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二战”时期意大利枪弹大观】二战枪弹威力
 

【“二战”时期意大利枪弹大观】二战枪弹威力

发布时间:2019-02-12 04:32:47 影响了:

  随着1884年无烟火药的出现.意大利于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在原有老旧工业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弹药生产工艺革新。因此,与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相比,意大利早在二战之前就已经拥有了一套体系完备、品种繁多的枪械及弹药生产体系。为了提高武装部队的战斗力,促进军事工业的发展,意大利武器生产部门开到了数量巨大,品种繁多的弹药生产目录,一部分用于国内装备,另一部分用来出口。不过,也正是由于葬武器弹药的驳杂,在战争中,军队装备的数量和质量均受到限制,从另一方面说,这也是意大利在二战中败退的一个因素。
  
  
  型号繁多的手枪弹
  
  意大利军队装备的M1889转轮手枪配用10.35×20mmR枪弹。该弹是10.35×22mmR枪弹(1874年随同“沙米拉-杰维亚”转轮手枪装备部队)的变型弹。与原型枪弹相比,该弹弹壳缩短,用质量为11.5g的覆铜被甲铅弹头取代了老式的整体式铅弹头,并采用新型高能发射药。后来,意大利又为海军装备的几种手枪研制出相应的配用弹药,如伯莱塔M31手枪配用的勃朗宁7.65x17mmR枪弹(0.32英寸ACP枪弹);伯莱塔M34手枪配用的9×17mm勃朗宁短弹(0.380英寸ACP枪弹),其弹头表面有一层致密的金属镍被甲,这是它与其他常规覆铜被甲弹头的最大区别;M19lO手枪配用的9×19mm格利山蒂枪弹。在上述弹种中,9×19mm格利山蒂枪弹使用量较大,其生产一直持续到1930年代末。该弹是参照德国的9×1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仿制而成的,弹头外形为截头圆锥形,采用黄铜被甲、镍铜双金属被甲和铅芯,弹道性能稍逊于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弹壳尺寸与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完全相同,弹头质量也相同,但装药量较少,膛压较低。因此,专门按照此弹研制的手枪不能发射9mm巴拉贝鲁姆弹,以免损坏弹膛。
  
  家族兴旺的6.5mm卡尔卡诺步枪弹
  
  曼利夏・卡尔卡诺步枪是意大利陆军在1891~1945年间正式装备的一种步枪,并且是意大利第一支使用无烟火药作为枪弹发射药的步枪。该枪发射波兰生产的6.5×52mm卡尔卡诺枪弹,弹仓容弹量6发。1906年,该弹发射药换成了“索莱米特”火药,卵形弹头质量为10.5g。1932年又对该弹弹头与弹壳口部的收口方式进行了改进。1942年,在德国专家的帮助下,将白铜被甲弹头改为价格更为低廉的双金属被甲(覆黄铜钢被甲)弹头。从1943年起,意大利由德国引进专门的设备,生产加工包覆一层钢漆的黄铜弹壳。
  
  除了普通弹以外,意大利还为6.5mm卡尔卡诺步枪研制配备了一系列不同用途的特种枪弹。比如,弹尖涂有深红色标记的曳光弹;弹头非常尖锐的钢心穿甲弹;用于试射、显示弹道且具备终点爆炸效应的穿甲曳光弹。
  为了满足教学、射击训练等方面的需要,研制出1910年式教练弹及“麦基斯达”教练弹。1910年式教练弹用来模拟卡尔卡诺步枪的装填和击发动作。该弹外形尺寸与普通弹相同,采用染成黑色的铜被甲弹头,弹体内部被木质杆轴贯穿填满,弹壳底火室内装有可以缓冲击针撞击的假底火,黄铜弹壳表面刻有3道深而长的凹槽,用来区别于普通枪弹。
  “麦基斯达”教练弹配用于6.5mm列维里机枪。该弹也是6.5mm卡尔卡诺枪弹的变型弹。其弹头由一层黄铜薄板卷制而成,内部装有铅粉,且在底部用软木塞加以密封,弹头部被涂成红色或橙黄色。弹壳尺寸、底火、发射药类型等均与制式普通枪弹相同。教练弹弹头飞离枪口以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弹头壳展开并很快失速,在距离枪口10m以外的地方不会产生危险,确保了训练使用的安全。步枪和机枪配用的教练弹弹壳底部通常有一个或两个星状标志,这也是与其他枪弹的区别之一。
  为了用掷弹筒发射45mm榴弹,意大利还研制出“布里克斯亚”专用空包弹。该空包弹是以6.5×52mm卡尔卡诺枪弹弹壳为基础研制而成的,与步枪弹,机枪弹弹壳相比,其长度缩短,弹壳口部直径较大,采用星形锥俸收口,没有弹头。其外形结构特征与苏联1943年式空包弹非常相似。
  
