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最新小学语文优秀论文 浅析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最新小学语文优秀论文 浅析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发布时间:2019-06-15 03:57:54 影响了:

  摘要: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知识,让语文教学远离形式而真正体现实效。这就是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改革重心。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激发兴趣;注重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050-01
  近年来,教育界十分关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改革浪潮不断高涨,把语文教学炒得沸沸扬扬,使教学不断出现“教改热”。然而,在这沸沸扬扬的“教改热”中,语文教师便手忙脚乱了,一时间不知如何教学。其实,只要我们认真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严格遵守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为教学重点,努力抛弃传统教育观念,就能开展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一 以人为本,凸显语文育人的核心价值
  事实证明,传统的应试教育是把学生当作 社会所需要的工具来培养。教学中,教师考虑的是如何把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书本知识,大大忽视了知识以外的发展,而素质教育则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目的在于提高每个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实际操作能力,即时刻注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从而在思想、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都得到真实有效的升华,从而更好地有能力地去服务社会,服务自己的一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已明确指出:“小学要将"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并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摈弃传统教学理念,树立素质教育思想,便是从事好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根本前提。所以,语文教师就不能单纯地培养少数几个所谓“尖子”,而应把工作重心放到每个学生的身上,既要保“尖子”稳步上升,又要扶“差生”逐步上进,并让全体学生都受到教育,让教育真正在教学中均衡发展。
  二 培养能力,达到语文育人的最终目的
  实践证明,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都是以“注入式”教学为途径。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因而获得的知识较少,较多地凸显在死记、硬背中,由此造成了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达不到科学的培养。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是“能说不能行”,即缺少应有的实际操作能力,究其根本原因,是传统教育的教学手段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没有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亲自尝试、亲自探究获取知识的主体意识,还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让学生先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教师要注意瓮中保护这种学习乐趣,使学生时刻有学习语文的快感。其次,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实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一日之功,必须坚持从平常抓起,跨结合学生的实际,始终围绕着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从语文教育的特点出发,努力发掘各种对教学有利的因素,才能搞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实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达到培养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技巧的目的。
  三 突出实效,注重语文教学的核心
  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很多方面是一种形式,甚至于产生了很多令人担忧的地方:诸如在教学中刻意地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不断翻新花样,致使课上“热热闹闹”,而课下却“冷冷清清”不见实效。谁都知道,教学形式运用得恰当与否,这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关键和根本都在于教学是否有实效,即学生是否学到知识,是否形成技能。
  总之,要搞好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必须自觉改变教学理念,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才会真正见效而不流于形式,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朝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真正实现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育人、树人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教育的意见》(2009年8月26日)
  [2] 刘韵清,何小英,付孝泉;小学语文教学及调适策略[J].湖南社会科学,2004(1)
  [3] 张再兴;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发展历程与发展[J].语文教育研究,2005年(7)
  [4] 曲晶;浅谈小学语文对学生人生的影响[J].语文科技信息,2007(19)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