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我国半工半读教育实验的回顾与展望 半工半读
 

我国半工半读教育实验的回顾与展望 半工半读

发布时间:2019-01-20 03:52:23 影响了:

  摘要:我国历史上先后开展三次半工半读教育实验,文章分析了三次半工半读教育实验的特点,在总结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重新认识半工半读的本质特征,结合转型期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点创新半工半读教育制度和优化半工半读教育模式。
  关键词:半工半读;教育实验;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周明星(1957―),男,湖北荆门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原理。汤霓(1981―),女,湖南株洲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秘书,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9-0004-04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依据中国国情,我国先后开展了三次声势浩大的半工半读教育实验。这些实验提倡“勤工俭学”、“劳教结合”,重视教育制度改革与劳动制度改革的联系与融合,强调教育的普及化、多样化、平民化,给我国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回顾改革实验,总结经验教训,展望发展前景,对于当前我国新一轮的半工半读实验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
  
  建国以后,我国胜利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经过几年努力,党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发展生产成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为解决教育经费短缺,推动教育的普及,提高劳动人口的文化知识水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从1957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国从勤工俭学开始先后兴起三次半工半读教育实验。
  1957年至1963年第一次半工半读教育实验。其特点是“勤工俭学”、“以工促读”。1957年5月5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社论《提倡勤工俭学,开展课余劳动》一文,6月6日《人民日报》刊文《一面劳动,一面读书》,初步提出以师生参加生产劳动来节省学校经费开支。1957年11月8日,刘少奇看到《参考资料》一篇外讯《美国大学生有三分之二半工半读》,觉得对我国有借鉴作用,于是批示:“此件送团中央一阅。中国是否可以试办?请你们研究。”{1}有关部门下发了文件,召开了座谈会,我国兴起半工半读教育实验。1958年3月,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主任林枫到天津视察,传达了刘少奇关于试办半工半读学校的意见,建议天津在职工业余教育的基础上,办脱产、半脱产或占用一定生产实践进行学习的学校。5月27日,全国第一所半工半读学校――天津国棉一厂半工半读学校开学。《人民日报》为此事作了报道,配发了社论,指出这是一种使工厂多快好省地学习文化技术的新形式,要求各地多办提高工人文化技术水平的半工半读学校。5月30日,刘少奇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建议。他说:“我们国家应该有两种主要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工厂农村的劳动制度。一种是现在的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制度和现在工厂里面、机关里面八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此外,是不是还可以采用一种制度,跟这种制度并行,也成为主要制度之一,就是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2}此后,半工半读教育实验在全国迅速铺开。天津市1958年和1959年就有100多个工厂办起了半工半读学校。其他省市、自治区也办起了农业中学和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中等技术学校,一些省市试办了半工半读劳动大学。8月1日,江西31所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同时开学,实行半工半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不花国家一分钱,注重实践锻炼和技能培养。但是,由于受1958年至1960年教育革命和“大跃进”的影响,半工半读教育也出现了不顾客观条件,急躁冒进,一哄而起的偏差。因而在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各种类型的半工半读学校大多停办,只有少数坚持下来。
  1964年至1966年第二次半工半读教育实验。其特点是“勤工勤学”、“以工促读”。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恢复和好转,刘少奇于1964年8月再次倡导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由于总结了前一阶段的经验教训,注重边学习边劳动,既勤工又勤学、以工促读,这一时期的办学质量大有提高。同时,刘少奇着重抓了教育结构的改革,于11月作出《关于发展半工(耕)半读教育制度问题的批示》,教育部随即成立半工半读教育办公室,部分省、市也成立专门机构(如:天津的第二教育局),1965年3月和10月,刘少奇又分别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和城市半工半读教育会议,并计划五年总结,十年推广。据教育部1965年下半年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半工半读学校4000多所,学生80万。全国66所高等农业院校中,已试行半工半读的有37所,半工半读的学生占在校学生数15%。307所农业学校中,实行半耕半读的有220所,学生占在校学生数的52%。全国434所全日制高等学校中,有177所开办了半工半读试点专业,学生达4.4万。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运动,半工半读学校几乎全部被撤销,这项改革实验也就流产了。{3}
  1966年至1976年第三次半工半读教育实验。其特点是“勤工即学”、“只工不读”。这一时期,刘少奇倡导的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被当作“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受到批判。但十分奇怪的是,刘少奇解决中国教育困境的思想,并未在批判中被剿灭,反而被批判者吸收了。“文革”中再次办起了大量的以劳教结合其名,半工半读其实的学校,并且强迫全日制学校转型半工半读。那时,根据毛泽东的“五七指示”,中小学普通实行了所谓“开门办学”,即否定过去以学校课堂教学为主的做法,强调学生走出校门,到工厂、农村和部队去学工、学农、学车,把课堂搬到田间、车间,强调要实行校厂(社)挂钩,学校办工厂(农场)等等。例如:山西阳城一中在高中开设农技、水电、机械、蚕桑、果树、医卫、兽医、文艺等专业课,每班只学一门,每周3-5课时。湖南临湘县一所中学在高中附设理论、机电、植保3个专业班,高中生以1/4学时学专业。江西自1958年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坚持每县一所,等次相当职业初中和职业高中,至“文化大革命”没有大起大落,比较稳健。虽也受“阶级斗争”政治影响,但始终以职业劳动训练为主课,半工半读,毕业生或有分配或有所安排,算是别具一格。{4}
  
