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农村信用联社开展信用工程建设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农村信用联社开展信用工程建设的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发布时间:2019-06-04 15:10:57 影响了: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农村信用联社开展信用工程建设的调查报告第二篇:农村信用联社开展信用工程建设的调查报告第三篇:农村信用联社述廉报告第四篇:农村信用联社xx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述职报告第五篇:正宁联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农村信用联社开展信用工程建设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农村信用联社狠抓信贷基础工作,积极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和贷款上柜台工程,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而且实现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社会形象提升的效果。为推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我们深入该联社进行调研,掌握了信用工程建设的思路、做法及进展情况,对信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一、农村信用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地处苏鲁豫晥四省八县交界处,总面积1702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502个行政村,1416个自然村,农户27.6万户、农业人口118万,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产粮大县。该联社目前有信用社32处,外勤人员118名,协储员274名,每名外勤人员包3-5个行政村,协储员包1-2个行政村。

为方便农民贷款,早在该联社就推出了小额信用贷款,农户凭贷款证就可以办理小额信用贷款。但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资金需求的不断增加,原来的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已不适应农村信贷业务发展的需要,急需探索新的农村信贷管理模式。5月,省联社下发了《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信用工程评定办法》,该联社以此为契机,首先到全省信用工程建设试点单位临朐县进行学习,先后六次召开党组会、办公会和信用社主任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力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通过一年多的推广,取得显著成效。截止底,该联社已为全县5.78万农户建立了经济资信档案,为5.48万户信用农户发放了小额信用贷款证;评定信用乡镇3个、信用村120个、信用户3.7万户、个体工商户1.85万户,联保小组1.2万个,贷款授信额度12.87亿元,发放信用贷款11.76亿元。

二、推进信用工程建设的方法措施

(一)明确三个目标,强化四项措施,落实五项制度,扎实有效推进信用工程建设。根据有关规定,该联社制定了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用工程建设考核暂行办法》、《文明信用户(村)评定章程》、《信用工程建设评定流程》、《贷款上柜台操作流程》等办法,明确了任务目标、工作措施和相关要求。

1、明确三个目标。一是明确信用工程建设目标方向,在2014年6月底之前实现全县信用工程建设“无缝隙覆盖”。二是明确信用工程建设评定占比目标,规定评定户数要达到所辖户数的15%以上;凡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特色农业村评定户数要达到所辖户数的30%以上,新农村建设重点村评定户数要达到所辖户数的50%以上;城区信用社以所服务街道为评定范围,评定户数要达到街面门市户数、居民户数的30%以上。三是明确每个信用社创建或培育1-2个信用村的目标,2014年6月底之前全县争取创建5个“优秀示范信用村”。

2、采取四项措施。一是深入宣传发动。先后印制、散发各类宣传材料、宣传单5万余份,张贴公告余张,悬挂宣传横幅30余条;统一制作录音带,利用村广播将信用户的条件、程序向社会公告,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贯穿始终。二是规范操作程序。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信贷人员进行培训,制定了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图,信贷员人手一册。在评定工作中坚持“成熟一户,评定一户,发展一户”,避免了一轰而上只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形式主义。三是作为“一把手”工程。把信用工程建设列为各信用社“一把手”工程,与各社主任签订了《信用工程建设责任书》,按月检查、公布进度。对工作不扎实、搞形式主义、应付差使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四是纳入目标考核。把信用工程建设作为月度、季度指令性目标进行考核,凡累计实际评定户数占比连续三次后三名的信用社,给予领导班子诫免。

3、落实五项制度。一是实行“定期点评”制度。联社按月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指导整改,对好的做法进行推广,对信用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点评,对累计评定进展情况进行排名,有力促进了信用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二是实行“定期排查”制度。联社成立专职检查小组,采取突击暗访的方式深入到村调查摸底,核对数据、资料,把评定工作是否扎实、是否有违规违纪贷款、吃拿卡要现象等作为检查重点,对检查发现问题的,按每发现一个问题给予50-100元进行奖励,奖金由被查社承担,起到了较好的监督和促进效果。三是实行“集中评定”制度。凡已进行评定的村、街面,一律不准发放评定以外的贷款(存单质押、房地产抵押除外),否则对主持工作的主任、信贷主管、柜台专管员按发放贷款金额的10‰进行罚款,并追究决策人、审贷小组成员的责任。四是实行“阳光办贷”制度。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公开办贷、阳光操作、规范服务”活动,成立专职领导小组,负责举报查处;制定了举报有奖公示制度,公布了举报电话,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全辖信用社都设立了“信贷服务大厅”,统一形象,实行面对面、零距离与客户交流,提升了信用社形象。五是坚持“承诺兑现”制度。联社“承诺”:凡评定的信用户,只要有贷款需求就毫不动摇的给予信贷.。

近年来,农村信用联社狠抓信贷基础工作,积极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和贷款上柜台工程,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而且实现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社会形象提升的效果。为推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我们深入该联社进行调研,掌握了信用工程建设的思路、做法及进展情况,对信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第二篇:农村信用联社开展信用工程建设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农村信用联社狠抓信贷基础工作,积极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和贷款上柜台工程,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而且实现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社会形象提升的效果。为推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我们深入该联社进行调研,掌握了信用工程建设的思路、做法及进展情况,对信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一、农村信用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地处苏鲁豫晥四省八县交界处,总面积1702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502个行政村,1416个自然村,农户27.6万户、农业人口118万,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产粮大县。该联社目前有信用社32处,外勤人员118名,协储员274名,每名外勤人员包3-5个行政村,协储员包1-2个行政村。

为方便农民贷款,早在该联社就推出了小额信用贷款,农户凭贷款证就可以办理小额信用贷款。但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资金需求的不断增加,原来的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已不适应农村信贷业务发展的需要,急需探索新的农村信贷管理模式。5月,省联社下发了《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信用工程评定办法》,该联社以此为契机,首先到全省信用工程建设试点单位临朐县进行学习,先后六次召开党组会、办公会和信用社主任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力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通过一年多的推广,取得显著成效。截止底,该联社已为全县5.78万农户建立了经济资信档案,为5.48万户信用农户发放了小额信用贷款证;评定信用乡镇3个、信用村120个、信用户3.7万户、个体工商户1.85万户,联保小组1.2万个,贷款授信额度12.87亿元,发放信用贷款11.76亿元。

二、推进信用工程建设的方法措施

(一)明确三个目标,强化四项措施,落实五项制度,扎实有效推进信用工程建设。根据有关规定,该联社制定了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用工程建设考核暂行办法》、《文明信用户(村)评定章程》、《信用工程建设评定流程》、《贷款上柜台操作流程》等办法,明确了任务目标、工作措施和相关要求。

1、明确三个目标。一是明确信用工程建设目标方向,在xx年6月底之前实现全县信用工程建设“无缝隙覆盖”。二是明确信用工程建设评定占比目标,规定评定户数要达到所辖户数的15%以上;凡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特色农业村评定户数要达到所辖户数的30%以上,新农村建设重点村评定户数要达到所辖户数的50%以上;城区信用社以所服务街道为评定范围,评定户数要达到街面门市户数、居民户数的30%以上。三是明确每个信用社创建或培育1-2个信用村的目标,xx年6月底之前全县争取创建5个“优秀示范信用村”。

2、采取四项措施。一是深入宣传发动。先后印制、散发各类宣传材料、宣传单5万余份,张贴公告余张,悬挂宣传横幅30余条;统一制作录音带,利用村广播将信用户的条件、程序向社会公告,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贯穿始终。二是规范操作程序。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信贷人员进行培训,制定了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图,信贷员人手一册。在评定工作中坚持“成熟一户,评定一户,发展一户”,避免了一轰而上只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形式主义。三是作为“一把手”工程。把信用工程建设列为各信用社“一把手”工程,与各社主任签订了《信用工程建设责任书》,按月检查、公布进度。对工作不扎实、搞形式主义、应付差使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四是纳入目标考核。把信用工程建设作为月度、季度指令性目标进行考核,凡累计实际评定户数占比连续三次后三名的信用社,给予领导班子诫免。

3、落实五项制度。一是实行“定期点评”制度。联社按月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指导整改,对好的做法进行推广,对信用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点评,对累计评定进展情况进行排名,有力促进了信用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二是实行“定期排查”制度。联社成立专职检查小组,采取突击暗访的方式深入到村调查摸底,核对数据、资料,把评定工作是否扎实、是否有违规违纪贷款、吃拿卡要现象等作为检查重点,对检查发现问题的,按每发现一个问题给予50-100元进行奖励,奖金由被查社承担,起到了较好的监督和促进效果。三是实行“集中评定”制度。凡已进行评定的村、街面,一律不准发放评定以外的贷款(存单质押、房地产抵押除外),否则对主持工作的主任、信贷主管、柜台专管员按发放贷款金额的10‰进行罚款,并追究决策人、审贷小组成员的责任。四是实行“阳光办贷”制度。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公开办贷、阳光操作、规范服务”活动,成立专职领导小组,负责举报查处;制定了举报有奖公示制度,公布了举报电话,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全辖信用社都设立了“信贷服务大厅”,统一形象,实行面对面、零距离与客户交流,提升了信用社形象。五是坚持“承诺兑现”制度。联社“承诺”:凡评定的信用户,只要有贷款需求就毫不动摇的给予信贷支持,真正把《贷款证》变为活期存折。

(二)严把“三个关口”,实行“四个公开”,努力提高信用工程建设质量

1、严把“三个关口”。一是严把调查建档关。在评定的过程中,信用等级初评小组严格按照《评定章程》,对辖区内农户逐户建立经济情况档案。二是严把信用等级评定关。评定小组根据调查资料,严格按照标准对参评对象进行评分,经包片信贷人员实地考察后,根据资信和经济状况确定信用等级。三是严把授信颁证关。评定过程中不搞一哄而上,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并及时签发《贷款证》。

2、实行“四个公开”。一是公开贷款对象,凡被评为信用户、持有“两证”的农户均可以直接到信用社贷款专柜办理贷款。二是公开贷款授信额度,对评定的每位信用户的授信金额及时在村中进行张榜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三是公开贷款利率,严格落实信用户贷款利率优惠的政策;四是公开贷款程序。在各村委及营业大厅显著位置,摆放了信贷支农指南牌。

三、成效和启示

信用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基础工程,推广实施并非一帆风顺,需经历一个从思想认识转变到积极参与的过程。但只要坚持标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成熟一批发展一批,不搞一刀切,不刮一阵风,扎实稳妥,科学推进,就一定能够收到实效。

