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公共管理是做什么的 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对公共管理类毕业生的需求分析
 

公共管理是做什么的 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对公共管理类毕业生的需求分析

发布时间:2019-07-13 03:59:39 影响了:

  [摘要]公共管理科学的教育规模通过近几年的急速扩张,似乎成为一门“显学”,但由于学科研究的滞后性,最终导致学科的合法性受到严重挑战。本文通过对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考简章职位表中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可报考职位与招考人数的数据分析,部分证实了学科“合法性”危机的存在,学科建设模式值得反思。学科研究与学科教育要共同进步、平衡发展,以研究质量促进教育质量,以教育质量保证研究质量。共同为提升学科合法性并最终赢得相应学科地位注力。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科教育质量研究质量合法性危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4-0146-05
  一、问题的提出:公共管理学科表面的繁荣与学科合法性的危机
  在21世纪初有学者曾判断:“公共管理不仅是一门知识学科,而且是一个方兴未艾的职业群体。随着信息社会或管理社会的来临,21世纪的公共管理或行政管理,将成为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社会职业群体之一”马敬仁,2001。诚如其所言,在最近的10年间,公共管理无论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一个社会职业,还是作为一门教育与研究的学科,在中国都获得了非常大的发展,但在获得发展同时,也有各种危机如影相随,其中一个重要的危机是研究滞后于教育的发展,导致教育质量受到怀疑,并引发了学科“合法性”危机。要对这种“危机”局面进行清楚的理解与把握,有必要对学科的发展路径及现状进行必要的梳理。
  公共管理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一门学科主要是从西方传人的,伴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急剧转型而跌宕起伏。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外行政学的一些著作就已经被翻译后引入国内。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开始了自己的行政学研究,同时行政学的教育也已实施,主要体现在当时的一些高校中开设了行政学课程。其后,院校大调整时期,包括行政学在内的众多社会科学的教育与研究均被中断。改革开放以后,包括行政学在内的众多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教育重获新生并迅速发展。各高校竞相开设管理学门类学科,管理学刊纷纷创办。公共管理属下的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6个专业成为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截止2009年,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321所,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472所,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143所,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82所。
  面对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势头,部分学者表现出了担忧,并对其进行了反思。首先是对公共管理教育的反思:郭小聪(2003)等认为“如何既保持我国行政管理学应有的特点、体现中国特色,使行政管理学教育既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顺应政府管理国际化的发展潮流,使行政管理课程体系与教育内容体现国际公共行政的发展变化,这必将成为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倪星(2008)则认为“中国大陆公共行政学教育模式在具有体系健全、规模扩张迅速的积极发展态势的同时,也存在着学科地位待定、人才培养取向和重点不清楚、知识层次不分明、学科体系混乱等问题,尤其是没有妥善解决好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冲突”。宋斌(2005)认为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理念要“实现从传统的灌输式到现代的启发式,从传统的传授者到现代的研讨者,从传统的主导者到现代的合作者,从传统的授业者到现代的督导者,从传统的执行者到现代的参与者,从传统的说教者到现代的心理疏导者的转轨。”其次是对公共管理研究进行的反思。李习彬(2006)判断“我国公共管理学科,许多研究的科学化水平还停留在朴素的整体论阶段”,Evan Berman和敬义嘉(2009)认为“中国大陆公共行政的研究还处在一个过渡和成长期,知识创造和对高质量学术的追求正得到更大重视,但还没有成为学科的主流”。马骏(2006)呼吁“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反思,要有面对问题的勇气”,并进一步概括出“中国公共行政学的身份危机,及其研究存在八大问题”马骏(2006)。何艳玲(2007)将公共行政学的危机概括为“‘研究品质危机’与‘学科合法性危机’”。
  在公共管理学科的教育与研究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又被认为存在种种危机的同时,到底公共管理实践界是如何看待这种局面的,公共管理的实践者们对公共管理学科的认同度有多高,这是本研究试图探讨的一个问题。
  二、实证分析:国考中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可报考职位与人数
  以2004-2010年《国家公务员招考简章》的职位表作为分析样本,把明确提出对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需求的职位及人数统计出来,进行分析。包括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国家公务员职位与人数的变化,以及对学历层次、政治面貌、基层工作经验及特殊技能的基本情况,其中报考职位的专业要求不限的职业不在该统计范围之内。
  (一)可报考职位数和招考人数
  1999年高校扩招的大门敞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由此开启,与此同时,行政改革也如火如荼展开,为适应政府转型的人才需要,政府面向社会招考公务员的人数快速增长。具体情况见下表:
  由表1可知,在2004—2010年间,国家公务员的招考职位数和招考人数均有快速增长。2010年招考职位数与招考人数较2004年分别增长了224%和205%,其中公共管理毕业生可报考职位增长比例为389%,招考人数增长了608%。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可报考的职位数与招考人数的增加速度快于总数的增长,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管理类毕业生的认同度在逐渐提高。
  (二)学历层次要求
  在历年《中央、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报考条件》中均明确要求所招职位的学历与学位。
  通过图1可知,我国国家机关对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学历的要求以本科为主体,虽然随着招考规模的扩大,对大专以及研究生的需求数量也在增加,但占绝对多数的始终是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并且其所占比例还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67.57%增加到2010年的79.17%。而研究生所占比例波动较大,从2004年的27.02%增加到2009年的30.87%,2010年又下降到12.15%。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务员招考中的“学历高消费”现象并不稳定。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