  二
  
  我国历史上的半工半读教育实验是一种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它符合我国当时的国情,适应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要求,促进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经济的发展,为缩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各方面的人才。特别是为我国深入开展半工半读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比如:根据半工半读的特点,建立起新的劳动制度和教育制度;根据工厂(企业)生产特点,设置专业、制定教学计划和选编教材;根据半工半读学生担负学习和生产双重任务的特点,妥善地组织学生的生产劳动;根据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工人的特点,进行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等等,{5}从而使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特别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作风和集体主义观点有很大提高;学生及家长得到了实惠,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伙食生活费用,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发展了教育,培养了人才。{6}
  我国三次半工半读教育实验特别是“文革”时期半工半读实验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第一,超越社会现实,培养目标左倾。“大跃进”的思维让人民想着中国教育一夜之间发达起来,解决广大群众及其子女受教育问题。这与当时想早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愿望是有关联的,因而有些空想的成分和色彩。{7}1965年12月的《人民教育》社论说:半工半读是教育与劳动结合的最好形式,是共产主义的教育方向,是消灭三大差别的基本措施,“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一是要使新培养的年轻一代,一开始就要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新型劳动者。”把实质上是普及教育的举措说成是“消灭三大差别‘防止资本主义复辟’,‘铲除资本主义复辟的社会基础’,说贫下中农子女入学是办学‘阶级路线’问题”等等。
  第二,违背教育规律,办学方式粗放。当年的“半工半读”教育,其方式主要是行政命令与群众运动。由于发现劳教结合是省钱办学的妙法,中央便号召“教育大跃进”,大搞群众运动,“全党全民办学”,一哄而上。特别是大炼钢铁,1958年9月底,据20个省市统计,有22100所各级学校建起了小炼铁炉、炼钢炉86000多座。{8}学校大办工厂农场,厂社大办学校,厂校合并,厂社机关办高校、中专、农中、红专大学、劳动大学、市民学院。据称出现了“人人劳动,人人学习”的“共产主义教育体制”。{9}但是,这种“学区定指标,公社分任务,办学无人管”的“教育大跃进”学校,最后大批垮下来。例如:天津市1963年半工半读35所,1964年上半年仅剩8所。
  第三,缺少财政投入,办学经费匮乏。半工半读学校办学经费来源有三:(1)师生劳动收入。个人行为的勤工俭学经济效益高一些,而作为学校集体行为就复杂了,中间环节多了,个人收益少了。尤其当学生的劳动不是学生个人的学费而是负担本应由国家负担的学校教育经费时,学生的家长觉得,在校劳动不如回家种地。(2)农中、耕小的教师自己负担生活费的大部分。有的生产队规定教师的劳动任务,有的生产队教师昼耕夜教,十分辛苦,影响了教学。(3)集体或家长负担一部分办学经费。如有的生产队每月补教师60工分(只相当于6个工作日),无学童的社员还不同意。这三方面的经费都是不稳定的,缺一即造成学校危机甚或垮坍。因而,缺少国家投入,以师生自助代价过大。
  第四,忽视知识教育,教育质量低下。1965年底,半工半读制度中的“四四制”,即“四小时工作,四小时读书”的“厂校完全结合制”,提出“工厂即学校,学校即工厂”的口号,从而忽视系统理论知识学习。文化大革命中更是登峰造极,提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大树特树“白卷英雄”,以劳代教现象愈演愈烈,以致于发展到几乎取消专业理论学习的地步,从而完全否定“知识教育”。由于这种缺少知识含量的以劳代教的教学质量太低,学生鲜有升入高一级正规学校的,只能在耕小―农中―农职的非正规教育系统中升学,毕业回队当农民,不少学生因此退学。
  综观这一时期的半工半读实验,从1957年《中国青年报》提出这一问题,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半工半读和勤工俭学都没有中断。然而,在极“左”思想影响下,片面强调劳动生产,无视学校教育特有规律,盲目改革,“工”和“读”的结合发展成为规模宏大的上山下乡运动,半工半读成了“只工不读”,勤工俭学则变成了“勤工即学”,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精神实质。
  
