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简论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征文
 

简论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征文

发布时间:2019-06-25 04:13:29 影响了:

  摘 要: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符合这个时代特征的,是发展现代化教育的体现,对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产生的背景、具体表现及其重要意义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主体性 思想政治 教育
  一、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关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是主体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教育阶段后天的培养结果。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教育,要想把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就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他们的主体性。当代大学生主体思想处于萌芽阶段,这个阶段,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另外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过分关注甚至溺爱,会让他们的自主意识缺乏,自律能力较差,这些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都存在差距。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帮助大学生确立主体性入手,让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既可以自由发展,又可以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并且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是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客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从教育理论来说,教育活动的主体是老师,而学生是客体。我们这里所说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教育的接受者即客体的学生的。它要求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原则,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要肯定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思想和感受。
  三是对大学生进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要以说服、引导和帮助为主。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盲目地放任学生去发挥,而是根据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在教学活动中要和学生做平等的互动交流,通过积极的感染和鼓励让学生处于一种易接受的氛围中。这样有助于唤醒大学生心中埋藏的主体意识,从而刺激他们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最终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体。
  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客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
  客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比较传统的教育方式,它的目的更多地体现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工具,并不是把人的进步和发展作为目标。在客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即教育者是主体,他们对作为客体的学生按照自己的教学目标进行系统的传统教育,以达到自己的教学效果。客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老师把命令传达给学生,学生按照命令完成老师的要求,这就是客体性教育中的一个简单的互动关系。但是客体性教育往往会忽略学生个体的生命力和理解力,这从根本上不利于个体的健康全面发展。长此以往,学生会依赖老师,懒得思考,懒得创造。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客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主客体的不同和互换。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把学生作为主体。要着重培养学生作为个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自主性。通过客体的引导和启发,使主体可以达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背景
  一是大学生思想的多样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带给人们的是源源不断的冲击。人们的思想在这种环境下也在不断地受到新事物、新观念的冲击。在这个张扬个性、崇尚个性的时代,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更渴望获得自我的认知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但是由于教育中长期压抑的个性,大学生会在发展自己主体性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个人私欲膨胀、不注重集体利益、不注重团结同学等。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二是我国的高速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的高低决定着其教育水平的高低,由此可见,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影响并制约着大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这种交往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更多的表现在文化领域。与世界不同层次的文化的碰撞,对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产生了比较大的冲击。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必须培养个体的独立和自主,这样才能更积极地通过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了冲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不积极改革,必然与现代化人才的培养脱轨。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以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时代特征为前提条件。因此,开展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对高校的必然要求。
  四、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
  一是能动性,它是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主体特征。能动性决定了大学生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去能动地认知问题,感知问题,从而表现出自觉能动性。
  二是创造性,这是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表现。发挥人的主体性就是为了让人在自我认知之后对某一理论某一现象进行再创造。如果实现了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行动,那么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就已经被发挥到最高境界。
  三是独立自主性,这里的独立自主指的是不依赖外界的力量,自由地支配自身的活动。对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其发挥自主性,可以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五、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坚持的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的,它是具有独立意识的学生个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和出发点。
  二是要坚持主客体的互动。我们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但绝不是摒弃教师作为客体的地位。相反我们更应该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主客体互动。这种互动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是要尊重并接纳开放性观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紧跟时代潮流,接受一些正确的具有进步意义的新观念。要在变化中求发展,最终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六、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是可以改进并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方式会造成学生的消极心理,最终演变成逆反心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增强大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完成思想上的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这样的转变对于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是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它可以把学生真实的情感和对教学的期待反馈给思想政治教育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三是可以增强高校教育中的民主平等意识。传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往往处在高人一等的狭隘环境,这种环境,让学生觉得厌烦甚至排斥。而对大学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却充分地做到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这有利于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而且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综上所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继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努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这是时代对高校的要求,也是高校适应时代发展最有效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张耀汕,陈万析.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