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安装未成功 未成功的“出门寻死”
 

安装未成功 未成功的“出门寻死”

发布时间:2019-03-30 04:58:51 影响了:

  摘 要:“一个人的生生死死,真是由不得自己。这世上并没有人真的就把命运捏在自己的手上。”方方的中篇小说《出门寻死》[1]的主人公何汉晴,在未成功的“出门寻死”后归来,发出了这一瞬间的感慨:“而人生就是这样的啊。”本文试论方方新写实小说《出门寻死》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与现实无奈。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 心理漩涡 人际理解的失落
  新写实主义作家方方,描写了一个日常小人物的心理斗争过程,在短短两天的故事时间里,一个本分、能干、善良甚至忍气吞声、懦弱的女人,经历了回忆漩涡的痛心、家庭漩涡的委屈和内心漩涡的矛盾,决定要“出门寻死”,让家里人真正重视起自己,但最终却尴尬地结束了。
  一、反抗现实的出走
  这篇小说中以何汉晴“出门寻死前”——“出门寻死”——“出门寻死失败”为主干线索,还穿插了好友文三花的两次“寻死未遂”和舞友珍珍的一次“寻死未遂”,这三人对于人生、生活的叹息造成了互文的效果。而我认为更为重要的一条线索,不是故事发展,而是何汉晴的自我对话。在这篇小说中,明暗两条线索恰好是能够吻合的,比较一致地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小说采取的是第三人称叙述,并不是以何汉晴为第一人称叙述,但仍让主人公不仅在话语上,还在心理活动上与自己对话。
  前半部小说还有一条有趣的线索,即何汉晴屙屎冲动的产生与被压抑,伴随着处理文三花的“寻死”与家里种种无硝烟的战争。这一私密的痛苦是不被任何一个知情的外人理解的,即使是何汉晴本人 ,也是“只能让自己一次次进入与大便斗争的岁月”。
  她的懦弱表现在她只会“有些恨恨然”,却总能让自己开解。何汉晴对于家里家外的人都十分尽心,即使是自私无爱的公婆和小姑子,或不认识的偶遇之人,她都像一瓶润滑剂,使他人的生活舒适而温暖,处处体现了她任劳任怨、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而相比对自己,却没有得到回报,生活仍旧压迫着她。对于某些人,一件事情的意义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了,个人的感受是一段自知的秘史,却很少有人能理解,或者尝试着去理解。可悲之处正在此:这是一种介乎故意和完全无意之间的冷漠的无行为。
  另一个例子出现在何汉晴“出门寻死”的第一段路上,“朱婆婆说得蛮对,你硬是个人才,一个掏耳屎的人才”。不仅如此,在外人眼中,朱婆婆只服何汉晴掏耳屎,“寻死”的文三花也只听何汉晴的劝,陆婆婆也只想跟她说话聊天,这种“唯一性”的价值于在家中那种家庭主妇的“唯一性”有本质上的不同,形成的冷暖张力增添了何汉晴“寻死之路”的悲哀。
  二、纠缠暧昧的心理拉锯战
  何汉晴那泡千年屎绊住了命运,一口气也总不能畅快地出,这都源于她那柔软的心肠,以及曲曲折折的内心轨迹。全篇小说就是一出沉默的心理剧。人不仅与他人是无法沟通的,就连与自己的对话都是反反复复、磕磕绊绊、曲折矛盾的。
  “若不找个什么由头宣泄一下自己的这份难受,何汉晴觉得自己今天就硬是过不去。而这宣泄还不能太轻,太轻了没人搭理。过坎倘只过一半,反而会更加不舒服。”何汉晴即使要发狠,心里也总会不自觉得“冷一丁想”后果,始终有所顾忌。更加值得思考的是,“宣泄”本是一种冲动,是一种反抗的出口,何汉晴却用“冷静”下来、定住自己来思考它,使“反抗”能得到所想要的意义和反应。这是一种不直接的冲动,已经经过处理的“宣泄”了,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人心的曲折历程。
  “何汉晴想,这样的活法确实累呀,确实烦呀。死了说不定真还好些。这一念像块大石头,一头扑下来,瞬间便将何汉晴以前所有的生死观念全部撞到。”这是不是反应了某种人所共通的体验吗?人在某一时候的一个想法会瞬间压倒之前的所有解释,但它又不总是长久的。 她总是在心里有所盘算,并不断地给自己的心灵方程式加进推力和拉力,这在她“出门寻死”的路途中显现出来。一路上,何汉晴遇见了一些人,一些事,好几次都差点忘记了自己“出门”是要“寻死”的,一路上的经历,一会儿是“去死”的推力,一会儿又是“等一下死”的拉力,而且她不断考虑“要死得让人知道,死得有说法,不能白死,要划得来”。
  丈夫、小姑子、公婆在饭桌上的调侃以及儿子不耐烦的态度成为了何汉晴“出门寻死”的终极推力。但之后的“寻死之路”反而一下一下地将她自己拉着,拖延住。
  “自己的梦居然充满快乐和欢笑。最后何汉晴才想起,自己出门来是寻死的。”还有小吃铺女主人的话:“你一个人做不了你这条命的主。你身边的人都不准你死,你有么事权利去死?你不信,回去仔细想一下。”
