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精神世界的捍卫者|战车世界闪击战官网
 

精神世界的捍卫者|战车世界闪击战官网

发布时间:2019-04-26 04:21:33 影响了:

  摘 要:在以往的评论中,《情感教育》中主人公弗雷德里克往往被认为是一个耽于幻想,无所作为的形象。而本文认为弗在某种程度上是以自己的无所作为抗拒当时的浮躁社会借以捍卫自己的精神世界。而这一点也与福楼拜对人生存状态的思考有关。
  关键词:弗雷德里克;抗拒;捍卫;精神世界
  《情感教育》是福楼拜完成于1869年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弗雷德里克的一生经历。他在回乡途中对阿努尔夫人一见钟情,回到巴黎后,弗雷德里克费尽心机与她交往无果,后来弗陷于与交际花罗莎纳特以及贵妇当布赫兹夫人的感情纠葛,但一直无法忘记阿努尔夫人,并最终失去了进入上层社会的机会。在经历了人生沧桑后,弗雷德里克过着懒散、迟钝、清贫孤单的生活。
  弗雷德里克一个“意志薄弱、耽于幻想、无所作为、消极庸俗的典型。”但仔细阅读文本,可以发现弗雷德里克在社会活动中的冷漠与孤独,耽于自己爱情的精神世界并不惜代价维护它的种种行为都显示出弗是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的孤独青年,他的无所作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荒谬社会和革命的抗拒以及对自己理想的捍卫。
  一、人群中的游离者
  《情感教育》中有相当部分的对当时社交场所和政治活动的描写,但不管是在纸醉金迷的交际花的舞会上还是在参加激情昂扬的政治革命,弗雷德里克从未能真正的融入其中,他经常处于与周围热闹氛围极不相称的游离状态,以冷漠的眼光来审视这些处于亢奋状态的人。
  当阿努尔先生带弗雷德里克参加狂欢聚会时,“看着这些人,弗雷德里克有一种懒散的感觉,很不自在。” “听她这么一说,弗雷德里克不禁一颤,感到一阵伤感悲凉,仿佛看见全世界的人在痛苦和绝望中挣扎,看见帆布床边的一盆炭火,看见陈尸所里用皮裙裹着的尸体,以及用来冲洗死尸头发的水龙头。”弗雷德里克在混乱,喧嚣的舞会中不仅感到不自在,而且产生了可怖的想象,并且他“开口说他觉得这个小舞场庸俗不堪”即使是在贵妇人高雅安静的府邸,他也会“来到街上,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需要一个不太做作的环境”。不论是在低俗喧嚣还是高雅安静的环境中,弗雷德里克都会不自在,都常常陷于自己的幻想之中,一直处以一种“从这一群人游荡到那一群人”的状态。在当时的社会中,巴黎几乎每个青年人都参加政治活动,而弗雷德里克却不同,当别人在街上游行时,他却愉快的在准备与阿努尔夫人的幽会,“哦!我知道他们的游行。谢天谢地!我有一个更愉快的约会。”即使不得不参与其中,“弗雷德里克陷在人群中间,动弹不得,不过他对眼前的所见既着迷……他似乎是在看一场戏。”他冷漠的看待游行、革命,以“看戏”的心态来观赏“人群的一阵阵骚动”。
  弗雷德里克是一切社会性活动的局外人,他时常游离于人群之外,要么沉浸在自己的感情和幻想之中,要么是冷眼看待周围人的愚蠢。他用怀疑的态度与那个浮躁的社会保持着距离,不愿融入其中,他是人群中的游离者和抗拒者。
  二、捍卫爱情理想的卫士
  弗雷德里克对社会的抗拒来源于他对自己爱情理想的捍卫,他没有多少政治野心,虽然曾想融入上流社会,但却伤害到自己的爱情理想而放弃,并且拒绝与愚蠢庸俗为伍。“弗雷德里克的无所作为,在我看来正是对这个情感和理想世界的捍卫。因为无论是参与政治还是追求商业成功,乃至婚姻本身,都是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服从,是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妥协,从而也是对自身所追求的真实生存状况和生活风格的亵渎。”
  弗不愿意用自己的理想来换取现实利益,他对自己理想爱情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在他拒绝了与当布赫兹夫人的婚姻后,“他把女元帅抛在了脑后,甚至连阿努尔夫人都不放在心上,——他只想到他自己,想到他一个人——他现在梦想的碎片里,不能自拔,内心既痛苦又沮丧……渴望绿草的清新、外省的宁静,幻想着同几个质朴好友在故居的屋檐的阴影下梦游般的生活。”此时,爱情理想对他来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爱情,他忘记了所有人,梦想过上质朴的生活,他的理想已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当很久之后阿努尔夫人与弗雷德里克重逢时,弗向往的爱情终于来临时,他却“怀疑阿努尔夫人是主动上门来献身的,便感到一种从所未有的贪欲,既猛烈又疯狂。同时,他又有一种莫名的感觉,一种厌恶,仿佛是**的恐怖。此外,另一种恐惧约束着他,他害怕日后会对他腻烦。出于谨慎,也为了不破坏她在他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他转过去,点燃了一根烟。”无疑,阿努尔夫人的这种行为是对弗雷德里克早就已经与性欲无关的爱情理想的亵渎,这是弗所无法忍受的,他出人意料的拒绝了阿努尔夫人,而这也在情理之中。
  他不惜牺牲金钱、前途、甚至是爱人,用孤独终老来捍卫自己的爱情理想,他爱上的是自己的情感世界,并把它变成了自己的生存状态与支柱。
  三、弗雷德里克与福楼拜
  “小说家要受到自身偏见的左右……不管他写什么都会传达出他的个性,展现出他的本能、感受和体验。无论他如何努力地保持客观,都会依然受控于他自身的癖好。”弗雷德里克这个人物形象无疑也融入了福楼拜本人的个性与思考。“青年福楼拜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思索在资本主义社会个人如何生存的问题:‘要么就沉浸在这个社会里,接受这个社会的理念和激情,并消失在共同的色彩之中;要么固守自身,并以一种深刻的差别与他人隔绝起来。面对同一个理念的理解方式与他人有着鸿沟般的不同,他孤独地生活、孤独地梦想、孤独地难受……’。”弗雷德里克最终的选择与福楼拜相似,他远离让他感到厌恶的巴黎,过着隐居的生活,固守着自己的爱情理想和精神世界,福楼拜则是醉心于自己的文学世界。
  四、结语
  弗雷德里克身上确实有种种缺点,但也并非完全是一个意志薄弱、一事无成的典型,他以拒绝和抗拒的姿态面对整个浮躁的社会,并不惜一切代价捍卫自己的爱情理想和精神世界,这一点与福楼拜对个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也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柳鸣九:《法国文学史?第二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第430页.
  [2]福楼拜:《情感教育》[M].译林出版社,2004年.
  [3]梁展:隐蔽的结构——布迪厄对《情感教育》的阅读[J]. 外国文学,2007﹙4﹚.
  [4]萨默塞特?毛姆:《巨匠与杰作》[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页.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