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鲍勃・泰勒:数字时代的精神领袖]鲍勃迪伦
 

[鲍勃・泰勒:数字时代的精神领袖]鲍勃迪伦

发布时间:2019-01-01 07:36:54 影响了:

  他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企业家,甚至连个博士学位都没有,但是无论在互联网还是PC的发展历史中,鲍勃・泰勒(Bob Taylor)都可以牢牢地占据一个重要的席位,而且这个位置十分靠前。1965年,他担任高级研究规划署(ARPA,“阿帕”)信息处理技术处处长,任职期间,他第一个萌发了新型计算机网络试验的设想,并筹集到资金启动试验,这就是互联网的前身――ARPANet(阿帕网)的来由。他把拉里・罗伯茨招入“阿帕”,具体负责项目,直接促成了今天互联网爆炸式的发展。也是他,毫不犹豫地决定支持计算机怪杰道格・恩格尔巴特(Doug Engelbart)的研究,促成一系列计算机技术的诞生。
  1970年,泰勒负责创办施乐帕洛阿托研究中心(PARC,简称“施乐帕克”)的计算机实验室,招集顶尖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计算机研究的天堂,孵化出各种突破性的PC和网络技术。为70年代末PC革命准备了充足的技术条件。依靠这些技术,直接孵化出Adobe、Novell和3Com等公司,并使得乔布斯、比尔・盖茨等计算机业余选手可以赤膊上阵,直接操起他们准备的武器,引爆PC革命,并使自己平步青云、大发其财。
  施乐帕克发明了Alto个人电脑,然而是IBM发布了IBM PC;施乐拥有带鼠标、图标和视窗的图形界面用户,然而是苹果和微软发布了Macintosh和Windows;施乐发明了“所见即所得”的文字处理,又是微软大胆地放进了自己的Word中并征服了整个办公市场;施乐发明了以太网,但如今争夺市场的是Cisco和3Com;虽然在激光打印机方面,施乐还有一定的市场,但却是IBM于1975年最早推出商业产品,而今是惠普一马当先……
  这一切,多少要归功于“泰勒的英明领导”。离开帕克以后,他又组建了DEC在帕洛阿托的新研究中心,这又是另一个世界级的计算机实验室。领导开发高性能工作站和Java编程语言的前身,以及其他一些先进的网络和存储技术。而其中最让他得意的就是电子书。
  “他不但是富有远见的梦想家,而且是执着的传教士,他像一头斗牛犬一样。他将计算机界最好的脑袋都集中在一起。而他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技术管理者。”这些世界顶尖的技术天才,他当年的老部下,对他都口服心服。
  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在为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而惊讶,只有泰勒感觉平淡,相反他还奇怪发展得如此之慢:“我早就预言了互联网。1975年,所有的技术都已经准备好了;1985年,所有的技术都应该很平常了;而直到1995年,居然才开始起飞。看来,我对时间的规划很糟糕。”
  
  启动互联网的引擎
  
  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政府启动了一个研究项目。当时,美国各种部队驻扎在全球各地,美国军事部门需要一种命令和控制网络以便有效地与它所有辽阔的财产――士兵保持联系。这种网络需要钱,大笔的钱,而大部分钱要来自为一系列政府计划提供资金的新税收。这些计划之一后来被称为高级研究规划署。核心小组之一是信息处理技术处(IPTO)。目的是在计算机图形、网络通讯、超级计算以及高级教育机器方面进行研究。“没有人要求我们的研究课题必须与某一军事项目有关,但我们通常在没有人授意的情况下,注意瞄准国防部的技术问题,因为这类问题也是美国乃至全世界许多其他部门试图努力解决的难题。”泰勒说。
  作为信息处理技术处处长,泰勒的办公室位于五角大楼的三楼,紧挨着国防部部长的办公室。泰勒的办公室有一间里屋是终端室,里面摆放着三台终端,型号都不相同,分别与3台主机相连。一台主机远在麻省理工学院,一台远在加州伯克利大学,一台位于加州圣莫尼卡市,三个终端互不兼容,各有各的程序语言、操作系统和上机步骤。而三套程序和指令都不一样,一旦有急用,尤其让他头疼。
  大部分时候,他上机都是因为有急事。因为这三个终端都通向计算机界的最前沿。这些设备本身是一流的,但三台格格不入的终端,其嘈杂之声整日不绝于耳,听起来活像一间小破屋乱糟糟地开了好几台电视机。同时播放不同的频道。一不小心,便混淆了,常常把泰勒弄得头昏脑胀。“很明显,我们得想个办法把这些活宝联到一块去。”
  信息处理技术处只有两名工作人员,泰勒本人和他的秘书,但他拥有10亿美元的预算拨款,其中大部分经由他的手流入波士顿、坎布里奇及加州的大学和研究室中。这些经费成了浇灌计算机技术的重要肥料。
  
