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名刊封面】 院刊封面图片
 

【名刊封面】 院刊封面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13 03:47:26 影响了:

  《科学》2008.6      变迁中的森林   森林是动植物生命活跃且复杂的生态系统,它们不仅持续性地按自己多样的调节机制而变化,同时,还越来越多地随着人类活动而不断改变。通过多种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森林既影响全球气候也对全球气候进行反应,包括吸收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
  本期杂志聚焦在森林与大气复杂的相互作用上,以及为了使地球上的森林保持健康并为我们提供资源,人类必须扮演什么角色。在6篇视点及一篇综述中,来自全世界的研究人员明确地指出,人类需要更好地了解及维护森林系统,虽然复杂却至关重要。
  
  《细胞-干细胞》2008.6
  
  干细胞分化的“兼职”调节因子
  Caspase酶是一种经典的细胞死亡程序调节因子,在细胞凋亡中起着关键作用。近日来一系列研究发现,Caspase酶还能调节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而胚胎干细胞最终将发育成构成身体的各种细胞。这两种功能看起来有些矛盾,不过在本期封面图片中得到了很好诠释。
  油画中玛雅女神和葫芦果的景象描绘出了生死同时出现的矛盾,饱满的果实象征着健康细胞,而裂为多瓣的果实则象征着凋亡细胞。玛雅女神优雅地坐在树下面,在树上能找到薛定谔猫,量子物理中,这预言了量子世界中的猫可以同时处于生死两种状态。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08.6
  
  氧化损伤的位点
  氧化损伤是引起人体衰老问题的关键,因此氧化损伤机制也成为多年来细胞研究的热点。众所周知,分子氧极易生成氧的不稳定态“单态氧”,进而爆炸性地产生自由基反应,从而转化为过氧化物、超氧化物以及氧自由基等具有细胞毒性的物质,造成体细胞的变异及损伤。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化学和生物化学系的科研人员对近年来细胞氧化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了一个概括性的综述,犹如钟表的封面显示的是活性氧对于细胞不同位点杀伤的图示,按顺时针从12点开始:铁硫蛋白、巯基、蛋白质、脂质和DNA。
  
  《自然》2008.6
  
  pH测量计
  人体正常状态下,机体的pH值应维持在7.3~7.4之间,即略呈碱性。低pH值经常和疾病如癌症、炎症、局部缺血等联系在一起,因此,测量机体pH值有助于疾病诊断和观察治疗效果。
  最近,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pH测量计,通过磁共振造影技术来追踪通过静脉注射的重碳酸盐(以碳13为标记),然后用汉-哈二氏方程式来计算pH值。科研人员给小鼠植入肿瘤细胞后,发现机体的pH值明显降低,这个发现给此项技术应用于医学临床提供了重要依据。再看封面上排列整整齐齐的小色块,是不是极像pH试纸上的比色卡呢?
  
  《病毒学》2008.6
  
  病毒界的间谍
  最近的研究表明,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不仅是一种能引起同名肉瘤肿疾病的病毒体,它还是一个善于派出间谍,打入敌人内部的高手。
  KSHV的DNA能够编码一种代号为K1的蛋白质,其结构与淋巴B细胞受体(BCR)相似。当KSHV侵入人体,接触到B细胞时,K1蛋白能够借助人体信号传导途径,介入到B细胞膜表面并与BCR融合,成为B细胞的一部分,为后续病毒肆虐做准备,可谓一名成功的“间谍”。封面上是B细胞表面的荧光显微图片,大红色板块为K1蛋白,蓝色区域为B细胞膜,暗红色显示蛋白与BCR的融合区域。
  
  《临床调查》2008.6
  
  结肠肿瘤干细胞存在吗?
  CD133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其表达的显著特点就是随着细胞的分化而迅速下调,这使得它成为一个分离和鉴定干细胞和祖细胞的独特分子标志,同时也是某些良性肿瘤干细胞的特异性表面分子。
  不过,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近来用他们的实验打破了CD133只“专一”地存在于干细胞表面的说法。他们指出,CD133还普遍且大量地存在于人类正常的结肠表皮细胞中,并且CD133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还预示着将有结肠癌的转移。像一朵朵菊花的本期封面显示的是荧光显微镜下结肠肿瘤细胞,其中细胞表面红色的部分就是CD133分子。
  
