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流行音乐中的中国古典情结】 流行音乐2018抖音
 

【流行音乐中的中国古典情结】 流行音乐2018抖音

发布时间:2019-01-25 05:16:13 影响了:

  [教学设想]   现代社会,流行文化的绚丽形式及视觉冲击,无不吸引着我们当代的年轻人,传统几乎成为虚无的代名词。生活在这个时代的90后青少年更是传统文化缺失。而西方及韩日文化的强势冲击和网络时代的影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一定的危机。如何让学生既能追逐时尚流行,又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于是借助学生热衷于流行音乐的特点,从中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引领学生从流行音乐中去发现传统文化的美,去找寻中国古典情结,进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知流行歌曲中的中国古典文化元素
  过程与方法:利用流行歌曲这一载体,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欣赏体验与交流,引导学生去搜索、捕捉“中华传统文化”信息,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领学生从流行音乐中去发现传统文化的美,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增强对诗歌的亲和力。
  2.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符号,更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3.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社会,立体地全方位地接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教学流程]
  首先,导语引入(课前播放古筝曲《知音》,营造一种古典氛围)
  同学们都很喜欢流行歌曲吧?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流行歌曲。它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就是本节课的内容――流行音乐中的中国古典情结。
  (板书:流行 传统)
  其次,传道授业
  第一步:从流行乐切入。播放《东风破》。
  播放时让学生注意歌词内容及创设的意境。(师生交流听后的感受及其喜爱的原因。)
  师:很熟悉吧?请同学们跟着一起大声唱。
  师:谁来谈谈听后的感受。可从歌词内容或曲调风格或演奏的主要乐器这几个方面来谈。(学生回答问题目标明确)
  生:伤感,遗憾,无奈,离愁,怀念,让人想起过去。这种淡淡的哀愁我们在许多古诗中品味过――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李商隐的“无题”诗等等。
  师:你是怎么感受到的?注意词中所写景物及所使用的乐器。
  生:如“灯盏,琵琶,圆月,琴音,枫叶,篱笆,古道,蔓草”。(学生会找文中出现的孤单离愁等词语。)
  生:曲子很有中国特色,现代流行音乐中加入了很多中国的传统元素,如乐器――二胡、琵琶。
  生:以词的形式出现,有词牌名。
  师:初看名字《东风破》,很是惊讶周杰伦会用词牌做歌名。再仔细一想,词牌中并没有“东风破”这个词牌。东风寒、醉东风、沉醉东风、东风齐著力、东风吹酒面、东风第一枝……就是没有东风破。
  (打出投影,出示【东风破】)
  师:【东风破】宋朝民间乐舞方面有大曲,所谓大曲是以许多曲子连续歌奏。曲分三段,第一段是“散序”,第二段是“排遍”,第三段是“破”又名“入破”。另外还有“曲破”,是从大曲中独立出来的。南唐后主李煜除诗词书画外,亦通晓音律,曾亲制《念家山曲破》《振金铃曲破》等曲。东风破的“破”指的是一种调,即宋朝所谓的“曲破”,据《宋史・乐志》记载,太宗亲制“曲破”二十九曲,又“琵琶独弹曲破”十五曲。宋朝江浙一带(江南)盛行这类琵琶曲,多填词而唱,后期演变为词牌。
  《东风破》歌词当然并非严格定义下的词牌,它只是仿古词牌名所做的一首歌。唐元稹《琵琶歌》:“月寒一声深殿磬,骤弹曲破音繁并。百万金铃旋玉盘,醉客满船皆暂醒。”就是形容琵琶弹到入破后,音乐节奏越来越快速的情形。歌词“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意指用琵琶这种乐器弹奏一首名为东风的曲破。
  师:这首歌很中国主要是因为歌词中融入了许多古典文化的元素在里面。
  下面我们用心体会一下:歌词中你捕捉到哪些古典诗词的影子,你能找到么?
  (学生七嘴八舌)
  1.酒暖回忆思念瘦――
  ①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②冯延巳“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③郭翌“市城谁念青山瘦?尽日厨头不断烟”。
