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调查报告】幼儿自理能力调查报告5000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调查报告】幼儿自理能力调查报告5000

发布时间:2019-06-18 09:04:16 影响了:
文章摘要:为了让孩子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爱劳动的情感,幼儿园设计了此次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调查问卷,通过了解幼儿自理能力的基本现状,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有目的进行教育,有针对性地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的培养,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自我……

问题的提出:

习惯是人生之基,好的习惯可以逐渐形成好的人格,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的人生表现.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极易接受外界刺激,而且形成的一切是非常牢固的,并将成为人的第二天性.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这句话虽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实能让孩子终生受益.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孩子的体力、智力、良好的个性形成和为今后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也是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前提,对他们的社会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片面的教育观念导致许多家长一味地望子成龙,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热衷于各种特长教育,忽视对孩子健康成长更为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使孩子不具备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他们自幼受宠,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不利.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幼儿园,老师从小班开始就注重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许多孩子在幼儿园能自己吃饭,自己穿衣,可回到家后,由于家长们思想上任其自然,教养态度不合理,使孩子已初步建立的生活自理习惯不能巩固,造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行为.由此看来,家长的教养态度与孩子的自理能力发展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为此,我开展了幼儿自理能力发展与家长教养态度之关系得调查研究,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在家庭中影响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为我们正确指导家庭教育,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提供依据.

调查的方法

调查问卷法

调查的对象

大二班全体幼儿(共42人)

四、调查的目的

为了让孩子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爱劳动的情感,幼儿园设计了此次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调查问卷,通过了解幼儿自理能力的基本现状,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有目的进行教育,有针对性地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的培养,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自我服务的意识.

五、情况分析

有些家长工作忙,时间紧,不愿让孩子在自己练习的过程中浪费时间.孩子能完成的事,家长宁愿自己在匆忙中代劳.这种不明智的做法剥夺了幼儿早日获得自理能力的机会.其实孩子从小就喜欢自己动手,大人应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能够完成的任务,并为自己能够完成任务而自豪.这是孩子建立自信心,具有成功感、独立性、意志力的有效前提.有些家长怕孩子吃苦受累,什么都想到了,做好了.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懂得关心父母和周围的人,不懂得珍惜和付出,性格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人分享,不懂得谦让和宽容,不爱劳动.这些对形成幼儿健康人格是非常不利的,必须切实加以纠正.

六、结果与分析

通过此次调查问卷,我们发现班上大部分的孩子在园的能力都很强,但是在家里都还是不大会主动的做事情,在全班的调查问卷中,班上能力强的孩子,家长在问卷中也选择了不会做,其中整理自己的小床或玩具等有71%,餐后能主动擦嘴巴、漱口、洗手有71%,餐后会整理桌面的只有38%,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孩子这方面,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还从以下几方面重点进行教育:

1、让家长放手,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们通过开展正面与反面教育等形式,让家长明白,幼儿已经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办.我们鼓励家长采取正面教育方式,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开展“我是乖宝宝”、“我长大了”、“我学会了……”等谈话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并为自己所干的事情而感到自豪,享受成功的喜悦.再如在语言活动(诗歌、故事、看图讲述等)中,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另外一方面,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录像带等等,让幼儿在对比、比较中提高增强对生活自理行为的认识.

2、注重方法,家园共育.

家长怕孩子吃苦受累,什么都想到了,做好了.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懂得关心父母和周围的人,不懂得珍惜和付出,性格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人分享,不懂得谦让和宽容,不爱劳动.这些对形成幼儿健康人格是非常不利的,必须切实加以纠正.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儿没学会系鞋带的方法,就谈不上系鞋带;幼儿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幼儿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也就是说,即使幼儿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们还要要求家长教幼儿学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

(1)、分类指导法.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如在指导穿鞋的过程中,小班幼儿中要求在区分左右脚的基础上把鞋穿好;大班幼儿不仅要正确区分左右脚,还要求正确系好鞋带.对于那些动手能力是弱项的幼儿,给予更加耐心细致地指导,确保掌握要领.

(2)、循序渐进法.在幼儿都获得了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后,要求家长关注提高幼儿做事情的速度、质量等.比如,吃饭方面,针对小班幼儿吃饭,开始可能会撒饭粒的情况,加强培养和练习,多一些拟人化游戏的口吻,让幼儿从兴趣着手,逐渐正确掌握吃饭的技巧,少撒饭粒或不撒饭粒.

(3)、适时鼓励法.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要求家长用“你真棒”、“你真能干”等肯定性话语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促进幼儿更好地模仿学习,提高自理能力.

3、是创设竞争环境.孩子活泼好动,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就可以激起他的好胜心,跃跃欲试.我们紧紧抓住幼儿这一特点,和家长一起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比赛活动,以幼儿之间的良性竞争促发展,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如举行“穿衣、叠被比赛”等.积极创设相关生活主题词环境:用你问我答的形式来提高家长管理孩子自理生活的水平.

4、搭建为他人服务平台.每天安排值日生,为他人摆餐具、发餐巾等.不仅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还能为集体服务、为家人服务,在提高自理能力的同时也塑造了幼儿优良的品质.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加入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内容,通过示范讲解、学儿歌、做游戏、讲故事等方法,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逐步掌握穿衣穿鞋等技巧,学会初步自我服务技能.教育幼儿只有自己动手,才是最能干的,让幼儿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以竞赛形式巩固训练,定期检查评价,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能力差的幼儿加强帮教,并让幼儿间互相帮助.

附表一:

大二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调查问卷结果统计表

班级人数:42人 调查人数:42人

项目

具体内容

掌握情况

(人)

不会(人)

需要

帮助(人)

其他(人)

1.自己洗脸

33

6

3

2.自己刷牙

40

2

3.会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40

2

4.会整理自己的小床或玩具等

30

8

4

1.会用筷子(勺)进食

40

2

2.能独立吃饭,不撒饭粒

34

6

2

3.餐后能主动擦嘴巴、漱口、洗手

30

10

2

4. 餐后会整理桌面

16

18

8

1. 独立穿脱衣、裤、鞋袜

39

2

1

2. 能够知道穿衣顺序

36

5

1

3. 能够分清左右脚

39

3

便

1. 便后能够自已处理

25

11

6

2.能够便后冲水

31

11

3. 能够便后自觉洗手

38

3

1

附表二:

大二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调查问卷分析表

班级人数:42人 调查人数:42人

顺序

具体内容

掌握情况

1

会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95%

2

便后能够冲水

73%

2

便后自觉洗手

90%

3

会用筷子(勺)独立进食

95%

4

自己刷牙

95%

4

餐后能主动擦嘴巴、漱口、洗手

71%

分清左右脚

92 %

自己洗脸

78%

7

能够知道穿衣顺序

85%

8

能独立吃饭,不撒饭粒

80%

9

整理自己的小床或玩具等

71%

10

能独立穿脱衣,裤、鞋袜

92%

11

餐后会整理桌面

38%.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