  
  推陈出新的7.35mm与8mm布瑞达系列枪弹
  
  6.5mm枪弹的弹道性能较差,且终点威力不足,这一点在埃塞俄比亚等地的战争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为此,意大利开始为步兵部队研制性能更为优良的新型枪弹。1930年代初期,意大利研制出7×55mm和7×56mm卡尔卡诺试验型枪弹。该弹弹头呈尖锥形,弹壳从澳大利亚专门定制生产,性能也比6.5mm弹药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到1938年正式推出7.35×52mm卡尔卡诺枪弹,并被意大利陆军定为制式枪弹,取代了1891年研制并装备的曼利夏-卡尔卡诺6.5mm军用制式枪弹,配用于M38、M91系列卡尔卡诺步枪。7.35mm枪弹弹头较长且为钝头形,采用双金属被甲,弹丸头部装填铝,中下部为铅心,以利于命中目标时弹头的翻滚,加大杀伤威力。弹壳改动很小,只是简化了生产工艺。弹头质量8.3g,装填2.3g发射药,初速可达750m/s。二战期间,绝大部分7.35mm枪械及弹药都被运往意大利当时的盟国芬兰,还有一少部分装备意大利远征部队,并在苏德战场上使用。二战之后,意大利加入北约,采用7.62mm枪弹为制式弹药,该弹遂被淘汰。
  1935年,意大利军队装备了结构独特的M358×59mmRB布瑞达机枪弹。与此同时,还为M37布瑞达8mm重机枪研制出了一系列专用枪弹。这些弹弹头呈尖锥形,内部装有铅心,弹头被甲主要有白铜被甲,铜被甲,白铜镀铝被甲和铜锌合金被甲几种。这些枪弹均采用长度为59mm的黄铜瓶形弹壳,弹壳最大直径12.5mm,底缘直径11.8mm。二战期间,与6.5×52mm枪弹一样,在德国的帮助下开始生产加工8mm涂漆钢弹壳。
  8mm系列枪弹标识明显。M35曳光枪弹弹尖涂有红色标记;M35穿甲枪弹在弹壳底部标记有字母“P”;M37/M39枪弹弹尖涂成白色;“麦基斯达”机枪教练弹结构与6.5mm教练弹完全一致,整个弹头被涂成黑色。
  
  各具特色的其他类型枪弹
  
  意大利还研制出一些其他类型的枪弹,二战期间曾经散落于苏联境内。比如,8×50mmR曼利夏步枪弹、7.92×57mm毛瑟步枪弹和7.7×56mmR步枪弹。一些特种用途的专用枪弹在意大利生产以后,通过空运出口到其他国家,尤其是曳光枪弹和穿甲燃烧枪弹,主要供应给芬兰,因为芬兰主要生产普通枪弹,特种枪弹的生产能力极为有限。
  为了拓宽机枪的口径,意大利研制出M936 12.7×81mmSR布瑞达机枪弹和布瑞达13.2×99mm枪弹,后者仿制于法国哈奇开斯机枪配用的13.2×99mm枪弹。M936 12.7mm枪弹采用黄铜被甲弹头,1936年随同机枪一起装备意大利陆军。二战期间,该弹也采用了涂漆钢弹壳。12.7mm普通弹弹头质量36.6g,初速740m/s。该口径弹药种类丰富,品种齐全:曳光弹弹尖涂成红色;穿甲弹弹尖为绿色;穿甲燃烧曳光弹弹尖为白色;燃烧曳光弹整个弹头涂成深蓝色;燃烧曳光试射弹弹尖为黄色。
  
  意大利枪弹型号繁杂,二战期间,尽管已经大大压缩了弹药生产的产品目录,可直到二战结束,意大利军事工业部门仍然没有完全调整好自己的武器装备生产体系。因此,装备意大利军队的枪械及弹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受到很大限制,严重制约了意大利军队作战能力的发挥,这也是导致其作战屡屡失利的原因之一。
  
  编辑:王晓西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