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走转改”催生优秀新闻作品_优秀广告文案作品
 

“走转改”催生优秀新闻作品_优秀广告文案作品

发布时间:2019-06-30 04:07:22 影响了:

  前不久,频道组织节目部全体人员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新春走基层座谈会”。与传统概念中的座谈会不同的是,这次座谈会没有枯燥的说教、长篇大论的高调,而是用几名记者在新春走基层活动中的切身经历,和他们制作专题新闻的过程,把本次座谈会所要传达的精神生动、全面、细腻地表达出来了。正如这些在走基层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新闻作品一样,这次座谈会本身也是一件优秀的传播作品。
  在座谈会上,我们看了《小邱买票记》《杨立学讨薪记》《邵全杰的回家路》等新闻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记者们的经验总结。与2012年春节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这些作品时相比,我们在这次座谈会上获得的是二次反刍和更深入的启迪。对于一线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座谈会更是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创作理念。总的来说,可以从新闻的选择、内容、叙述手法、传播效果等几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新闻的选择。要做出有影响力的、有生命力的作品,首先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懂国情、把握主流舆论导向的基础上,按照建设性监督的原则,放下身段,投入到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去。正像座谈会中强调的那样: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上,收获的才不仅仅是建议。拓宽视野,时刻保持着灵敏的新闻感受力,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而不是仅仅从一个会议室跑到另一个会议室,或是在网上搬些边角料,说些套话空话。说到底,新闻点的选择,不仅体现着记者的新闻敏感,也是记者有没有很好地领悟“走转改”实质精神的反映。
  第二,新闻的内容和叙述手法。这两者正如辩证法里的形式与内容,在一件好的新闻作品中是相互融合、互为表现的。好的新闻作品,要对观众起到欲罢不能、唤起共鸣的效果。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然要求其内容是贴近群众生活、反映群众呼声、理解群众感情的,这又涉及到新闻工作者的姿态问题。记者在采访中,如果姿态高高在上,别人怎么愿意跟你说心里话?在新闻写作中,如果姿态高高在上,怎么能深刻把握群众的心理,生动地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涌现的优秀作品,无一不是记者奔走在一线、深入到最广大的群众中去的结果。说实话、说新话、说老百姓的话,记者应该把这三点作为新闻内容的根本出发点。在《邵全杰的回家路》中,记者为了保证最真实的拍摄效果,扛着二十多斤重的摄像机,在火车上站了十五个小时,袜子和脚都黏在一起。选得准,蹲得住,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是需要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的。
  有了好的内容,还要有适当的叙述手法,这对一名成熟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一项必备的素质。电视新闻的吸引力,笔者觉得很大程度上是由创作者讲故事的能力和技巧决定的。所谓会讲故事,就是在一个新闻事件中理清人物关系,抓住矛盾点、冲突点,捕捉细节、感动点,树立典型形象,挖透、推动,时刻抓住观众的触动点,采用样本透视和全景记录的方式,全面地、形象地反映事实。一个会讲故事的记者不但能从一个平淡无奇的现象挖掘出背后真相,而且还能把一个平淡无奇的现象与背后真相合理地、流畅地、生动地联系起来。
  第三,传播效果。走基层活动反映了主流媒体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努力,反映了主流媒体引导舆论、回应热点问题的能力和提升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的努力。好的新闻作品不但要有源于生活的素材,更要有高于生活的视角。好的新闻作品不仅仅是在讲述,更是以此为基础,分析、总结、归纳,提出有效建议,完善监督效果。只有在整体上把握住了传播效果的新闻作品,才能有的放矢、立场鲜明、主题明确、彰显责任。记者只有做到这一步,才能彻底把新闻做透、做好。
  笔者认为以上这几点,在新闻作品中是有机结合的,“走转改”的精神是渗入到新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的。眼中有群众、心中有思考、胸中有大局,这是走基层活动的新闻观,也是记者把握新闻选择、内涵、传播效果的前提和评价标准。无论在什么时代,“走转改”活动作为一种贴近群众、深入生活的作风和实践方式,是流淌着群众血液的,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我们需要牢牢记住这一点。
  (作者单位:江西电视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