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清朝两位皇帝的两种南巡】明朝皇帝列表顺口溜
 

【清朝两位皇帝的两种南巡】明朝皇帝列表顺口溜

发布时间:2019-01-26 04:03:33 影响了:

  清朝有两个喜欢南巡的皇帝,一个是康熙,一个是乾隆,前者南巡开启了盛世,后者南巡终结了盛世。同样是南巡,为何结果截然相反?    原因在于这两次南巡具有截然相反的性质和内容。
  康熙把南巡看作是常规的政治举措,是生产性、建设性的,主要解决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他南巡强调俭朴,不讲排场,为了不给地方增加负担,明确规定南巡所有费用及一应物品,均出自内帑,不取民间一分一毫。一次,江宁官吏将船只装饰一新,供康熙乘坐。康熙知道后严令拆毁,发现地方官有命百姓专门修路之事,立即下令禁止。不仅如此,康熙还特意不走大道,专走小路,以便深入民间,了解民情。
   康熙禀性淡泊,做人行事比较低调,南巡也力行简约,不扰民,不铺张。每次“简约仪卫,卤簿不设,扈从者仅三百余人”,一路上“不设营幄,不御屋庐”,轻车简从。康熙还十分注意维护地方的正常秩序,希望经过的地方,百姓做生意的做生意,种田的种田。就连地方官吏,康熙也希望他们以政务为重,对御驾不必远迎远送。甚至还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御舟已入县境,县令还坐在堂上问决事务。
   康熙第三次南巡时,太湖水东一带有百姓告状,说田地被水淹没,还要上交税粮。康熙问随扈的守备:“太湖究竟广狭多少里?”守备回答:“八百里”。康熙觉得奇怪:志书上记载的明明是五百里,怎么会有八百里呢?守备解释:本来是五百里,由于多年风浪冲刷,堤岸坍塌,就长成八百里了。守备还告诉康熙:不仅水东一地,周围许多地方都如此,但仍照原有的田亩数纳粮。康熙感慨地说:“朕不到江南,民间疾苦利弊焉得而知焉?”立刻令当地官吏查明实情,豁免税粮。
   与此相反,乾隆南巡更多是炫耀性、挥霍性的。他个性张扬,好大喜功。南巡前一年,就开始周密准备,指定亲王一人任总理行营事务大臣,负责勘查路线、修桥铺路、葺治名胜、兴建行宫等事宜;经过之前,还要用清水泼街,以免扬尘。出行时,乾隆一行多达2500余人,前呼后拥,浩浩荡荡。陆路用马五六千匹,大车400余辆,征调夫役不计其数;水路用船1000多只,首尾衔接,声势显赫。沿途还兴建行宫30多处,每处均装饰一新,陈设珍奇古玩。
   乾隆尤喜万民夹道欢迎,明确规定:凡御驾所经之处,30里内,地方官员要穿戴朝服前往迎接。在此之前,朝廷还派出专门官员到各地教演迎送仪式。乾隆南巡的花费虽也由内府负责,但毕竟排场太大,开销也大。据统计,康熙六次南巡,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两,而乾隆六次南巡,各项花费总数竟达2000万两。这些花费,朝廷虽然不向民间征派,却交由商人承办。这些商人,多是两淮盐商,他们为讨好皇帝,有的仅承办一次差务,就耗费白银10万两。商人大把花钱,乾隆乐得享受;乾隆赏赐官衔,商人得到实惠,变相买官鬻爵,双方“皆大欢喜”。浮夸风愈演愈烈,造成国库空虚,因此清朝自乾隆之后不再南巡。
   乾隆六次南巡大肆挥霍使得国家元气大受损害,乾隆末年清王朝从盛世的顶峰跌落,整个社会由盛而衰,由治而乱,从此一蹶不振。乾隆自己在死前也认识到了问题的症结:“六次南巡,劳民伤财,作无益而害有益。”
   从中国历代王朝兴衰的史实中可以看到,专制王朝的灭亡与以权力为基础、以物质财富为载体的政治炫耀有莫大关联,体现了历史上的落后政治文明。
   我们还可以发现,中国许多专制王朝都亡于盛世后不久。这种特有的现象也是由政治炫耀的规律决定的,这就如同经济学上的荆轮效应。荆轮是一种在上坡中能上滚不能下滚的特制轮子,荆轮效应本指消费者习惯了奢侈消费后,当收入减少时,很难再退回到以前的低水平消费,用俗话讲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专制王朝的统治集团在盛世中习惯了奢侈炫耀,几年后若遇上天灾,年景收成不好,却依然大肆挥霍,不作收敛,如此一来,百姓不堪重负,起来造反。这就是专制王朝往往亡于盛世之后的原因。
  
  链接・江南在哪里?
  历史地理学者周振鹤在他的文章中,简明清晰地描述了江南作为一个地域从古到今的演变,可以说这个过程是一个先扩后缩的过程。在秦汉之际,江南指长江中游的南部,主要是湖北和湖南。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江南开始东扩,直到江浙一带。到了唐代,初唐时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南岭以北的广大区域设立了一个大的行政区――江南道,从湖南西部直到海边。这是第一次动用行政力量划出了江南的范围,此举并没有结束长江以北许多地方叫江南的历史,但却开始了江南的范围从北向南压缩的过程。
   从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江南经历了一个不断浓缩的过程。譬如:屈原在《九章》中有诗句:“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这个江南是荆楚江湘之地。到南北朝时庾信的《哀江南赋》,再到清初孔尚任《桃花扇》中的“哀江南”套曲,江南已经从两湖地区浓缩到了今日的江浙地区。
  如果把文学作品或古代文献中提到的江南在地图上标出来,我们会看到,这些点开始时分布得很广,随着历史的推移,越来越集中到今日的江浙地区,也就是太湖和西湖流域,就是苏州和杭州周边地区。其实这个江南就是我们常识中的那个江南,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江南,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江南,是“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中的江南,是乾隆六下江南中的江南。至此,江南从一个普通名词演变成了一个专有名词,从一个空洞抽象的空间演变成了一个有着丰富意义和内容的地方。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