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浅谈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网络沟通和教育:大学辅导员最害怕什么
 

浅谈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网络沟通和教育:大学辅导员最害怕什么

发布时间:2019-07-10 03:47:55 影响了:

  摘要: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与实施者,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在互联网以其便捷适用、涵盖面广,迅猛发展和普及的背景下,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试从分析辅导员对大学生的网络引导,探讨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网络沟通和教育。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网络沟通;教育
  高校辅导员除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外,还需负责学生的学风建设、党组织建设、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的建设、学生的奖惩助贷补、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素质拓展、招生录取和就业指导、突发事件等众多的工作,基本上只要是涉及到“学生”两个字的事情,最终都是辅导员来完成[1]。教育部规定的辅导员与学生的配比是1:200,在现实工作中有些高校达到1:300-400,辅导员人数与学生数配比的不对称,也大量增加了辅导员工作的强度。另外, 辅导员的很多工作还要在学生下课后进行,当面和学生的交流时间十分有限,而网络以其方便快捷的优势在大学生中的不断普及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阵地。
  一、充分运用QQ个性化沟通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沟通和教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高校都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络,上网对于大学生来说,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过网络沟通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沟通的一种新的渠道[2]。随着大学生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网络的广泛应用,辅导员可以利用手机网络,不因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与学生之间便捷地交流思想。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沟通需求有选择性地进行一对一沟通。交流双方多以匿名方式进行,减少了来自其他个体或社会因素的搅扰,因此,大学生更加开放的交流思想、传递感情,更容易道出对事物、社会的真情实感[3]。这种点对点地互动交流能够打消学生的顾虑,给学生以心理支持,让学生有安全感,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彼此又可以斟酌所要发送的信息,减少了双方的心理压力与语言冲突,为广大学生所喜欢,也拉近了辅导员和同学的距离。辅导员可以跟学生群聊,可以喻感情于教育中,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及建议,并积极给予回应,使其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使他们觉得自己还是被关注的、被关心的,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寂寞感,增强其安全感、归属感,通过对QQ群学生间的谈话进行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二、借助网络平台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很大一部分属于90 后。他们考虑问题多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容易产生人际交往危机等不良心理。高校辅导员在生活、工作中应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以良好的心态、平等的身份、无微不至的关怀逐步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驾驭和化解矛盾,消除心理障碍,可以将网络作为师生相融互动的平台,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特别是精神状态陷入困境时也可以通过网络与辅导员沟通、交流。其作用是便于辅导员言传身教、答疑解惑,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困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网络教育作为朋辈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可以帮助辅导员很好地了解学生想法,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就学生提出的“就业与考研”、“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如何处理舍友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和解决。在网络这个平台上,辅导员可以网络为线索,加强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也是日常学生管理教育的补充,有助于保护学生隐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通过网络获得心理援助,可以经过电子邮件对自己的困惑向辅导员进行咨询。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近几年,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在大学校园里日趋流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信息化时代, 辅导员与大学生进行网络交流,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了解掌握学生思想情况的重要途径。“校园论坛”里的信息保持相对比较长久,没有时间的限制,已经成为大学生乐于使用的校园信息平台。辅导员可以通过“校园论坛”讨论相关话题,并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做出及时正确的评价,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辅导员博客是及时获得网上学生思想动态、价值取向与行为倾向,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重要手段。辅导员在博客中可以尽情地抒发见解,分享一些好的学习材料、图片等等,大大提高大学生信息获取量,增加了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借助于辅导员博客,大学生和辅导员已成为亲密无间的“网友”、“博友”。大学生也将辅导员的博客比作“心灵鸡汤”。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深入开展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网络沟通和教育,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实现大学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无疑是极其有益的。
  参考文献:
  [1]余洁敏,叶 云,职君利.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及方法创新[J].科技信息,2009(3).
  [2]王艳,王晓兰. 浅谈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J]. 文学教育, 2010(12).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