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我的教育文摘_教育文摘(2)
 

我的教育文摘_教育文摘(2)

发布时间:2019-07-28 09:34:29 影响了:

[小升初衔接:辅导孩子学习的七大要点]

如果孩子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没有兴趣和信心,基础不好,那么在一段时间之内下功夫辅导孩子是很有必要的,小升初衔接:辅导孩子学习的七大要点。即使孩子基础不错,初步形成了习惯,兴趣和信心还好,如果父母善于辅导,那么适时地帮助也可以锦上添花。所以,学会辅导孩子还是家长需要掌握的一门基本功。 一、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如果孩子总是面对严厉的、呵斥他的父母,他也不会感受到你那发自内心的爱,他对你所说的和所要求的都会感到厌倦。大部分人,不仅仅是孩子,面对呵斥自己的人总会有一种天生的反感。他的反感情绪也许会因为害怕而有所克制,但这种情绪却不利于他接受任何知识。当孩子被训斥之后,紧张沮丧,头脑可能一片空白,反而更加不灵光了。

相反,如果孩子能处于一种友好、亲昵、鼓励的气氛中去学习,他不但会对父母有很强的信任感,学习的效果也会好得多。

另外,监工辅导方式,也是很多家长需要注意的。辅导不是给孩子施压,不是一直盯着、监督他,而是适时地来帮助孩子,和孩子一起来体验做题的乐趣,并用轻松愉快的心情影响孩子,有了好心情,孩子做作业,会更好。

二、讲解题目不是“讲”而是探讨

很多家长给孩子讲题,真的是在“讲”,能让孩子听得瞌睡了。这是因为缺乏孩子的参与互动,不是启发式的辅导,只是那么讲下来,孩子自然听得乏味。我辅导上初中的小赵分析一道题目的时候,会把题目分成很多步骤,每一步骤先引导他去想怎么做,他不会做的时候,我就引导提醒一下,最好由他自己想到这一步骤如何解决。遇到理解不清晰的知识点,我们再回头看书、探讨,力争把它搞清楚、透彻。最终解题步骤,如果孩子自己不能做出来,也要引导到只剩一层窗户纸,而且一定要由孩子亲自捅破,这样他会有成就感,增加兴趣和信心。其实每一道步骤,最好都是由孩子亲自捅破这层窗户纸。

传说中的循循善诱,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这样的互动,孩子会觉得有趣味;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有成就感,兴趣,通过每一道题的讲解,会逐渐激发出来。

三、错了也要鼓励

辅导孩子,最忌讳的是面对孩子做错了的题目火冒三丈,怒其不争。辅导题目的时候,善于发现孩子好的方面经常鼓励他,而不是发现孩子的问题时刻批评、打击他。两种不同的方式对孩子的信心和兴趣的影响大不相同啊。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毫不客气地表扬、鼓励更是需要的。信心,有的时候通过父母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优点,并真诚鼓励来逐步增强的。

四、引导孩子体会题目的妙处

很多家长痛恨目前教育的弊端,但教育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也不是一无是处的,现在的很多题目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仔细分析还是颇有趣味的。当孩子抱怨作业多的时候,尽管也可以赞同,但是与其抱怨,不如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体味做题的乐趣。

作业就在那里,是抱怨还是尝试去体味做题的乐趣,一个认知的改变,心情大不一样。说到底,这些题目相当于智力游戏。很多父母总说作业是不得不做的事情,而不去引导孩子体会做题的乐趣,真是南辕北辙啊!

五、不做权威鼓励孩子探索

从知识的角度来看,父母也许是孩子的权威。但是,即使是权威,也最好蹲下来,不做权威,鼓励孩子不迷信,这样会增强信心。

别看一二年级的题目,我辅导时偶尔也会搞错,此时大大方方地承认,不去树立权威形象,会使孩子敢于去探索。或者有时也可以偶尔装着不会,让孩子给自己讲,此时她一定会很得意。只有把自己放低,孩子才能站起来。

六、辅导的目的是为了不辅导

不同阶段适用不同的方法。开始孩子学习比较困难的时候,要多辅助,使之觉得简单。当孩子能力基本具备的时候,要多鼓励他自己完成,稍作点拨就可以了。

辅导的目的也是为了以后不辅导,帮助孩子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兴趣、信心、方法,所以,重在方法,重在启迪,知识往往不是最重要的。这样孩子需要的辅助越来越少。

七、帮助孩子学习变得轻松

如果孩子能力可以,就让他去挑战困难;如果能力不足,就帮助孩子让学习变得容易轻松些。这就是传说中的“因材施教”吧。

有一个孩子的基础较差,学习又困难,习惯兴趣都没有培养好。有一次数学有三道题已不会做,爸爸首先让他自己思考怎么做,过了好长时间,他已也不得法,爸爸再给他讲解,直到晚十点整才做完。

我认为目前爸爸的要求稍微高了一些,导致作业时间过长,此时可以直接给孩子讲解。而如果让他自己做,可能觉得困难,加重了对作业的畏难情绪,不利于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讲解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最后的窗户纸由他捅破,这样他有成就感和兴趣。在学习困难的时候以辅助孩子作业完成得好为主要目标,这样老师表扬他有进步,他会有信心,兴趣也会大。早些做完,孩子也可以好好玩,体会到早做完的好处。独立自主的问题可以后期逐渐培养。

[小升初考场上要避免的四个做题坏习惯]

【导读】在考场上的一些不良答题习惯,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绩,小升初考场上要避免的四个做题坏习惯。那么,小升初考场常见的有哪些不良答题习惯?需要怎么改正?

