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最大愿望就是更多农民可以不种田]好玩的国王与天使愿望
 

[最大愿望就是更多农民可以不种田]好玩的国王与天使愿望

发布时间:2019-02-18 03:52:57 影响了:

  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用“两个市场,两个资源”,现在我国在进口定价的话语权不足,逼着我国粮食不但要进口,而且还要农业“走出去”。我国的企业要到国外去租地,甚至买地,自己来生产,生产出来,跟当地的农民或者农场主签订合同,再把农产品运出来。
  国内方面,当然就是要保护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其一,一定要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其二,要提高生产能力,发挥科技的作用。其三,要加强水利设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写进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之中。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特大干旱、低温寒潮、严重洪涝后,农产品价格异常。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新年贺词中,将过去的一年定为“很不平凡”的一年,并首次将粮食安全列入全球性问题中。
  新的五年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农业发展将如何从困境中突破?“三农”问题有什么新的定位?农民权益将如何保护?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副主任、“三农”问题专家李国祥接受专访时表示,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用“两个市场,两个资源”,实现农业“走出去”;用土地市场化的办法,保护农民在面临土地征收时的权益;通过提高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合理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要完善农业补贴机制。
  
  基础设施仍是国家投入的最大部分
  
  记者:“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为什么要把“三农”问题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
  李国祥:近年来,我国快速地工业化、城镇化,“三农”问题突出,解决难度也很大。如今继续提“三农”,是因为这个问题近年来只是缓解,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特别是2010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供求偏紧,引发农产品价格上涨;而农民收入虽然最近几年增长较快,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依然不断扩大,给整个社会的稳定造成潜在危机。谈到农村,虽然我们基本公共服务有所进步,但是保障水平还是很低,农民每月的社会保障只有50多元。同时,很多地方农村里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
  记者:目前我国在“三农”问题上的投入有多少?“十二五”期间会着力增加哪些方面的投入?
  李国祥:2010年我国对“三农”投入是约8000亿元,2011年将有9000亿元。2011年,国家对“三农”的投入增加数额,与国家的财政收入、财政政策有关。“十二五”期间,政府投入对农村的基础设施仍占最大的比例;第二大的投入可能是农业补贴,现在是1000多亿元;第三大块是农业科技。在国家层面粮食安全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的。“十二五”提出的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国家在该项目上有1000多亿元的投入。
  
  粮食供求偏紧致农产品价格上涨
  
  记者:2010年老百姓感觉最大的问题就是农产品价格涨得很快,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李国祥:有粮食供求偏紧的原因。2010年自然灾害频发,导致某些农作物歉收,比如玉米,但不少价格也是中间商炒作上去的,比如棉花和绿豆的价格。
  记者:怎么理解2010年的粮食供求依然偏紧?2010年我国粮食的自给率有多少?
  李国祥:如果把所有的农产品加起来,折算成耕地来算,自给率大概85%,需要用国外的耕地来弥补供给不足。按2008年的有关规定,我国粮食的自给率应保持在95%以上,但现在做不到。去年12月农业部提出“油料40%自给率”的目标,而现在油料的自给率才20%左右,我国的供给压力还是很大。
  记者:展望未来五年,如何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李国祥: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必须用“两个市场,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就是国际和国内,两个资源就是国内和国外的资源。不依赖进口根本不现实,现在我国在进口定价的话语权不足,逼着我国粮食不但要进口,而且还要农业“走出去”。我国的企业要到国外去租地,甚至买地,自己来生产,生产出来,跟当地的农民或者农场主签订合同,再把农产品运出来。
  国内方面,当然就是要保护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就是要保护耕地,其一,一定要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其二,要提高生产能力,发挥科技的作用。其三,要加强水利设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此外,还要通过补贴、提价等方式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征收农民土地补偿价格要市场化运作
  
  记者:你刚提到守住耕地红线,但城镇化也是一个主要趋势。
  李国祥:在征地管制的时候,一定要处理好它与地方经济发展,与农民权益保护,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现在征地给农民的补贴总体偏低。
  记者:每年大概征多少地,补偿大概是多少?
  李国祥:这个差异很大,建设用地可能是几百万亩,补贴标准是农业产值30倍,按水稻1000元钱一亩算,那就是3万元钱。但跟地价比还是很低,地方政府倒手却可以卖150万元。
  记者:在土地征收时,如何保护农民的权益?
  李国祥:最根本就是征地市场化。征地得和农民讨价还价,但现在不能实现。最大的担心就是给农民太大权力,征地就不能顺利进行,会遭遇农民的阻抗。在目前不能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就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要和农民协商。
  记者:“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如何促进农民工城市落户?
  李国祥:应该把住房的问题放在第一的位置,有经济条件的可以购买,买不起的就提供廉租房。二要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老了怎么办?退休金之类的保障都要跟得上。三要解决进城的农民的心理问题,让他们融入城市,比如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城镇化过程中,还要加强职业教育,让新生代的农民能够学有一技之长。当他们进入城市,生存能力强,融入城市就快,对整个中国的城镇化推进就会比较顺利。
  