  三
  
  进入新世纪后,2005年5月教育部首次强调“大力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同年8月在天津召开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专题座谈会。11月,全国职业教育会议提出:“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2006年3月,教育部专门下发《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10月,在山东青岛召开现场会并决定在全国107所职业院校开展试点。到此,在职业教育中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成为一项国策诉求。此举是否成功,被视为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方向性的关键问题。因此,我们今后要在总结三次半工半读实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半工半读的本质特征,并结合转型期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点创新制度和优化模式。
  
  一、丰富半工半读教育的意涵
  我国的半工半读是依据马克思劳教结合思想,并对英国现代学徒制、德国“双元制”和日本“合作教育”等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借鉴与发展,在我国已有近百年历史。“五四”运动前,吴稚晖等人宣传类似工读主义(即半工半读)的思想,以后发展成为工读思潮,北京、上海等地还广为开展工读互助运动。1919年12月,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17人联名为北京工读互助团募捐,提出该团宗旨是“实行半工半读主义,庶几可以达到教育与职业合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区学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边读书边劳动。解放后,在刘少奇倡导下,作为教育国策在全国大面积开展半工半读实验。
  从半工半读发展历史来看,半工半读有广义、中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自主安排,一边学习、一边打工,最后完成学业的学习制度;中义的是指学校根据教学需要,开展工学结合,边学习边实习从而在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获得某种技能的学习制度;狭义是指由学校组织贫困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劳动,用获得的劳动报酬支持完成学业的一种学习制度。当前提出的半工半读教育与前三次半工半读教育既有继承性,又有时代区别。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倡和实验的半工半读主要是针对当时工厂工人文化技术落后状况,提倡工厂办学,工人边劳动边学习,从而提高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的一种劳动和教育制度。七十年代提出和实验的半工半读教育是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过分强调人的思想改造,把一种教育和学习制度放在资产阶级斗争的背景下,打上了很深的阶级烙印。加之,受“读书无用论”毒害,劳动成为学校的主要课程,且纯体力劳动,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其结果是把一场实验引入歧途。今天倡导的半工半读是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使学生既学习理论知识又参与实践,既能在企业内进行有效的技能训练,又能给学生教育扶贫,是一种劳教结合的学习制度。这种制度,不像传统观念认为的那样:“读”是目的,“工”是手段。事实是不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半工半读的“工”和“读”都是这种教育形式的目的。正如我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李维汉指出的“工和学都是目的,工是用体力的,学是用脑力的,学比如理想,工就是实施。若就实质来讲,工学互有关系,互用乃成,学了不作工,学同虚设,不学去作工,便是盲目的行动。………所以学以能用为实意,应用以有学为先。”{10}这种半工半读教育突破了教育世界与劳动世界的界限,真正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创新半工半读教育制度
  伴随着国家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与全日制学校教育并行的一种教育制度,半工半读无疑要与时俱进。首先,施行合作教育制度。美国为了培训企业适用职业技术人才,普遍实行了“工读课程计划”合作教育。1963年美国颁布了《国会职业教育法令》,明确规定联邦政府要资助中学的半工半读教育。针对半工半读教育难以找到合作伙伴,合作难以深入和合作难以持久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建立政府、行业、教育部门统筹协调制度;建立政府、企业、受教育者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将现行规定职工工资总额的1.5%的培训费改为教育培训税,完善职业资格制度和劳动保障制度。其次,试行技术准备制度。“技术准备制度”是美国政府1990年在《卡尔・帕金斯业余应用技术法》推出的一套宏观的职业教育指导方针,要求整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整合学校本位学习和工作本位学习。