(一)切实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通过信用工程评定,客户拿贷款证到信用社随时拿到所需资金,消除了怕贷不到款的心理,同时消除了信贷人员惧贷、惜贷的心理,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的局面。

(二)密切了信用社与广大客户和当地党政部门的鱼水关系。信用评定不但给农民、个体工商户提供经营资金,而且送科技、送信息,架起了信用社与客户的连心桥,社群关系日益融洽。各级党委、政府也看到了信用工程建设的开展为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和县域经济发展所作出的积极贡献,使农村信用社赢得了支持,赢得了地位。

(三)切实防范和规避了信贷风险。整个信用评定过程公开透明,信用贷款全部实行“三证一章”柜台办理,面对面服务,资金转帐,有效杜绝了各种违规贷款、人情贷款及以贷谋私等不良行为,防范了信贷风险。

(四)增强了农民诚信意识,改善了金融生态环境。信用评定使受信农户的信用观念发生根本变化,诚信意识和主动还款意识明显增强,贷款逾期率明显下降,减轻了信贷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促进了信用社自身发展,巩固了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

1、贷款收益水平提高带动盈利能力提升。一是信用贷款利息收入占比随着信用贷款占比的增加明显增加;二是信用贷款利息收入对经营利润的贡献能力显著增强;三是信用贷款收息率明显提高。

2、存贷款业务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截至底,该联社各项存款余额达25.25亿元,较年初净增4.51亿元,增幅达21.77%,各项存款占全县银行业总量的40%,较年初增加3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19.56亿元,较年初净增3.25亿元;贷款余额占全县市场份额的45%,较年初增长5个百分点。

四、问题与建议

(一)信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组织宣传方面:一是政府重视不够,参与主体单一。目前只有信用社在致力于此,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缺乏全局观念和积极性、主动性,有些地方政府尽管也在参与但实质性措施不多,或只关注放款而不重视评级授信质量;二是宣传不够,没能使评定工作深入到村户,做到家喻户晓;三是协调不够。由于政府部门重视不够,村委班子成员长期在外务工,加之信用社信贷人员较少而服务范围较广,难以详细了解每户的真实情况,影响了信用工程建设的整体推进。

2、具体实施方面:一是进展不平衡。止底,该县信用评定平均占比达到所辖户数的20.5%,有21个信用社达到了评定占比15%的目标,有6个信用社评定占比不足10%,差距较大;二是操作不规范。有的没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办理,评定标准不严格,随意性大,合同文本、借据不统一;三是没有兑现“承诺”。个别信用社重视评定数量而忽视贷款发放,致使评定的信用户贷不到贷款或贷款不及时;四是信息动态管理不到位。由于农村面广户多,信用社外勤人员严重缺乏,导致对已评定信用户资料不能及时录入微机,影响了贷户直接到柜台办理贷款,或造成信用评级不细致、不真实。

3、社会环境方面:一是征信建设指导管理不到位。相关部门对征信建设缺乏管理,深入指导、现场指导少。二是公众诚信意识薄弱。部分客户诚信意识差,还贷意识差,导致信贷资金到期无法按期收回,影响了信用社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三是对失信行为惩诫普遍缺乏硬约束。尽管一些地区,在人民银行和监管机构的领导下,建立了对失信客户的联合制裁制度,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难以真正执行。

(二)深入开展“信用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组织协调,调动各方力量,全方位推进信用工程建设。首先,党政部门要切实高度重视,成为信用工程建设的主导者,制定具体措施,将此项工作列入政府年度考核内容和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对创建活动的支持力度;其次,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信用工程建设的长效机制。人民银行和银行业监管机构应成为信用工程建设的促进者,引导、规范银行、企业、个人的信用行为。农村信用社要定期与党政部门积极交流,加强与乡村负责人的协调互动,多沟通、多交流、多探讨,增进其与信用社的感情,共建农村支农惠农的良好环境;第三,要加大宣传引导,明确舆论导向。要讲明为什么要搞信用评定,怎么搞信用评定,如何授信,在全社会树立诚信意识。

2、规范评审行为,建立责任机制,确保信用工程建设质量。首先,拓宽征信渠道,广泛收集客户信息。企业管理机构、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等部门,都应该随时向征信部门提供最真实、最全面的企业或个人信息;其次,规范评审行为,严格操作规范。农信社要严格按照信用工程建设、评定要求,认真开展评定工作,注重在评定小组人选的确定、评级的准确性和信用级别公示等环节上做扎实细致的工作。制定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资信评价体系,防止评级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既要注重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调动积极性,又要始终坚持农信社的经营自主权,掌握主动性,避免可能存在的行政干预;第三,强化激励措施,增强发展活力,促进信用工程持续开展。要加强信贷人员管理和考核,实施必要激励政策,调动信贷人员工作积极性,对因不按标准和程序对农户评级授信的员工,要落实责任追究。要加强对农户经济状况的动态掌握,做到跟踪检查与年检相结合,贷后检查与走访调查相结合,及时了解农户经济条件、还贷能力的变化,及时调整信用评定等级及相应贷款限额。对信用乡镇、村的年检验收,必须坚持标准,不符合条件要坚决取消。

3、加强管理指导,严惩失信行为。首先,征信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信用工程建设的管理和指导,让农信社、农户、企业全面了解征信建设的标准、方法、步骤,促进其自觉做征信建设的实施者。其次,加大对失信行为惩处力度。党政部门应完善信用立法,加强法制建设;地方政府应废除地方保护,对失信行为严格依法制裁;银行部门要加大合作,落实联合制裁措施;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机构应及时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全社会进行信用风险信息提示和披露,使失信者无处生存;执法部门要严格积极地运用法律武器,严惩失信行为,努力营造诚信守法的外部信用环境。

第三篇:农村信用联社述廉报告

201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述职报告

述职人,***,*,现年*岁,大专文化程度,中国共产党党员,高级经济师,2014年6月调入***市***农村信用联社工作,任理事长职务。现就我个人201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2014年,***联社在银监分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年初省、市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坚持“支农立社、营销强社、清收活社、人才兴社”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信用社改革和业务创新,超额完成了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经营计划和改革工作目标,为辖区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截止12月底,全辖各项存款余额已达144847万元,较年初净增29310万元,完成市办下达全年计划2亿元的146%;股金余额17656万元,9月份以来,全辖新增股金3186万元,占省办测算任务的473%,超额完成了改革增资扩股计划;各项贷款余额111789万元,较年初净增20142万元,其中农业贷款新增10261万元,占新增贷款的61%;盘活(内容来源好 范文网:www.HAOwOrD.cOM)不良贷款3771万元,占比较年初下降7.5个百分点,9月份以来,共清收不良贷款1780万元,占省办测算任务的170%,超额完成了改革清收计划;实现利润851万元,完成市办下达计划840万元的101%。去年,我们的各项业务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主要归功于上级部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与领导,归功于***联社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同时,与我们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为业务工作提供制度、纪律保障是分不开的。我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工作做法是:

一、加强学习,从思想上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从自我做起,做廉洁自律的带头人

2014年,我从自己做起,坚持学习制度,不断加强学习,从思想上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做廉洁自律的表率。我认真贯彻学习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省纪委四次全会和市纪委七次全会精神,与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一道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廉政准则》、《七项规定》、“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及上级部门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结合联社工作实际,检查反思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自觉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工作行为,自觉维护单位和职工的利益,坚持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自觉抵制腐败现象和行业不正之风,真正过好五关,即政治关、权力关、金钱关、享乐关、亲朋关,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争做廉洁自律的表率。

同时,我自觉维护联社整体领导班子团结,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党性原则,严格执行制度,严格按联社议事规则办事,实行集体决策,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增加工作透明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做到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踏踏实实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二、加强领导,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

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我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健全组织,***联社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并按班子成员分工情况,以文件形式明确了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职责,联社与各信用社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措施,实行月考评、季站队、半年一考核,奖优罚劣;三是联社制定下发了《重要业务岗位人员监管办法》,建立职工行为规范监督岗,使每个干部职工的从业行为均受到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制度制约;四是建立联社、信用社领导班子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制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进一步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实现新的团结,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五是围绕“权、钱、人”三个重点环节,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在具体的工作中实行政务公开,集体研究决策,不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对贷款发放、财务开支等权力集中的业务活动,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集体研究审批,联社、信用社的财务开支,实行定期按季公布制度,逐项列明开支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增加工作透明度。在用人机制上,去年以来,积极推行干部任用竞聘制度,通过职位公开、报名初审、竞聘演讲、群众评议、任前公示、上级资格审查等过程,选出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中层干部,避免了任人唯亲的现象发生。在干部管理上实行干部交流,离职审计和重要部门、要害岗位工作人员轮岗制度,严防职务犯罪,把党风廉政建设落实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

三、完善内控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各项工作行为

完善内控制度,狠抓内控制度的落实,是防范各类经济案件的有效保障。2014年,我狠抓联社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用健全的制度规范联社、信用社各岗位人员的业务操作程序,规范职工从业行为。2014年,联社修订完善了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及每个科室人员的岗位职责,制订了理事会、经营班子、监事会的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重新修订了联社机关例会制度、考勤制度、信贷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稽核审计制度、计算机操作规程、安全保卫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等二十余项,在制度的落实上明确专人考核,分工检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了相互制衡,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了各项业务经营工作的规范、有序、健康运行。

四、深入开展职工教育,加大反腐败、抓源头工作力度

2014年,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教育活动,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政纪和法制教育,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爱岗敬业教育,提高干部职工职业道德观念和遵纪守法自觉性,增强职工工作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二是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利用近一个月时间,深入学习贯彻了“两个条例”,并召开了“两个条例”民主生活专题会,使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带头规范从政行为和治社行为。三是在全系统开展了“三法”学习教育月活动,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政策、法律水平,增强了大局意识、法律意识,做到了依法合规经营。三是充分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进行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注意发现和表

彰管理卓有成效、多年无案件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典型,典型引路,弘扬正气,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进行示范教育。组织职工观看反腐倡廉典型案例,对广大职工进行警示教育,以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从源头上防范和遏止各类经济案件的发生。

五、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树立信用社良好的企业形象

近年来,反映在金融系统突出的行业不正之风有:一是假报告、假报表、假数字、弄虚作假不良行为;二是花钱大手大脚,奢侈浪费不良行为;三是以权谋私,以贷谋私、吃、拿、卡、要不良行为。为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2014年,按照上级纪检部门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工作要求,认真开展了执法执纪检查,由监察室牵头,稽核、财务部门配合,对全辖的大额贷款发放、财务费用开支等进行了立项检查,发现并纠正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立案进行了查处。严肃了纪律,保证了信用社经营活动合规合法,规范高效运行。