  “一号文件”可能提高农产品最低收购价
  
  记者:2010年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是否有利农民增收?
  李国祥:对农民来说,涨比不涨好。但价格上涨有多少进了农民口袋,还没有全面的数据,应该说上涨的大部分还是让中间商拿去了。
  记者:根据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0年全年农民纯收入预计比上年增加10%。农民的收入现在主要有哪些?
  李国祥:工资性收入现在已经超过了家庭经营的第一产业的收入,家庭经营还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农民开个商店就是第三产业,开工厂就是第二产业。2010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达到15%以上。
  记者:为什么工资性收入会大幅增加?
  李国祥:2010年,一些地方出现“民工荒”,使农民工工资性收入水平提高很多,劳动力转移规模也扩大较多,此外农产品也在涨价。
  记者:“十二五”期间,保障农民收入要采取哪些措施?
  李国祥:国家层面的措施,首先还是保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换句话说,农产品价格要合理上涨。其次要增加工资性收入,这应是最重要的。工资性收入又分两部分:一个是扩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模,第二个就是不断提高他的工资性收入。同时也解决社会保障,逐步统筹农民和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
  记者: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会不会造成农民不愿意务农?
  李国祥:不愿意务农就好办了,大部分农民承包的土地转出去,通过承包经营土地的流转,让一部分农户搞规模经营,这样搞农业的收入也提高了。我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越来越多的农民不种田,希望减少务农人口的比重。
  记者:现在中央也提出要在收入分配格局中调整农民的收入,未来五年怎样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李国祥:未来要缩小还是很难,国家要重视收入分配问题。财政上要增加农业补贴,要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粮食价格,一方面我们要稳定,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提高最低收购价格,让农产品价格合理上涨。如果没有最低收购价格,有可能2011年的经济形势会导致农产品价格下跌。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还是有可能提出要提高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
  
  补贴要和农产品价格的支持政策挂钩
  
  记者:“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健全农业补贴。现在对农民的补贴占农民收入的多少?
  李国祥:不是很多,2010年,农民年收入约6000元,补贴大概是300元,占百分之五六。我国农民太多,补贴给农民的人均水平很低。国外给农民的补贴,高的占到百分之七八十,因为他们农民少。但是我国农业的补贴水平占农业产值、农业增加值,快要接近美国了,每亩地获得补贴的水平接近甚至个别超过美国的水平。
  记者:目前的补贴制度有无问题?
  李国祥:首先,农民对补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国家不给补贴,有可能农民就不怎么愿意种地。其次,跟国外相比,我国每亩地的补贴不算低,而且就快接近W TO (世贸组织)规定的水平。但是对每个农民的补贴明显要比国外少得多。国外一个农户就几千公顷,我们一个农户几亩地,因为规模小,所以得到的补贴就少。补贴从自身来看,有的农产品有补贴,有的没有。小麦有补贴,玉米没有,农民就有意见:玉米为什么没有,玉米也是粮食。每个地区补贴的情况不一样,粮食主产区的补贴多一点。中央政府原则上规定了对小麦和稻谷有补贴,就是谁种地谁的补贴,但是各个地方在操作上是有差异的。
  记者:如何完善补贴制度?
  李国祥:首先从农民角度来说,要不断提高补贴水平。其次,补贴要和农产品价格的支持政策挂钩,价格很高,补贴就不一定要增加了,价格低就应该多补贴一些,国外就是这样两方面统筹,但我国是补贴归补贴,价格归价格。价格低迷时补贴还那么低很可能就会出问题,价格高时给高的补贴就是刺激增长。比如生猪价格,价格很高,补贴又给得很高,就导致生猪的规模非常大,最后产量过剩。
  
  农村“三八、六一、六六”部队居多
  
  记者:“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目前转变农业发展模式的难点在哪?如何解决?
  李国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第一个就是要转变成资源节约式的,环境污染小的。转变的难点就在于我国耕地不足、水资源不足。第二个就是农民利用科技的素质不足,素质不高是根本的,如果像国外那样,农民都有博士学位就好办了。现在我们农村里从事农业的大部分人都是“三八”“六一”“六六”部队,就是指妇女、儿童、老人在搞农业生产,而初中毕业、高中毕业的青壮年成了进城的转移劳动力。
  记者: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十二五”期间会有哪些突破?
  李国祥:农业现代化,如果从农业部门来说的话,无非就是在农业技术上推广集成技术和超季稻计划(也叫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2011年水利设施建设是重点。未来五年的突破还是在科技方面,提高农业技术。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