在实习培训中,给予学生在工作中学习的经验,不仅指短暂的实习、参观,而且是指一个更为深入广泛的工作本位学习,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利于在学校与工作场所之间建立一种机构上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助于发展作为合格雇员所必须的成熟与行为。{11}第三,推行弹性学习制度。在保留学籍的情况下,学生集中较长时间在外工作,如一个学期或一年,一种是学生不离开学校,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第四,试行国际交流制度。2006年6月26至28日,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在上海召开了“世界合作教育协会2006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亚太地区交流会”(WACE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Work-integrated Learning,2006),来自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23个国家的130多位代表一致认为半工半读、工学结合要“国际化”。即半工半读走国际化的道路,不同国家的学校、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跨国实践的机会,从而为学生的就业拓宽视野,也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培养人才。
  
  三、优化半工半读教育模式
  优化半工半读教育模式,就是将传统的职业学校教育模式转向政府调控下的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模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工读交替模式,即“工”以企业为主,“读”以学校为主。学校按企业的要求构建专业教学体系,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地、设备和实训教师,按照不同学习阶段,安排学生多次下企业顶岗实习的“学校学期”和“工作学期”两种育人环境;二是教学工厂模式。它并不是指在学校之外,教学之外再办一个教学实习工厂,而是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起来,把学校办在工厂,把企业办在学校,给学生一个工厂的生产环境,让学生通过生产,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毕业与就业同步。因此,可以说“教学工厂模式”是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一个衍生;三是校企契约模式,亦即订单式培养。即学校与企业建立契约性关系,使企业成为学校固定的实习、就业基地,学校与用人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从根本上解决部分职校学生就业难和经济困难问题。
  总之,我国半工半读教育实验既契合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顺应了当时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尽管在实验过程中有违科学之处,但其实践探索对于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的半工半读教育制度却有着宝贵的借鉴。
  
  注释:
  {1}{2}刘少奇.论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211,215.
  {3}{4}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322,440.
  {5}培养新型劳动者的半工半读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5-10.
  {6}天津市试办半工半读学校经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65:18-24.
  {7}{9}周全华.“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457,456.
  {8}罗德里克麦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M】.费正清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450.
  {10}转引自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33.
  {11}]T・Bailey.(1995)Learning to Work:Employer Lnvderrent in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Program Washington D.C. The Breekings Institution:P4.
  
  项目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我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制度研究”(DJA70139)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周明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