六、高度重视稽核监督和纪检监察工作

一是加强稽核、纪检监察部门的组织建设,联社、信用社按要求配备专职人员,明确级别和待遇,建立健全了联社、信用社监督制约机制。

二是为稽核、监察工作人员创造宽松环境,支持他们的工作,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三是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全辖监察干部树立不怕得罪人,敢于碰硬,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品德,提高了监察人员的执纪执法和查处案件的能力。

总之,2014年,我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职责,纪检监察部门发挥监督、检查、查处职能,有效防范了各类经济案件的发生。但是,工作中还存在有不足之处,个别单位、少数人员还可能存在有不勤政、不廉政的行为。在区纪检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从源头上查处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不断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引向深入,保障***联社各项业务工作的健康运行,为辖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述职人:***

二oo六年元月十日

第四篇:农村信用联社xx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述职报告

人,***,*,现年*岁,大专文化程度,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2014年6月调入***市***农村信用联社工作,任理事长职务。现就我个人201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如下:

一、加强学习,从思想上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从自我做起,做廉洁自律的带头人

2014年,我从自己做起,坚持学习制度,不断加强学习,从思想上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做廉洁自律的表率。我认真贯彻学习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省纪委四次全会和市纪委七次全会精神,与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一道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廉政准则》、《七项规定》、“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及上级部门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结合联社工作实际,检查反思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自觉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工作行为,自觉维护单位和职工的利益,坚持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自觉抵制腐败现象和行业不正之风,真正过好五关,即政治关、权力关、金钱关、享乐关、亲朋关,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争做廉洁自律的表率。

同时,我自觉维护联社整体领导班子团结,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党性原则,严格执行制度,严格按联社议事规则办事,实行集体决策,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增加工作透明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做到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踏踏实实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二、加强领导,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

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我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健全组织,***联社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并按班子成员分工情况,以文件形式明确了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职责,联社与各信用社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措施,实行月考评、季站队、半年一考核,奖优罚劣;三是联社制定下发了《重要业务岗位人员监管办法》,建立职工行为规范监督岗,使每个干部职工的从业行为均受到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制度制约;四是建立联社、信用社领导班子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制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进一步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实现新的团结,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五是围绕“权、钱、人”三个重点环节,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在具体的工作中实行政务公开,集体研究决策,不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对贷款发放、财务开支等权力集中的业务活动,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行集体研究审批,联社、信用社的财务开支,实行定期按季公布制度,逐项列明开支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增加工作透明度。在用人机制上,去年以来,积极推行干部任用制度,通过职位公开、报名初审、、群众评议、任前公示、上级资格审查等过程,选出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中层干部,避免了任人唯亲的现象发生。在干部管理上实行干部交流,离职审计和重要部门、要害岗位工作人员轮岗制度,严防职务犯罪,把党风廉政建设落实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

三、完善内控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各项工作行为

完善内控制度,狠抓内控制度的落实,是防范各类经济案件的有效保障。2014年,我狠抓联社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用健全的制度规范联社、信用社各岗位人员的业务操作程序,规范职工从业行为。2014年,联社修订完善了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及每个科室人员的岗位职责,制订了理事会、经营班子、监事会的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重新修订了联社机关例会制度、考勤制度、信贷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稽核审计制度、计算机操作规程、安全保卫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等二十余项,在制度的落实上明确专人考核,分工检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了相互制衡,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了各项业务经营工作的规范、有序、健康运行。

四、深入开展职工教育,加大反腐败、抓源头工作力度

2014年,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教育活动,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政纪和法制教育,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爱岗敬业教育,提高干部职工职业道德观念和遵纪守法自觉性,增强职工工作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二是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利用近一个月时间,深入学习贯彻了“两个条例”,并召开了“两个条例”民主生活专题会,使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带头规范从政行为和治社行为。三是在全系统开展了“三法”学习教育月活动,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政策、法律水平,增强了大局意识、法律意识,做到了依法合规经营。三是充分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进行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注意发现和表彰管理卓有成效、多年无案件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典型,典型引路,弘扬正气,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进行示范教育。组织职工观看反腐倡廉典型案例,对广大职工进行警示教育,以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从源头上防范和遏止各类经济案件的发生。

五、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树立信用社良好的企业形象

近年来,反映在金融系统突出的行业不正之风有:一是假、假报表、假数字、弄虚作假不良行为;二是花钱大手大脚,奢侈浪费不良行为;三是以权谋私,以贷谋私、吃、拿、卡、要不良行为。为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2014年,按照上级纪检部门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工作要求,认真开展了执法执纪检查,由监察室牵头,稽核、财务部门配合,对全辖的大额贷款发放、财务费用开支等进行了立项检查,发现并纠正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立案进行了查处。严肃了纪律,保证了信用社经营活动合规合法,规范高效运行。

六、高度重视稽核监督和纪检监察工作

一是加强稽核、纪检监察部门的组织建设,联社、信用社按要求配备专职人员,明确级别和待遇,建立健全了联社、信用社监督制约机制。

二是为稽核、监察工作人员创造宽松环境,支持他们的工作,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三是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全辖监察干部树立不怕得罪人,敢于碰硬,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品德,提高了监察人员的执纪执法和查处案件的能力。

总之,2014年,我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职责,纪检监察部门发挥监督、检查、查处职能,有效防范了各类经济案件的发生。但是,工作中还存在有不足之处,个别单位、少数人员还可能存在有不勤政、不廉政的行为。在区纪检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从源头上查处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不断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引向深入,保障***联社各项业务工作的健康运行,为辖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人:***

二oo六年元月十日

好范文网范文网【】

第五篇:正宁联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正宁联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工作进展情况分析报告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增强农民信用意识,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做好农村金融工作的一项重要工程。为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加强我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扎实做好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我县农村信用社在辖内积极开展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现将我县开展农户信用评级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12个乡镇,截止至2014年6月30日,辖内共94个行政村,辖内农户46861户。正宁县联社辖内共有营业网点15个,办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网点数14个,截止6月末,各项存款余额9875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6935万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53543万元,占贷款总额的94%;不良贷款余额2730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为4.79%。

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开展情况

自2014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广试点工作以来,我县联社坚持以服务“三农”为理念,加大推广力度,规范业务操作,落实柜台办贷,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14年6月底,全县94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了柜台办贷。全县共有农户46861户,其中建立资信档案农户42647户,占总农户的91%;评级授信 1

农户36983户,占总农户的79%,其中评为优秀的信用户4547户,占评级授信农户的12%,评为较好的信用户13552户,占评级授信农户的37%,评为一般的信用户18884户,占评级授信农户的51%;核发贷款证33340户,占评级授信农户的90%;柜台办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6515户,柜台办贷金额14522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达到16358万元。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进一步拉近了农村信用社与农民的距离,有力的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信用社服务观念和服务方式的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推广工作开展以来,特别是小额农贷专柜设立以来,方便了信用户办理贷款,缩短了办贷时间,农户只需手持“两证一章”,就可直接在柜台办理贷款。其次,实现柜台办贷以来,特别是随着信贷系统的上线,客户信息录入力度的加大,关联信息的建立,有效的杜绝了冒名贷款、跨区贷款、人情贷款的发生,降低了操作风险。再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有效解决了农户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后劲不足问题,得到县、乡、村三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三、存在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信用社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各社程度不同的存在着评级授信不认真、信息登记不准确,资信档案资料填写不规范、内容不完整的现象。

2、贷款管理不规范。信贷等级评定时,对农户的个人信

誉,家庭收入,偿债能力等资信档案没有一套切合实际、科学完整的评定方法,信用等级评定主观性、随意性较大,操作过程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信贷工作人员较少,面对千家万户,工作难于做细,面对点多、面广、零星分散、工作量大的境况,信贷人员的贷后管理工作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信贷环境不理想。当前部分农户信用意识淡薄,把信用社支农的善意当做是骗取贷款的好机会,还贷意识不强。当信用社收贷时,便四处躲藏或赖债不还,逃废债现象逐渐增加;再加上现行法律对债权人保护力度欠缺,对债务人约束软化,执行难问题突出,使一些欠款户的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治理。

四、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认识。要牢固树立以农为本的经营理念,克服不良的思想倾向,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性和自觉性,提高支农服务水平。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的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做到“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注重实效”。严格按照省联社制定的《甘肃省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指引》及监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同时根据联社安排的《正宁县农村信用社贷款清理清查方案》的有关要求,深入到户,做好贷款证的年审及宣传工作,争取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工作做实做细。

2、规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首先要规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构筑好第一道防线,要根据农户及家庭成员的个人身份信息、家庭财产经济状况信息、个人信用及品德修养信息等内容制定出细化的、符合本地实际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农户个人资信评价体系,真实、客观、公正的确定农户个人信用等级。其次是加强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和反馈农户的资信变化。针对信贷工作人员不足的状况,重点是建立一个由村两委、评定小组成员、社会代表、村民代表组成的农户信用状况监控网络,通过他们实时性的现场监测,及时收集掌握农户信用度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3、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为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创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努力培育“讲信用光荣,无信用可耻”的信用意识,使农民恪守“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公民信用道德准则,并以征信体系为载体,以信用评价为手段,以构建激励惩戒机制为重点,积极倡导诚实守信的文明风尚,大力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构建和谐的农村信用体系。

正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二〇一四年七月六日

我们向您推荐更多精彩范文:

关于对农村信用社信用工程建设的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调查报告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关于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农村信用联社精神文明建设总结

农村信用联社精神文明建设总结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落实情况的调查报告第二篇: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落实情况的调查报告第三篇: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调研报告第四篇: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调研报告第五篇: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情况调查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落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杨陵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9所,其中初级中学5所(城区1所、农村4所),小学24所(城区3所、农村21所);在校学生12951名,其中初中学生5715(城区1524名、农村4191名)名,小学生7236(城区2484名、农村4752名)名;农村中小学教职工823名,其中农村初中教师356名,农村小学教师467名。

自xx年以来,根据国家、省、区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相关通知和要求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关心指导下,我区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已逐步得到了实施,取得了较明显的收效。2014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我对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落实情况及收效