一、卡题,和一道题目较劲,白白浪费时间

往往这类同学容易被卡在第一道题,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紧张。其实,一张卷子的题目的难易基本上的随机分布的,一道题,特别是第一道题一下没有做出来太正常不过了,在一道题上耗费过多的时间,往往会牵扯到我们解简单题目,让我们在这些题目里出现马虎的现象和犯超低级错误,这样我们就不能不说那道题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让我们在考试后对此后悔不已。因此做题一定讲究技巧,在规定的时间内我们将题目答完就好,不一定非得按题目顺序哦!

二、盲目求速度,做题漏洞百出

这在中等程度的孩子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这让我们经常在:审题,表述上吃大亏。

先说审题:我们读题的时候,很多同学有的时候做过类似的题目,因此就想当然的往下做,但事实上,这种题目的考点也就在和陈题的区别上,我们丢分也就出现在:题目没看清楚啦。

看题,画重点;应用题,画出数量关系。一定保证开始要对,否则,一道题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再说表述,很多时候,我们不经大脑,动笔就算,好像什么题目“一想就会”,但往往是“一做就错”,对题目,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可以在草稿上写出,画出,理顺了,我们再往上写,一方面保证正确率,另一方面保持卷面整洁肯定不吃亏啊。

三、做题偷懒,能懒则懒

在老师阅卷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的书写上有一定的问题,比如说计算题的过程偷工减料,书写歪歪扭扭,填空题数字写得四不像,数字与数字的间隔模糊等等,实际上如果不是知道答案的老师阅卷,这些答案是很难判断的,严格来说甚至都是错误的。在这上面丢分,就是煮熟的鸭子飞了。

四、完全没有检查习惯

掐着时间做到最后一题,匆匆扫一遍,便以为万事大吉了,就等交卷。实际上,这有个良好的检查习惯也能得到不少分。按照我们的习惯,可能有题我们跳着做了,该回去补了;一个简单的题目可能有好几个答案哦;应用题除不断可能有问题哦;这道题,我们的答案可以反带回去,顺着解一遍或许会和题目的数据对不上哦„,检查出一两个问题,或许你的卷子就是满分了。

[心灵鸡汤:灰心丧气时你可做的11件事]

我们的人生历经高潮低谷,无论是挫折还是磨难我们都应该尝试利用自身正能量来化解,不论自己是有多灰心还是失望我们可以采取些措施来改变自己萎靡的状态, 心灵鸡汤:灰心丧气时你可做的11件事。下次觉得低落的时候,可以尝试下以下方法。

每个人都有灰心丧气的时候。正是这段时光充实了我们的人生经历-高潮低谷。如果我们不经历低谷又怎么能达到人生高潮呢。

灰心,失望,失败和挫折-都是能帮助我们保持坚强心态的东西。生命的秘诀在于从这些经历中学习,减少我们持续萎靡灰心丧气的时间。所以下次觉得低落的时候,试着干干这些:

1.从长远的角度看

当我们的期望(我们觉得应该发生的事情)没有变成现实(实际发生的事情),我们就会失望。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期望都是不切实际的,这也和我们对时间的预估有着一定的关系。如果我们从长远去看,放低一下期望,也能有效减轻我们的失落感。事实是最值得我们付出努力和时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等着好结果。所以耐心点吧!

2.记住!没有真正的失败,只是成长教育而已。

当认为我们在某些事失败之后,低落感也随之而来。然而,失败并不真正的存在,除非我们给事情赋予了失败的含义。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得到想要的结果,只需要采取新的行动。与其把失败当成是一件坏事,

我们可以选择把失败看成是一种沉成长教育,一件好事。如果这样看待问题,我们就会知道失败并不是什么坏事或者需要尽力避免的事情。只是一个小挫折而已。这样想,低落感就能减轻啦。

3.不抛弃理想,再做一次白日梦吧

感到沮丧的时候,想想自己的理想。想想我们想要获得些什么。仔细的去想,感受一下如果梦想成真会是什么感受。对我们会意味着什么?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心情。一旦我们去幻想,去感受,就会感到充满了力量,沮丧也就烟消云散了。

4. 不要让自负阻碍了自我的发展

自负往往是造成失落感和沮丧的最主要缘由。其实并不一定要这样,我们可以控制自己。一旦控制了,我们就已经迈向了进步的阶梯。一旦我们真正有能力去面对处理那些批判、挫折,我们就会得到成长的礼物。成长的尽头是幸福。

