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陶行知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研究
 

【陶行知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04 04:39:29 影响了:

  陶先生说:“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践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在自主探究中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如学习小数除法时,计算“9.47÷2. 7”, 竖式上商3.5后,余下的2究竟表示多少,学生不容易理解。于是,我在横式上写出9.47÷2.7=3.5……2,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经过独立思考,不少学生都想到了利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来检验:3.5×2.7+2≠9 .47,得出余数应该是0.2而不是2,在竖式上的余数2表示2个十分之一,即每次除后的余数数位与商的数位一致。
  再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二、在实践操作中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再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三、在联系生活中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小学数学的重要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我们要将数学教学融入生活,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又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 “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新课程理念是当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首要特征与发展趋势。数学教学的时空范围,应突破课堂和教室这狭窄的时间和空间,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多地融入社会,把数学运用于实践,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享受成功的喜悦。
  【作者单位:宿迁市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