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乒乓球运动员心理选材_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变化分析与调控
 

乒乓球运动员心理选材_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变化分析与调控

发布时间:2019-02-22 04:30:40 影响了:

  摘要:随着现代乒乓球运动竞技水平不断的提高,竞争也更加激烈,只凭借技、战术水平和身体条件是不够的,更要具备心理方面的优势。心理因素对训练和比赛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在训练中广泛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运动员心理过程施加影响,培养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为训练和比赛创造优异成绩做好心理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运动员的实际水平。
  关键词:心理特征;心理训练;自我调节;目标动机
  
  前言: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较强且复杂多变的项目,心理因素在比赛中的影响比较大,心理训练越来越受到教练员的重视。通过心理训练,可以培养运动员心理稳定性、适应性等良好心理品质,以适应各种紧张、复杂场面的比赛,在比赛中发挥正常或超常的成绩。
  
  一、心理训练及其作用
  
  所谓的心理训练是体育运动中运动员训练的重要科目之一。针对运动员心理状况,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通过科学方法提高心理品质,改善心理状态的培训过程。心理训练在乒乓球运动中的作用在于促进运动员的心理过程不断完善,形成专项运动所需要的良好个性心理特征,获得较高水平的心理能量储备,使运动员心理状态适应训练和比赛的要求,获得最佳竞技状态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在临近比赛前,一些微小的因素会引起运动员情绪的大起大落,从而会影响运动成绩,所以赛前作好心理准备,控制情绪的稳定性对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
  (一)“心理训练”对乒乓球比赛的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运动员身体、技战术水平发挥的程度起着很大的影响,体力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赛前心理训练。两者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一般心理训练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运动员具有参加训练的良好动机,培养对待训练的良好态度,培养和发展运动员心理品质及个性心理特征。一般心理训练贯穿整个训练中,有时也被称为“长期心理训练”。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对该次具体比赛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在比赛中运动员能有效地、可靠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和情绪。这种训练有时也称为“短期心理训练”。
  (二)念动训练是心理训练的主要手段
  念动训练又称回忆训练。运动员有意识地回忆某一动作要领,用力的顺序、方法和时间。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并把回忆与完成动作时的运动感觉结合起来。目的是为强化技术动作的正确概念,改进技术和提高动作技术的正确性。一般做法:运动员回忆该项目的技术结构,重现身体训练技战术的重点和难点。
  (三)赛前激活水平是实施心理训练的首要因素
  赛前激活水平的最佳控制是赛前训练准备的重要环节。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对机体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所以赛前提高和控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才能促进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运动器官的总动员。运动员赛前的紧张不仅是必然也是必要的,适当的紧张能使机体得到很好的动员而发挥最佳水平。所以,要严格控制赛前激活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运动员水平的发挥。
  (四)自我暗示和放松训练是心理训练的一种有效的形式
  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类似中国的气功。德国J.H.舒尔茨在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在印度研究了瑜珈术,也就是在治疗病人过程中利用催眠暗示的方法,被称之为自我暗示和放松训练。在训练与比赛中,放松训练是运动员通过自我暗示来实现的,暗示是通过语言影响进行心理调节的方法,它使疲劳的机体得到迅速和充分的休息,使情绪得到迅速的调整,信心倍增地准备比赛。
  