  伯乐相马
  
  泰勒有极其敏锐的直觉。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本领,总能沙里淘金,挑出富有创新而且能够成功的项目和研究人员。
  1966年,泰勒担任信息处理技术处的第三任处长,他才34岁。他被“终端问题”天天纠缠,他想到为什么不建立一个电子网络,不但自己的三台机器相互可以沟通,而且各地研究小组也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构思成形后,他走进“阿帕”署长赫兹费尔德(C.Herzfeld)的办公室,向他讲了自己的联网计划,建议由“阿帕”出面创建一个小型的试验网络,先搞4个节点,然后再逐步扩大。泰勒讲得很简练。其中最能打动赫兹费尔德的,恐怕就是网络的可靠性:一旦建成了这种由多条通道构成的通讯系统,即使发生了战争,即使某个节点被核武器炸毁,国防部下达的命令仍然可以通过其他节点传送,军事通讯依然畅通无阻。
  “这个工作难不难?”“不难,我们已经想好了怎么做。”“很好,去干吧,先给你100万经费。”赫兹费尔德痛快地开了绿灯。泰勒走出办公室,看了看表:“我的天,只用了20分钟。”
  从这一刻起,泰勒提出的联网项目(后来被称为“阿帕网”),就正式启动了,可以说这是历史上重要的改变世界的“20分钟”。
  有了赫兹费尔德的支持,有了经费保障,还缺一个项目负责人来主管该网络的设计制造工作。这个人既要通晓计算机,又要精通远程通讯。这样的双料人才可不好找。泰勒瞄准了林肯实验室的年轻人:拉里・罗伯茨(Lawrence Roberts)。
  泰勒亲自登门拜访,向罗伯茨谈了联网计划,泰勒把全部情况都倒了出来,但罗伯茨仍不表态。“我要考虑考虑”,他干巴巴地说了一句。
  泰勒觉得罗伯茨的回答等于礼貌的回绝。他失望地离去,想另谋人选。但是除了罗伯茨。似乎没有第二人选。数周后,泰勒再次登门。罗伯茨不那么冷漠了,但彬彬有礼地暗示泰勒:他在实验室干得很愉快,不想去华盛顿当一名技术官僚。
  屡遭拒绝后,泰勒使出了“杀手锏”。向“阿帕”署长赫兹费尔德求援:“你不是掌握着林肯实验室的经费吗?难道你就没有办法让拉里来为我们工作?”赫兹费尔德听后立即拿起电话,给林肯实验室主任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儿就笑着回 答:“让我们等着瞧吧。”
  罗伯茨迫于无奈接受了这项工作。这一年罗伯茨29岁。后来证明这个决策再英明不过,1967年,罗伯茨提出了“阿帕网”的构想《多电脑网络与电脑间通讯》,正确地为“阿帕网”选择了“分组交换”通讯方式;1968年,他提交了一份题为《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的报告,提出首先在美国西海岸选择4个节点进行试验;他领导着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协同攻关,最终导致了“天下第一网”――“阿帕网”诞生,标志着人类社会正式进入网络时代。
  
