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的角色和素养的新定位]基础教育核心素养
 

[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的角色和素养的新定位]基础教育核心素养

发布时间:2019-07-10 03:55:47 影响了:

  摘 要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的,推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基础和前提。以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及其特征为切入口,探讨中小学教师角色和素养的新定位。
  关键词 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师角色;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007-04
  New Positioning of Role of Teachers and Literacy in Process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Li Jianpeng
  Abstract The education information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Promote the proces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form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igh-qualit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s the basis and premise.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s the entry point to explore the new positioning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roles and literacy.
  Key words elementar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role of teachers; teachers in literacy
  Author’s address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of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Shaanxi, China 721016
  1 引言
  人类社会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入21世纪,同时也步入一个崭新的信息化社会。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极大的发展潜力,信息技术迅猛地影响、渗透、冲击着教育,由此带来教育思想、内容、方法、手段的深刻变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容置疑地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的。基础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范畴,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作为教育活动中重要角色的教师无法回避信息化的巨大冲击,而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对其旧有角色和素养的挑战,基础教育信息化呼唤中小学教师角色和素养的新定位。
  2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对该系统、该领域中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所进行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一般把信息技术称为是对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因此,对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该系统、该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在该系统、该领域中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
  信息化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即将信息作为一种基本的构成要素。因此,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对系统进行信息化分析,它是信息化的基础。另一层是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前一层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对系统深入的信息化分析,就不可能实现信息技术在系统中的有效应用。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1]。 那么,基础教育信息化有什么特点呢?虽然基础教育信息化现在只是初露端倪,但已经可以看到在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与传统的基础教育相比,有其明显特征。
  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撑着信息化基础教育,技术层面的特征可概括为4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数字化使得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信息存储简易、信息传输可靠、信息处理技术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共享,使人们的信息活动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多媒化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2]。而教育层面的特点可概括为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
  基础教育信息化可以看做一个追求信息化基础教育的过程。
  3 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角色的新定位及角色转
  变的措施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地运用于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促使人们必须认真研究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中小学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3.1 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角色”一词源于戏剧,自1934年米德(G.H.Mead)首先运用角色的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后,角色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研究中。教师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拥有多种社会身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行使着不同的行为。关于教师的社会角色,教育社会学者比德尔(Biddle)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教师的角色界定为3种类型[3]:1)教师角色即教师行为;2)教师角色即教师的社会地位;3)教师角色即对教师的期望。
  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中小学教师行为、社会地位及对其期望都发生全新变化,教师在信息社会中应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及时地进行角色的新定位。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意味着教师的真正功能将更加突显,教师不适应信息社会的角色将不断地被解构、被消除、被更换,而整合为新的角色,即将由知识学习指导者、文化知识传授者、课程教材执行者、教育教学管理者而逐渐变为学习的设计者、知识建构促进者、课程教学研究者、人际关系艺术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