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新课改下,数学教育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改下,数学教育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

发布时间:2019-04-01 04:33:56 影响了:

  【摘要】 数学由于其学科本身的严谨性和逻辑推理性,对学生的思维和精力要求比较多,这样造成了很多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困难,缺乏信心. 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创设情境,巧妙激疑,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以“情”教学;激发兴趣;多媒体教学
  数学是一门以思维训练为主的学科,许多学生感到定理推理严密,思维量大,难以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取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方法,只会使学生厌烦疲劳,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巧妙激疑,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
  (一)以“情”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 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说明“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感情色彩,即教育情感性. 任何学生对教师的第一节课都会产生期待心情,这种期待主要表现为:① 对教师外表形象的期待;② 对教师言谈举止的期待;③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期待.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等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其学习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 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作为教师就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并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要充分相信每一名学生的潜能,鼓舞每一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二)设置问题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悬念是对亠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 在教学中抓住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学科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我今年教初三化学,在教“绪言”一节时我向学生展示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介绍化学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使学生体验“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与此同时巧妙地配合演示实验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向往学习化学,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另外,在每节课的导入时,也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的问题或者实验,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
  (三)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生渴望获得知识的情感意向,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是学习的强化剂.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将数学教学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通过多媒体对课本、图形、图像、动态和声音等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创设了一个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等器官,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积极心理,让学生满怀喜悦地去学习. 例如,我们在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设计了教学软件,屏幕出现了美丽清晰的地平线上,太阳开始露出可爱的笑脸,将这一美丽的事物形象地比喻为直线和圆的关系. 在舒缓、优美的《日光曲》伴奏下,一首“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散文诗轻轻诵来,组合成一个巨大的、诱人的“探索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悟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在公共点个数方面存在的本质特征,老师提示学生去发现: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位置关系可分为几种类型?分类的标准是什么?能否像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那样,通过数量关系来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样,使学生学会联想、化归、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探索问题实质,并且学生在多媒体的作用下,创设了生活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探索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也是非电教手段中任何教学法所无法比拟的.
  (四)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并用于现实. 数学教学的大众化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能力和可以用数学解决的其他问题. 简言之,就是运用“数学化”的思维习惯去描述、分析、解决问题.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丰富的日常生活体验和现实知识积累. 这其中包含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每名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从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 我们的小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但是,缺乏数学与社会、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学生认为数学就是计算,不知道购物时可以运用四则混合运算;更没想到生活中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最优化问题,等等.
  数学“应用”改革势在必行,人为的应用题己不能适应培养应用意识的需要. 数学课堂要注入新的生命力. 要积极倡导“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知识题材,加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解决过程的教学,并要引导学生通过小课题(如购物问题、租车中的数学问题、互赠节日礼品、操场之谜等)学习和实践活动来认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去描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优化课堂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 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素质及能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