1、“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实施。全区从“以乡(镇)为主”转变为“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了“四个统一”,即教师工资由区财政统一发放;学校和教师队伍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中小学公用经费和危房改造资金由区财政统一安排;学校领导班子的选拔、配备、使用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避免了原体制财权与事权分离,学校和教师队伍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更有利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区教育教学实际,对教育资源进行宏观调控,优化配置现有教师资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公用经费和危房改造资金由区财政统一安排,打破了乡(镇)界限,使经费投入更加合理,避免了部门重复建设,对教育的投入有所增加。

2、进一步理顺了农村中小学管理体制。xx年8月,经区委会议研究,撤消了4个乡镇教育组,农村普通小学划归乡镇中心校管理,农村初中由区局直接管理。精简了人员,简化了办事机构,提高了工作效率。2014年6月,按照区委安排农村中小学党组织归属区局管理,彻底改变了学校党政管理两张皮的管理模式,提高了教育自主权,便利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安排教育工作,促进城乡教育人事合理流动、均衡发展。

3、学校领导和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xx、201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区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教育工作实际调整了中小学领导班子,一批年富力强、业务精良、作风正派的年青同志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为学校管理工作注入了活力,学校工作有了较大起色。与此同时,顺应教育发展趋势,结合教师队伍现状,区局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出台了学校领导干部管理规定、学科骨干教师、带头人暂行管理办法等制度,使学校人事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工作常规化,有效的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为教育质量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学校网点调整工作逐步落实,办学条件得到提高。自xx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村组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先后撤并了杨村乡乔家底小学、李台乡杜家坡小学、五泉镇汤家小学、大寨乡杜寨小学等10所小学,优化了教育配置,整合了教育资源。新建了杨村乡川口小学、李台乡陈小寨小学、杨村乡中心小学、五泉镇茂陵小学、王上小学等5所学校。抢抓机遇,利用上级项目支持,新建、改建、维修了部分学校教学楼或办公楼;农村中小学全部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设,建成了18所农村中小学新农村卫生新校园。“两基”工作中,全区(请收藏好范文 网Www.haowoRd.com)共配制课桌凳2200套,价值40万元,购买价值78万元的实验器材,添置30万元的各类图书。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促进了我区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发展。

5、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区上设立了基础教育资金管理专户,教育经费拨付达到了三个增长中的“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教师工资、学校办学经费、农村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等到了落实。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实行区级预算管理、分期拨付经费、严格审批报帐、审计监督制度,理顺了新机制运行下的上下级财务关系,保证了各项资金按时拨付、合理使用,增强了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二、存在问题

1、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宣传力度不够、责任不明确。虽然“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了三年多,但社会对这种管理体制的形式和职责了解不多,习惯于多年来的老管理模式。乡镇对此认识不够,认为目前学校的管理是教育部门的事,与乡镇无关,办学积极性不高,责任不强,缺乏支持、监督和指导。在学校建设、合校后的学校资产处置等问题上常常出现扯皮、推诿等现象,个别学校用地产权不明,存在租用关系等问题,影响了学校发展。

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教育发展。随着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实施,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是区本级,而区本级财力不足,难以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如工资改革后,教师工资的津贴部分不能得到落实,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不利于教育系统稳定。学校维修、改造资金难以保证,上划之前乡镇、村对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投入,现在没有了,学校维修、改造给教育部门、学校带来了较大困难。

3、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小学教师年龄结构老化(45岁以上占40%),薄弱学科无专职教师(体、音、美等学科);初中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非专业代课现象严重(占34.4%)。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科门类增加,教师培训经费不能保障,普遍存在教师课业负担过重,工作量大、知识老化等现象,给教师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4、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虽然,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相对滞后。目前,21所农村小学除李台乡永安小学外(99年购置22台微机,配置偏低,需更新)均没有微机室,信息技术课程无法开设,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5、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任务艰巨。我区学校多年来因“两基”达标、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危漏校舍改造和“两基”提高等共举债1666.8万元。近几年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经过努力以偿还655.5万元,尚欠债务(含利息)共计1123.9万元。债务化解任务给本来就经费紧张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影响了教育工作的稳定和发展。

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营造全社会齐抓教育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宣传。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教育内部管理,建立乡镇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制度,增强责任感,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篇: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落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杨陵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9所,其中初级中学5所(城区1所、农村4所),小学24所(城区3所、农村21所);在校学生12951名,其中初中学生5715(城区1524名、农村4191名)名,小学生7236(城区2484名、农村4752名)名;农村中小学教职工823名,其中农村初中教师356名,农村小学教师467名,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落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自2014年以来,根据国家、省、区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相关通知和要求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关心指导下,我区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已逐步得到了实施,取得了较明显的收效。2014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我对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落实情况及收效

1、“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实施。全区从“以乡(镇)为主”转变为“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了“四个统一”,即教师工资由区财政统一发放;学校和教师队伍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中小学公用经费和危房改造资金由区财政统一安排;学校领导班子的选拔、配备、使用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避免了原体制财权与事权分离,学校和教师队伍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更有利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区教育教学实际,对教育资源进行宏观调控,优化配置现有教师资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公用经费和危房改造资金由区财政统一安排,打破了乡(镇)界限,使经费投入更加合理,避免了部门重复建设,对教育的投入有所增加。

2、进一步理顺了农村中小学管理体制。2014年8月,经区委会议研究,撤消了4个乡镇教育组,农村普通小学划归乡镇中心校管理,农村初中由区局直接管理。精简了人员,简化了办事机构,提高了工作效率。2014年6月,按照区委安排农村中小学党组织归属区局管理,彻底改变了学校党政管理两张皮的管理模式,提高了教育自主权,便利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安排教育工作,促进城乡教育人事合理流动、均衡发展。

3、学校领导和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2014、201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区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教育工作实际调整了中小学领导班子,一批年富力强、业务精良、作风正派的年青同志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为学校管理工作注入了活力,学校工作有了较大起色。与此同时,顺应教育发展趋势,结合教师队伍现状,区局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出台了学校领导干部管理规定、学科骨干教师、带头人暂行管理办法等制度,使学校人事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工作常规化,有效的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为教育质量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调查报告《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落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4、学校网点调整工作逐步落实,办学条件得到提高。自2014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村组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先后撤并了杨村乡乔家底小学、李台乡杜家坡小学、五泉镇汤家小学、大寨乡杜寨小学等10所小学,优化了教育配置,整合了教育资源。新建了杨村乡川口小学、李台乡陈小寨小学、杨村乡中心小学、五泉镇茂陵小学、王上小学等5所学校。抢抓机遇,利用上级项目支持,新建、改建、维修了部分学校教学楼或办公楼;农村中小学全部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设,建成了18所农村中小学新农村卫生新校园。“两基”工作中,全区共配制课桌凳2200套,价值40万元,购买价值78万元的实验器材,添置30万元的各类图书。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促进了我区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发展。

5、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区上设立了基础教育资金管理专户,教育经费拨付达到了三个增长中的“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教师工资、学校办学经费、农村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等到了落实。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实行区级预算管理、分期拨付经费、严格审批报帐、审计监督制度,理顺了新机制运行下的上下级财务关系,保证了各项资金按时拨付、合理使用,增强了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二、存在问题

1、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宣传力度不够、责任不明确。虽然“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了三年多,但社会对这种管理体制的形式和职责了解不多,习惯于多年来的老管理模式。乡镇对此认识不够,认为目前学校的管理是教育部门的事,与乡镇无关,办学积极性不高,责任不强,缺乏支持、监督和指导。在学校建设、合校后的学校资产处置等问题上常常出现扯皮、推诿等现象,个别学校用地产权不明,存在租用关系等问题,影响了学校发展。

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教育发展。随着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实施,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是区本级,而区本级财力不足,难以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如工资改革后,教师工资的津贴部分不能得到落实,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不利于教育系统稳定。学校维修、改造资金难以保证,上划之前乡镇、村对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投入,现在没有了,学校维修、改造给教育部门、学校带来了较大困难。

3、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小学教师年龄结构老化(45岁以上占40%),薄弱学科无专职教师(体、音、美等学科);初中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非专业代课现象严重(占34.4%)。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科门类增加,教师培训经费不能保障,普遍存在教师课业负担过重,工作量大、知识老化等现象,给教师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4、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虽然,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相对滞后。目前,21所农村小学除李台乡永安小学外(99年购置22台微机,配置偏低,需更新)均没有微机室,信息技术课程无法开设,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5、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任务艰巨。我区学校多年来因“两基”达标、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危漏校舍改造和“两基”提高等共举债1666.8万元。近几年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经过努力以偿还655.5万元,尚欠债务(含利息)共计1123.9万元。债务化解任务给本来就经费紧张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影响了教育工作的稳定和发展。

第三篇: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杨陵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9所,其中初级中学5所(城区1所、农村4所),小学24所(城区3所、农村21所);在校学生12951名,其中初中学生5715(城区1524名、农村4191名)名,小学生7236(城区2484名、农村4752名)名;农村中小学教职工823名,其中农村初中教师356名,农村小学教师467名。

自2014年以来,根据国家、省、区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相关通知和要求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关心指导下,我区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已逐步得到了实施,取得了较明显的收效。2014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我对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

一、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落实情况及收效

1、“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实施。全区从“以乡(镇)为主”转变为“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了“四个统一”,即教师工资由区财政统一发放;学校和教师队伍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中小学公用经费和危房改造资金由区财政统一安排;学校领导班子的选拔、配备、使用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避免了原体制财权与事权分离,学校和教师队伍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更有利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区教育教学实际,对教育资源进行宏观调控,优化配置现有教师资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公用经费和危房改造资金由区财政统一安排,打破了乡(镇)界限,使经费投入更加合理,避免了部门重复建设,对教育的投入有所增加。

2、进一步理顺了农村中小学管理体制。2014年8月,经区委会议研究,撤消了4个乡镇教育组,农村普通小学划归乡镇中心校管理,农村初中由区局直接管理。精简了人员,简化了办事机构,提高了工作效率。2014年6月,按照区委安排农村中小学党组织归属区局管理,彻底改变了学校党政管理两张皮的管理模式,提高了教育自主权,便利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安排教育工作,促进城乡教育人事合理流动、均衡发展。

3、学校领导和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2014、201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

