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心得浅谈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心得浅谈

发布时间:2019-06-25 04:05:30 影响了:

  我从几次学生征文比赛和平时的习作中感到目前不少学生写作的立足点很低,缺乏生活,导致整篇文章内容平平。经过逐步深入调查发现,在这些作文练习者中,有一些人的文笔、语言都很见功底,对时俗文化语的接受也很强。但是随着作文练习的深入,一些问题暴露出来,例如这些同学的作文内容千篇一律,对过去发生的某件事或童年的某个时期念念不忘,每次作文都是换汤不换药地搬上去。久而久之,好题材也变成嚼烂了的食物,毫无吸引力了。这种原地转圈的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写作者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素材造成的。一提笔眼高手低,小事不愿写,大事写不出来,曲折的经历自己没有,平淡的生活又觉得无话可说,所以只好对着稿纸发呆,既便是搜肠刮肚写出来了,也一定干巴无味,面目可憎。或者退而求其次,模仿别人的文章照猫画虎,掐头去尾地搬到自己的作文上,结果当然是内容空洞,无病呻吟,毫无动人之处。
  写作不是件简单的事,它同样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和操作要求。徐新民先生主编的《基础写作学要义》中明确指出:“写作不只是如何运用方法和技能的问题。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它也是一种艺术。”要提高写作水平,应当从培养写作艺术能力着手,这是学习写作必须具有的“根本功夫”,写作艺术能力包括多方面的具体内容,概要而言,它是指精微地观察、认识客观事物,抓住客观事物的特征,有所触发,引起一系列的联想和想象,进而进行综合概括,弥纶成篇的能力。
  写文章如盖房子,首先必须占有材料。没有建筑材料,无论蓝图设计成哥特式还是拜占庭式,也完全实现不了。积累和搜集作文材料要通过一定的途径。首要的一条是精微地观察、认识客观事物。这又是个老话题,从做小学生开始,老师就要求写观察日记。理解“观察”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可以确信的是:很多中小学生的作文都忽略了“观察”这个环节。我们都知道“观察”是借助于人的感官,全面、深入、细致地认识客观事物的知觉过程。观察的目的主要是了解事物的外部形态和特征,同时还要进一步通过事物的外部形态透视其内在本质,通过考察事物的过程发现其运行规律。因此,观察虽富有直观性,却离不开积极的能动的理性思维。也就是说,边看还要边想,透过现象看本质,把事件的表面性上升到本质性上,联系它的社会意义。
  按既定意图而进行的周密、系统的有意观察和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不自觉地进行的无意观察交错渗透在我们对事物所进行的有效观察中。但是通观现在中小学生及至一些中等学校学生的作文练习,大多缺乏有效观察而后执笔这样的习惯。更多的人不善于观察甚至不会观察。面对长期浸身其中的生活环境,他们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者说意识不到生活的丰富性。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当然是下笔无言,搜尽枯肠也难满意。
  所谓精微地观察、认识客观事物,就是要洞幽触微,看到、察验到客观事物的深处和细部,亦即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那些部位。就如罗丹在《艺术论》中所说的:“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这次征文有一位同学的作文题目是《心语——写给哥哥》,这是一篇比较有真情实感的叙事散文,文笔纤细,抒情真挚。这篇文章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做到了精微地观察事物。其中对哥哥的描写只用了几件小事,象为了维持家庭并供妹妹上学,哥哥放弃了求学机会,加入到打工仔的行列;还有为了挣到更多的钱,哥哥忍受着许多痛苦;为了不甘居人下,哥哥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花掉多于别人几倍及至十几倍的精力来学习、工作。然而这么一个坚强的哥哥在小妹登上列车时还是忍不住红了眼圈。小事虽小,意义却绝不止于事件本身,它们所体现的是作为家中长子和新一代青年的哥哥,他身上所具有的吃苦耐劳、坚强上进、保护弱小的精神以及面对复杂社会仍要坚守自己做人原则的独特个性。透过作文,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同时也能深深体会到兄妹之间互相关爱、照顾的手足深情。这篇作文取材于生活,通过细致的观察收集到材料,根据主旨表达的需要按一定内在逻辑,弥纶成篇,是一篇有生活质感的好文章。
  其实大多数人都能在生活中享有亲情,但是在同一环境中,面对相同的事物,有人善于观察,摄取许多符合对象原貌的印象,并常有独特的发现、感受和认识,有人却难以获得满意的观察效果,甚至到了熟视无睹的地步。其中原因,有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的差别,但是更多的是在态度上对生活环境的忽略。
  有了精微的观察,才能获得大量的写作素材,然后就可以抓住客观事物的特征,同中求异、有所触发,引发一系列的联想和想象,由表及里地汇聚材料,深化主题,最终弥纶成篇,完成一篇文章。
  当今中学生写作不足之一是在思维习惯的陈旧——教师和学生认为写作就是对政治口号的图解;这正如有的论者所说:“思维内容保守,思维空间狭窄,导至思维质量低下”。真是一语中的。如何纠正这种现象?我以为,学生在生活积累的基础上,还应当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教材不用说,但不能仅限于此,中学生应有机会读古今中外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作家的作品,尤其被教材忽视的作家作品,也应在读之列。中学生还应读些易懂的思想大师、文化大师的作品,以增强思想的深度。再者,教师要建立自由开放的思维场,创设民主的写作语境,营造和谐活跃的教学气氛。对学生作文中那些虽说有失偏颇,却不乏独到见解;闪烁着才气火花的文章,应当引导、肯定,这样,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才会真正有希望。对写作而言,提高思想修养,丰富知识,培养观察能力、积累生活经验,占有大量材料实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先决条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