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与治理对策]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
 

[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与治理对策]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

发布时间:2019-02-24 05:10:11 影响了:

  摘要: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是建立在湿地生态环境基础上的,湿地生态环境的变迁直接影响候鸟种群及其生物多样性,在参阅相关资料,结合基层工作实际经验后,提出干海子湿地保育与治理对策。
  关键词:干海子;候鸟保护区;湿地;恢复对策
  
  1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类型及生态现状
  
  1.1类型与基本情况
  甘肃省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位于河西走廊西部,属湿地类型保护区。湿地水源为由西向东汇集地下水渗出小溪流、盆地地下水聚集而成,是地下水的排泄、蒸发地带。周边环境为盐渍沙漠,天然植被主要为柽柳,发挥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干海子水域植被有芦苇、盐角草、盐爪爪等,适合候鸟栖息繁衍,是候鸟迁徙、繁衍的重要栖息地。为保护在这里迁徙的候鸟资源而建,总面积667hm2,其中核心区水域面积300hm2,保护区距最近的人类生活区30多公里,人为干扰较少,候鸟资源丰富,初建时保护区有鸟类26种万余只,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鸟类8种,加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有13种。
  1.2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现状
  1.2.1地下水位下降。干海子候鸟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包括湿地环境和干旱沙漠生态环境。据1982年水利资料显示,花海盆地地下水位下降了1~3m,地下水位的下降使得盆地集聚水源减少。
  1.2.2湿地萎缩,保护区环境恶化。保护区初建时有水域300hm2,以后逐年减少,至上世纪90年代加剧,导致最终消失。湿地盐生、沙生植被因水面萎缩逐渐露出水面干旱死亡,候鸟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而移往其他水域,湖底暴露盐渍化严重,湖区周围灌木植被柽柳也趋于衰退,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剧。
  1.2.3生物多样性降低。干海子保护区湿地萎缩直至季节性消失,使候鸟迁徙栖息环境退化,候鸟种类及数量锐减,从地域上、种群上也日趋减少。
  
  2干海子保护区生态环境退化成因分析
  
  2.1保护区管护工作落后
  自然保护区体系尚不完善,现有的管理还很薄弱,管理水平不高,设备落后、资金缺乏。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远离人类居住地,水质不可饮用,通行道路常被流沙掩埋,管护工作及生活条件十分恶劣。
  2.2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导致保护区环境质量下降
  2.2.1地表水来源减少,造成干海子湿地水量补给减少。干海子地处花海盆地中心,水源由南部河流渗入的地下水在向北运动的过程中,以泉水的形式沿洪积扇前缘开始溢出地表,形成泉水河,由西向东汇入干海子。但是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潜流泉水减少,河流滩涂地生态质量下降,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剧,泉水河断流时间逐渐加长,干海子得不到水源供给,湿地生态严重退化。据1992年资料显示干海子地下水均衡量为(28.25×10)4m3,地下水呈现负均衡。
  2.2.2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保护区地下水补给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耕地增加,水资源利用量不断增加,从1982年到2004年,花海地区新增人口5 868人,耕地面积增加1.30万亩(资料见表1),实际灌溉面积超过10万亩,远期规划将达到18万亩,其中有一部分为井灌,这样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直接影响到干海子湿地地下水的补给。
  
  2.2.3自然环境变迁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整个祁连山区的雪线抬升,冰川大幅度退缩,有些地区退缩速度甚至达到每年16m以上,地下水补给不足,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从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气象资料上看,气温成连续上升趋势,1982年年平均温度为7.30 ℃,2004年年平均气温为8.20 ℃,上升了0.90 ℃,年极端最高气温也由33.30 ℃上升到35.60 ℃,上升了2.30 ℃,而年降雨量却降至不足年平均量的一半。(资料见表2)。
  
  2.3保护区湿地生物多样性退化
  干海子保护区湿地的退化,候鸟栖息、繁殖环境遭到破坏,候鸟种类、数量锐减,天然植被减少,直接导致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衰退,保护区的候鸟保护功能下降。
  
  3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的意义
  
  甘肃省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湿地是内陆干旱地区的典型湿地类型,湿地的逐渐缩小、干涸,直接威胁着迁徙候鸟的生存与繁衍,因此保护和建设湿地,恢复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存迁徙候鸟的栖息地,保护和拯救濒危物种,实现湿地生态环境的重建,以及对甘肃河西走廊乃至我国西部的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都有重大意义。
  
  4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的保育与治理对策
  
  湿地是地球的肾脏,湿地的消失预示着地球环境的恶化,分析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与功能的退化,属于湿地缺水萎缩型退化。水是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得以维持的关键因素。干海子湿地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不仅使迁徙的候鸟失去了栖息环境,也向当地的人们敲响了环境恶化的警钟!恢复干海子候鸟保护区的生态功能,也就是恢复湿地功能,不仅能拯救迁徙候鸟的栖息环境,还能使泉水河沿岸一百多万亩的天然柽柳得到恢复,充分发挥其防沙固沙的生态作用,改善当地群众的生存环境。
  4.1建立保护区科学管理体系
  建立保护区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实现生态变迁监督体制的前提。加强本地区湿地资源调查及其生态变化研究,也会对干海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建议政府加大保护区建设投资,管理部门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用科学的手段促进湿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和谐社会。
  4.2合理利用水资源
  建议政府和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部门高度关注环境变化,合理调配水资源,促进疏勒河下游地下水的恢复。使用水资源信息自动化高科技管理系统,对疏勒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变化进行电子监测,为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调配生态用水提供科学依据。
  4.3采取人为干预措施引水恢复干海子保护区湿地
  保护生态环境,拯救干海子湿地是当地刻不容缓的紧急任务。依靠自然恢复力量已不能满足保护区需要,经过几年的实践,采用人工措施疏通河道,引水入湖已初见成效,干海子湿地已开始重新聚水,迁徙的候鸟也有部分回归,此项措施应继续实施,并辅助以当地境内湿地资源的保护措施,为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发挥积极作用。
  4.4建立天然林资源保护体系
  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深处沙漠腹地,与之息息相关的花海绿洲盆地现有天然柽柳灌木一百多万亩,是天然防风固沙的屏障,保护好这些资源就是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也是对干海子候鸟保护区湿地的水源涵养生态系统的保护保育。现已采取的保护措施有:区划公益林,以公益林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增加天然林管护站数量及巡护队伍,修建�望塔,设立宣传碑,防火、围栏禁牧、禁樵。
  4.5加强湿地保护区宣传,提高人们湿地保护意识
  湿地环境保护是一项新兴事业,目前全社会还普遍缺乏湿地保护意识,对湿地的生态环境价值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因此,今后一段时期要以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精神为指导,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实施可持续开发战略,遵循全面保护,科学恢复,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大力度加强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湿地的功能,效益和巨大作用,保护和合理使用湿地,转变不利于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传统的资源环境观念,树立新型湿地环保理念,让人们认识到湿地保护对于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兴土.我国湿地的主要生态问题及治理对策[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7年 第三卷(1).
  [2] 陈明霞.敦煌湿地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恢复对策[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7年 第三卷(3).
  [3] 《甘肃省玉门市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水利区划报告》1982(1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