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陷入困境英语_美国汽车工业陷入困境的思考
 

陷入困境英语_美国汽车工业陷入困境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2-11 04:19:34 影响了:

     当前,美国汽车工业暂时陷入了困境,这对于刚刚起步的国内汽车自主品牌企业、甚至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无疑是一剂“免费的苦口良药”,不妨好好“品一品”,或许对于自身的健康快速成长大有裨益。
  
  反思之一:在本土市场站稳脚跟了吗
  造成美国汽车工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关键问题出在产品细节和制造流程上,即美国汽车公司没有将客户需求放在第一位,经销商也不太重视客户的购物体验。此外,作为美国汽车业的代表,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过于信奉“热门新车型”及“提高利润的短期战略”,而不注重长期战略以增强公司各个部门的实力。微型货车、运动型多功能车和皮卡车畅销不衰,使美国汽车企业更依赖这些产品,而忽视了未来将面临的问题。在高油价时代来临后,美国汽车长期依赖的畅销车市场需求减弱,美国汽车企业陷入了困境。
  笔者以为,美国汽车企业之所以陷入困境,主要原因在于其没有在本土市场上真正站稳脚跟。试想,如果能像韩国的民众那样保护民族汽车工业,日韩汽车企业恐怕在美国就无机可趁。正因为美国汽车企业没有在本土市场站稳脚跟,当欧亚汽车制造商大举入侵美国市场时,这个汽车大国的城池开始“沦陷”了。日本汽车的经济讨巧,韩国汽车的廉价实用,德国汽车的稳定安全,已经让美国本土汽车无力抵挡。想当初,颇为自信的美国汽车巨头们,或许压根就看不起日韩汽车制造商。但是世事难料,谁想十几年过去,这些不起眼的汽车制造商却由“虫”变成了“龙”,成了气候,让美国汽车企业大吃苦头。如今,日本的丰田、日产、本田,韩国的现代,在汽车零售方面已占据半壁江山,东方汽车旺盛的生命力和长驱直入的气势让美国汽车企业无可奈何、望尘莫及,从此美国汽车业走向了下坡路,“三大”也变成了“两大半”。好在美国号称是全球贸易最为自由的国家,再者日韩汽车企业已经羽翼丰满,不可能再行钳制,只能对汽车产业蓬勃崛起的后进者(中国、印度等)进行阻击了。
  由此,想到当前我国的一些汽车自主品牌企业,为了避免竞争,纷纷采取“走出去”战略,笔者以为这是十分危险的。中国的汽车自主品牌尽管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对于有百年发展历史的世界汽车来说,还十分幼稚;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自主品牌的忠诚度、自主品牌企业的美誉度远未达成。可以说,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有今天的“辉煌”――占据了24%的市场份额,全凭消费者对自主品牌价格的低廉和一腔爱国的热情。但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倘若自主品牌产品在质量和技术上不快速改变形象,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热情必然会逐渐减退。加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合资品牌的优势进一步凸现,以及国外汽车企业的大举入侵,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刚刚争得的24%的市场份额还能保住吗?
  毫无疑问,目前中国是最具潜力的汽车市场。故笔者退一步说,就算我国自主品牌采取的这种“迂回的游击战略”能够取得成功,但将来又能否“走得出,回得来”呢,还能在国内市场站住脚吗?要知道,从世界汽车发展史来看,汽车企业百年老店都不是游击战的主角;要知道,欧洲、日韩等汽车企业都是在本土站稳脚跟后才开始征战天下的。
  笔者以为,也许目前美国汽车企业能做的,不是如何夺回阵地,而是如何在一片变小的阵地上站稳脚跟。因此,笔者建议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目前迫切要做好的,不是在海外开拓多大的市场,而是在国内这块本来就不大的阵地上真正站稳脚跟,建立起稳固的“大本营”。俗话说:“根深方能叶茂”。只有建立起稳固的“大本营”,才能确保将来“既走得出”,“又回得来”,自由驰骋在世界汽车的大市场上。
  
  反思之二:是先做大还是先做强
  造成美国汽车业陷入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极度扩张后的“大企业病”。目前,无论是通用汽车、福特汽车还是克莱斯勒汽车,都面临着美国本土市场占有率下滑的窘境。以通用汽车为例,为了保持世界第一的垄断地位,通用汽车在全球扩张,因为扩张规模太大,现金流出现了问题。再加上通用汽车历年来均为股东支付较高的红利,通用汽车税后利润并不多。长此下去,通用汽车陷入了两难境地:既无足够的资金弥补现金流缺口,又无足够的资金满足大规模研发投入。因此,通用汽车只能壮士断腕,继减持铃木汽车公司的股权后,又卖掉了旗下盈利能力最高的部门―――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此外,通用汽车拟关闭10余家工厂,以将年产量降低100万辆左右。
  随着中国汽车业的一路高歌猛进,我国自主品牌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布的最新统计,今年1--4月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44.97万辆,占国产轿车销量的29.31%,市场占有率超过日系、德系、美系,跃居第一。
  因此笔者以为,在当前“全国一派形势大好”的情况下,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千万别为眼前的一点胜利冲昏了头脑,而应该冷静的想一想,是为了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先做大?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先做强、做精再做大?我想,对于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惟有选择后者,才是正确而明智的。一则,有“老美”极度扩张后患下 “大企业病” 的前车之鉴;二则,只有先做强、做精,今后才有再做大的可能。要知道,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可没有“老美沦陷一回”的资本。
  
  反思之三:成本大旗究竟还能扛多久?
  美国汽车企业陷入困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居高不下的成本。日本丰田汽车之所以能够节节追上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其利润超过通用汽车与福特汽车总和。究其原因,是丰田汽车单车生产成本较少,“挤干毛巾的水分”是丰田汽车精益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则。丰田汽车上下均会考虑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这一点到广州丰田的工厂看一下就能深有体会:工人高节奏和有规律的工作,这与欧美合资企业的生产情景大相径庭。 福特汽车的一位营销高管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导致美国汽车工业成本居高不下的,并不仅仅是工人的薪资。“美国汽车工业最大的成本在于研发。”与日本丰田、德国大众不同,美国汽车汽车必须有两套研发班子,一套用于开发适用于美国的汽车,一套开发适用于全球的汽车。而日本丰田在日本开发出凯美瑞,便可适用于全球市场。二者之间的成本差异可想而知。
  当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靠成本优势,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并不断刷新纪录,开始走出国门。但成本这杆大旗究竟还能扛多久?不得不引起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思考和重视。要知道,在国内日系、韩系车本来就是降价高手,随着其产能规模的提升、成本进一步摊薄,降价的空间依然存在。而当前自主品牌企业则面临原材料上涨、用工成本上升,本来处于利润边缘的定价将很难松动。更重要的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结构性过剩已经显现,价格恶战不可避免。自主品牌企业要打“成本”牌,已经越来越吃力,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了。在国外汽车市场上,也遭到了同样有“成本优势”的印度汽车的狙击。
  中国人向来讲究修身,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日三省吾身”。因此,今天我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也到了该仔细审视自己的时候了,当“成本”这杆大旗扛不动的时候,我们到底还能扛什么?是扛“品牌”大旗,还是扛别的什么?宜未雨绸缪,早日谋之。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