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呼唤常态化的有效备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呼唤常态化的有效备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

发布时间:2019-01-15 04:08:57 影响了:

  【摘要】传统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究活动大多是围绕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开展评教评学,很少提及活动指导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备课。探索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的有效备课之路,是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重点。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有效备课教学效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上,备课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实施的首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和保证,因此,活动指导前,教师必须进行常态备课、有效备课,把课备好。
  
  一、中心备课――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中心备课,以学段为单位建立中心备课组。期初由备课组长组织安排任课教师进行单元主题备课,平时由负责单元主题备课的教师独立备课并撰写教案。备课组根据进度定期安排这位备课教师进行组上说课,并写好教案在网络上共享。最后,备课组各位教师根据自身和本班实际进行二次备课,即对活动主题方案进行再次修改,形成自己的方案设计。如在五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做一个受人欢迎的礼仪学生》二次备课中,许多教师对原方案设计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班级学生爱讲脏话,礼仪重点就可以放在“语言文明”上;有的认为,班级学生随意乱丢纸屑现象严重,礼仪重点就应放在“卫生保洁”上;有的说,班级学生不懂得听课,礼仪重点就该放在“学会倾听”上……通过这样的有效备课,既可实现资源共享,又凸显教师的个性化指导。
  
  二、学科备课――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学科备课,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每周进行一次备课交流,每两周进行一次理论学习或相关问题研讨,每月开展一次交流活动。教研组活动的组织者主要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研员,研讨的问题主要是来自教学第一线的问题。
  如怎样指导学生学会寻找问题切入点,怎样指导学生学会筛选问题,怎样指导学生学会分解主题,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小组重组,怎样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有效合作,怎样指导学生融入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依靠教研员带领教师就活动中出现的困惑进行讨论分析,更新观念,不断矫正老师们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理解上的偏颇,创造性地开发校本资源、用好资源包,以点带面,从而提高老师们的活动指导能力和理论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三、年段备课――一枝独秀不是春,姹紫嫣红花满园
  
  年段备课,以年段长为组长建立年段备课组。每月召开一次年段会议,每学期进行一次汇报交流,每学年开展一次学科整合研讨活动。强调学科之间的共性,突出渗透和融合,使学科之间的研讨能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比如,四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中有这样一个课题――《中国结》,四年级语文课中也有一篇课文叫《中国结》,同时在美术课中也有涉及到“中国结”的内容。这样,我们就可以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使学科领域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也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
  
  四、师徒备课――他山之石,能攻玉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对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很高。所以,建立师徒备课制,确定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师徒关系(有经验的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对接),意义重大。师徒备课时,可先由徒弟发言,让徒弟在充分发表自己想法的同时,再听听师傅的建设性意见。同时,师傅也可从徒弟身上发现闪光点。师徒对接,有利于形成备课新思路,可谓相得益彰。比如,三年级的《好看的动画片》备课设计,设计者想通过展示各种各样的动画片来创设问题情境,难度较大的幻灯片制作一般是徒弟(青年教师)的强项,但在课堂机智调控、过程性指导等方面,徒弟可能不如师傅(有经验的老教师),如果两者能够融会贯通、互通有无,那么,一定会使各自的备课更趋于完善。
  
  五、网上对话平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校园局域网上搭建“随机教研对话平台”,由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按月在平台上设置话题,可以将备课或主题活动出现的亮点或不足提炼出一个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引发大家对话,学科教师在网上办公时,利用电脑桌面上的平台软件进行及时对话,达到随机随感的教研目的。如在开展《扑克牌的秘密》主题活动后,一位指导教师提出了“预设与生成该如何把握”这一话题,就可通过“随机教研对话平台”组织教师进行对话,通过对话,使老师们加深对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特点的认识,深刻领会备课“预设”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学生“生成”的问题。这种对话方式,必将为教师后期开展的主题备课、活动开展、反思升华提供较高的理论支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六、家校共研――同在蓝天下,携手共成长
  
  家校共研,组建家长委员会。以召开家委会研讨活动和家长会,开展“对家长开放日教学”活动为平台,完善综合实践活动备课制度。比如,一年级开展的《生活小能手》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教师备课时就可先通过家校论坛网站与家长打招呼,向家长宣传活动理念,取得家长的支持,放手让学生去体验,以便获取学生真实的信息。成果展示阶段,教师还可邀请家长一同参与。活动结束后,教师要重点反思家长在活动中的角色和作用,为日后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打好基础。因此,可以这样说,争取社会和家长的支持与理解,让社会提供更多的体验时空;让更多的家长参与活动的进程,参与活动的实施,参与课程的评价等,都将给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备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
  总之,探索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的有效备课之路,是学校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提高活动质量的重中之重,需要上下齐心合力,持之以恒,共同构建,方可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难点”不难,这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更亮。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