  不是科学家,也不是研究人员
  
  硕士毕业后,泰勒1961年进入国家航空航天总署,最终他起草了一份研究建议书,讨论人性化的计算机系统。国家航空航天总署同意为他提供资金,但泰勒必须也加入其中。他接受了这一建议,在1961年初去了华盛顿。在那里他成了国家航空航天总署一个小研究项目的代表,该项目是由斯坦福研究院主持的。目标是为人与计算机的交互开发出更好的方式。
  1962年。泰勒与来自信息处理技术处的大部分高级项目的代表出席了一个会议。信息处理技术处小组的负责人――声学家立克里德(J.R.Licklider),是有权使用“旋风”计算机的第一批心理学家之一。“旋风”是20世纪40年代末在麻省理工学院建造的巨大的SAGE计算机前身,它是美国第一个集成化空中交通和防御网的核心。当时。立克里德是BBN(位于坎布里奇的一个技术研究小组)的会员。他的终端与一台早期的数字设备公司(DEC)的计算机相连,并配置成好像自己的“个人”电脑,一群终端“共享”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这是最早的分时系统。立克里德探索了如果计算机在工作时长期与人相伴会形成什么样的关系。他的探索产生一系列科学论文,从而设计出“人机界面”的关键性思路。即人应该怎样与计算机合作。这将被称作图形用户界面或GUI。
  立克里德是泰勒心目中的偶像,当时立克里德正忙于把计算机学界拉到“阿帕”麾下。1963年,泰勒惊喜地收到了一份由立克里德亲自发来的邀请,请他参加国家航空航天总署一个研究项目。立克里德告诉他说,已经看过他写的论文,写得还不错。立克里德的赞扬让他喜出望外。当得知立克里德转向计算机研究后,泰勒马上跟进学习这种新的工具。1965年初,立克里德前脚跨出“阿帕”,泰勒后脚就跟了进来,先给IPTO第二任处长当副手,不久,就自己坐上了那个位子。
  泰勒将罗伯茨拉进信息处理技术处,让他负责网络的建设。一切妥当后,泰勒于1969年离开了“阿帕”,将位置让贤给了罗伯茨。
  泰勒后来回忆说:“我离开国家航空航天总署的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一直赞同立克里德的交互式计算的观点,他在1960年写的有关人与计算机共生关系的文章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虽然我的毕业论文是关于神经系统的功能,但我一直感到,立克里德提出的计算机研究理论最终是会产生结果的。因此,我对计算机的兴趣越来越大,同时渐渐失去了对人脑研究的兴趣。”
  他在犹他大学呆了一年。不久,施乐找上门来。1969年,施乐公司CEO彼特・麦考洛夫(Peter McColough)打算为公司未来创建“信息建筑师”,重点是计算机技术研究,以防公司主营业务――复印机、打印机受到冲击。这就是传奇色彩的帕洛阿托研究中心(PARC)的起源。最初麦考洛夫让乔治・派克(George Pake)负责这项任务,他成为帕克的创始人。而派克的首要任务就是把泰勒找来,让泰勒组建帕克。
  
