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写人小古文 写人的小古文】 写人小古文
 

【写人小古文 写人的小古文】 写人小古文

发布时间:2019-06-24 18:05:38 影响了:

写人小古文

用古文写自我介绍

XXX,年十三,性豁达,擅言谈,平家子也。

古语云人如其名,诚可信也。

自幼即誓曰:不求外之美,而求内之秀。

幸生而灵,好诗书,幼诵文,长而学。

自唐诗宋词,为美而来。

乐李诗仙之狂放,欣陶靖节之悠远。

放诸今日,冰心之优雅,徐志摩之清柔,泰戈尔之高淳,每每轻吟,有余味焉!不羡孔北海之座上客常满,但求吾辈架上书常在。

自识字,即嗜阅。

童蒙借图识故,小学由拼音识意。

由是而长,渐登堂而入室。

诸名家如巴金《家•春•秋》,朱自清之散文,鲁迅《朝花夕拾》,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玛格丽特米切尔《飘》,尽入吾彀矣!凡读书,不只识其文,更求达其意。

闲而逸,琴棋书画以自娱,不亦乐乎?达者必如是也!论其艺,曾为舞蹈队长,得杭州市上城区艺术节之高冠。

观其人,自小即为班干,称其职而乐其业。

师者之助,学者之友也。

优于业而勤于学,数为班级第一。

(我认为最后一段不用翻了,直接说就行了)

最简短的小古文

一方面通过君子的仁来写,一方面通过”作者“对仁的理解来写仁者爱人是孟子《仁者爱人》中的一句。

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 ; 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孟子原文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孟子·离娄下》第二十八章原文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

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仁者爱人[3]仁爱的实行是人人皆可为的,和阶级地位无关。

君子“有均无上,亦无下”,所有人在仁者的眼中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贵贱之分。

这才是真正博爱的体现,仁者并非只会关怀比自己轻贱的人,仁者眼中只有贴近仁与远离仁的人。

远离仁的祸害自己与身边的人,贴近仁的人能够成就别人同时成就自己。

然而仁爱的实践又是任道重远的,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严格遵循“礼”的规范,时时检束自己的身心,即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能够如同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不懈怠放纵。

“礼”的作用是在邪僻之心没有产生的时候就遏制在萌芽中。

仁的体现,就是礼,所谓“非礼勿闻”、“非礼勿听”、“非礼勿视”,正心,正视听,这是一个人出于真正的慈悲和博爱精神才能做到的。

倘或一个人说自己是仁爱的,却不知道守好自己的眼、耳、舌,做不到杜绝邪僻,随从自己的私欲去观看邪僻的事物,听闻邪僻的信息,说邪僻的话,而不知羞耻,自以为乐。

即便这个人说自己是正义的,也会危害到自己和身边的人。

天下没有人认为自己是不正义的,即便是罪犯也认为自己是对的。

如果仅凭每个人认为自己是正义的,那么君子、小人,仁者、奸人也就没有区别了。

的确从本质上来说,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都可成为圣贤,但同样也都可以成为小人。

区别就在于言行上,君子在细微处见精神,即便是小事也不放纵自己的身心。

诚心守善,体现在外就给人以温纯敦厚的感觉,言语祥和就可以善慰人心,行事不逾越常理就踏实可信,这些一定都得从诚心出发才能真正做到,所以众人都能受其感化,愿意亲近他。

小人日常行为放纵,内心私欲膨胀,不能忍让和耐守寂寞,就容易胡作非为,性情亢奋,骄傲自大,诡辩滑舌,论人长短,好传是非,甚至损人利己,更有甚者损人不利己。

日久方长,众人唯恐避之而不及。

君子能够汲引他人的仁爱良善之心成就别人,而小人却总唯恐天下不乱,希望让每个人都和他一样在人性的阴暗面中度日。

善人与善人处,日益进其仁。

恶人与恶人处,日益涨其恶。

自古道仁爱之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都不可废弃。

天子去仁,国家昏乱。

庶人去仁,家庭纷乱。

并非和现今一些行为不检点的知青,良心败坏的学者那样宣扬的“仁爱、礼仪”是什么封建统治者麻痹人民,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他们是唯恐天下不乱,但自己又不能够为国家人民做出实际的贡献,成就自己都谈不上,更别说能够成就他人了。

煽动群众的反抗情绪破坏家庭和谐,国家和谐,最终迎来的依然是同样的民生,如人穿衣,冷暖自知。

与其追随虚浮想改变的外在环境,不如从自己的内心开始改变。

存而养之,人间自然如处天堂,家庭和睦,朋友相亲,众人相爱。

去而舍之,地狱就在人间,相互竞争,尔虞我诈,永不知足,众叛亲离。

心变了,世界就变了,当知世界一切唯心眼所现。

所以君子见邪僻,唯恐避之而不及,小人见邪僻,却狂傲自恃不以为然。

是以君子视善、语善、行善,博学于文,守之以礼,仁而爱人,持而久之,所行之处无处不得自在,至善生神,神生仁爱,仁爱就具足智慧,智慧足以成就一切。

最终能与天地并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写人的文言文叫什么体裁?