  “当年别个都说我好心好报,我在这里跳水寻死,哪里是个好报呢?”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还在顾虑自己的死将会给别人心理留下的阴影,当然这只是她心中很在意,别人眼中的这条真理仍旧自顾自地颠扑不破,只留下几声叹息罢了。
  这种矛盾心理的自白与史铁生《我与地坛》[2]中的描写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此可以作为何汉晴内心纠结的一个散文式展现,也是一种自我对话:“恐慌日甚一日,随时可能完蛋的感觉比完蛋本身可怕多了,所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我想人不如死了好,不如不出生的好,不如压根儿没有这个世界的好。……是的,我还是想活。人为什么活着?……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可我不怕死,有时候我真的不怕死。……不怕死和想去死是两回事,有时候不怕死的人是有的,一生下来就不怕死的人是没有的。我有时候倒是怕活。可是怕活不等于不想活呀?可我为什么还想活呢?因为你还想得到点什么,你觉得你还是可以得到点什么的……我不该得到点什么吗?没说不该。可我为什么活得恐慌,就像个人质?后来你明白了……或者说只是因为你还想活下去,你才不得不写作。是的,这样说过之后我竟然不那么恐慌了。就像你看穿了死之后所得的那份轻松?一个人质报复一场阴谋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自己杀死。……人都忍不住要为生存找一些牢靠的理由。”
  很显然,何汉晴并没有在矛盾心理中像史铁生一样得出富有哲理性的思考,她的徘徊还没有深入到这个程度,但是我们可以从二者中看出更深入的一层,即人就是一个欲望体,死亡是这个欲望体毁灭的形式,人还是在乎自我的存在感的,而它们又是互相矛盾的。寻找出路就是寻找欲望喷射的出口,何汉晴不正是希望通过“出门寻死”来使自己的不公平待遇得到家里人的清醒认识吗?但是她的犹豫和反复正是说明了“她不想死”。何汉晴被这个家庭**了,也被自己**了,更是被这个社会**了,但是她企图实施的报复并没有达成,因为她又回来了,回到了最初的生活,一切恢复了。
  归根到底,人与人之间是无法彻底理解的。所谓的“理解万岁”也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刘太婆说,哟,哪里都跟你屋里婆婆一样好福气,摊到个勤快媳妇,享半辈子的清福。我屋里那个,不管我就是对我好了。刘太婆说着连连叹息。”人总不能自知自己是否幸福,是因为“比较”有时是显明的,但有时又是会遮蔽某些东西的。
  “何汉晴出门寻死是因为活得太烦心太累人,结果现在倒弄得更加烦心更加累人了。落到如此下场的何汉晴这一回才真正为自己感到悲哀。她没有料到自己竟这样无能,居然可以把自己弄到死不成活也不下去的地步。”何汉晴不仅是尴尬地“寻死”失败,也没能找到一个出口,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话语的。
  三、未成功的“出门寻死”
  最终何汉晴回到了家里,“迎面而来的日子与此前别无二样”。笔者在一看完这篇小说之后,立刻联想到乔伊斯在《都柏林人》[3]中刻画的许多人物,特别是《伊芙琳》[4],表现出人的精神瘫痪状态,结果也是未成功的出走。人与人之间因为各种差别,是不可能彻底了解另一个人的;人与自己的对话同时也是一场交涉,这两个自我有时无法步调一致。让我感受很深的是,人往往“觉得”自己理解别人,人更经常“觉得”自己最理解自己。但事实却恰恰相反。这一点是我觉得小说要揭示的重要内涵之一。
  最后,我想到维特根斯坦的一段话,对于何汉晴未成功的寻死也许是个哲学化的解释:“从另一个方面讲,在一个没有文化的时代,所有的力量都是零散的,而单个人的力量却在与敌对势力的摩擦倾轧中消耗殆尽;人的力量没有表现在他所抵达的地方,或许只是存在于克服冲突的摩擦所产生的热量之中。”[5]
  注释:
  [1]《人民文学》2004年第12期
  [2]《我与地坛》史铁生 著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四)》 北京大学出版社 P266-267
  [3]《都柏林人》 乔伊斯 著 徐晓雯 译 译林出版社 2003年版
  [4]《都柏林人》 乔伊斯 著 徐晓雯 译 译林出版社 2003年版
  [5]《维特根斯坦笔记》 维特根斯坦(英)著 冯·赖特 海基·尼曼(芬)编 许志强 译 复旦大学出版社 P12
  作者简介:韦平(1990.12-)女,族汉,福建省霞浦县人,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学学生(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