5.不要和别人比较,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

毫无疑问,一直把自己和别人比较绝对会让我们低落。为什么呢:我们往往看到的都是他们的成果、成功和优点。我们看到的是他们有我们却没有的部分,我们看到的是为什么他们比我们优秀。一旦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感到失望为自己感到难受。同时,我们很少去关注他们的挣扎、害怕,挫折和失败。

所以不要这样了,这只会让你更加泄气。不要比较,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着。让别人去激励你固然好,但如果别人的故事让你觉得自身有所不足,那么只需要专注自己就好了。

6.忘掉所谓的奖赏,专注于行动,付出最大的努力

如果我们做某件事唯一的动力在于可能会获得的奖赏,那么我们就不知觉走上了一条失望之路。行为本身就值得被奖赏。这样一来,我们永远都是“自由之身”,自由是幸福的核心。如果在做一件事时不需要别人的褒奖,也不需要对工作肯定的奖励,那么我们就真的能够专注于工作做到最好。一旦取得进步会非常开心。

7.改变自己的“规定”获得幸福

什么时候会感到幸福?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会让我们觉得成功?这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么?如果不是,那我们也许就把自己推向了失败的不归路。所谓的规定,我指的是一些必须能让我们感到成功的特定场景。

我们需要为自己制造规定,我们需要遵循这些可以由自己掌控的规则。比如我的规则是:只要我成长进步就是成功,只要我付出努力就是成功。

8. 想想我们该花时间和谁在一起

和我们相处最久的那些人也许是带来沮丧的最大因素。这听起来不大舒服,尤其是他们会是家人或爱人。我们总会不知觉的变成身边最亲近人的样子,如果我们一直和消极的人在一起,为他们感到难过,我们也会被影响和他们一样去看待生活。

那该怎么办呢?我们不能简单的把爱人排除在生活之外。所以能做的就是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加入积极的同龄人小组。让周围充满了正能量的人作为平衡。不知不觉我们就会吸取这些正能量,也能帮助我们减少沮丧感。

9. 出去活动一下,呼吸新鲜空气

新鲜空气和阳光真的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当我们觉得沮丧时,只需要简单的走出去呼吸新鲜空气。运动锻炼能让心情变好,好的心情能带来更多积极的情绪。如果我们觉得低落,那么就深呼吸,去郊外看看,感受新鲜的空气,享受阳光的沐浴、远足、散步、骑车或是游泳跑步,什么都可以。只有这样做绝对会很开心。

10.和导师对话

在沮丧时,导师是我们最大的智慧之源。所以当失落感悄然到来,跟导师一起喝杯咖啡吧。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给我们一些智慧提示。很多时候,他们给予我们的爱和关怀能帮助我们走出自卑,也会帮我们制定详细的计划来走出沮丧。

11.去找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这是减少沮丧最好的方式。找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然后帮助他们吧。这真的非常简单。在服务别人的时候,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们也会开心。当全身心的帮助他人,从他人角度想问题时,沮丧也就不复存在了。沮丧是一个内化的情感,当我们只关注自己时才会有如此糟糕的感觉。然而当我们停止考虑自己,开始转向帮助别人的时候,一切都好起来了。

[小升初十种高效复习方法]

一、复习时要做到“五到”

即复习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耳到、心到,小升初十种高效复习方法。尤其以心到最为重要,通过全身心的投入,多器官感知信息,记忆的效率就高。

有研究表明,光看只能获取知识的20%,光听只能获得知识的15%,如果眼看、耳听、手写、脑思同时并用,则可获取知识的50%,所以“五到”是提高复习效率、增强记忆能力的关键所在,一定要养成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习惯。

二、要养成固定时间内复习固定内容的习惯

有关资料表明:一个人确实存在着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内,做某一类事情可获得最佳效果的生理、心理规律,这就是人体生物钟现象,这一规律运用到复习上就要求养成固定时间内复习固定内容的习惯,一到这时间,心理上就会做好准备,复习的效率就高。

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复习

大量的实践证明,理解后的知识易记难忘。可见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要复习好功课,必须先得把知识消化了才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上课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把课听懂,当天的疑难问题当天解决,决不拖到第二天。

四、要及时复习

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研究发现,人们对学到的新知识,一小时后只能保持44%,两天后只留下28%,6天后只剩下25%。这些数据表明,知识刚学过之后,遗忘特别快,经过较长时间以后,虽然记忆保留的量减少了,但遗忘的速度却放慢了。

即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因此,当天课堂上学过的新知识,除了该堂课上学过的新知识,当天课后还要及时再复习。

五、要经常复习,复习的次数要先密后疏

刚学过的知识遗忘得又快又多,所以复习的次数相对要多一些,间隔的时间也相对要短一些,即是说要经常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加深,每次复习的间隔时间也可越来越长,到了一定的时候,知识就能牢固记忆,不复习也不会忘记了。

六、复习时要做好四件事

1、尝试回忆

就是下课后独立地把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回想一遍,这样可以及时检查当天听讲的效果,提高记忆力,增强看书和整理笔记的针对性,养成善于动脑思考的习惯;

2、看教科书

重点看尝试回忆时想不起来、记不清楚、印象模糊的部分,高度概括课文内容的语言以及有利于记忆、带提示性的语句;