《宋史 赵普传》属纪传体。

【译文】赵普、表字则平,是幽州蓟县人。

周世宗在淮河地区作战,宰相范质上奏任命赵普为军事判官。

太祖(赵匡胤)曾和他交谈,认为是他个奇才。

太祖率兵征伐北汉到了陈桥驿,喝酒后醉卧在军帐里,将士们要拥戴他做皇帝,赵普和太宗推门进来禀告。

太祖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慢慢起身,而将士们穿戴着盔甲、露出兵刃,吵吵嚷嚷地把太祖拥到军旗下面。

等到太祖接受禅让做了皇帝,赵普因为辅佐有功,被任命为 右谏议大夫,并担当枢密直学士。

太祖多次微服私访功臣之家,赵普每次退朝后都不敢穿便服。

一天,大雪一直下到夜里,赵普以为皇上不会出来了。

过了一会儿,听到敲门声,赵普赶忙出来,见太祖正立在风雪之中,赵普慌忙叩拜迎接。

太祖说:“我已经约了晋王了。

”随后太宗也到了,在厅堂铺上双层垫褥,三人席地而坐,用炭火烤肉吃,赵普的妻子在旁斟酒,太祖把她喊作嫂嫂。

趁机与赵为策划攻打太原。

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太原攻下来后,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不如暂且等到平定各国后,那么太原这样的弹丸棋子大的地方,还能逃到哪里去吗?”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

”当初,太祖地位卑微时,赵普跟他交游,得了天下之后,赵普屡次谈起卑微时二人交往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太祖性格豁达,对赵普说:“假如在尘土中就可以辨识天子、宰相,那么人人都可以去访求了。

”从此赵普不再谈论。

赵普年轻时熟悉吏事,但没有学问,等做了宰相,太祖经常劝他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到家,就关起门来开箱取书,整天阅读。

等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

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

赵普性格沉稳有城府,虽然很爱嫉妒别人,但能够以天下为己任。

宋朝初年,当宰相的人大多心胸狭窄、因循保守,赵普刚毅果断,没有能与他相比。

有一名大臣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答应升他的官。

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太祖发怒道:“我就是不给他升官,你能怎么说?”赵普说:“刑罪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

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最终得到了太祖的认可。

表达爱一个人的古文有哪些

一,《江城子》 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点评:这是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二,《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点评:李之仪的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情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末句写"共饮",以水贯通两地,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喻情,情意同样绵长不绝,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 三,《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点评:这首诗表达了长年行役于外的将兵思念家乡和妻子的心情.其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倾倒了无数身陷爱河,渴望美满爱情的人,成为山盟海誓的最好代言.生生死死悲欢离合,我曾对你说过,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这是爱的最高境界,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经的起平淡的流年. 四,《上邪》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点评:出自于汉乐府民歌.这是一首情歌,是主人公自誓之词:海枯石烂,爱情仍然坚贞不变,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 五,《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点评: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六,《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点评:《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最后一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 七,《雁邱词》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点评: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接着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叫作"雁邱",并写下了这首《雁邱词》.遥想双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双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而"网罗惊破双栖梦"后,爱侣已逝,安能独活!于是"脱网者"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 八,唐代歌谣《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生我未生,我生君...

古代人是讲文言文还是白话文?希望有证据谢谢

白话文在古代也有一段很漫长的历史,在宋代已有话本,明清两代也有部分白话小说,如《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不过为古白话,而且白话文作品在古代文坛上只占少数,文言文在当时仍然是主流。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才取代了文言文,成为写作的主流,使文言文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白话文就是当时的口语,文言文则是书面语,但在不同的时代是不一样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没有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的,像《论语》就是用当时的口语写成的,但在我们看来却是文言文,在他们看来就是大白话。

直到后来才开始有了书面语和口语的分化,但是古代的口语和现在的口语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表述方式是不一样,举个离我们时代近点的例子,像《红楼梦》就是用当时的白话文写的,可是依旧和我们现在讲的有很大区别。

就算是民国时期的白话文不也和我们的有些不同吗? 总的来说,我们和古人的交流是有问题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汉语在发展过程中,有些已经被改变了、有些已经不用了,比如,一些词语的词性发生了改变。

这就加大了交流的难度。

现在的电影、电视剧、小说已经误导了很多人,以为古人和我们说的一样,这是不可能的。

我建议你去看四大名著,因为这几部书就是用当时的大白话写的,如果嫌太多,就直接去看那部央视老版的电视剧《三国演义》,千万别是新拍的,老版的是唐国强演的诸葛亮,这部电视剧的台词就完全是书上的对话,原封不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顺便提下,很重要的,不同时期的大白话也是不一样的。

而且就算看书,也要看的仔细点,说白些,《三国演义》里的对话可不是三国时期的人讲的,而是罗贯中所处的元末明初时期的人所讲的.

古文翻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所谓“法”,可作为动词,是效法、学习的意思。

“天”有两重含义。

对内指人体这一先天小宇宙,对外指天体大宇宙空间不同层次的天。

“道”无形无名,无声无臭,至虚至妙。

天地人万物,皆是大道所生,大道育成,所以大道是天地万物之母。

天若不法道,阴阳便不能升降,变化也不能感应。

所以大道流行於三才,变化於阖辟,立万物之性,复万物之命,终万物、始万物者,都是天法道的妙处。

“道法自然”,道的力量,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生天生地,鬼神帝圣,都是由道的自然功能所分化,没有任何人为的因素。

道就是一种自然力量的运化,它既没有为什么,也不是为了什么,本来就是这样,原本未动,无元无终,无前无后,无生无灭;而由这个无生无灭中,本然创造了宇宙天地和万有生命,形成了生生灭灭的自然现象,产生了时间、空间前前后后的无意识的意识。

这四句话,不仅是做人做事的法则,而且是修真证道的法则,这是太上千古不易的密语,是老子思想精华之所在。

给我20篇初中小古文原文加翻译,发的清楚点

1.狼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2.桃花源记 [南北朝]陶渊明 【原文】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

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

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

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然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

(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

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

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

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

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

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

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

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3.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