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五年制高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初探:初探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情况
 

五年制高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初探:初探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情况

发布时间:2019-01-13 16:04:13 影响了:

  摘 要: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新的形势下出现的新的教学体系。五年制高职电工电子教学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进行了调整,以够用为原则,教学方法引进“柔性教育”的模式,使学生达到一专多能、多证书的水平,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 课程设置 能力培养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社会技术人才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规格和要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带来了一系列的冲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采用比较多的课程体系,该体系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组成。这种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学术性强,理论性课程比例较重,实质的职业技术内容(技术、实践教学内容)不足,仅满足于课堂教学,课程体系灵活性较差。二十一世纪的高职教育明确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多证书”的教学思路和“以能力为本”新的高职课程观,因此对五年制高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五年制高职电工电子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面向制造业,要求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了解专业生产的相关管理,取得维修电工或无线电装接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掌握本专业的理论体系,能更快地掌握新技能和新知识,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在于突出以下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
  (1)掌握相关电气基础知识,具备识读一般电气图样的能力;
  (2)熟练掌握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具备触电急救及电气(线路、设备)故障应急处理的能力;
  (3)掌握常用电气材料与元件的相关知识,具备选用和检测常用电气材料与元件质量的能力;
  (4)掌握企业常用电机的相关知识,具备选用电机的能力;
  (5)掌握电气测量及常用仪表仪器的相关知识,具备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及选择测量方法的能力;
  (6)掌握电气控制技术的一般知识,具备按图制作电气控制设备的能力;
  (7)掌握电气设备维护保养和维修的一般工艺知识,具备维护、维修电气设备的能力;
  (8)掌握维修电工中、高级或无线电装接工高级操作技能,通过考核取得一个工种的高级工技能等级(职业资格)证书;
  (9)了解电气控制的前沿技术,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10)了解相关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
  (11)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创新的意识;
  (1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流能力;
  (13)具有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4)具备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制造类企业电类产品生产一线的操作,低压电气维修,电子产品的装调等工作;也可从事电类产品生产一线的相关管理、班组长等工作;经过企业的再培养,还可从事电类产品的工艺设计及营销、用户服务等工作。
  
  二、五年制高职电工电子专业课程设置
  
  在高职教育中,如果不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课程体系,实现高职教育目标是一句空话。新型课程构架应打破原来的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的特点,重新规划,整合课程。就课程类别上讲,应分类为公共文化类课程、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类课程和选修课类课程等。公共文化类课程、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类课程和选修课类课程的课时比例应控制在0.4∶0.5∶0.1,甚至可以达0.3∶0.6∶0.1,以强化实践环节。
  1. 公共文化类课程设置
  首先高职公共文化类课程应体现功能化特点,要以职业岗位对劳动者的实际要求来安排文化基础课程,改革过去以加大文化课比重来“夯实基础”的做法,使文化课为职业能力服务。文化课为专业课教学服务,既要“必需”又要“够用”。因此电工电子专业的公共文化类课程应包括德育类的职业生活与政治经济、职业生活与哲学、法律基础知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学、马列、哲学和语文、数学、外语、物理、计算机基础理论、体育与健康等,在内容上应进行精简,并辅以讲座、报告、调研等方法完成教学要求。
  2. 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类课程设置
  专业课应体现复合化、实用化的特点,在原来的课程构架内,按照凝练主线、有机复合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电工电子专业,专业核心教学把电工技术基础知识、电工工具、材料、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技术、电工仪表与测量技术整合为电工技术基础,并安排电工工艺与操作实训;把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电子仪表与测量技术、电子元件的选用与检测整合为电子技术基础,并安排电子装置工艺与操作训练;把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基础、电力拖动技术整合为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并安排直流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训练和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训练;安排传感器与PLC应用技术理论和实践教学;把电器设备维修技术基础、钳工技术、典型机床电器维修、典型电子产品维修技术整合为电气设备故障处理与维修技术并安排1∶3的技术训练;安排企业供电系统与安全用电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专业中级、高级技能训练;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基础实训课程等。
  3. 选修课程设置
  选修课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和用人单位的特殊需求,自主决定选修课的课目与教学要求,以增加教学的灵活性,选修课的成绩评定以学习过程的评价为主。
  (a)人文素养类
  中国历史概论、中国地理概论、新闻采访、中国革命史概论、中国名著欣赏、外国名著欣赏、创新与创业、职业生涯、公共关系理论与技巧、音乐欣赏、礼仪规范教程、应用文写作、普通话口语交际、书法、环境保护、心理健康教育。
  (b)知识拓展类
  电气自动化技术概论、电机调速系统、单片机接口技术、电子CAD软件应用、计算机工业控制、数控技术基础、现代物流技术、企业管理与营销、管理心理学、多媒体与图形处理、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
  (c)操作技能类
  计算机中级应用教程、印制电路板制作技术、电动机维修技术、电冰箱维修技术、电视机维修技术、小家电维修技术、照明电路的敷设安装技术。
  (d)健身强体类
  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少林武术、太极拳、健美操、体育舞蹈、跳绳、踢毽子、健美训练、形体训练、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
  
  三、五年制高职电工电子专业课程内容调整
  
  课程构架确定后,课程内容的筛选、确定是保证新课程体系能否顺利执行的关键。课程内容的确立应具有以下特性:
  1. 针对性。即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课程内容是否适应职业岗位需求是教改成败的关键,严格在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筛选是提高针对性的关键。应使学生学所用,所用即所学。
  2. 实用性。即专业课程与实训课程按照生产实际需求流程、情景及职业特点进行整合。体现职业教育“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念,体现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的互动和密切联系。使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缩短适应期,提高适应能力。
  3. 时代性。即课程内容要紧跟职业的发展需求和技术的进步,也就是要体现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潜力。课程内容的设置既要包含传统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也要更多地融入现代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内容不能再几十年一贯制,而应不断调整更新。
  4. 综合性。在课程开发中,将原有的若干教学内容按职业活动的特点及职业工作主线进行整合,就是说在原有基础上通过“精简、压缩、增加、综合”的方法,即精简重复交叉内容,压缩过时的理论内容,增加高新技术的内容,综合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对课程进行整合、综合,目的在于方便营造职业情景,更好地体现其针对性、实用性和时代性特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以及“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也已经开始变化。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可采取“柔性教育”的模式。学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要能够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及现代教育观念,能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个性培养和鼓励创新的教学思想,为不同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能力和不同求职目标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需求,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事业目标和求职方向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选定自己的学习课程,从而使学生与资源能够达到合理调度和柔性匹配。情况在不断变化,技术在迅速更新,我们必须不断研究新的问题,使我们的认识更加符合新时代的需求,使我国的电子技术课程建设得以健康发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