3、整理笔记

先把上课时没有记下来的部分补上,再把记得不准确的地方更正过来,以保证笔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看参考书

把精彩的内容、精彩的题目及时摘到课堂笔记上,这样就会促使知识掌握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使学习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七、要适时做好系统性复习

一个星期、一个月下来,或是学完了一单元新知识,一定要把各科知识整理归类,系统复习,俗称“梳辫子”,经常这样把所学的知识条理化,久而久之,我们所学知识就很清晰地印在大脑里。

八、复习要有雷打不动的计划,注意分配好复习时间

每个星期的每一天对各门功课的复习都要作出明确的安排,在时间的分配上要处理好各门功课的关系。

九、复习要有切合自己实际学习能力的目标,并且有达不到目标的自我处罚措施

十、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复习

特别是平时一些闲散、短暂的时间都要利用起来,还可以把每科的基础知识做成一张张小卡片放在身边,以便随时拿出来复习、巩固。

[亲身体会:中美教育的差异]

我儿快7岁了,目前就读美国洛杉矶附近的公立学校一年级,通过他在公立学校学前班及一年级的经历,我想写写自己对中美教育差异的感悟,供儿童在中国国际学校或将来打算送孩子来美就读初、高中的父母及老师们参阅,亲身体会:中美教育的差异。

1、美国和中国数学教育的差异

美国和中国在数学教育上,最大的不同在于对数学基础的认知教育。

美国教育强调培养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并加强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现在是秋天,老师会让孩子们去观察落叶的颜色,孩子们会注意到绿叶子越来越少,黄色、红色叶子越来越多,通过10以内的简单加减法的练习,寻找数字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绘画和自己编写简单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加强对数从具体(色彩分明)到抽象(数学题)的过渡。

同时,美国数学教育的出发点不在于会快速进行加减运算,那些工作可以交给计算器,而是学数学是为了什么?看似很深奥,其实答案很简单: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所以美国学前班数学除了熟知1到10,了解11到50以外,主要学习“模块排序”,即在一排不同图形或模块后,找出下一个图形或模块是什么?举例说,一个从左到右为圆圈、三角形、正方形、圆圈、三角形、正方形,问下一个图形最可能会是什么?这种看似简单的练习与数学无关,但是在以后的高等数学的学习中,寻找数之间的排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日后的生物、化学、物理等的实验数据中,通过似有似无的排序,寻找可能的方向和答案。提升到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重复、重叠了许多可能的排序,都是耐心的抽丝剥茧后,才有结果摆在人们面前。正是因为美国数学的落脚点在于生活,所以在儿童学前班的一年时间里,反复的通过孩子们玩模块、绘画、表演等触觉、视觉、身体等全方位感受排序的概念和快乐。

中国数学教育的出发点不同,重在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数字的敏感)。学校和家长都很在意儿童数学加减运算速度快不快、乘法口诀背得熟不熟,归根结底数学成绩好不好。日后造成孩子两级分化,一是数字关系越来越复杂、枯燥,不喜欢数学;二是埋头在数学题海中畅游,直到高考数学成绩优异,出来生活和工作后,也不知道数学跟自己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一点,在从中国来美国留学的初、高中身上尤为明显。美国同级的数学比中国的低很多,中国来的孩子有明显的数学优势,但到了大学,美国孩子在小学就培养的缜密思维、洞察能力就会在实验中、报告中爆发出来。

2、中国和美国英语教育的差异

中国和美国在英语教育上,最大的不同在于说英语的主动权在哪里。

美国老师面对的是班上三种人(一般20名学生)。一是英语是母语的,二是英语是第二外语的,三是不会说英语的。如何在一个班上让三种人通过一年的学习都有显著的进步是老师教学的重点。因此,美国老师面临的挑战比在中国教英语的老师面临的挑战更大。我发现他们教学的重点在于分组并将英语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分组有两种:一是阅读时,好中差的分开阅读适合自己,而且自己喜欢的书,并在小组中与老师对话,二是其他活动时,好中差是混合在一起交流和讨论的,提高同学的听力和理解力。老师在教授英语时,主要围绕当

周的关键字进行学习。如CAN,老师会让同学说、写、画我能做什么?孩子们的答案各式各样,自己写下来,即使字母拼写有误,老师能猜出来就行,如游泳,水平好的写swim、一般的写swm、差的写sm,老师都算对。按美国老师的观念,小时候7写反了,不代表70岁时还只会反着写。英语学习主动权在孩子,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思考、观察,自信心中途不被打断,学习的兴趣就能慢慢的培养。

中国老师面对的都是英语是第二外语的孩子,起点都差不多。但学校侧重选择统一教材教所有的孩子,老师在课堂上说得多,孩子们真的就把英语想像成一门功课,认真学习写单词,了解对应的中文意思等,而不是一个用于语言交流的工具。6岁在国际学校的孩子,出校园,只能进行How are you?这样的对话是不应该的。儿童英文书读起来一点语感都没有,是很可怕的事。说明孩子的自主学习、观察能力正在被削弱,以及阅读英语的兴趣是外力强加的。