关心、支持、指导下,区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教育工作实际调整了中小学领导班子,一批年富力强、业务精良、作风正派的年青同志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为学校管理工作注入了活力,学校工作有了较大起色。与此同时,顺应教育发展趋势,结合教师队伍现状,区局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出台了学校领导干部管理规定、学科骨干教师、带头人暂行管理办法等制度,使学校人事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工作常规化,有效的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为教育质量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学校网点调整工作逐步落实,办学条件得到提高。自2014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村组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先后撤并了杨村乡乔家底小学、李台乡杜家坡小学、五泉镇汤家小学、大寨乡杜寨小学等10所小学,优化了教育配置,整合了教育资源。新建了杨村乡川口小学、李台乡陈小寨小学、杨村乡中心小学、五泉镇茂陵小学、王上小学等5所学校。抢抓机遇,利用上级项目支持,新建、改建、维修了部分学校教学楼或办公楼;农村中小学全部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设,建成了18所农村中小学新农村卫生新校园。“两基”工作中,全区共配制课桌凳2200套,价值40万元,购买价值78万元的实验器材,添置30万元的各类图书。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促进了我区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发展。

5、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区上设立了基础教育资金管理专户,教育经费拨付达到了三个增长中的“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教师工资、学校办学经费、农村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等到了落实。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实行区级预算管理、分期拨付经费、严格审批报帐、审计监督制度,理顺了新机制运行下的上下级财务关系,保证了各项资金按时拨付、合理使用,增强了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二、存在问题

1、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宣传力度不够、责任不明确。虽然“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了三年多,但社会对这种管理体制的形式和职责了解不多,习惯于多年来的老管理模式。乡镇对此认识不够,认为目前学校的管理是教育部门的事,与乡镇无关,办学积极性不高,责任不强,缺乏支持、监督和指导。在学校建设、合校后的学校资产处置等问题上常常出现扯皮、推诿等现象,个别

学校用地产权不明,存在租用关系等问题,影响了学校发展。

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教育发展。随着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实施,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是区本级,而区本级财力不足,难以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如工资改革后,教师工资的津贴部分不能得到落实,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不利于教育系统稳定。学校维修、改造资金难以保证,上划之前乡镇、村对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投入,现在没有了,学校维修、改造给教育部门、学校带来了较大困难。

3、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小学教师年龄结构老化(45岁以上占40%),薄弱学科无专职教师(体、音、美等学科);初中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非专业代课现象严重(占34.4%)。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科门类增加,教师培训经费不能保障,普遍存在教师课业负担过重,工作量大、知识老化等现象,给教师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4、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虽然,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相对滞后。目前,21所农村小学除李台乡永安小学外(99年购置22台微机,配置偏低,需更新)均没有微机室,信息技术课程无法开设,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5、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任务艰巨。我区学校多年来因“两基”达标、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危漏校舍改造和“两基”提高等共举债1666.8万元。近几年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经过努力以偿还655.5万元,尚欠债务(含利息)共计1123.9万元。债务化解任务给本来就经费紧张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影响了教育工作的稳定和发展。

三、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营造全社会齐抓教育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宣传。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教育内部管理,建立乡镇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制度,增强责任感,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后,乡镇、村对教育的投入相对减弱,学校本身又无造血功能,教育行政部门无力投入,影响了教育发展。因此,区政府应积极执行上级相关精神,保证教育政策得到落实,教育经费足额拨付,特别是教育建设资金要纳入财政预算。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减少浪费,保证教师工资足额发放到位,真正体现“以县为主”,促进全区教育发展。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结合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大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在职培训工作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设立教师培训专项基金,保证不同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顺利实施。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办好杨凌教育网站,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培训、教学和交流服务。完善教育人事体制改革,加大教师合理流动,整合师资结构,科学配套师资,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充实紧缺教师。强化教师队伍考核,完善用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专长,使每个教师都成为教育和教学的中坚力量。

4、加快农村小学合校并点步伐,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完善学校网点调整布局,科学制定学校发展长远规划。将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与学校布局调整结合起来,与灾后重建结合起来,建立“以县为主”的学校危房改造和新建规划的长效机制,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整合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

5、统筹安排专项资金,逐步化解义务教育债务。“两政一教”债务化解情况复杂,牵扯面广,欠债年限较长,数额较大,要一次性解决存在一定难度。建议政府成立清欠小组,制定清欠计划,采取多种方式积极筹措资金,落实相关部门责任,各部门协调一致,分批次逐步化解债务,彻底解决教育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同时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制定配套制度,杜绝新的教育债务发生,给教育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四篇: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杨陵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9所,其中初级中学5所(城区1所、农村4所),小学24所(城区3所、农村21所);在校学生12951名,其中初中学生5715(城区1524名、农村4191名)名,小学生7236(城区2484名、农村4752名)名;农村中小学教职工823名,其中农村初中教师356名,农村小学教师467名。

自2014年以来,根据国家、省、区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相关通知和要求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关心指导下,我区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已逐步得到了实施,取得了较明显的收效。2014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我对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落实情况及收效

1、“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实施。全区从“以乡(镇)为主”转变为“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了“四个统一”,即教师工资由区财政统一发放;学校和教师队伍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中小学公用经费和危房改造资金由区财政统一安排;学校领导班子的选拔、配备、使用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避免了原体制财权与事权分离,学校和教师队伍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更有利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区教育教学实际,对教育资源进行宏观调控,优化配置现有教师资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公用经费和危房改造资金由区财政统一安排,打破了乡(镇)界限,使经费投入更加合理,避免了部门重复建设,对教育的投入有所增加。

2、进一步理顺了农村中小学管理体制。2014年8月,经区委会议研究,撤消了4个乡镇教育组,农村普通小学划归乡镇中心校管理,农村初中由区局直接管理。精简了人员,简化了办事机构,提高了工作效率。2014年6月,按照区委安排农村中小学党组织归属区局管理,彻底改变了学校党政管理两张皮的管理模式,提高了教育自主权,便利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安排教育工作,促进城乡教育人事合理流动、均衡发展。

3、学校领导和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2014、201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区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教育工作实际调整了中小学领导班子,一批年富力强、业务精良、作风正派的年青同志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为学校管理工作注入了活力,学校工作有了较大起色。与此同时,顺应教育发展趋势,结合教师队伍现状,区局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出台了学校领导干部管理规定、学科骨干教师、带头人暂行管理办法等制度,使学校人事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工作常规化,有效的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为教育质量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学校网点调整工作逐步落实,办学条件得到提高。自2014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村组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先后撤并了杨村乡乔家底小学、李台乡杜家坡小学、五泉镇汤家小学、大寨乡杜寨小学等10所小学,优化了教育配置,整合了教育资源。新建了杨村乡川口小学、李台乡陈小寨小学、杨村乡中心小学、五泉镇茂陵小学、王上小学等5所学校。抢抓机遇,利用上级项目支持,新建、改建、维修了部分学校教学楼或办公楼;农村中小学全部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设,建成了18所农村中小学新农村卫生新校园。“两基”工作中,全区共配制课桌凳2200套,价值40万元,购买价值78万元的实验器材,添置30万元的各类图书。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促进了我区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发展。

5、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区上设立了基础教育资金管理专户,教育经费拨付达到了三个增长中的“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教师工资、学校办学经费、农村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等到了落实。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实行区级预算管理、分期拨付经费、严格审批报帐、审计监督制度,理顺了新机制运行下的上下级财务关系,保证了各项资金按时拨付、合理使用,增强了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二、存在问题

1、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宣传力度不够、责任不明确。虽然“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了三年多,但社会对这种管理体制的形式和职责了解不多,习惯于多年来的老管理模式。乡镇对此认识不够,认为目前学校的管理是教育部门的事,与乡镇无关,办学积极性不高,责任不强,缺乏支持、监督和指导。在学校建设、合校后的学校资产处置等问题上常常出现扯皮、推诿等现象,个别学校用地产权不明,存在租用关系等问题,影响了学校发展。

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教育发展。随着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实施,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是区本级,而区本级财力不足,难以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如工资改革后,教师工资的津贴部分不能得到落实,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不利于教育系统稳定。学校维修、改造资金难以保证,上划之前乡镇、村对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投入,现在没有了,学校维修、改造给教育部门、学校带来了较大困难。

3、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小学教师年龄结构老化(45岁以上占40%),薄弱学科无专职教师(体、音、美等学科);初中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非专业代课现象严重(占34.4%)。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科门类增加,教师培训经费不能保障,普遍存在教师课业负担过重,工作量大、知识老化等现象,给教师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4、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虽然,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相对滞后。目前,21所农村小学除李台乡永安小学外(99年购置22台微机,配置偏低,需更新)均没有微机室,信息技术课程无法开设,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5、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任务艰巨。我区学校多年来因“两基”达标、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危漏校舍改造和“两基”提高等共举债1666.8万元。近几年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经过努力以偿还655.5万元,尚欠债务(含利息)共计1123.9万元。债务化解任务给本来就经费紧张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影响了教育工作的稳定和发展。

三、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营造全社会齐抓教育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宣传。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教育内部管理,建立乡镇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制度,增强责任感,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后,乡镇、村对教育的投入相对减弱,学校本身又无造血功能,教育行政部门无力投入,影响了教育发展。因此,区政府应积极执行上级相关精神,保证教育政策得到落实,教育经费足额拨付,特别是教育建设资金要纳入财政预算。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减少浪费,保证教师工资足额发放到位,真正体现“以县为主”,促进全区教育发展。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结合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大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在职培训工作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设立教师培训专项基金,保证不同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顺利实施。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办好杨凌教育网站,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培训、教学和交流服务。完善教育人事体制改革,加大教师合理流动,整合师资结构,科学配套师资,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充实紧缺教师。强化教师队伍考核,完善用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专长,使每个教师都成为教育和教学的中坚力量。

4、加快农村小学合校并点步伐,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完善学校网点调整布局,科学制定学校发展长远规划。将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与学校布局调整结合起来,与灾后重建结合起来,建立“以县为主”的学校危房改造和新建规划的长效机制,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整合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

5、统筹安排专项资金,逐步化解义务教育债务。“两政一教”债务化解情况复杂,牵扯面广,欠债年限较长,数额较大,要一次性解决存在一定难度。建议政府成立清欠小组,制定清欠计划,采取多种方式积极筹措资金,落实相关部门责任,各部门协调一致,分批次逐步化解债务,彻底解决教育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同时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制定配套制度,杜绝新的教育债务发生,给教育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五篇: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情况调查报告

毋庸直言,新世纪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非常重要的时期。目前,我国农业在总体上实现了温饱、进入小康的前两步目标,已经开始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迈进。然而,中国农村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状况,这将成为阻碍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这样,如何培养大批安心在农村的专业人才和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适应农村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历来为国人所重视,它不仅关系到农村人才的培养。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村义务教育比重大。由此可见农村教育在我省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市周边的农村更是如此,这里的村民普遍还是比较重视教育问题的,随着农村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转变,和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重视教育,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才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次调查是我暑期在本村小学实习期间,利用课余时间安排的一次自主调查活动。意于调查学生所在地的农村义务教育情况。因此,我于8月10日对周边农村展开调查。主要对象是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及其家长。调查的方式为,预先设计问题,通过谈话、拉家常的方式对调查对象提问,并认真记录其回答的内容,整理后写出了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 现状描述