  二、运动员在赛前的几种心理特征及其表现
  
  比赛是反映训练成果的手段和方法,只有通过比赛,训练的水平才会被认可,而在比赛前或比赛中,运动员心理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状态,影响比赛结果。
  (一)比赛压力大、包袱重
  比赛前对比赛的期望值过高,过多地考虑竞争的结果和个人利益相关的各种后果,运动竞赛固有的名次,成绩,想赢怕输。在运动员心里,比赛的结果涉及个人功利,包括个人运动成就以及精神和物质能否得到满足。
  (二)注意力分散,思维紊乱
  注意力分散是处于紧张状态的心理反映,因此对技术要点早已忘记,由于比赛超强刺激引起生理和心理压力的负担过重,出现极限反应。应该培养乒乓球运动员善于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总结的能力;善于学习别人的能力。
  (三)对环境的不适应
  运动员离开熟悉的训练环境,到陌生的环境比赛,对那里的场地,住宿,饮食习惯和观众的噪声不适应,难以稳定自己的心态。
  (四)遇到意外的情况,情绪难以控制
  意外的情况突然打乱运动员原有的心理定势,过强刺激影响或干扰了运动员的心理平衡,使情绪过分激动,难以控制,技术动作突然走样和变形,技术动作掌握不稳定,完成动作时受客观与主观条件的影响。
  (五)训练不系统,对运动量恐惧
  身体对超负荷的运动量产生不适应,苦累难以承受,惧怕已有的伤病或可能产生的伤病带来的严重后果影响个人身体健康,运动寿命,奖牌,待遇和个人前途。过度疲劳,由于长时间过度训练与竟赛对运动员本身造成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运动员性格抑郁又缺少进行自我心理控制与调节的方法。
  
  三、赛前心理调节和一些训练想法
  
  赛前的心理状态将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赛前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教练员必须严格掌握,才能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一)比赛任务、动机的准备
  当比赛来临,我们要给运动员制定出具体的目标,如训练计划、比赛成绩、比赛名次等等,这个目标的制定应该是非常接近运动员的最终比赛结果。通过回忆运动表象和概念,使运动员尽快巩固已掌握的接发球、推挡、攻球等技能,使技能和战术运用得心应手,给运动员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目标要适宜,不能过高或过低。比赛的动机也很重要,目的就是检验训练的结果,不要把比赛的结果看作是一种途径或资本,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克服运动焦虑
  产生运动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对失败的恐惧;也有对成功后责任、更高期待的恐惧;对伤病的恐惧及对社会反应的恐惧(亲友、师长、新闻媒体等)。水平越低焦虑程度越高,并随着比赛临近越发增大情境压力。并不是对方实力越强焦虑水平就越高,往往是在决定名次的关键性比赛之前焦虑水平最高。主要表现为:敏感、极度紧张、不安、焦虑、思维混乱、食欲不振、失眠、尿频等。根据乒乓球运动员的个案可以用活动调节、呼吸调节、转移调节、激化调节、音乐调节、颜色调节、暗示调节、宣泄调节等进行调控。赛前要给运动员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越到大赛,运动员自己更应该正确地对待比赛,不要过多的施加压力,应该把压力放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而不是比赛前,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紧紧抓好训练的过程,在比赛中就会取得好成绩。一个运动队中先期比赛的运动员成绩好坏,对后面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影响甚大,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尽量减小这种干扰。
  (三)适宜的运动情绪准备
  教练员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指导,掌握自我放松技术,保持心理的镇定性,强化增力性情绪的作用,以愉快、轻松、自信、饱满的心情,迎接即将来临的比赛。
  事业心是成功比赛的保障,运动员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执著追求,训练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训练作风,练得一身过硬本领,打好基础才能在比赛中发挥优异的成绩。
  教练员要细致注意运动员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运动员的心态,放下包袱。临近比赛,更要注意工作的细致,多关心生活,少谈比赛,给运动员一个良好的环境,才利于出成绩。
  (四)控制临场注意焦点的应变策略
  针对对方的实力、技术与战术特点,着重研究如何应变的战术和心理策略,充分估计在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变化,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策略,比赛之前应使每个运动员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必要时灵活运用。策略的准备在精不在多,要在头脑中预见到策略运用的效果,增强预测能力是心理准备的重要内容,实战训练与适应性比赛是加强心理控制能力的有力手段,意念训练在心理准备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四、 结论
  
  综上所述,调整心理状态,为比赛的成绩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训练是教练员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现代竞技运动训练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在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心理训练。最佳竞技状态实质上是各种不同心理优势因素的中和。它的形成有赖于平时的系统训练和通过比赛进行的实战训练。
  注:本文章属黑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课题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