3、美国和中国中文教育的差异

美国和中国中文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灵活性,要点是因材施教和趣味学习。

美国出生的有中国血统的家庭,大部分都倾向于让孩子学习中文,因为未来几十年世界的主要舞台是中国。一般在美国的华裔家庭的做法是:课后下午2、3点一般有专车直接送小学生到中文学校,一些中文学校除了教中文,还有绘画、乐器、舞蹈、体育等专业课程可以选择。孩子们上了初中或高中就停止了中文的学习,因为学校课业多,自己专长需要大量练习时间。等孩子上了大学,再决定作为第二种语选修中、高级中文课程。这种教学的结果是:孩子一开始学拼音或繁体字的注音符号就兴趣大跌。下课后都在用英语交流,回家能听得懂父母的中文意思,用英语回答。

我在请教了许多有成功经验的父母后,总结了一套灵活的教学方法,自己在家教授,很有用,而且事半功倍。具体做法是:

开始,选用一套大部分中文学校选用的中文教材,直接从第一课学“大、小、一二三四”开始教说和写。中文学校却是先选择教拼音或繁体字的注音符号,缺点很明显:一是孩子对背一大段天书不感兴趣;二是正在学校学习和巩固英语字母长、短音,拼音的书写和发音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混淆。

接下来,就是父母的坚持了。我是周一到周四学习新字或做作业,周六一定要复习,每天中文学习时间平均不到15分钟,但滴水穿石的道理谁都懂,总之贵在持之以恒。其中,

并非每天一定是固定15分钟,根据孩子、学校、家庭的状况,调整当周学习时间长短是需要父母思考的。不要让孩子学习中文成为负担和不愉快的事。当孩子会主动背诵“我去中文学校”“我的生日”“静夜思”等,家庭一定要作为重大事情来对待,从而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兴趣。同时,我会跟孩子一起学习,例如“静夜思”,通过观察早晚草地上的霜和床前地上“霜”,说出它们的共同点和区别。我常常会在进屋前看看天上的月亮,然后给远方的家人打电话。孩子就能了解月亮与远方家人的关系,从而理解中国文化中月亮代表的意境和文化内涵。我也会趁着孩子观察月亮时,讲许多有关月亮的传说,培养孩子对神秘中国文化有探究的一颗心。

再接下来,就是孩子经过一年多的中文学习,会写或认识两三百个常用字的时候,可以开始一周三次写三句简单的中文日记了,如:我去学校上学,老师和我们玩了熊的游戏,我很高兴。刚开始时,我会教他写“熊”字,其它的字都学过,可以查书中生字表,进行再复习。慢慢地,写出兴趣了,生活中的过程都进入了日记,包括公园、教会、生日派对、动物园等,字也越写越多。当然,我也会有相应的鼓励和奖励措施。

最后,就是适时激发孩子自觉学习的兴趣(在孩子后面推一下)。一旦发现孩子有了自发学习中文的动力,想自己阅读中文书、看喜欢的中文电视来开拓词汇量,教材和妈妈每天慢悠悠地阅读一本中文书(要照顾妹妹的听力)已经满足不了孩子日益探索的欲望时。我开始认真的教授拼音(正在进行时),不用孩子跟着写,看见了拼音,会读就行,起辅助作用。日后,他就能自己阅读带拼音的中文书、看有中文字幕的电视、在电脑上打拼音写作及查询自己喜欢的资料了。这也是作为家长所期待的。

中国国际学校的孩子学习中文,也是从拼音开始学的,这种学习的不妥之处我在上文中已经介绍得很清楚了。另外如“大”字,非得在写大字时,上面跟着重复写拼音da,并且标上第四声。请问哪个孩子不知道它是第四声?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弄得孩子苦兮兮的,说不定,以后只愿意说写英语,那时候,就会远离家长的本意了。就像英文,在美国学英文,根本就没有我小时候学的音标,现在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一些学校也取消了音标(因为老外不懂音标)。原因很简单,学了音标后,我会先把英文和音标结合,然后才能读出来。到美国很久才慢慢戒掉了音标的影子。学中文也是一样,中国学习的孩子培养出语感和兴趣是必要的。关键是以后来了美国,还有没有继续提高中文水平的意愿。未来的世界不是停留在会读、写中英文的人身上很久,而是属于通晓中美文化内涵和底蕴的人。

4、中美父母与学校关系的差异

中美父母与学校关系,最大的差异在于谁对孩子的教育承担主要责任?

