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恩恩怨怨何时了下一句_钱穆与胡适的学术之争和恩恩怨怨
 

恩恩怨怨何时了下一句_钱穆与胡适的学术之争和恩恩怨怨

发布时间:2019-06-24 03:58:50 影响了:

  钱穆和胡适都是二十世纪的著名学者,他们的家庭出身和求学、治学背景大相径庭。  前者出生于江苏无锡乡下的一个贫寒家庭,一生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接受过欧风美雨的洗礼,完全凭自学登上高等学府的讲坛,成为一代学术大师。
  后者出生于安徽绩溪的官宦之家,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年仅26岁便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是五四前后新文化界的当红主角。他们曾经相互欣赏、相互推崇,但由于种种原因,又长期处在激烈的矛盾之中,针锋相对,互不买账。
  苏州初见,不欢而散
  1928年秋,37岁的胡适应邀到苏州女子师范讲学。抵达苏州的第二天,他受同乡、苏州中学校长汪懋祖邀请到苏州中学演讲。汪懋祖特地安排国文教师钱穆和胡适同坐于主席台。刚坐定,钱穆便问道:“适之先生,《史记·六国年表》我遍寻遍询不得,您知道它吗?”
  如此偏僻的史料,让胡适一下愣在了那里,他认定钱穆是有意让自己难堪。原本都很期待的一场聚会,就因为钱穆劈头一句话,令胡适大为恼火。
  午宴后,主人挽留胡适在苏州逗留一晚,遭婉言谢绝,胡说:“实在抱歉,我没有带剃须刀,这一晚会让我十分难受。”大家在拙政园闲游和漫谈一个多小时,胡适坚持要走,但还是给钱穆留下了自己在上海的住址,说:“来上海,可到此相晤;若通讯,亦照此地址。”初次相见,胡适给钱穆的印象是一位流于世俗之名的学者。
  数十年后,他回忆往事时反思道:“余与适之初次识面,正式与余语者仅此。自念余固失礼,初次见面不当以僻书相询,事近刁难。然积疑积闷已久,骤见一天下名学人,不禁出口。亦书生不习世故者所可有。适之是否为戒不与余语。”
  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钱穆未与对方联系,更没有去上海胡宅登门拜访。
  “如果能使我心服,我连我的老子也不要了”
  几年后,钱穆因胡适的弟子顾颉刚的鼎力推荐,进入燕京大学任教。
  钱穆在北大主讲中国通史,常常听者云集。胡适上中国哲学史,同样受人追捧。两人都以演讲见长,语言生动,妙趣横生,学生中有“北胡南钱”之称。不过,他们坚持各自的学术主张,常常在课堂上将自己的研究心得灌输给学生,并当众批评对方的观点。胡适对钱穆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观点不敢苟同,不惜大加抨击。
  钱穆在课堂上也不甘示弱,随时联系讲稿批评胡适的一些论点,常说“这一点,胡先生又考证错了”。这样的对台戏经常上演,轰动北大校园。学生也因此分成两派,或主“胡说”,或赞“钱说”,彼此争论不断。
  一次,胡适在讲课中,一名赞同老子晚于孔子的同学说他在老子断代问题上有成见,胡适愤然说道:“我反对老聃在孔子之后的说法。因为这种说法的证据不足。如果证据足了,我为什么要反对?反正老子并不是我的老子。”
  还有一次,在教授会上相遇,钱穆说:“胡先生,《老子》年代晚出,证据确凿,你不要再坚持了。”胡适当即回敬道:“钱先生,你所举的证据还不能使我心服,如果能使我心服,我连我的老子也不要了。”
  “我怕是要被学校解聘,不得不提防着”
  如果仅仅是学术上的分歧,这并没有什么,但钱穆和胡适的矛盾显然超出了这一范畴。
  那天,胡适不请自来,竞亲自登门来见钱穆,这在钱穆来北平的8年中是绝无仅有的一次。钱穆一下愣住了。胡适却平静地说明来意,他是来商量解聘钱穆的好友蒙文通的事情。钱穆一听,当然很不乐意——谁都知道自己和蒙文通私交甚厚,蒙文通最早赏识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并将其发表在杂志上。蒙文通和钱穆意气相投,在北大任教数年,也从没有登过胡适的家门。
  任凭钱穆竭力为好友辩护,胡适顾自说道:“文通上课,学生们都说,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望着胡适扬长而去的背影,钱穆明白,下一个解聘的很可能就是自己。于是,他拿出所有积蓄购买图书,共买了五万多本。同事惊讶地问:“买这么多的书,真要做大学问那?”钱穆苦笑道:“我怕是要被学校解聘,不得不提防着。一旦解聘,这些书可以摆一个书摊,不用为生活发愁。”
  有一个事实是,在胡适有生之年,钱穆一直未能成为“中央研究院”院士。直到1968年7月,胡适去世多年以后,“中央研究院”举行第八次院士会议,钱穆才接受提名,以接近全票当选院士。
  (摘自6月7日《人民政协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