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促进作用的研究述评】
 

【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促进作用的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9-01-19 04:06:05 影响了:

  一、国外相关领域研究回顾      国外语言教学研究者真正对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他们从迁移、认知等多角度对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影响作了探讨。
  1 从语言学习经验或策略的角度
  Littlewood将母语习得理论的框架大胆地安放在外语学习理论中,探讨两者结合的可能性。他认为,外语学习过程与母语学习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二者都是通过培养习惯的方法,即模仿、强化、重复等行为来完成,而且外语学习同母语学习相比还有一个优势:母语学习者学习母语时完全是个新手,没有任何学习(包括语言学习)的经验;而外语学习者则通过母语的习得,已经具备了成熟的语言学习习惯,这一优势是母语学习者无法具有的。他认为母语规则的迁移是外语学习者在理解外语信息过程中所采用的积极有效的策略之一。
  Richards、Burt和Dulay对第一和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相似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不论语言学习者是学习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也不论语言学习者的母语是日语、英语、波兰语,还是别的什么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经历着同样的困难并产生同样的错误。这个发现说明任何语言的学习都具有一系列相同的学习策略和语言技巧。
  2 从认知结构迁移的角度
  Dajani认为母语可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迁移。他假设语言学习策略也是一种在学习者头脑中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的普通学习策略之一。学习者已在母语习得中获得许多语言学习策略,必定对外语学习有参考价值。所以,外语课堂中必定要在外语学习和这些策略之间建立联系。
  Selinker认为,不应该把母语对二语习得产生的影响简单地看做是一种“干扰”,而应将其视为一种“认知调节”。对学习者来说,其主要任务不是去克服母语的干扰,而是在认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策略或调节手段,过渡到对目的语知识的熟练掌握。
  3 从对比分析的角度
  语言学家们提出了外语教学中学习者的母语和所学目标语比较要达到的目标,例如培养学习者对母语和目标语的共性及个性的洞察力等。研究者强调,应注意语际共性的迁移效应,使学习者觉察到语际共性比让学习者觉察到语际异性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更大。
  4 从语言功能的角度
  Halliday通过研究认为,儿童之所以能够习得语言,是因为他们认识到语言能帮助做事,可以满足他们自身的需要。习得语言是为了学会如何表达意思,是掌握语言的语义体系。Halliday把能够帮助儿童做事的语言功能归纳为七种:工具功能、调节功能、相互作用功能、表达个人功能、启发功能、想象功能、表现功能。
  国外研究者重点研究的是自然状态下的母语习得对二语学习的启示,鲜有从有意识的、有策略的母语学习对二语学习的影响这一角度进行探讨,并且他们研究的二语学习与我国国情下的英语学习有所不同,所以我们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国情进行研究。
  
  二、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近20年来,我国外语教学研究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研究涉及母语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对外语教与学的促进作用。
  1 语言知识
  在外语知识与母语知识的关系问题上,陈冠商先生认为,“读英文,也要读中文,中文不好而要提高英文,那是很困难的”。王佐良先生认为,“汉语学得好的,外语也容易学好,特别是到了稍高的阶段是这样。写文章的道理是共通的,需要大量文史科技知识也是共通的,而在这一切之上需要有丰富、灵活的想象力更是共通的”。事实上,语言大师如季羡林、冰心等都是首先精通母语,然后才在外语方面有特长的。
  肖芬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初中生汉语语音意识和英语单词的拼读能力之间具有明显的关联性,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将学生汉语语音意识迁移到英语语音学习、提高英语单词拼读能力有一定的启示。
  2 语言技能
  杨眉认为一般情况下语言存在相互依存性,如果第一语言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认知能力,那么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凡是涉及读、说、写等语言技能的发挥时,汉语基础好的学习者的英语认知思维能力就强。
  卞文广等着重从语言迁移角度论述母语与英语语感教学的关系,并从母语的语法迁移和思维方式对英语语感的影响两个方面探讨了外语教学中的英语语感培养途径。
  3 学习策略
  潘月明等发现新加坡和香港在英语的普及程度和广泛使用方面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所不及,其奥秘之一就是借鉴母语学习的方式学英语,因此,关注母语学习过程有助于我们认识外语学习过程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程舒燕在研究中发现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英语水平也普遍比较高,他们更好地利用了母语策略,研究者还提出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母语迁移策略。
  4 文化意识
  继许国璋强调学习英语的同时要提高母语及母语文化水平之后,曹文、刘长江及陈申等纷纷认同学生通过英语教育不但要能够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技术,而且能够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从而实现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人们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对话,否则,这种英语教育就是失败的。
  师海歌通过行动研究发现,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学习者的母语文化方面的教学材料能够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英语阅读与口头表达能力。
  
  三、对国内研究的反思
  
  从研究主体上看,英语教育研究者与语文教育研究者各自为政。虽然已有英语教育研究者意识到从母语学习的成功经验中探讨促进英语学习的因素的重要性,但他们还没意识到要使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与语文教育者、研究者进行密切的合作。
  从研究方法上看,从母语习得的成功经验中探讨促进英语学习的研究才刚起步,甚至还处于母语对外语学习的正负面影响的辩论阶段,思辨研究多于实证研究,没有与英语教育教学实践结合的相关实证研究,缺乏说服力。
  从研究对象上看,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是以高中生、大学生或成人为研究对象,而以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与中小学英语教育实践结合的此领域的实证研究几乎没有,中小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和小学生成了被研究者忽略的人群。
  
  四、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启示
  
  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对他们的外语学习而言,首先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即他们是作为地道的中国人在学习外语。母语对他们的外语学习的负面影响是存在的,但它对外语学习的促进作用更是毋庸置疑,在英语学习中必须充分利用母语这一宝贵资源。
  语文教育研究者应与外语教育研究者携手合作,将母语教育研究与英语教育研究密切结合在语言教育研究这一框架内,使二者能够互相促进,彻底改变语文教学与英语教学的脱钩现象。对母语经验在外语学习中促进作用的研究应该是一项长期的实验性研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研究者应更多地使用实证研究或非实证研究的操作描述研究方法,以使理论研究成果能对外语教育实践起到指导作用。此外,初中生和小学生应该成为研究者的重点对象。因为初中和小学是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甚至是关键期。初中阶段及以下的学生的年龄都还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内,以他们为研究对象更能彰显研究价值。
  当然,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会存在各种差异,但无论是习得母语还是学习外语,都是学习一门语言,从学习内容上来看,母语和英语都是按规则组成的系统的人类语言,二者虽存在差异性,但也具有共性;并且语言学习的主体都是人,根据已有研究,一个人的本族语、第二语言或外语都受同样的大脑区域管辖。因此只要经过适当的引导和训练,外语学习完全能够借鉴母语学习成功的经验,使外语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