美国学校从来没有觉得它们应该对孩子的教育承担主要责任。孩子每天只在学校停留四分之一的时间,大部分时间是交给家长决定的。学校只对孩子们在学校完成教学计划的好坏进行评估。美国家长也知道,学校的学习成绩不能代表孩子的未来,因此,倾向于寻找孩子的兴趣点,由于种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的不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就起了关键的作用。如非洲裔的喜欢田径项目、篮球(身材高大、弹跳好);墨西哥裔的喜欢橄榄球运动(身材魁梧、重心低、抗冲撞)、美国白人喜欢棒球、曲棍球等;华裔喜欢个人才艺的学习(钢琴、小提琴、绘画、中文等)。因此,会看见真正的美国父母课后、周末在公园运动场陪孩子们的画面,一群家长坐在自带的折叠椅上观看孩子们的练习或比赛。父母休年假时,带着孩子们去露营;探索不同的国家公园;出国旅游等,不会闲在家中。美国家长比较认可孩子的教育是自己的责任,学校只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一种方式之一,因此也是满怀谢意的自愿参加到学校的义工行列中。也有家长们推选出来与学校对话的家长委员会,家长与学校之间可以说是相互信任、帮助、和谐的关系。

在中国的国际学校被迫承担了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这种责任的压力来自于家长。家长认为,我花了比一般私立学校更多的钱让孩子来你学校学习,你就有责任把我的孩子(们)培养成你学校宣传的那些优异的、上长春藤学校的学生一样。因此,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画面,接送时间,保姆、开高级轿车的司机穿梭在校门外。父母与学校之间的桥梁是保姆、司机手中的学校书面通知或邮件往来。一般中国爸爸忙于工作,中国妈妈学历不低,在忙什么呢?答案家家都不同,结果都只有一个:都很忙。忙得没有时间与孩子同行,了解孩子对新一天的学习展望,以及放学后最想第一时间告诉父母在学校中发生的事情。教育程度不及父母的保姆、司机担负起了倾听孩子心声的最直接的群体。同时他们也担负起第一时间向孩子父母汇报孩子在校情况、课后各种辅导课学习情况的第一表述群体。

5、美中孩子课后活动的差异

美中孩子课后活动的差异在于:课后活动的选择权在谁?课后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真正的美国家长一般会引导孩子选择课后活动。如果父亲很喜欢曲棍球,他会让孩子从小看比赛,买曲棍球回家一起玩耍,培养孩子的兴趣。这样比较能顺理成章的让孩子学曲棍球。但孩子不喜欢这项运动,想改学其它,父亲也不会硬逼着学。美国家长比较喜欢孩子参加集体项目的比赛,这样自己可以和其他家长聊体育、谈天说地,孩子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组织和学习与人相处。可以看见孩子们参加自己喜欢的项目,那种脸上洋溢的自信和满

足,是在钢琴前被逼忙着考级的孩子所没有的。由于种族的多样性,学区的运动会更像家庭的大聚会,一家人共同边吃边拍照、呐喊。孩子的运动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主动参与。对于真正有体育天赋的孩子,长期的获奖和家长的发掘、用心培养才有实质的意义。对于跑一圈(个人或团体),小组里得了前三名就立刻有奖牌的孩子们来说,纯粹是来感受体育场的开心气氛。课后活动让美国孩子自己去了解和感受参与、合作、协调、友谊的过程及意义。 中国家长一般会比较主动决定孩子的课后活动内容,因为家长总是觉得自己比孩子更加高瞻远瞩,孩子将来一定会感谢我的。因此踢踢足球,作为业余活动的一小部分可以,才艺才是真正的课后活动,特别是可以在人前展现个人成果(考级)的学习最受家长青睐。课后活动的成果让中国孩子在未来大学申请、工作机会中,谋求一个更接近理想目标的机会。

6、中美父母与孩子关系的差异

中美父母与孩子关系的差异在于:孩子是谁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中国父母会说:“孩子是谁的?孩子百分之百是我的,我的。”所以才让孩子上国际学校,送他/她们出国读书。我想强调的是:中国父母比较喜欢规划孩子的未来,把孩子与自己、家族的事业或家长的脸面联系在一起。如果孩子的成长比喻成在山中找出路,那么中国父母心甘情愿挡在孩子的前面,为孩子在丛林中斩荆棘,吓退一切野兽,开辟直达山下的宽广、平坦道路,然后把孩子送上准备好的最新款法拉利车,并接受孩子从车上扔出的一切不顺心和困难。孩子长大后,父母最大的用途是自动取款机;事业的平台;人脉的桥梁。

同样的问题问美国父母,孩子是谁的?答案也是“我的”。只是会多加一句:“是上天(上帝)赐给我的”。这种认知上的不同就有了微妙的差别。孩子是上天赐予的,孩子首先是个独立的个体,其次才是家庭的荣幸拥有他/她(不管是否残疾、有缺陷)。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美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它会认为校车中坐的每一个美国出生的孩子都有成为美国未来总统的可能性,而对孩子们的安全加以最好的保护。同样,如果孩子的成长比喻成在山中找出路,美国父母比较喜欢站在孩子的身后,同他/她一起感受丛林中的风雨,跟孩子一起分析问题所在,提供相关书籍或线索供孩子做决定。孩子下山的路一般都是曲折迂回的。下山后,有可能只有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可走,但那又何妨?孩子长大后,父母最大的作用是:孩子即使以后独自在羊肠小道在走,想起自己的成长曾经有父母一路相随,真好。这就够了。 会有人觉得我的比喻太玄了,中国孩子有那么娇气吗?那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便于大家理解。6岁的小男孩得到了一个遥控赛车,很高兴。中国绝对部分大人一定做了如下事情

