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支撑》的艺术魅力】装置艺术学生作品
 

【《支撑》的艺术魅力】装置艺术学生作品

发布时间:2018-12-26 04:48:05 影响了:

  “保护母亲河行动”已在祖国万里疆土展开二年有余,虽也偶在报刊、电视上读到有关的消息,然而真正打动我,震撼我,引起我深深思索的,还是在看了由著名纪录片导演陈光忠任艺术顾问,裴桓导演的《支撑》之后,足见艺术形象的力量。
  R人们在谈论艺术力量时,总爱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寒冷的冬天,繁华大街上一位双目失明的乞丐,脖子拴着一块牌子:“自幼失明”。一天,一个诗人走近身旁,乞丐向其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一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牌子上写了一句话。那一天,乞丐得到几乎所有的人的同情与慷慨的施舍,后来乞丐又遇到诗人,问他到底写了什么?诗人笑念牌子上的话:“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这两句话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个陈述句,后者却能唤起人们美感,具有审美价值。那么,表现保护母亲河的专题纪录片《支撑》是靠什么唤起美感,引起震撼的呢?
  形象的魅力。专题片固然需要语言――解说词,但更需要富于感染力的生动形象。对于丰富而复杂的生命与世界,“语言是无法忠实地再现和表达的……语言对于描绘这种感受,实在太贫乏了”(苏珊・朗格语),艺术则借助形象。一组组富于冲击力壮美澎湃的、愤怒波涛的黄河画面,一张张三千年企盼甘泉、布满条条皱纹老农民脸的特写,一幅幅断流后干裂的土地、荒漠、枯树、漫漫的黄沙、呼啸的狂风、变异的怪林……生动地表现了母亲河的伤痕累累,警示了中华民族“断脉”的危机感。
  比兴的魅力。通过想象与联想将主观创造的情思寄寓于客体物象,达到心物统一,给人以美与思索的力量。《支撑》通篇贯穿“比兴”手法。“水之于社会与血之于母亲”;“断流”与“停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比之于黄河断流及一年断流达226天……抗击侵略之“保卫黄河”比之于抗击污染之“保护母亲河”……以及古代文明(兵马俑、敦煌)与现代肆虐(沙尘暴、臭氧层与绿洲之耗竭);人类发展与生态保护……引起感染与思索。
  数字的魅力。量化的数的概念是最有说服力的,也是最具震撼力的。“世界约20亿人口淡水资源不足,3亿人生活于缺水状态,1/3人口所在沿海地区面临淹没威胁;我国沙化土地占全国面积17.6%,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面积19%,我们面临每年损失1000万亩耕地的严峻现实,沙漠化每年以2460公里速度延伸,相当于每年龄减少一个中等县城的面积;安徽阜阳县污染的硫化氢含量竟超过国家标准7200倍!……”触目惊心的数字唤起我们保护母亲河的情愫。
  警句的魅力。优秀的艺术作品,好的专题片都十分注意寓蕴的传达。托尔斯泰曾将诗歌比喻作一团火,并把火分解为光和热,将艺术创作比作燃烧。他告诫我们,进行创作时,既要注重光的呈现,更要重视热的发射。这热即作品的思想力量,影片将水与母亲河作为人类生存与思想文化及文明的支撑力量,这一底蕴就是影片要发射的“热”,创作者正是通过“警句”传达了这“热”,传达出一种警世的力量。比如“人类面临并回答共同的一个问题,是生存,还是死亡?!”,“水之于人类社会,就像血液之于人”,然而“命脉断了”,“母亲河已伤痕累累、不堪重负”,“满目疮痍”,本世纪30年代,“保卫黄河喊出了……争取自由独立的尊严,世纪末的今天”,“保护母亲河则是巨痛之后的大彻大悟”,“我们已别无选择!”“我们再不能肆意用环境做成本去换取眼前的利益了;我们再不能消费子孙的资源享受富足了;我们再不能让母亲河在经历巨大的伤痛之后,一次一次绝望了!”影片最终喊出了:“保护母亲河,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强音。
  令人遗憾的是以上诸多魅力没能更好地汇集成一个总体的魅力,即影片的结构上整体的魄力还不够有力,不够严谨,略显散。正像萨特在谈到作品的有机整体时说的:“排列在一本书里的十万个词尽可以逐个被读过去,而作品的意义却没有从中涌现出来;意义不是字句的总和,它是后者的有机整体。”如果影片的诸多构思、诸多画面、诸多叙事、诸多数字、诸多比喻、诸多思想都能更有机地融入并贯穿于灵魂线,那《支撑》将发出更多的光和热。可对于仅仅几十分钟的专题片,又容纳了那么大的主题,那么广的内容,也许是一种苛求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