据调查,所调查到的孩子,均已从去年春季不再交学杂费了。但当问及不交费的原因时,超过90%的孩子不知道。而且,仍有近半数的家长也不甚清楚,往往就说,“学校说不叫交钱了,我们就不交了”。当然,也有占半数的家长知道,是因为国家的政策,为了帮助农民减负的。

对于“两免一补”的政策,大部分人还是知道的。但是往往反映,地方学校没有切实的将国家的补助给予需要补助的孩子。而导致家长们不尽的抱怨。 当我们问到教学质量是否因此改变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答,没啥变化。而且原因也惊人的相似:本来教学质量就不好,还能有啥变化。据了解,农村的小学,往往设备简陋,师资力量差,“会写几个字就当老师”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不学杂费了,小学生不也再有升初中的压力,学校管理也相应变得松散。有位家长就说:“看我儿子都这么高了,还是不认识几个字。

不收学杂费以后,更多人关心的是,学校是否有乱收费,变相收费的现象。对此,我们的调查发现,除书费和必要的学习资料费外,有学校还收取暖费(学校根本没有暖气,冬天教室里只有一个小煤炉),体检后强迫性让学生购买药品(据说一盒药就要130元),还有要求学生买随身听,助记器等物品。而这些物品的价格,往往要高于市面价格。

不管如何,这里的家长都很支持孩子上学,大都表示等孩子上完初中,只要他(她)还愿意上,就一定会供孩子上学的。而孩子们也都表示希望继续上学。也有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表示,初中读完可能选择外出打工。

据了解,在减负之前,一个孩子一学期要交近200元,而现在只需叫70元左右。然而,当问到是否真的因此有了“减负”的感觉时, 70%的家长认为,有变化,但不明显。这些家庭往往是只有一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而剩下的20%的家长认为,确有感觉。而这些家庭大都有不止一个孩子,免收学杂费的政策,让他们省下了不少钱,而这些钱大部分都用来盖房子了。也正因此,我们一路上,见到路边好多堆砌的砖瓦,以及正在拌水泥沙子的农民们。问及一位25岁左右的男子时,他说,“这俩儿子都不用交学费了,我们就省下了好些钱,这不是刚拉来的一拖拉机砖,正打算盖房子用呢。”

然而也有10%的家长告诉我们,由于公办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好,又愁于孩子的前途,就不得已将孩子转学到私立学校上学。但私立学校一学期就要交1000-1500元,这样,反而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而后,我们了解到,现在文盲,以及仅有小学文化水平的青壮年人群依旧存在,而且并非寥寥几个。然而我们发现,这些人也希望获得更多的知识,但是苦无良师。

(二) 现象分析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

1. 这里的农村依旧处于一定程度的愚昧状态,往往对问题的表象关注,而对问题实质的发现不够。正如我们问家长们问题的时候,他们的回答中,完全都是“老师”,没有“学校”,似乎要不要钱都是老师一手操控的。还有那些对减免学杂费毫不知情的孩子,按说现在的家庭,怎么说也是有电视的,但孩子们还是不了解这些跟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而对于电视连续剧却说得头头是道,怎能说不是家长的失职?

2. 据调查发现,在农村,中小学校都是很简陋的,不但占地面积小,而且楼也都是多年的老楼。缺乏必要的体育设施和场地。且不说这些硬件设备,就从村民的话语中,我们也能明白,这里的教学质量极差,孩子们往往也得不到太多的知识。而免费后,学校的孩子比以前要更多一些了,这样更导致老师们的管理幅度加大,对个人的管理强度下降,使本来就不高的教学质量更加恶劣。

曾在网上查阅到,某地的农村,因为公办学校免除学杂费,有17%的私立学校学生转入公办学校。在这里却有回流现象,原因就在前面说过。但这个现象着实让人心痛,不但是那些给孩子交高价学费上学的家长,更是那些还不懂事的孩子们。他们或许还不懂家人的心情,但家人给了他们太高的期望值,这便要他们为家人担起一份无形的压力。要知道,从这些村民的口中得知,七八块钱,都被他们认为是学校乱要的高价;100元的学费就被他们认为,“还要交这么多书费”。这样的家庭,又怎能轻易承担起一千多元的学费呢?但是,村里的学校又

怎能让家长,让社会心安呢?

我想,这终究还是得归结为: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的落实不够。政府不力,自然执行机构--学校就更不会下狠劲整顿教学风气。那学校的教学质量差,也就顺理成章了。

3. 对于存在青壮年文盲这一现状,主要还是由于农村政府对农民的重视不够。有村民反映,“我们想学技术,想了解咋能多赚钱,可是就是没有人来教。”没人教就没技术,没技术就挣不了大钱,挣不了大钱,就只能跟在被人后面,始终脱不了贫,更别想致富。

还有,那些跟孩子们一样不知道为什么学校不收钱的家长们。虽然没有问及他们的学历,但就此也能明白,其知识文化水平并不高。可以想象,这样的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会是什么样的,而那些有文化的家长,又会给孩子造就一个怎样的成长氛围,这都可想而知了。所以,就此我们即可看出,在农村,对成年人的教育,并不比义务教育的任务轻。

(三)个人建议

通过调查,我个人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1.希望农村政府,能够真正的将国家的政策思想落实到位,真正的给农民“减负”。也让孩子们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日后为祖国多做贡献。

2.加强对农村成年人教育,包括常规教育,以及科教兴农的落实。以保证学前教育能够更加完善,也为真正实现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渠道。

通过这次调查,我了解到了很多在城市里特别是在大学校园里了解不到的信息。虽然本地农村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但是这里的村民100%的支持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他们都表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继续上,就是砸锅卖铁也会供孩子上学的。他们也知道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讲,只有上学才是未来的出路。希望日后的农村政府能在教育方面,加大力度,让孩子们有学上,有知识学,让村里的人们人人懂技术,个个能赚钱,这样农村才能达到真正的脱贫致富,才是国家减免学杂费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默认推荐其他精彩范文:

农村义务教育实行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情况的报告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农村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农村党内民主建设调研报告第二篇:四川省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调研报告第三篇:农村党内基层民主开题报告第四篇: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调研报告第五篇: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状况调研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农村党内民主建设调研报告

为促进xx村的党内民主建设,全面了解xx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民主发展的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民主建设的思考,进而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什么是党内民主与xx村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 党内民主的含义

党内民主指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党内民主的基本内容是:所有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享有党章规定的权利并应履行其义务;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应由选举产生;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内讨论决定问题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党员有权了解和直接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

(二) xx村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情况

xx村位于杜阮镇中部,下设7个村民小组,现有502户共1868人,其中党员46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贯彻执行,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能否实现。党内民主建设是是否能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作用的重要方面,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xx村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情况如下:

1、定期召开党员会议

坚持召开党员会议是推进党内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每年定期认真组织召开党员会议,并切实注重提高党员会议的质量。xx村党支部每年召开四到五次全体党员会议,向党员汇报近期的村务、财务情况,同时让党员畅所欲言,并听取党员对农村发展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2、进行党内民主选举

进一步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民主选举制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由党员按期进行直接选举,真正把群众拥护的、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领导班子。xx村在选举党委的过程中,坚持候选人条件公开、选举程序公开、选举结果公开。最大程度地保障选举的民主性,切实维护全体党员的合法选举权。现xx村党委经过民主选举共有委员3人,与村委共同管理村内事务,领导村民致富。

3、坚持党务公开

xx村党支部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党务公开,努力形成规范的机制与措施。公开的方式有会议公开、党务公开栏、农村廉政信息公开平台。适合在党内公开的,用会议形式公开;适宜对全社会公开的,利用党务公开栏、农村廉政信息公开平台进行公开,并定期进行更新。

4、组织学习,增强对党员的教育。

xx村党组织找准学习重点,明确学习方法,注重学习效果,加强对党员的学习教育,逐步使他们达到有意识、有能力参与党内民主活动。xx村党支部积极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来观看各种专题片、教育片,影片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先进思想的学习,又有科技农业等实际技能知识。xx村党支部对远程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每次活动能做到积极发动党员参与,组织好观看后的讨论会,并撰写观看活动总结。党员同志们观看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为了进一步丰富党员学习的形式,xx村党支部计划在村委会三楼党员活动室安装投影设备,加强学习的效果。

5、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活动,提高党员素质。

一是开展“我为廉政献一言”活动。通过充分发动党员为廉政建设建言献策,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二是学习优秀党员吴大观的先进事迹。吴大观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的代表,他的一生是热爱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一生。通过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为我村党员应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党员树立了榜样。三是7月至8月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使党员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全体党员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工作作风、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当前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民主建设的思考。

(一)提高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调动党员的民主积极性。

党员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主体,他们是否具备民主意识、是否实践民主权利对民主建设有重大的影响。在普通党员层面,对党员主体权利认识模糊,对自己的职能职责不清楚,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的情况,党员的民主能力和民主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例如,在党员代表大会上,党员往往只是单方面的听,对村内事务的关心不够,主动发言提意见的积极性不高,民主气氛不浓,应加强学习,提升其民主的能力。在领导班子层面,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民主集中制,内化民主意识,坚持民主领导,做好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民主氛围。

(二)党组织的民主制度建设与加强制度的执行与落实。

党内民主必须以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为基础,完善的制度是推进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保障,特别是要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党内监督制度等。让民主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按照制度自上而下的规范的进行民主建设,不能让制度沦于摆设。1、民主选举制度。改革基层民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制度执行与落实情况不足,虽然民主选举制度是各基层在选举过程中必要遵循的法定程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漏洞。2、党务公开制度。党务公开存在公开的内容,公开的操作过程中随意性较大等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应该完善党务公开制度,让制度指导党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提升党务公开的质量。3、党内监督制度。党内监督是把权力至于民主监督之下,防止权力的滥用。党内监督制度在农村基层缺乏明确的操作方式,使制度基本成为摆设。

