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规范操作行为,,杜绝“三违”现象】 如何杜绝三违行为
 

【规范操作行为,,杜绝“三违”现象】 如何杜绝三违行为

发布时间:2019-07-03 03:58:57 影响了:

  摘 要:深入分析“三违”行为带来的危害,查找“三违”现象发生的原因,从提高意识、规范操作和强化管理三方面入手,杜绝“三违”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安全 “三违” 危害分析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B8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海因里希对7.5万起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后发现,天灾只占2%,人为因素占98%。某单位对2010年上报的16起事故进行分析,15起是“三违”行为造成的,占93.8%;对管辖区域内发生的16起承包商事故进行分析,全部是由违章操作、违章指挥造成的,占100%。由此可见,“三违”是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根源之一,规范全员安全行为是安全工作的重点,是杜绝“三违”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和根本。
   1 “三违”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习惯性违章”是“三违”的常见表现形式。
   “习惯性违章”是指员工在较长时期内“听惯了、看惯了、干惯了”而逐渐养成的,不按操作规程或规范动作执行并带有一定经验主义的习惯性操作行为。这些行为在不断地重复发生,具有较强的“危害性”和“顽固性”,极易造成各类事故。
   1.1 “三违”的形成原因
   “三违”形成原因主要有心理因素、传统因素、技能局限、技术水平、管理缺陷等。
   心理因素主要有:麻痹心理、投机心理、侥幸心理、逞能心理、盲目心理、烦躁心理等。
   传统因素主要有:工业化初期,在“大干快上”和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指导下,“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即使违章操作导致伤亡,仍然作为正面典型被表扬和鼓励,致使一些违章作业习惯潜移默化地沿袭下来。
   技能局限主要有:一是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不懂、不知、不会”而导致违章。二是新技术、新工艺投入使用和新操作规程的培训教育不能协调发展,导致违章操作。三是文化氛围对个体的影响。师傅、班长或技术负责人的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对其他员工尤其是新员工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违章。
  技术水平局限方面主要有:一是受技术水平制约,不安全状态整改及技术改造、更新不及时,生产过程中导致违章;二是安全工器具或劳动保护用品配备不合理,员工在使用过程中感到别扭难受,而不愿意佩带、使用或不能按要求使用,从而导致违章。
   管理因素主要有:一是制度不健全或不落实,作业人员“低老坏”的思想根深蒂固,安全意识缺乏;二是个别管理干部责任心不强,对现场“三违”置若罔闻,对待检查敷衍了事;片面追求速度和效益,强令冒险作业导致违章。
   1.2“三违”造成的危害
   “三违”会造成事故。海因里希认为:在每一起死亡或重伤事故背后,会有29起轻微事故,300起事故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说,只要存在“三违”,事故总会发生,只不过时间早晚而已。虽然每起事故都有其偶然因素,但偶然中有必然,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以下危害:
  一是给伤亡者家庭带来巨大灾难和损失,影响家庭幸福和谐。如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井喷失控事故,造成243人死亡,给死难者家属造成了极大伤害。
  二是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旦发生事故,经济损失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数百万、数千万乃至上亿元,甚至影响企业品牌,毁掉一个企业。2010年4月BP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教训十分深刻。
   三是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
   2规范安全行为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既然“三违”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我们就应该将反“三违”当作个人的责任、企业的责任和社会的责任来对待,逐步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以培训教育和提升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为抓手,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为落脚点。让员工认识到“三违”的危害和后果;让员工知道什么是违章,怎样避免违章;什么是安全行为,如何操作才是安全的。让远离“三违”成为每个员工的内心渴求,让规范操作、遵章守纪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想安全、要安全、会安全。
   2.1 强化全员安全责任,提高反“三违”意识
  培养全员安全责任意识是反“三违”的首要任务。在反“三违”活动中,应围绕提高反“三违”思想认识,进一步转变观念,分层次强化全员责任意识,实现思想上“我要安全”,行动上“我能安全”。对领导干部,重在强化培养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重点开展明确安全管理理念,增强安全法律意识,强化安全管理责任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将重点落在“责”上,即解决负什么责和如何负责的问题。对管理人员,重在强化培养管理意识,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重点开展法律法规、安全管理方式、方法等学习培训活动,将重点落在“管”上,即解决管什么和怎样管的问题。对岗位员工,重在强化培养安全操作意识、风险控制意识,增强自觉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的能力;重点开展操作规程、危害识别、规章制度和技能等培训学习,将重点落在“做”上,即解决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连续开展了三年 “我要安全”主题活动,旨在教育全体员工提升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自觉抵制“三违”现象。
   “三违”中的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主要发生在岗位员工。要将“遵章守纪、拒绝违章”这一意识固化为岗位操作员工的自觉行动。一是把HSE日常培训工作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利用“周一”、班组HSE活动,组织员工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禁令》,开展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案例分析及风险经历共享活动,提高岗位员工的HSE知识、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尤其通过案例分析和风险经历、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找出发生事故和风险事件的原因,让员工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有效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二是坚持“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练、每季一考”制度,抓培训质量,强员工意识,使“关注安全、珍爱生命”的理念入脑入心,切实体现在每个员工工作的全过程。
   2.2 强化标准化操作,提高反“三违”技能
  违章操作实际上就是没有执行标准化操作。要使员工执行标准化操作,就必须采取培训的手段,使他们知道哪些操作方法是正确的,哪些操作方法是错误的,错误的操作会带来什么风险和危害。在知道风险和危害后,有了较强的安全意识,违章操作就可能会杜绝。因此,规范操作行为、固化操作规程是推广标准化操作的核心内容。2009年以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组织制定了钻井、采油(气)、井下作业、供电等方面的标准化视频教材,通过接受视频教育,广大员工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了解了违章的危害及后果,形成了“我要安全”的内在动力。2010年,中原油田在钻井系统组织专家和技术熟练的工人,按照工序过程和设备装置单元等对钻井施工的操作步骤、动作要求等进行梳理、分解,修订完善了41项操作规程,固化了岗位标准化操作程序;在井下作业、采油系统推广实施标准化井(站)场创建活动,这些都是推广标准化操作的具体内容。
   推广标准化操作也是创建安全文化是具体要求。如何让模范遵守操作规程这一安全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要结合生产实际,制(修)定完善有关设备、设施、装置和作业过程的安全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要优先采用标准规范,无标准规范的要组织专家论证,确保符合操作实际和安全要求。其次,做好相关岗位员工的技术培训。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让员工知道正确操作的步骤、方法,知道错误(违章)操作的危害和后果;同时制定严格有效的培训考核办法,确保员工操作技能满足要求。其三,持续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促使员工的操作技能不断提升,在执行层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其四,严格执行“师带徒”制度,强化新员工的培训。要明确师徒职责,落实指导内容,真正把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经验传授给徒弟;要制定严格的徒弟单独顶岗考核办法,确保新员工在顶岗伊始,就养成标准化操作习惯,从根本上杜绝“习惯性违章”。中原油田为了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标准化操作水平,2010年以来,始终坚持对钻井等岗位员工每季度进行7~10天的集中技能培训;对井下作业系统员工,实行每月停工2天集中进行技能培训;对采油系统的岗位员工进行岗位操作安全视频教材培训。这些做法对规范操作行为、杜绝违章操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