  施乐传奇
  
  施乐,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技术领袖和商业巨人,它以复印机产业的“开山鼻祖”著称。施乐的前身――哈罗依德公司,是一家生产相纸的公司,成立于1906年。1938年10月22日,一个专利事务律师和业余发明家切斯特・卡尔逊(Chester Carlson)简易实验室里,首次成功地制作出了第一个静电复印图像。他用了几年的时间,试图出售这个发明专利,但未能成功。当时的公司管理人员和企业家们不相信有了碳素复写纸,复印机还会有什么市场,况且当时复印机的原型产品是那么的笨重难看。
  当时有大约20家公司,包括IBM和通用电器公司,都以卡尔逊称之为“毫无兴趣”的态度拒绝了这项发明。最后在1944年,巴特尔纪念研究院和卡尔逊签订了合同,资助他改进这项被他称作“电子图像复印技术”的发明。三年后,哈罗依德公司来到了巴特尔,购买了开发并销售卡尔逊发明的复印机的许可证。哈罗依德公司后来获得了卡尔逊这项发明的全部专利权。
  卡尔逊和哈罗依德公司都认为“电子图像复印技术”这个词过于晦涩难懂。于是他们接受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位古典语言教授的建议,将其改为“静电复印术”(Xerography)这个词源于希腊词根“干”和“书写”。哈罗依德公司又创造出了另一个单词“Xerox(施乐)”作为新的复印机的商标。“静电复印术”(用于形容复印过程)和“施乐”(标识产品)这两个词在1948年同时推向了市场。
  “施乐”,标志着人类第一台复印机的诞生,同时也标志着一个产业的诞生。它引发了办公复印的革命,更进一步地解放了信息。使得信息的传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捷、更经济。它全面改写现代商务办公的新模式。一个企业成为一个产业的代名词,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这也正是对施乐贡献的最好证明和最大肯定。
  在浅尝施乐复印机的成功之后,公司于1958年改名为“哈罗依德施乐公司”。1961年,当全世界都接受了首台使用普通纸的自动办公复印机――施乐914复印机的时候,公司再次更名为“施乐公司(Xerox)”。
  1959年,施乐公司首次推出了914复印机,从1959年到914停产的1976年,施乐公司生产了超过20,000台这个型号的复印机。今天,施乐914复印机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而施乐的贡献还远不止于此。从互联网到PC产业,许多核心技术都源于施乐的贡献。这个源头就是帕洛阿图研究中心(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简称PARC,即帕克)。虽然,帕克并没有为施乐带来多少直接收益,但是它对整个信息产业所作出的贡献,却远远大于施乐复印机。
  
  泰勒的实验室
  
  泰勒既不是计算机科学家,也不是研究人员,但泰勒却是富有远见的计算机战略家,是最好的研究组织者。泰勒的任务也就是物色人才,将全国优秀的工程师、黑客和计算机天才网罗在一起。帕克中心位于斯坦福校园旁。70年代这里还是一片平地,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这里的建筑拔地而起,甚至高过了惠普的建筑。
  如果世上真有一个研究者的天堂。那 么肯定非帕克莫属。从激光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到微芯片的工程技工,再到计算机语言设计者、人工智能程序员、认知生理学家、视频设计家、音响工程师、机械师等等组成了一个乌托邦一般的技术王国。大多研究人员都是临时性研究,来去自由。但是创新本身却成了他们难以挣脱的游戏。
  到1971年,泰勒已为帕克的计算机科学实验室(CSL)招来了五六十名该领域中最出色的人士。用阿伦・凯的话说:“全世界100名顶尖计算机研究人才中有58名在帕克工作。”能将这些天赋超人、个性迥异的天才凝聚在一起,大概除了泰勒,再也没有更好的人能胜任了。在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泰勒创造了扁平式的组织结构。每个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从科学家到秘书都直接向泰勒汇报,里面没有中层管理人员。
  泰勒明白自己的局限,但他却能将这些精英很和谐地组织起来。泰勒只招聘最优秀的人才,每一个应聘者都需要与实验中的每一位研究人员面谈,一方面检测他们的真才实学,另一方面也“检测他们神经系统的质量”。新雇的人通常要与计算机科学实验室中不同的小组着手好几个项目。而且泰勒将他不时地从这个小组换到另一个小组,以实现充分的混合。大家交流的另一渠道就是会议。由泰勒主持。每周都要进行汇报和讨论,泰勒则像一位科学家学校的老师,控制着会议的全局。他又像是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中央交换机,交换所有的创新想法和工作进展,并使实验室和谐运作。
  虽然,观点都来自他手下的科学家,但泰勒指定了研究的总方向。科学家只需埋头工作,一旦他们有新的计算机梦想,泰勒就会帮你处理所有的杂事:设定预算、与公司总部商谈、争取经费以及各种配合:事项。泰勒的角色至关重要,科学家都很服他。泰勒就是他们的老师,他们经常将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称为“泰勒的实验室”。
  当然鉴定泰勒成绩的还要看最终的产出。帕克所获的成果如今看起来都是触目惊心的,这些发明包括:首台Alto个人电脑、个人分布计算、图形用户界面、第一个商用鼠标、位映射显示、以太网、客户机/服务器架构,面向对象流程、激光打印机以及许多互联网上的基本通信协议、信息可视化、合作工具、页面描述语言、专家系统、语音的压缩技术、所见即所得技术等等。
  帕克实验室在十年中完成了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的技术革新。如果施乐能将这些技术及时有效地推向市场,那么施乐将成为信息产业的统治力量,计算机历史也将改写,也就不会有苹果、IBM在PC上的成功故事。
  但是。彼特・麦考洛夫不再是公司的CEO,施乐的高层管理者也无法认识这些十年成果的意义和价值,计算机科学实验室作为计算机研究的天堂也开始走到尽头。大多数都在其他公司开花结果,为计算机业革命作了无偿的铺路石。
  
