.BC 11.ABD 12.ACD 13.ABC 14.ABC 15.BCD 16.ACD 17.AD 18.ABCD19.ABC 20.ABD 21.ABCD22.AB 23.ABC 24.ABCD25.ABC 26.ACD 客 观 实 在 性 是 物 质 的 唯 一 特 性 27.ABC 28.ACD 29.CD 30.BD 31.ABCD32.ABCD33.AB 34.AB 35.ABCD 36.BC 37.BCD 38.BCD 39.ABCD 40.ABC 41.ABCD42.ACD 43.ABCD44.BCD 45.ABCD 46.ABCD47.ABC 48.BCD 49.CD 50.ABD ★1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重点分析题)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的、本 质的联系。

历史唯物主义把它表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这一规律的内 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 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这一规律表明, 在人类社会的发 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 和变化发展,生产关系是否需要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 况和要求。不顾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固守已经过时的生产关系;或者离开生产力的状况,主 观任意地改变生产关系,都是违背这一客观规律的,必定要受到惩罚。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在社会发展的 各个阶段、各个时期都毫无例外地起着作用。正确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大意义:第一,这一 规律是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

对一切重大的社会现象的认识都可以从这一规律中追根溯 源,从而得到科学的理解;第二,这一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 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

生产的社会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 主义的科学论断的立论根据。

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把生产社会化推进到更高阶段, 使资本 主义的基本矛盾更趋深化,为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准备了更深厚的基础;第三,这一规律是 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根本的客观依据。始终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基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 力, 满足人民的需要,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根本目的, 党的路线、 方针、 政策及其实践, 在人民中作用的好坏及大小, 归根到底看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什么作用和起 多大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所实行的一系列决策、方针、政策,如工作重点转 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以及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等,都是这一规律的自觉应用。

2020年取消军人士官12年转业_我国现行军官转业安置政策存在七大弊端

根据现行《现役军官法》等有关法规,目前我国对于军队退役军官实行的是退休、转 业、自主择业、复员等多种安置政策。其中退休、自主择业的选择要受到服役年限、本人年 龄、职务等条件限制,而复员因保障水平低已基本没有人选择了。近来年,随着地方公务员 待遇的不断提高,转业安置已成为军队师以下军官退役的首选。从实际情况看,这种实行了 几十年, 依照行政办法主导、 各级政府做为政治任务来完成的军官转业安置政策已经走入了 “死胡同”,目前至少存在七大弊端: 一是与现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不“对接”。进机关当公务员,既是大多数退役军官转业安置的首 选,也是各级政府迫于压力安置转业军官的“主渠道”。但实际情况是,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 的不断完善,各级政府机关都严格实行定员管理,“一个萝卜一个坑”,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机 关依旧增加“板凳”长度来安排部队转业干部的办法已经很难行得通了。继续强行坚持,很显 然不利于加强地方公务员制度建设。

二是占用大量行政资源,不符合“小政府、大服务”的政改目标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一 方面,我国目前公务员队伍的绝对数量已经十分庞大,所占人口比例也很高。在许多地区, 行政性开支的压力已使政府难以承受。

在这种情况下, 全国每年还要接纳数以万计的军转干 部,这使得“精减政府机构和人员,压缩各项行政性开支”的改革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增加了难 度。另一方面,为了完成好这一“政治任务”,从中央到地方,层层设立军转安置部门,年年 逐级开会布置任务,分解落实安置指标,又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占用大量行政资源。这 与我们国家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也是不相吻合的 三是转业安置后工作岗位的不稳定性使退役军官的家庭生活缺乏可持续性保障。

从道 理上说,军人的付出是一种特殊意义的“国防劳动”,这种特殊劳动收获的是国家安全和社会 安宁,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备条件。按照社会公平的原则,这种特殊劳动的回报应该是国家 和社会对于军人退役后给予可持续性的生活保障,真正体现“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当兵一 回,终身受益”。但现实情况是,不论是地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国有企业,都在引 进优胜劣汰机制,实行岗位聘任制。军转干部随时可能因为落选,以及单位撤销、企业改制 (破产)等原因而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失去生活保障。虽然在有些地方做出了军转干部几年内 不许下岗的规定, 但这种保障并不可持续, 同时在局部范围内也造成了对他人的不公平而容 易产生矛盾。

四是军转干部的年龄、经历和知识储备总体上使自身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处于劣势地 位。年轻的军官部队不让走,等到部队安排走的时候,绝大多数军官已经服役了十几年、几 十年转业到地方, 不论是年龄、 社交圈子、 知识储备、 还是部队长期养成的工作习惯、 方式,都不具备竞争优势,因而得到提拔重用的机率很小。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对军 转干部来说是有失公平和无奈的。

五是军转干部对地方强势部门和热点单位的青睐与热衷助长了社会的腐败现象。

为了安 排好自已的下半生,同时也有“官本位”意识做怪,想到地方弄个“一官半职”,活得更“滋润” 些, 许多被确定转业的军官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瞄向了地方一些有权有钱的强势部门和热点 单位。找关系,跑“门路”,请客送礼,上下打点,竟然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和公开 的转业“程序”。为数不少的军转干部不但花光了自己的转业费,还要拿出一笔多年的积蓄, 甚至还有举债送礼的。送礼的钱款数额,大都是以万为单位。一些地方领导借机敛财。安排 军队转业干部,冠冕堂皇,既讲了政治,又得了实惠,何乐而不为。想一想,哪些曾经一呼 百诺威风八面的大军官们,转业时却要如此“屈尊降贵”,也够悲哀的。当年那位从新疆转业 回四川的仓库分库主任因频遭冷遇, 最后愤而跳楼自尽的事件, 至今提起来仍让人禁不住扼 腕感叹、唏嘘不已。

六是转业安置后工作环境, 物质待遇的差距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

由于地方工作岗位 的限制和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退役军人转业后工作的差异性较大:有的在市内、有的到了 郊区。有的待遇远远高于部队,有的比部队下降了许多。有的上下班专车接送,有的却要骑 自行车、挤公交车……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这就必然在职务和其它 条件大致相同的转业干部之间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 而且还容易引发新的矛盾。

由于下岗、 失业,以及一些保障措施不配套、不落实等原因,我们许多转业干部(包括一些在部队时的 师、团职领导干部)也加入了上访、请愿的队伍。本来是社会的精英、共产党的中坚,却沦 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这种现象还引发了一些现役军人对转业安置政策的恐惧。

部队每年都有 相当一部分被确定转业的干部想方设法逃避转业的命运。

有的做工作搞假病历办病退, 有的 托关系送礼把自己的名字从转业名单上划掉,有的干脆硬“拖着”不去地方报到。借着各种手 段和“神通”,竟然有人把自己转业的时间年复一年的延续长达十年之久。每年安排干部转业 工作,已经成了部队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一项十分棘手和十分牵扯精力的难题。

七是不利于维护军队形象、 军人权益和保持军队稳定。

退役军人的安置政策直接关系到 军队形象、军人权益和军队稳定,这是毫无疑问的。军人退役本来是件很光荣的事情。军人 尽到了保卫国家的义务和责任,重归社会时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保障,但现行的军官(包 括士官)转业安置政策,却使军人在转业过程中和转业安置后难免遭遇种种尴尬。其连索反 应,不可能不对军队的整体形象、军人的基本权益和军队的稳定造成负面的影响和伤害。这 恐怕是每一个热爱人民军队、关心部队建设的人们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因此,我们有理由 对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现行军人转业安置政策提出异议和看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