(三)增强党员参政议政的权力与能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由于受思想认识、文化因素影响,存在部分党员参政议政的能力素质不够高的问题,增强党员参政议政的能力是要加强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地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增强党员参政议政的权力就是让有能力的党员参与到村内的重大事项的决策当中。我国农村实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各项重大事项的决策要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的表决。以xx村为例,村民代表现有86人,其中党员身份的为6人,这一比例明显偏低,党员在农村参政议政的权力偏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员作为先进分子,应该让更多的党员参与到村内事务发展当中来。

xx村委会xx

xx年6月4日

第二篇:四川省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调研报告

四川省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调研报告

2014年09月09日 09:57:25来源:党建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email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各级党组织在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通过从小到大扩大覆盖,自下而上提升层次,由内向外多方带动,在公推直(公)选基层干部、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党委工作运行机制、党务政务公开、保障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等方面不断突破,创造了党内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认真总结党内基层民主的探索和实践,探讨其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把握需要改进和努力的方向,对于把党内民主向纵深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践与经验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四川党内基层民主不断扩大、不断深入的发展历程,总是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积极创新和上级党组织的有力指导,上下互动使党内基层民主在正确的方向下充满活力地推进。对基层的创新,上级党组织总是加强指导、及时规范、总结推广。1998年的巴中会议,不仅使公推直选村党支部书记开始在全省推广,更加快了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公推公选乡镇领导干部工作的推行。2014年新都会议,确定了30个党内基层民主试点县,党内民主开始从扩大公推直选、实行社会评价、推行三联制度、开放基层党务、扩大全委会权力五个方面系统推进。2014年村(社区)党组织换届时,全省有几十万人报名参选,竞争空间激烈。正是广大群众的支持、参与、拥护,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才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程序性民主+实体性民主。四川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既注重通过制度规定赋予党员切实的民主权利,又注重通过程序设计确保这些民主权利的落实。如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强调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从程序上保证了群众公认原则在干部初始提名、考察谈话、任前公示、票决任用等诸多环节的落实。为了拓展党代表的行权空间,各地通过建立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在保证党员享有的权利外,赋予了党代表审议权和表决权、视察权、监督权、评议权、建议权,并通过建立年会制度、视察制度、提案制度、评议制度、列席党内有关会议制度、情况通报和重大事项征求意见制度等,保证了党代表真正享有和正确行使这些权利。

创新性+实用性。四川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既强调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不断改革创新,又强调必须有利于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如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书记,实现了选好人与选好的任期目标的有机结合,无疑是选拔基层干部的一种创新之举。但在民族地区,由于考虑到宗教信仰等因素,公推直选一般是谨慎推行。再如,在干部民主推荐过程中,一方面强调扩大群众参与面,另一方面又强调信息对称,注意把参与推荐的群众限定在知情者范围内,较好地避免了民主推荐的“失真”。

党内民主+人民民主。党内民主总是与人民民主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既要借鉴人民民主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来加快推进党内民主,又要把党内民主的一些新的探索运用 1

到人民民主之中。如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书记,就是同步推进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模式之一,“公推”扩大的是党外群众的发言权,体现的是党外群众的参与;“直选”扩大的是党员的选举权利,体现的是党内的公认。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探索,同样也带动和促进了基层人民民主实现形式的探索,如党务政务公开的相融互动、同步推进,一些地方开展的公推直选乡镇长候选人、乡镇人大代表试点等。

问题与困境

改革基层民主选举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境。虽然各地在推进基层民主选举上创造了不少模式,但是哪些是必不可少的法定程序,现在尚无法律、制度方面的明确规定。在基层干部公选、直选工作中,如何避免高分低能现象,不让老实人吃亏,也是工作中的难点和焦点。一些地方重选用轻管理,不少公推直选产生的基层领导干部上任不久便被调离岗位,干部的教育、培训等后续管理没有及时跟上,同时对没有选上的优秀干部也没有及时储备、培养、使用,缺乏二次开发的机制。

推进党务公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境。不少地方虽然已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等作出了规定,但这些规定总体来看比较笼统、原则,操作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存在公开事项不统一、内容单一、党员群众真正关心的事项公开不够等问题。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党务公开统筹考虑较少,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从内容、程序、办法和效果等方面对党务公开工作作出科学评价的机制。

开展党代会常任制试点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境。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后,党代会闭会期间对党代会和党委全委会这两个领导机关的职能怎样区分,在实际工作中怎样处理好二者关系?应尽快予以规范。增加党代会年会后,客观上会造成与全委会对同一问题重复决策(请你支持WWw.hAOWORD.CoM)的现象。一方面,党代会与人代会、政协会形式上基本相同;另一方面,从代表结构来看,一些代表同时身兼“双职”,存在决策内容、代表身份、提案议案和活动内容交叉重复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决策效率和工作效率。

规范地方党委工作运行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境。地方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对班子成员能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党委“一把手”直接面对的工作面更宽、量更大,担子也更重,要求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有的常委个人素质还不适应,统筹、协调能力不强,工作指导不到位,影响分管工作的开展,给全局工作带来被动;有的常委不能自觉地坚持民主集中制,出现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的现象。如何在决策权与执行权相对重合的情况下,着力在运行机制上对书记和常委进行工作监督,落实“向授权者负责”的原则,形成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监督全委会、全委会监督常委会的党内监督链条,防止监督失位、缺位、虚位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解决。

思路与方向

科学规划,统筹部署。要在系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规划,明确着重点、关键点和突破点,进一步探索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要将党内基层民主的带动模式由当前的以公推直选、党代会常任制带动型为主,拓展到党务公开、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委工作运行机制等多种带动模式并重,不断拓宽新渠道、开辟新路径、实现新突破,在更广领域、更深程度上体现和保障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确保党员的知情权、参与

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落实。要构建自上而下的规范指导与自下而上的逐步开展的联动机制,坚持点面结合、整体联动,注重合理布点、统筹推进,切实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覆盖面、影响面。

突出重点,找准突破。要深入推进党务公开,着力规范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健全党务公开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考核制度。要进一步改革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着力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范围,改革和完善候选人的推荐方式、介绍方式,明确划分违规拉票与正常争取民意的界限,扩大提名、推荐和竞选环节的差额比例,完善干部届期任职管理和竞选承诺目标兑现制度。要不断健全地方党委工作运行机制,着力落实常委分工负责制,建立议事决策、分工协作、考核评价、教育培训等制度。要继续深化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着力理顺党代会、全委会、党委会关系和职能。要全面推行党代表任期制,着力发挥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表的积极作用。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着力完善基层党组织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行党员旁听制、党员评议制等,确保党员民主权利落实。

结合实际,务求实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水平,就采取什么样的民主建设模式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相协调。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人民群众幸福安康作为检验标准,在扩大民主中集中民智、凝聚民力、赢得民心,使推进党内基层民主的过程成为促进发展、构建和谐、改善民生、造福群众的过程,不断提高群众对扩大党内民主的支持度、参与度和满意度。要自觉适应广大党员民主意识普遍增强、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的愿望日益迫切的新情况,加快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进程,同时要考虑基层党员的民主素养和民主权利行为能力现状,加强教育培训和宣传引导,使党员群众有序参与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要构建党内基层民主的物质保障机制,保证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必要的经常性投入,同时也要重视民主的成本考量,注意实际操作的简便易行和资源的整合利用,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民主效能。

(四川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

第三篇:农村党内基层民主开题报告

1、选题意义: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和十七大政治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进一步重申 :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是全党民主建设的基础,也是党内民主的“实验田”,更是基层民主的“助推器”,积极推动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对于维护农村稳定,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拓宽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选题的研究现状国内:学者们认为,从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的现状看,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无论从农村党员自身看,还是从农村党的干部看,或是从农村党组织看,在发展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当前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着党员民主意识和责任观念不强、基层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和基层党组织内部运行机制不畅通等诸多问题,而要结局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党员的学习教育,加强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各种制度建设,完善社会监督制度。我国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着众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农村党员民主意淡薄;2、农村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能力不强;3、农村基层党内民主选举制度还不够健全;4、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决策和管理上存在问题;5、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监督制度不规范。因此,要加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要增强党员的民主权利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国外:当代西方政党的内部运作基本上是在民主的运行环境中进行的,比较注重党员的民主权利保障,有党内民主原则、党内自由原则、党内人权原则,党员越来越多的参与决定党内各项事务。

3、突破进展对我国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几点设想,我国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提出了我国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途径。

本文以研究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意义上分析农村党内基层民主的涵义,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我国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历程,总结了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了我国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第一、论文主要内容:1、我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的理论分析和历史演变;2、当前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现状;3、推进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对策。第二、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首先,创新点。对我国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几点设想:1、提高农村基层党员科学文化素养和增强民主意识;2、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经济政治建设的能力;3、推进农村基层党内选举制度的建设和创新;4、逐步完善和建立农村党内基层民主规范约束机制。其次,重难点。 我国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提出了我国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途径。存在的问题:1、农村党员民主意识淡薄;2、农村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能力不强;3、农村基层党内民主选举制度还不够健全;4、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决策和管理上存在问题;5、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监督制度不规范。再者,原因分析:1、思想文化因素的制约;2、经济因素的制约;3、政治认同的制约;4、法律法规的制约;5、社会因素的制约。

1.2014年12月20指导老师见面与学生见面,下达任务书。

2.2014年2月28日前,学生搜集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3.2014年3月7日前,学生提交开题报告,进入论文写作。

4.2014年4月6日前,学生提交论文初稿。

5.2014年5月4日前,学生提交正式论文。

6.2014年5月19-5月20日,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1]王长江.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一个基层党委班子“公推直选”的案例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2]朱伟.有序党内基层民主科学发展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

[3] brown.kerry, ballot box china: grassroots democracy in the final major one-party state, london:: zed books,2014:117-130.

[4]裴泽庆.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理论初探一一以村民自治为宏观背景[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4(4):31-34.

[5]朱彦妹.发展党内民主内动力是开拓党内基层民主新境界的关键[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4(1):10-11.

[6]宋义明,姚德力.近五年党内民主问题综述[j].探索,2014(3):33-34.

[7]赵金鹏,乔燕妮.农村基层党内民主问题研究综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4):184-189.

[8] 尹学朋,龙志芳.基层党内民主的实现形式及发展趋向[j].领导科学,2014(29):44-46.

[9]尹学朋.当前党内基层民主的创新与发展策略[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14(5):21-24.

[10]杨继荣,李仁贵.论农村开放式党建模式的构建—以四川省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发展为背景[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4,1(1):87-90.

[11]李旭.四川确保年内实现党务公开全覆盖[n].四川日报,2014-11-15.