  施乐帕克圣地
  
  “施乐完全可以在今天拥有整个计算机产业,完全可以比现在的规模大上10倍,完全可以成为90年代的IBM,完全可以成为90年代的微软。”1996年。在电视节目中谈论PC历史时,斯蒂夫・乔布斯慷慨陈词。的确,是施乐帕克为PC革命准备了所有关键的技术条件。这一点依靠帕克技术而发家的乔布斯自然最有体会。
  正如1988年出版的一本著作《探索未来:施乐公司是如何发明了,又忽略了第一台个人计算机的》描写的那样,该公司没能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虽然Alto电脑生产了约1000台,但大多供公司内部使用。直到1981年决定推出Alto电脑的商业机型“Star 8010”时,仍把价位定在16000美元,由于价位太高,无法面向大众市场。施乐也有自己很坦然的理由:“我们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文件,我们致力于任何与文件有关的技术和产品领域,在这一领域实现最高质量和卓越成就。”
  在泰勒看来。这也不是他的过错。“我的任务是创造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技术,如果产品部门无法利用我们的技术,这不是我的罪过。”因此,在上述鲜明的对照中,泰勒可以为前者的辉煌而骄傲,却不想为后者的失误承担责任。但是,泰勒自己最终还是为此付出了代价。
  泰勒是帕克的无冕之王。为了瓦解这个帝国,负责施乐研发的乔治・派克决定将帕克一分为二。一个叫“科学中心”,一个叫“系统中心”,以削弱泰勒的影响。但是,此举反而加剧了内部的冲突。在1977年以前,这种冲突是一种动力。而今,由于施乐业绩不佳,官僚气息加重,预算收缩,冲突就逐渐向恶性滑去。尤其是施乐对帕克研究成果的冷淡,更使帕克人心浮动。正是最紧张的时刻,坎萨斯(Kansas)大学的物理学家威廉・斯潘塞(William Spencer)走马上任,成为帕克主任,与泰勒一起工作。两人看似十分友好,每个周六都一起打网球,他们的妻子和孩子们也很友好。
  