  《土壤圈(英文版)》2008.6
  
  大地也排放“废气”
  众所周知,植物吸收CO2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但是这些CO2最后将以什么方式到哪里去了呢?答案是来于空气,归于空气。植物腐烂或者被动物食用后排出的部分将融入土壤,在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下再次还原成为CO2,以“土壤呼吸”的方式排放到大气中,实现碳源的循环。
  研究者对广东鹤山地区亚热带森林区域进行了持续12个月的测量,得出结论,CO2的土壤排放量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明显正相关。这个结果与微生物的生存曲线相当吻合,证实了土壤CO2的来源,对于预测其排放量也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免疫学》2008.6
  
  髓质区单阳性T细胞发育
  T细胞发育中的许多重要事件都发生于胸腺髓质区,即单阳性阶段。全面、系统地研究单阳性细胞发育必将深化人们对功能成熟、阴性选择、Treg和NKT细胞定向分化等重要问题的认识。
  北京大学医学部张毓教授和金容博士最近的一篇文章,回顾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还着重讨论发育过程中的阴性选择和NKT细胞定向分化问题,并探讨了Aire这个“明星”分子可能具有的一些尚未被认知的功能。文章为深入研究细胞分化的调节机制及其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奠定了基础,并促使我们重新审视髓质区单阳性细胞发育的过程和意义。
  
  《兽类学报》2008.6
  
  野生梅花鹿
  童话故事里,岩羊(本期封面)对梅花鹿头上美丽而高贵的角羡慕不已。殊不知,美丽只是一种炫耀的资本,面对狼群的进攻,梅花鹿毫无反抗能力。加上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梅花鹿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在许多历史分布区内已经消失。
  研究表明,使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将更能真实反映濒危物种遗传多样性的现状和地理分布格局。因此,科研人员选用了16 个微卫星位点,检测来自东北、四川、江西和浙江种群的122 份样品,以此分析我国野生梅花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该物种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自然环境学报》2008.3
  
  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出发点
  与资源环境的协调不仅是各国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也是人地关系研究的核心所在。作为世界上人类文明发育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实践再次表明,资源环境的空间格局变化始终是决定国家人口活动基本方向的基础所在。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雷博士通过对资源环境要素综合评价和人地关系模式的分析认为,东部(偏南)地区始终是中国国家人文活动的重心所在,而决定这一空间格局变化的正是国家和区域的资源环境状态。因此,认识资源环境的基础作用,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植物分类学报》2008.5
  
  崭新的动植物分类学
  分门别类是人类的固有习惯之一,各种动植物分类学便是这种习惯下的体现。经典的动植物分类学以动植物形态学为基础,根据其外部形态和组织结构特征将动植物分类。但是随着动植物发现的种类增多,传统的分类系统日渐繁杂,难以为继。本期封面以绘图的方式展示了真核生物系统进化的多样性。
  20世纪末,以分子系统发生学为基础的新技术成为了人们构建第二代动植物分类学的希望。通过测量12s、18s rDNA等小亚单位rDNA(SSU rDNA)的结构,人们可以从遗传的角度对物种重新分类,并且更加接近了物种进化的本质。
  
  《中国癌症研究(英文版)》2008.6
  
  抗肿瘤药物的新选择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PP)介导细胞蛋白质的降解,在细胞周期、基因转录与表达等方面起调控作用。不过,在肿瘤细胞的身上,它却成为恶性繁衍、危害正常机体的“帮凶”。
  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够与蛋白酶体的26s亚单位催化中心特异性结合,达到阻断其与泛素化蛋白结合并降解蛋白的作用,从而使肿瘤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进而引起细胞凋亡,达到抗癌的目的。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遗传所周咏明等研究人员发表在本期的一篇文章,综述了蛋白酶体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分类、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