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如何摆脱亚健康【让学生摆脱亚健康】
 

如何摆脱亚健康【让学生摆脱亚健康】

发布时间:2019-04-17 04:39:16 影响了: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研究报告中提出的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观点是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其中,让学生“学会生存”,远离亚健康带来的痛苦,应当成为新时代教育不容忽视的内容之一。担任十多年的班主任,在意学生的一颦一笑,习惯看到学生每天健康快乐地学习。当学生课堂上打不起精神、请假回宿舍休息或是请假回家看病时,笔者都要仔细问清原因,并针对具体症状给予科学的保健常识指导。学生坚持带病上课实属无奈之举,班主任在确保学生及时接受必要医疗的同时,应当告诉学生怎样做才能尽快摆脱疾病折磨、怎样做才能预防疾病,让学生享受学习生活的每一天。笔者认为,与学校少数厌学者不及时完成作业、课上玩手机、迟到早退等个别性问题相比,寄宿生的亚健康问题不仅涉及面广,且以学业优良生为主。班主任把过多时间和精力用于转变厌学者却收效甚微的同时,应当高度关注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寄宿生。同样是未成年人,这些学生更应该得到班主任父母般的关照。
  一、让学生了解亚健康常识与表现形式
  亚健康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称谓。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我们通常说“患了疾病”,但在古代“疾”与“病”含义不同。“疾”是指不易觉察的小病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可见的程度,便称为“病”。这种患疾的状态,现代科学叫“亚健康”或“第三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
  学生常见或多发的亚健康疾病通常包括感冒、咳嗽、牙病、口腔溃疡、慢性胃肠炎、痛经、便秘、痔疮、失眠以及不良卫生习惯引起的常见妇科疾病等。正常情况下,亚健康患者虽说不会有生命危险,但在学校严格的作息制度要求下,寄宿生不仅要处理好自己的衣、食、行、卫生值日,认真学习各门功课,还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每天不得不忍受疾病的折磨。因此,无论是班会课,还是平时和学生闲聊,笔者都会教给学生许多预防亚健康和促进康复的措施。
  二、让学生摆脱亚健康困扰的可行措施
  生命需要运动。对于学习压力日益加重的现代中学生来说,每天适量的锻炼不仅可以使智力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还能让学生远离亚健康。对于已养成良好锻炼习惯的人来讲,运动是快乐的,运动的过程是一个由脚步沉重、肢体乏力向轻松有力、神清气爽明显转化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每天保持一定运动量的人,才有希望远离疾病、享受锻炼的乐趣。与此同时,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也相当重要,诚如一句英语谚语所言:We are what we eat!(吃什么就是什么!)这说明我们日常所吃的食品是多么的重要。“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无体是无德智也”(毛泽东)。因此,保证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精力将学习目标落实于每天的行动中,是现代中学生的明智之举。学生“学会生存”的关键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自食其力、能对社会和他人做出较大贡献的人。
  1.适度锻炼让学生变得强壮、健美、聪明,轻松愉快地习得知识技能
  生命在于运动。在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有些是“抱大的一代”。对如今众多的父母来讲,娇生惯养独生子女似乎是人之常情,但对孩子造成的健康问题却是明显存在的。肥胖、瘦弱、易生病等都是令父母和孩子烦心的事。不当减肥、盲目吃补药、频繁输液等导致更多意想不到的并发症或后遗症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寄宿生,每次输液都需要同学陪同,一人生病至少两人功课受影响。
  德莱顿曾经说过:聪明人治病靠锻炼。亚健康问题,是可以通过运动得以预防或解决的。然而,作为班主任,要想让适度锻炼成为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谈何容易!学生知道锻炼的好处,但就是懒得动,就是不能坚持,即便少数人因为运动会缘故而坚持运动一段时间,运动会结束后依然是懒得走走、跑跑、跳跳的;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走路或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越来越少。上学家长接送,出门便打车、坐人力车或开电动车。学生怕运动是常态:胖学生怕运动似乎是共性,又特别能吃,所以体重只增无减;瘦弱的学生由于平日里运动少,饭量小,进餐时挑食、偏食,担心没有足够的能量供运动消耗。
  针对学生运动不足导致亚健康问题普遍存在的现状,笔者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每天早晨跑步到校陪学生早读,班会课上讲述自己与学生同龄时遭受的亚健康之苦,并用“运动名言”激发学生的锻炼意识,让学生明白锻炼的必要性和治病治本的原理。相关运动名言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其是名人用实践证明过的真理。学生最喜欢的运动名言有: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列夫·托尔斯泰);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毛泽东);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爱因斯坦);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古希腊格言);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法国医学家蒂素)……
  针对运动了还时常患感冒、体验不到健身效果的学生,笔者帮助其进行归因分析后指出:要将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调控在“适可而止,量力而行”的状态,适宜的运动量是增强体质的关键。运动量过大会造成身体疲劳,抵抗力下降,从而引起感冒等疾病的发生;而运动量过小不仅同样达不到健身效果,也是浪费体能。
  进行体育锻炼,既能强身健骨,又能磨炼意志,若能长期坚持下去必然大有裨益。学生虽然明白其中道理,却习惯以事多为由不锻炼。笔者针对此现象指出学生坚持每天锻炼的可行性:很多可以控制在10分钟左右的运动项目适合个体运动,比如,感觉着凉了、学习坐久了、用脑或用眼过度了,随时可以到操场跑几圈,只要感觉脊梁暖暖的就停,尽量不要出汗;做引体向上、俯卧撑、踢毽或跳绳等要给自己规定数量,坚持下来,循序渐进,慢慢地增加,那些因为受风寒引发的疾病就会得到及时的控制和预防。与此同时,笔者还让学生在线查询并阅读“如何才能做到科学合理地进行身体锻炼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的文章,因为,不当锻炼不但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且还会损害机体。健康的学生,学习知识技能自然就是朝气蓬勃、轻松愉快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