  树倒猢狲散
  
  斯潘塞回忆道:“泰勒从不外出旅行。每天上午10点钟上班,将他的宝马车停在老地方。接下来的8到10个小时他会与实验室的每一个成员单独交流。”泰勒是这些科学家的精神领袖,大家有什么问题都会来找他,甚至三四十岁的博士还会向泰勒汇报他怎样打网球。
  泰勒将斯潘塞视为自己的同盟,但是两人的思维方式有着明显差别。斯潘塞喜欢用技术产品化来评估研究成果,用这个实用主义的尺度来衡量,泰勒的计算机科学实验室(CSL)显然是不合格的。而且斯潘塞的另一个标准就是看实验室与它的“客户”(施乐公司研发部)合作得如何,这一点,泰勒又不称职。斯潘塞权利的压力开始笼罩下来。
  “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我有什么地方做错了。我很抱歉,我会改变一下。”遭到批评时,泰勒如此反应。但实际上,要泰勒改变他一贯的作风和研究方向根本不可能。这使得泰勒无路可走。
  1983年9月19日,泰勒召集了所有部下,斯潘塞也在场。泰勒说:“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机会与如此众多创新的人一起开创新的前景。我很幸运,成为三个创新领域的领导:分时系统、远距离交互网络和个人分布计算。”然后,他吐出了最致命的一句话:“我想告诉大家,我已递交辞呈。”然后走出会场。
  话语如炸弹一般在房间内引爆,斯潘塞试图平息情绪,继续开会。显然,他大大低估了泰勒的影响力。“简直是扯蛋!”一个愤怒的声音从人群中发出,他是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台柱――查克・萨克尔(Chuck Thacker),是MAXC分时系统和Alto的设计者及以太网的共同发明人。“我也辞职!”他紧随着泰勒走出会场。
  大规模的辞职没有马上爆发,但过了年底,在拿到一年的红利、股票期权后,人们纷纷离去。因为泰勒不仅仅是一位领导,还是这个奇异王国的守护神。泰勒一走,再没有什么力量将他们凝聚在一起。 “泰勒为施乐牺牲了许多东西,因此我们不愿听到许多流言蜚语。”阿伦・凯的话代表了大家的内心。阿伦・凯的辞职标志着帕克一个时代的正式终结。斯潘塞收拾了一段时间残局。不久,也卷了铺盖,加盟另一家公司。
  
  技术象牙塔倒了
  
  泰勒离开了创建并领导了13年的计算机科学实验室,为他自己,也为帕克划了一个新的休止符。技术象牙塔倒了!
  当然,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技术是革命的种子。但更重要的是,泰勒离开后,实验室的天才们也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纷纷离去,或加入其他公司或自立门户,作了更重要的播种机。
  以太网的发明人鲍伯・麦特卡夫(Beb Metcalfe)离开后。就创办了3Com;图形界面的主将阿伦・凯(Alan Kay)成为Atari公司首席科学家;负责 Alto 2计算机设计的约翰・艾伦比(John Ellenby),成为Grid公司主席;负责为Alto设计字处理软件的查尔斯・西蒙尼(Charles Simonyi)加入微软;1979年参观施乐的乔布斯对图形界面大为欣赏,当年给他演示的Larry Tesler,1980年离开帕克,加入苹果;查尔斯・格什克(Charles Geschke)和约翰・沃诺克(John Warnock)带着页面描述语言Postscript,创办了Adobe软件公司……
  泰勒想寻找资助成立新的实验室,延续他的梦想。DEC捷足先登,“DEC打电话问我是否愿意担任顾问,然后他们的三位负责房地产的人就上门来问:我们把实验室建在哪里?”
  当然要离帕克不远。泰勒最终吸纳了15名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成员,泰勒成了DEC系统研究中心的主任。施乐的领导飞往波士顿,面见DEC创始人肯・奥尔森,提出强烈抗议,甚至威胁。因为施乐是DEC的大客户。当然威胁毫无效用。
  几年后,奥尔森碰到施乐CEO,向他抱怨这群独立不羁的工程师。“这班人实在是棘手。因为我们努力想将他们与我们的商业策略绑在一起。”
  显然,奥尔森遇到了与斯潘塞一样的难题。虽然泰勒新的实验室很快就是世界一流,但泰勒宏大的梦想也再难以重现。因为随着PC的爆发,汹涌的商业大潮席卷了整个计算机业,并永远改变了产业的形态。泰勒不再属于这个时代,这个时代也无法容纳泰勒。他在帕克所创造的辉煌将成为计算机发展史上永远的神话。
  
  (博客网www.省略供稿)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