  ④冯小青“瘦影自怜清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2.水向东流――易让人联想到后主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
  师:词中这些传统意象如同时光隧道,把人的思绪送回到逝去的日子,岁月在墙上无声而无情的剥落……一盏离愁,一壶漂泊,一曲东风破,将曾经的疯狂与轻浮打破……寥寥几字,诉说的孤独和荒凉却是在无尽地延伸。瘦的思念,偷不到的时间,浓重的忧伤和苦涩的离愁,冲击着古今时空中每一个幽幽的过客。
  第二步:在流行乐中深入探究。其实现在有很多的流行音乐人开始在古典作品中寻找创作灵感,追求流行与传统的融合。周杰伦可以说是流行的代表,但他的作品中却总是有着一种浓浓的古典情结,几乎每一张专辑都要有一首属于中国风的歌曲。(比如《东风破》中旧地重游物是人非般的淡淡哀愁,《发如雪》中前尘后世轮回不息般的轻轻喟叹,《千里之外》的天各一方生死难忘的一生等待,《青花瓷》里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配以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二胡悠悠……)大量传统意象意境的融入,使歌曲听起来古朴而典雅。
  (板书:借用意象意境)
  再如:
  1)这首《在水一方》(播放歌曲,放四句即可)
  (师生齐背《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游之,宛在水中央。)――这是对《诗经・蒹葭》最通俗的解释。
  2)借助古典诗词的意蕴可以营造一种氛围,表达一种情怀。
  (播放《烟花三月》)(师生齐背《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这首歌化用了古诗词《送孟浩然之广陵》,却也传达出现代人的情感。人生聚散无常,有些朋友恐怕一生难再相见,即使相见,怕也是世事沧桑。歌曲渲染的是一种友情的珍贵与江南山水的美丽交相融合。“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创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意境。
  3)个人认为,在化用古诗词上最为经典的应是这首《涛声依旧》(播放《涛声依旧》)(师生齐背《枫桥夜泊》)
  作者将传统的古诗词意境与现代人的爱情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对已离去恋人的思念和重归于好的企盼。二者主题相去甚远,但是情调上却有着相似之处。
  (板书:化用古诗词)
  除此之外,还有直接在原词基础上谱新曲。除了熟知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最有名的当属《虞美人》与《明月几时有》,以及当下流行的《月满西楼》。
  学生齐唱《明月几时有》,播放《月满西楼》
  (板书:古诗词新唱)
  [课堂总结]
  纵观三十年的流行乐坛,发现打动并震撼我们的流行歌曲,往往是那些带有传统文化印记的流行歌曲,说明当下流行歌曲在意境和情调上对传统文化的借鉴与血脉相连。之所以喜欢,之所以流行,皆源于我们骨子里的古典情结。中国情结是铭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印记,不可磨灭、一生相随。几千年的传统积淀已经浸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这种代代相传的文化早已冲破时空障碍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了。流行歌曲借助传统文化中的意象、意境或典故,或化用古诗词或古诗新唱的形式,配以传统的民族乐器,为我们营造出古色古香的氛围。
  让我们在《唐宋元明清》的歌声中,去翻阅脑海中留下的一篇篇怀古情结吧。
  [板书设计]
  流行传统
  1.借用意象意境
  2.使用典故
  3.化用古诗词
  4.古诗词新唱
  [教后反思]
  将流行歌曲融入诗歌教学,引领学生从流行音乐中去发现传统文化的美,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体悟诗歌和流行音乐互相融合的精妙,增强对诗歌的亲和力,进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意识到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在学习活动的交互之中,学知识,长才干。使学生受到思想的感染和情操的陶冶,能以一种相对高雅的眼光去看待流行文化,使他们在听流行歌曲的同时加入一些思考一些品味,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符号,更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增强民族使命感。
  
  汪新兰,语文教师,现居黑龙江大庆。本文编校:老 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