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从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兴趣
 

[从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兴趣

发布时间:2019-02-03 04:24:34 影响了:

  摘要:通过写自我、办手抄报、搜集整理民间故事等小学生感兴趣的写作活动完成了小学生由懒变勤的转变,把“变”建立于学生“愿想”的基础之上,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兴趣 自我 办报
  
  老师们常说:学生作文必须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此说正确,因为“有米”是“炊”的前提,材料是写作的基础。但我觉得,学生之所以无米下锅,之所以“炊”不出好文章,症结不在确实“无米”,在于因长期懒于“找米”而丧失了“找米”的能力。因此,教师的当务之急是使学生在“找米为炊”的问题上由懒变勤。如何变?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解决学生写作兴趣的问题,把“变”建立于学生“愿想”的基础之上,方能奏效。
  那么,学生对哪些东西感兴趣呢?从心理学角度说,对那些有一定难度但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感兴趣;对那些有新鲜感、有娱乐性的问题感兴趣;对那些能表现自我的问题感兴趣。据此,笔者把写作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在激发学生兴趣上大做文章。
  
  一、写出“自我”
  俄国著名作家冈察洛夫说:“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和我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的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这是名家的宝贵经验,可知写“我”是作文成功的最佳通道。
  写“我”写什么?如今的小学生的见闻、阅历不谓不广,对社会的认识、感受正逐渐加深,如果组织发动得好,引导得法,可写的东西很多;我的性格,我的爱好,我的志向,我的见解,我的体会,我的经历……只要打开记忆的仓库,林林总总,方方面面,都是入“文”的材料。这些东西,因出自自“我”,写起来自然,写得顺手;更由于知“我”,自然有东西可写,有真话可说。既可杜绝“无病呻吟”,又可培养写作兴趣。那么,应该怎样写呢?一要有序,二要贴近范例。就学生而言,其生活、感受是丰富的,也是芜杂的、无序的,最容易这写一点,那写一点,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芜杂无序则有害文意。教师应在“序”上多加指点。还应用课文为例子给学生启迪思路。课文中有好多篇目是写“我”的,将其成功之处教给学生,提供借鉴。根据序列写“我”,对照例子写“我”,既饶有兴趣,又有多层次多角度的训练价值。
  
  二、组织“办报”
  “办报”即办好“手抄报”。如果学生写“自我”是引导他们发现“自我”,那么办好手抄报则是让他们表现“自我”。小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思维敏捷,易接受启发且好奇好胜。这些心理特征不仅是小学生能办好手抄报的有利条件,同时也说明办手抄报这项活动完全可以激发引导其写作兴趣。
  办好手抄报是一项集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活动,具有目的明确,周期较短,易于检验效果、衡量成绩等优点。由于办手抄报需要自己选材,自己写稿,自己排版,自己插图。从设计到操作到润色的全过程,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处入手,既要大胆设想,又要细心抄写,是一个全神贯注,动脑动手,手脑并用的过程,因而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及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强化都大有补益。
  1、需处理好放手与指导的关系
  开始时教师除对手抄报的形式、规格等提出简单的要求和解释外,无需制定过多的条条框框,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尽量大的空间里尽情发挥其聪明才智并暴露其缺点;然后教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作具体指导;以后又可以放手。放手――指导――放手,循环往复,既可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在正确轨道上发挥,又可日益接近最终目标――彻底放手。
  2、抓好评比活动
  办手抄报是一项较复杂的劳动。办出之后,学生最关心的是自己的成果是否得到承认,最希望从别人那里学到更多更好的东西。教师要及时抓好手抄报的评比活动。重点不在于评出名次,而在于让学生在对照总结中确立新的目标,激起更强烈的自觉学习、要求进步、要求成功的内在动因。
  
  三、搜集民间故事
  小学生很爱读故事,听故事,很多是爷爷奶奶等老一辈人口传亲授的,搜集整理这些东西,既可从中汲取文学营养,又可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组织这项活动的基本路子是:先由学生自由搜集,并讲给学生们听;然后由老师评判,指导学生辨精华,弃糟粕;最后在老师指导下各自进行加工整理。由于民间故事情节大多已基本固定,结构已基本成型,只需一些粗浅的文字加工,就能整理出一篇情节完整,内容有趣的故事,就能从中得到相应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启迪,并享受到收获的喜悦。因而学生对此项活动很感兴趣,为进一步调动写作积极性保持了良好的惯性。
  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之下,不但可以完成由懒变勤的转变,还可发挥其主动性,尽快解决“无米可炊”问题,尽快提高写作兴趣和水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