的一件:帮孩子打开盒子;把赛车或遥控器从硬纸板上拆下来;用十字锥打开赛车(遥控器)的后盖;帮忙安装电池;重新拧紧盖子;教授遥控器的使用方法;帮忙扔垃圾。我想告诉中国家长的是,美国小孩得到一个遥控赛车,从第一件事到最后一件事都是自己处理,至少我根据美国友人的经验,是这样教育我的孩子的。

总之,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心理的健康是当今每个中美父母最大的祝福和安慰。愿天下父母和孩子都能得到来自上苍的祝福吧。

随文赠言:【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的舒解剂,是我们的压力的流泄口,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是我们犹疑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我们思想的散发口,也是我们沉思的锻炼和改进。 ——杰里米.泰勒,美国政治家】

[高中生写作文的技巧]

一、慧眼传神的标题 要在考场中取悦阅卷老师,先用传神的标题去构建作文的佳境,尝言:标题是眼睛,高中生写作文的技巧。好作文就要有一双迷人的慧眼。现在我们训练了大量的话题作文,大量同学却把标题拟得老气横秋,或者干脆用话题作为文章的标题,让人一看就不愿给高分。所以作为考生的你要充分意识到阅卷老师的疲惫,用尽量新、雅、美的标题去引起老师的注意,标题拟好了,实际上也是在为考场作文创设景致,而独特的标题更是作文独僻佳境的最好体现,会让人为之一震。

二、一言九鼎的识见

对于中学生的作文,阅卷老师尤其看重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观点见解。在阅卷的过程中,老师始终在留意或寻找考生作文中最能代表其识见的内容。因为任何一篇文章总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主题服务的,识见的水平如何,直接关涉到作文得分的高低,因此作为考生应该不断磨砺语言,砥砺思想,尽可能在作文中表达一言九鼎的识见。而实践证明,精要而有深度的认识与见解,会使本来很平常的作文内容为之境界全新,无眼之龙也会因为你的点睛之笔而畅游九天之外。

三、千描百绘的特写

考场记叙文,阅卷老师最看重有没有场面描写,看场面描写时,老师又最看重有没有特写镜头。因为写好特写镜头在阅卷老师看来,就是写好记叙文的最佳境界。什么是特写镜头,即考生借鉴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对人物、景物的局部特征加以浓墨重彩式的描写或精细刻画,从而凸现一个感人的形象,展示一个精彩的细节,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的艺术手法。所以为了与一般平铺直叙式的记叙文境界有别,考生应该独辟特写的佳境,让考场记叙文因为特写而牵制住老师的眼球。

四、诗情画意的意境

考场散文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有时即使寥寥几笔,也让阅卷老师如获至宝。意境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的高度融合,就是作者所创造的那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散文要富有诗意,就应有意捕捉优美的意象并寄托感情,形象一点说,就是要在写散文的时候,感到仿佛是在写诗和作画,要表达出情味、画面和韵致,同时要追求语言的诗化,主要表现在凝练含蓄、形象具体、音韵节奏等方面。要特别善于用精炼语句点染诗意,通过绘形绘色绘声的描写让阅卷老师生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满目生辉,满口溢香。

五、生动形象的说理

考场论说文的最高境界是议论生动形象,阅卷老师特别害怕大段罗列高深理论,板着面孔说教,愿意看到考生把议论中抽象的,难懂的道理或见解,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之变得具体、变得形象;把议论中冗长的客观的论述,采用一定的技巧,使之变得生动活泼,摇曳多姿。比如使用比喻论证,因为喻体的为人熟知,而本体与喻体之间又具有相似点,议论起来就会独僻蹊经,别开生面。而如若在议论中始终贯穿生动形象的说理,则自成妙境。

六、“听唱新翻”的境界

内容是由材料来完成的,考生常常觉得只有那些虽显陈旧却典型的材料才切合题意,因而写出来的文章就显得陈旧无新意,阅卷老师评改同一道作文题,若考生总是使用同几则材料而无新意,这样的作文无疑就会被打入冷宫。所以不妨“听唱新翻”,以另外全新的角度去驾驭材料,比如说到屈原,xx年的一考生开篇一句就亲切的询问:“是你吗?”紧承而来是一连串的问话,似为不解之惑,实则屈原精神的再现,将屈原心灵的选择——爱国展现无遗。诸如此类的“新翻”,不仅会使阅卷者欣欣然,也会使自身的作文境界为之一新。

七、飞扬多姿的文笔

考场作文,语言和内容是阅卷老师最为看重的两个方面,也是体现考生写作潜能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在作文中,如果写景状物,绘形绘色;写人叙事,生动传神;议事言理,生动风趣。在语言上广采博学,遣词造句力求神韵,甚至广用修辞,文笔飞扬多姿,那么通篇就会文采洋溢,处处精彩,也就达到了文章的另一种境界与高度。语言“有文采”,可以弥补发展等级其他方面的不足,用语言的恣意挥洒来张扬考场作文个性化的境界,已是考场作文成功的最为公开的秘密。

八、溢出纸外的真情

构思是文章的骨架,内容是血肉,而情感则是神经。阅卷老师认为“文章不是无情物”,一篇好文章,就应该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换言之,即使文章的内容很平实,但情感却足够真挚,就像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同样也能憾人心魄。在考场作文中,写人记事发议论,心中饱藏真情,让现实生活的“境”与溢出纸外的真情相呼应,则自成佳境。没有情感的“境”,如同行尸走肉,令人生厌。用真情关照生活,虽一花一草,一人一物,也熠熠生辉!

