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利率市场化下的国际银行业经营比较】利率市场化名词解释
 

【利率市场化下的国际银行业经营比较】利率市场化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19-07-12 03:51:20 影响了:

  各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表明,通过市场化利率配置资金,能够突破金融抑制、提升金融运行效率、改善投资质量和产出水平。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研究报告的统计表明,16个实施了利率自由化的发展中国家,有14个国家的实际利率上升,下降的只有2个国家,实际利率为正对于一国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正的实际利率对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不仅仅因为能增加储蓄,从而可投资数量增加,更主要的在于改进了投资质量。
  利率市场化改革上是资金的价格体制改革。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储蓄率偏高,存款的利率弹性不强,政府倾向于营造低利率环境,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使得客户获得的存款利率低于真实利率水平。信贷资源的稀缺性与配给制度造就了官方利率与民间借贷利率的二元结构。同时,也由于近年来利率体系逐步放开,银行体系内部也出现了相对受管制的存款贷款利率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货币、债券、理财市场利率的二元结构。金融创新使得这两种二元利率结构的业务边界模糊,尤其是存贷款利率限制被不断打破,出现了“存款理财化、贷款债券化”的趋势。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包括货币市场、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利率的一致化,能够促使资金价格向单一利率体制转化。
  由于我国的金融结构依然是以间接融资为主,信贷是资金供给的主要来源。存贷款利率的管制仍然限制着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可能妨碍着宏观调控机制的改善,官定价格和民间融资成本的差异提供了巨大的寻租空间,也使得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集中于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有待提高。另外,银行体系内部的二元利率结构也促使商业银行在业务模式上产生扭曲,监管难度和成本不断增加。利率市场化改革既有助于提升我国的金融效率,也是整体金融体系改革背景下的重要一环。
  国际比较:利率市场化深刻调整银行业务结构
  各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说明,利率市场化推进的内在必然规律是管制放松背景下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决定了利率市场化更多的体现为渐进性。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业务与收入结构会受到较大冲击,存款成本上升导致短期利差缩窄,但金融创新却使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较快,稳定存款负债在金融脱媒的背景下趋于减少,银行业资产配置的风险偏好也由于大企业转向资本市场融资而上升。利率放松管制一方面带来了金融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加大了行业周期性波动,银行资产收益率有向下的压力,但从长期看,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升,不同银行的经营的经营差异化开始显现。
  通过分析美国、日本、香港特区以及拉美及东南亚各国利率自由化进程认为,利率市场化推进的内在必然规律是管制放松背景下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决定了利率市场化更多的体现为渐进性,而不在乎是由市场推动还是政府主导。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后,各国金融机构运行效率得以提升。下面重点分析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经营的影响。
  存贷利差与净息差短期趋于收窄,长期分化
  利率市场化后,短期内存贷款利差和净息差收窄,但更长期限看,净息差的表现更多的依赖经济环境并追随基准利率波动。长期净息差变动较存贷利差更为稳定。
  美国利率市场化造成了存贷利差的明显收窄,但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提升,存贷利差波动幅度减小,净息差也有所提升。净利息收入从1979年以后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从1978年的18.27%下降到1990年的2.93%,在上个世纪90年代逐步上升并保持在6%左右的增速。日本利率场化后,存贷款利率迅速下降,存贷利差也出现收窄,净息差水平历经泡沫破裂时期大幅下降后,净息差回升至1.3%左右。香港特区利率市场化期间净息差呈现波动收缩特征,行业息差水平由1993年的2.2%震荡回落至2011年的1.3%。
  基准利率确定了存贷款利率与净息差走势。在各国利率市场化期间,央行系统所确定的基准利率逐渐发挥作用,货币政策工具向价格工具转移,使得基准利率对于存贷款利率和息差形成重要影响,基准利率与净息差呈现负相关关系。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与净息差在1978~2000年基本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8。
  非利息收入趋于扩张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开展和完善,在混业经营和管制放松的背景下,在息差收窄的压力下,迫使银行业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非价格竞争将成为主要的竞争形式,用以弥补利差收入的下降,维持盈利增长。
  美国银行业中间业务规模显著扩张,利息收入与非息收入的比值持续下降,非息收入占比从1979年的18.25%上升到2000年的43.1%,平均增速为13.57%。香港银行业非息收入也伴随着成本收入比的上升而逐年提升,从上个世纪90年代30%一度提升至接近50%的水平。日本银行业的专业分工制度和严格的业务领域限制,使得其中间业务比重相对稳定。
  负债结构中存款占比下滑,高息负债增加
  各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均伴随着金融脱媒和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存款在这个过程中有趋向减少的内在动力,利率管制放松对于银行吸收存款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了存款成本的提升。
  美国由于Q条例限制存款利率,存款业务占比呈下降态势,在利率市场化初期,银行存款占负债比重大幅回落的态势扭转,银行付息成本也同步大幅增加。1973年,利息收入支出比由1972年的44.5%增加到1973年的52%;1977年到1979年,由54.2%增加到63.3%。但美国居民储蓄倾向下降以及金融创新使投资渠道多样化,存款同比增速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77年的12.6%下降到1992年的0.4%,之后虽然有所增长,但自1993~2000年平均存款增速仅为5.6%。
  日本银行业存款在负债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降幅显著低于美国,但存款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低成本的交易型存款占存款的比重明显下降,金融机构存款占比有所提高。
  资产配置风险偏好提升
  利率市场化一方面促使银行为吸收存款,竞相提高存款利率,使银行的融资成本提升,另一方面,在金融脱媒背景下,原来以来银行体系融资的大企业集团进入资本市场,迫使银行体系提升资产配置风险偏好,在房地产、中小企业贷款领域投入增加,加剧了信贷风险。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