第四篇: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明确了“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形式”的要求,为此,根据市区有关文件要求,曹家渡社区综合党委在今年换届选举及新成立的党组织中全面实行公推直选,要求其紧紧围绕“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党支部领导班子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创新党内民主长效机制”的总体工作目标,结合自身特点,分步骤、重程序、求实效地做好此项工作。经过一个

时期的努力,已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

“公推直选”是指在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中,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推荐候选人,由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和委员会成员。今年,曹家渡社区综合党委共有8个支部需换届选举,共有党员82名。成立总支1家——上海东方投资监理有限公司党支部,共有党员32名。其中上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党支部及上海东方投资监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为直选书记、副书记及委员。在全部9个“两新”企业党组织中,已完成公推直选的4家,组织实施过程中的5家。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突出重点,确保选举的有效推进

1、组织一次动员大会。在实行公推直选的党组织中党员大会进行动员,邀请全体党外群众列席,由支部书记作动员,明确选举工作的意义,了解选举工作的要求、做法和时间节点。积极发动全体党员和党外群众参与支部的换届选举,使公推直选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程序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实行“公推直选”,目的在于扩大基层党内民主和党的群众基础,增强执政意识、强化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拓宽党的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渠道,真正把德才兼备的优秀党员选拔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提高广大群众对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公认度,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做好二个民主推荐。采取组织推荐、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公开推荐基层党组织的书记、副书记和委员候选人,社区综合党委根据“公推直选”的职位要求、条件和有关程序,对公开推荐人选进行资格审查。在此基础上,做好二次推荐:(1)民主推荐,产生候选人初步人选:各“两新”组织党支部以一定的形式,向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发出新一届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推荐表(自荐表)》,对通过资格审查的人选进行民主推荐,在满足班子结构的前提下,根据党员和群众民主推荐得票总数的多少,按40%左右的差额比例确定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委员、副书记、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列为考察对象。(2)组织考察,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按照20%的差额比例,通过在此的民意调查、民主测评,根据对初步人选的考察结果,由各“两新”组织党支部的上届委员会研究拟定候选人预备人选,报社区综合党委审批。社区综合党委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对经过充分酝酿的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德、能、勤、绩、廉方面的综合考察。

3、实行三方评议支部。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同步推进对上届党支部的民主评议工作。通过《群众民主评议表》及《党员民主评议表》广泛听取党员对党支部领导班子的3年工作成效的整体评价;听取群众对党支部先锋模范作用实效的整体评价;听取企业业主对党支部在企业中战斗堡垒作用的整体评价。对支部3年中的得失成败以及换届后的努力方向、希望建议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新一届支部领导班子的重要工作内容。

4、把握选举四个关键。四个关键为:(1)三个报告:党员大会当天,上届支部需向与会党员作党支部工作报告及党费收交使用管理情况报告,并提请党员审议。向有选举权的党员发出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选举表》,并当场进行计票,公布选举结果。(2)1个承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在投票选举前,向全体党员作任职责任承诺,并接受和回答党员的提问。

(二)注重基础,提高选举的民主参与

1、精心做好选举的筹备工作。各“两新”企业党组织根据曹家渡社区综合党委下发《关于开展“两新”组织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选举工作方案,成立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同时向社区综合党委提交选举工作的请示,征得批准。

2、明确候选人的任职条件。为确保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选入新一届的支部领导班子,保证选举产生的班子的战斗力,对于被选举人,除了党章规定的条件外,根据“两新”企业的实际情况,社区综合党委又提出了相应的标准:(1)具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对党组织工作积极热心;(2)有一定威信或影响力,能切实开展党组织各项工作;(3)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

3、提升换届选举的民主内涵。充分体现党员主体地位。严格按照党章及有关规定,结合“两新”企业党组织的实际特点,提高党员对公推直选工作的知晓率,充分听取党员的意见建议,切实体现党员主体地位。在产生党组织领导班子候选人预备

第五篇: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并把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法制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多年来,我区经

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对我区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应当看到,我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仍然存在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可喜进展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区以“四民主”、“两公开”为抓手,全面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村干部及广大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通过民主法治建设,带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民主选举在农村基层普遍开展,村民的民主意识日趋成熟。一是民主选举产生村党支部。各村均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实行“两推一选”办法,即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时,在征求村民组长、村民代表、共青团、妇联主要负责人意见的基础上,由党员无记名投票推荐初步候选人,再经街道党委根据推荐票数,按照组织程序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提交村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投票选举产生支部委员。全区100%的村党支部都能顺利完成换届选举任务。二是海选产生村民委员会。各村根据村委会组织法、《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规定,由村党支部主持,选民推选选举委员会,经过两委联席会议提出选举委员会建议名单,提交村民代表大会选举,确定选举委员会,再选村民代表。在此基础上,实行无记名和差额选举的办法选举村委会。在选举村委会过程中,坚持候选人条件公开、选举程序公开、选举办法公开、选举结果公开,最大程度地保障选举的民主性,切实维护选民的合法权益,全区村委会选举村民参选率达98%以上。这种直接的民主选举,标志着村民民主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二)民主决策在农村基层普遍得到贯彻,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明显增强。实行民主决策,是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从调查走访的情况来看,**农村基层普遍实行了民主决策,程序也比较规范。村里重大的村务,一般都实行“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程序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民主决策,如村建设规划、经济发展、道路水利等公益事业,土地承包、企业承包、计划生育政策、宅基地使用方案、土地征用等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中,基本上形成二种模式,一种是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先召开支委会研究并提出决策方案,由党支部召集主持村“两委”会议讨论,再由村民代表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表决通过,最后由“两委”付诸实施,前所各村一般采用这一模式;另一种是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村“两委”提出议案,然后将议案交由党员大会讨论,经讨论修改通过后再交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最后由村“两委”付诸实施,三甲、下陈各村普遍采用这种模式。

(三)民主管理在农村基层普遍得到推行,村民自治管理已有比较稳固的基础。据了解,全区农村大多数行政村都制订了各项村民自治制度,有些相当规范,把村规民约、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务公开工作规范等等各项自治制度进行汇编,装订成册发至各村民手中,如下陈街道下陈村、海门街道东方红村、前所街道前所村等。通过村规民约等各项制度,把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村级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和工作程序以及经济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要求,规定得明明白白,加强了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四)民主监督在农村基层普遍得到实行,上级监督和群众监督、制度监督和人的监督得到较好的结合。从调查走访的情况看,全区各村普遍实行了“两公开和民主评议”制度,确保落实民主监督。在制订各项制度,确保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基础上,把制度监督与村民监督有机结合,街道(镇)监督与村民理财小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全区普遍实行村帐镇(街道)管的办法,统一了各村的财务制度,增加了财务管理和力度,有力地纠正了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状况;同时各村都实行了村务、财务定期公开,增强了透明度,有力地保障了村民的监督权利。

二、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多年的努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民主化法制化建设稳步推进,村民的民主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但也应清楚地看到,在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一)农村干部和群众的学法、用法工作明显滞后。通过四个五年的普法教育,全民的法律意识、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不断

增强,但从面上的情况来看,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村民的普法教育工作力度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的普法教育工作活动远远少于城镇,尤其是村级自行组织的普法教育活动极少,对农村老年人的普法教育工作几乎成了死角,农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与市民相比较淡薄得多;二是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相对滞后,部分农村干部依法管理村级事务的意识、能力和做

法与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三是村干部和村民遇事用传统习惯的方法解决问题多,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少,村民在合法权益受侵害后运用法律武器来解决的少。

(二)村级制度建设和各项管理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务、财务公开的时间不规范。从调查走访中看到,有的是按季公开,一个季度公开一次,有的是每半年公开一次,年中和年终各公开一次;也有少数行政村一年公开一次,在年终公开,并且是迫于制度不得已公开一下。二是村务、财务公开的内容不规范。大多数村委会能够如实具体地将公开的内容按规定全部公开,但也有一些村委会将一些大的方面公开,而有关村财务一些关键性或比较敏感的内容不予以公开。三是各项规章不够规范。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个别村在制度整合、完善和落实上还不到位,甚至制订的村规民约还有罚款等违法条款的存在。

(三)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工作进展不够平衡。就全区范围而言,各村民主法治建设发展不平衡,有些村各项制度完善,“四民主”、“两公开”搞得扎实完备,但有个别村则明显滞后,存在较多问题,如因村级财务管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农嫁居等引发的村民集体上访事件等热点、难点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

三、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农村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具有全局意义。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必须围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把民主建设与法治建设,民主法治建设与农村基层党建、注重法制实践与完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加大农村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特别是要加强村“两委”干部的法制培训工作。应充分利用党校,举办基层干部法制培训班,集中时间对农村干部分期分批进行轮训,也可以以会代训,或结合工作实际举办相关的法制讲座。法制宣传教育部门应承担起首要的责任,切实做好农村干部的法制培训教育工作。要调动农村干部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对农村干部的学法培训状况进行考试考核,把学法成绩作为基层农村干部管理的重要依据,促使农村干部掌握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并运用法律知识指导和管理村务,推动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进程。

(二)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农村得到全面贯彻执行。**地处**市主城区,因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不少行政村渐渐被城市“包围”。由于土地被大量征用,村集体获得了可观的土地出让金,一些村民转为城市居民,外来人口逐渐增多,村情日益复杂。因此在实行民主选举,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以保证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显得迫切,更为需要。要把在街道(镇)党工委(党委)领导下的农村党支部建设作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靠得住的“领头雁”,保证和监督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三)进一步完善制度,不断强化基层农村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要在现有村规民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等基础上,依法完善相应的村民自治和管理制度。如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重要村务、重大问题民主决策制度,村委会干部工作守则,村委会干部责任制等。这些规章制度既管“村官”,又约束村民;既是村干部依章理事的依据,也是广大村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有力保证。通过这些规章制度,促使村“两委”班子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努力做到既不唯上,又不唯我,而是面向群众。村务、财务公开要进一步规范。凡是涉及到村民利益的事务,如财务收支、计划生育指标、宅基地划拨、最低生活保障等,应在确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或每季度向村民公开一次,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对群众不满意或有疑问的公布内容,由村委会进行面对面的说明,并提供政策和法律依据及财务根据,以确保“两公开”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基层农村的社会稳定。热点、难点问题的存在,困扰了农村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了社会稳定。这些问题,单凭村干部是解决不好的,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可以解决的先予以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要说明理由,消解热点中“热”的因素,为解决难点创造条件。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对后进村,要加大民主法治建设力度,加大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对个别村还应做好帮扶工作,重点突破,彻底解决症结问题。

ku小编推荐访问其他精彩内容:

关于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调研报告

党内民主生活报告

贵溪市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党内调研报告

关于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思考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