九、精思巧构的设计

一篇作文最能体现佳境的是构思,而篇章的创意又最能体现构思的匠心。在佳境创意上求新,一是要有奇特的想象,二是要学会变换角度。首先通过奇特想象创设佳境。奇特的想象主要是指创造性想象,是作者按照自己的创见形成某种独立性想象的心理过程。在具体运思中,作者由命题去构造新的形象或建设新的理论。如果囿于一个观察点,庐山只能给你固定不变的老面孔;调整视角,“横”看“侧”眺,那么奇峰异岭就会迎面而来,获得“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审美愉悦。只有用创新的眼光审视话题,运思谋篇,佳境才会脱颖而出。构思时,机智地寻找“变异”点,形成变异式佳境;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形成反向式佳境;避开由范例引发的“第一构思”,把目光投向“另类”,形成另类式佳境;避实就虚,以虚驭实,形成就虚式佳境等等,都会使文章创意不凡。

十、迷众勾魂的文面

在考场中,最能引起阅卷老师直观好感的就是文面。文面就是文章书写、标点符号、行款格式所构成的整体面貌。优美的文面应该是:书写规范,字体工整,整洁美观;标点符号使用正确规范;行款格式正确,卷面美观可人,这些也是考生语文能力的最直接的体现。文面能够迷众勾魂,有时即使也内容与语言有较大缺憾,阅卷老师也会爱屋及乌,给你一个满意的成绩。谁说绝美的文面不是一种作文成功的佳境呢?!

当然,考场作文的评分依据不是唯一的,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标准也不是唯一的,这就给我们考生平时的个性化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上面罗列的考场作文独僻佳境的10种方式,是站在广义的角度,以一个高考阅卷老师的身份来提醒大家的,在考场作文中,这10种方式可以单独、可以综合几种一起使用,其实,考场作文独僻佳境的方式还远远不止这10种,限于篇幅,不再一一罗列,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高中生写作文的技巧〕随文赠言:【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的舒解剂,是我们的压力的流泄口,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是我们犹疑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我们思想的散发口,也是我们沉思的锻炼和改进。 ——杰里米.泰勒,美国政治家】

[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处罚 处罚是什么意思呢,处罚就是打骂的意思,这招很管用,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为什么这招管用呢?对一个初中的学生说道理,他们比家长说得还深刻,给他们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都是脑袋管不住手脚的人,只有打骂是最管用的,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古人讲,玉不琢,不成器。但家长在处罚时一定要注意五项基本原则,否则就是烂杀无辜了:

1.处罚是最高级别惩罚,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已经成了滚刀肉了。”为什么呢?他的孩子犯了一个很小的错误却一直承受最高级别的刑罚,

2.处罚的最高境界是爱自己的孩子,要爱自己的孩子,当家长准备动手的时候,要是发现自己孩子已经哭了就不要再打骂了。点到为止,起到威慑力就可以了。

3.处罚前要让孩子明白处罚的规矩,当周末家长看见孩子看电视时说:“你,写作业去。”有很多孩子离开电视机时有两个问题搞不清楚:第一个是为什么家长可以看而他不可以看;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可以看电视。因为你的家里没有规矩。

4.就事论事的原则 ,犯了错误以后要就事论事,不要数罪并罚的原则。

5.立即处罚的原则,有的母亲当孩子犯错误后心软了,总是说:等你爸回来收拾你。

二、陪读

紧密式陪读,适于不自觉的、注意力长度低于10分钟的初一以下的孩子。方法是孩子做作业,家长坐在孩子同桌,以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

松散式陪读,注意力相对集中的孩子。方法是,每天晚上孩子写作业时要求他把门打开,家长把电视机关掉,保持家里安静。这扇门必须打开,有的家长说孩子房间的门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都打不开。有的孩子关着门,在自己的房间里一学就是两个小时,你相信吗?可能吗?他们把门关上以后肯定发生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一个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就是在关上门以后形成的。

三、表扬对孩子是一种激励,但要注意不能滥用表扬。

举个例子,一个初一的孩子家长听完赏识教育以后说:听了赏识教育,我把我的孩子整整表扬了一年,也没有把学习表扬上去。所以,表扬只对弱智和小学生适用对于一个智商正常的初中生,家长滥用表扬的话,他们是很容易看出家长的阴谋诡计的。

四、监督

学习计划做好以后,家长要陪伴孩子做好监督工作,以前讲过坚持21天,就可以使量变到质变,孩子学习不好,习惯没有形成,第一个放弃的人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家长能坚持21天学生也能坚持21天。

单一的教育方法都会导致学习习惯的失败,知子者,莫若父也。只有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要将这四招融汇起来使用,不能只批评不表扬,也不能只表扬不监督。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