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书香袭人]书香袭人的作文
 

[书香袭人]书香袭人的作文

发布时间:2019-02-26 03:59:05 影响了:

  《红楼梦》里提到,宝玉身边有个贴身丫鬟叫袭人,名字是宝玉所起的。为什么起这么个古怪的名字呢?是因为宝玉看到袭人姓花,想起前人一句诗“花气袭人知昼暖”,顽童心态,便赐名“袭人”,也可见宝玉对袭人的重视了。套用一下,以“书香袭人”做文章题目,希望我们的校园能够真正充满书香。如果真能如此,我们知的就不仅是昼暖夜凉,而是是非,是善恶,是道理,是智慧。下面谨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体会。
  1读书与见识
  古人说,要想真正拥有阅历,读懂社会这本大书,就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的学生日后能否行万里路我不敢妄下断言,但目前恐怕很难。高中生普遍时间安排紧,平时的活动范围又小,就是走上十万里,也还是在丈量校园。既然行万里路不可得,又如何去认识世界呢?难道真的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吗?否。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不是教材所能满足。放眼看世界,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
  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由若干扇窗户组成,有的人找到的窗户多些,有的少些,但“开卷有益”,只要用心去读,总会有收获。个人认为,如果一本书你读过一次就非常明了了,也就是说没有潜在的窗户需要你去打开了,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值得怀疑。真正的好书是常读常新的。它所包含的窗户不仅多、广,而且纵深,需要不断深入挖掘,每次看它,都有意外之喜。这就说到中学阶段的读书了。高中生恐怕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惑:书倒是读了,但读不懂。也许有的同学因此就放弃了,而这样的放弃实在是非常可惜的。
  本人上大学读的中文系,中文系开出的阅读书目里,大部分的书我在高中就读过了。不过这大部分中的大部分也没读懂,好在我坚持下来了,于是知道了世界上有那么多智慧的大脑在积极地思考,并将自己思考的结果拿来与人分享。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每次重读那些书,就会有一些新的感悟,也就有了新的惊喜。所以暂时读不懂没关系,牛吃进草去不是还要“反刍”吗?我们也要慢慢去消化。
  前几年到临汾去讲课,遇上了带的第一批学生。当年学校搞过一次“大语文”教学的改革活动,让一部分爱书的同学大量读书,拓展课堂,并且把读书的感悟以报纸的形式凝结下来,在同学们中间掀起更大的读书热潮。这两个学生这样讲:她们大学教授讲课经常要提到名家名作,大多数同学听的时候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教授在说什么。但她们明白,因为教授提到的人和书她们大都接触过,教授的讲解让她们明白的更多,也更深入。这就使周围的同学非常惊奇,惊奇于她们上的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怎么会让学生拥有这么多的读书时间。这两个同学提到这件事的时候满脸自豪,本人也感到很骄傲。
  2读书与智慧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诚然,没有思想,人与动物何异?甚至连动物都不如了。可见思想、智慧的重要。
  现在的高中生写作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没什么可写的,绞尽脑汁也觉得言语无味。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没有思辨的能力。说的简单些,就是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拥有智慧,写作只是言语的堆砌。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人对事,缺乏独立的见解,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不能全信,人言也不能全信,这就要求有独立判断的能力。能力从哪里来?从阅历中来,从阅读中来。
  亚里士多德跟随柏拉图学习二十多年,对老师非常尊敬,但他说:“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孔子不是也说过么,“当仁,不让于师” 。
  当然了,人和人是有差异的。同样的事情,有的同学就能够提出特异的看法,而且言之成理;有的同学却总是人云亦云。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但凡有独立见解的同学,一定读过不少书。他可以从前人海一般的智慧中汲取养分来滋养自己的大脑,让大脑时刻保持清醒、理智、独立。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你看到的一本书,作者总是试图告诉你,这样是对的,这样是错的,你必须这样做,不能那样做,那我建议你,赶快把它扔掉,因为它试图占领你的主阵地,让你的大脑归他所有。这样的阴谋非常可怕,却也非常常见。
  回到刚才的话题,还是说写作。文章是思想的容器,有好的想法才会有好的文章。过于华丽的文字总是在掩盖思想的不足。所以我们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从不同的书里获得不同的营养,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到那时,文字就像泉水涌出,堵也堵不住。
  3读书与自由
  在我们的校园里,天天都有人为了“自由”而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那么大家为之付出牺牲的都是些什么样的自由啊?无非是为了满足一张嘴(吃点零食),两只耳(听听音乐),一双眼(看看时尚画报)。简而言之,都是身体的自由。为了身体的自由尚且可以作出这么大的牺牲,精神的自由不更值得我们去追求吗?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首脍炙人口的小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裴多菲眼里,自由高于一切!
  身体总是要受到各种限制的。比如,为了人身安全,同学们不可以随意进出校园;为了饮食安全,不可以随便到校外购买小食品。等等。但精神的自由却可以是无边的,那是谁都无法干涉的领域。在思想家的引领下任由大脑自由驰骋,总比跟着周公到处闲逛好的多。在书的世界里,自由无处不在。
  这里所说的自由不光指可以从书里获得的自由,还指在读书的选择上应该享有的自由。林语堂先生《阅读的艺术》里说道:没有什么书是必须要读的,因为我们的智力兴趣像树木一样生长,如河水般流淌;阅读如婚姻,由命运或缘份而定,没有什么适当的读书时间和地点,心情来了任何地点都适合读书。
  所以我们读书不妨杂一些。有的同学喜欢韩寒,完全可以,但你何不也看看别人的书呢?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何必要人为地把它变得单调呢?
  古代的读书人读书,目的很明确,是要在书里寻找“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说白了,就是要寻求金钱、美女和地位。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不是说你随便打开一本书,抖一抖,金块就掉下来了,再抖一抖,美女就站在眼前了。所谓“十年寒窗”,此言不虚。但他们读的都是什么书啊?其实只有四本书,就是所谓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因为考试的题目都从这四本书里出。《红楼梦》里贾政对宝玉的老师说:要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因为别的考试都用不着。
  可如今时代不同了,别说四本书,四十本也远远不够。更何况我们读书,是为了自由,可有了金钱、美女、地位,往往就不自由了。所以我们要从书里找的是知识,是智慧,是快乐,是宁静。
  “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我们的高中生能够真正爱上读书,乐于读书,提升自身的气质,也让校园溢满浓郁的书香。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