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茶树的害虫小叶蝉怎么弄【竹子叶蝉类害虫的研究进展】
 

茶树的害虫小叶蝉怎么弄【竹子叶蝉类害虫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9-02-23 04:44:03 影响了:

  摘要:叶蝉类昆虫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是竹子上常见的昆虫类群之一,不少种类是竹子上的重要刺吸式害虫。对竹子叶蝉的种类及分布、发生及危害、生物学及生态学、天敌、防治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竹子害虫;叶蝉;进展
  中图分类号:S7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2-2385-03
  
  Research Progress on Bamboo-feeding Leafhoppers
  
  YANG Lin,LI Zi-zhong,CHEN Xiang-sheng
  (The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for Agricultural Pest Management of Mountainous Region of Guizhou / Institute of Entomology,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China)
  
  Abstract: Leafhoppers (Hemiptera: Cicadellidae) are one of ordinary bamboo-feeding pest insects and many of them are severe pests of bamboo. The species, distribution, occurrence, damage, biology, bionomics, natural enemy, and control of bamboo-feeding leafhoppers home and abroad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 bamboo pest; leafhoppers; progress
  
  叶蝉是竹子上常见的昆虫类群之一,也是主要的刺吸类害虫,近年来对竹子的危害呈上升趋势。为了对竹子叶蝉类害虫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为该类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研究以及综合治理提供参考资料。特对取食、为害竹子的叶蝉类昆虫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叶蝉概述
  叶蝉类昆虫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叶蝉总科(Cicadelloidea)叶蝉科(Cicadellidae),是植食性害虫,用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的汁液,夺取植物的营养,使植物营养不良,或至枯萎,或在吮吸部位出现黄色或黄褐色病斑,有的则因涎液的刺激,使植物细胞反常增殖,造成畸形臃肿的虫瘿,有的种类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叶蝉中有不少种类是危害农林作物的大害虫,是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类群。例如,人们所熟知的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 (Linnaeus)]、华凹大叶蝉(Bothrogonia sinica Yang et Li)、稻叶蝉[Inemadara oryzae (Matsumura)]、二条黑尾叶蝉(Nephotettix nigropictus Stal)、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 (Motschulsky)]、条沙叶蝉[Psammotettix striatus (Linne)]、棉叶蝉[Amrasca biguttula (Ishida)]、白翅叶蝉(Thaia rubiginosa Kuoh)等,都是主要的农林害虫[1]。据统计,取食水稻的叶蝉有45种之多,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是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和白翅叶蝉[2]。在贵州,从全省范围看,危害农、林、果树及经济作物较重的叶蝉有30种。
  2竹子叶蝉种类及分布
  取食、为害竹子的叶蝉类昆虫种类较多,已报道的共有44种,分别隶属于6亚科24属。其中,大叶蝉亚科6种,小叶蝉亚科10种,隐脉叶蝉亚科1种,横脊叶蝉亚科4种,额垠叶蝉亚科15种,角顶叶蝉亚科8种。
  2.1大叶蝉亚科
  大青叶蝉、周氏凸唇叶蝉(Erragonakia choui Li)、黑头条大叶蝉(Atkinsoniella nigricephala Li)、红带突额叶蝉(Gunungidia ruficincta Li)、华凹大叶蝉、黑尾大叶蝉(Tettigoriella ferruginea)等。大青叶蝉的分布较广,全国各地均有分布[2-4],其他种类分布于贵州、湖北、福建等地,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马来西亚、印度、加拿大、欧洲等地[2-5]。
  2.2小叶蝉亚科
  缅甸安小叶蝉(Anaka burmensis Dworakowska)、色安小叶蝉(A. colorata Dworakowska et Viraktamath)、刺突安小叶蝉(A. spinosa Thapa et Sohi)、端突安小叶蝉(A. blada Dworakowska)、尼泊尔安小叶蝉(A. nepalica Thapa et Sohi)、苏马安小叶蝉(A. sumatrana Dworakowska)、韦氏安小叶蝉(A. shashidhara Dworakowska)、竹卡小叶蝉(Kalkiana bambusa Sohi, Viraktamath et Dworakowska)、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竹莫小叶蝉(Motschulskyia sp.)等。国内主要分布于贵州、浙江等地[5,6],国外主要分布于印度、尼泊尔等地[5-8]。
  2.3隐脉叶蝉亚科
  横斑拟隐脉叶蝉(Sophonia transvittata Li et Chen),分布于我国贵州、云南等地[9]。
  2.4横脊叶蝉亚科
  白边狭顶叶蝉(Angustella leucostriata Li et Wang)、白边脊额叶蝉[Carinata kelloggii (Baler)]、斑驳锥头叶蝉(Onukia guttata Li et Wang)、黑色锥头叶蝉(O. nigra Li et Wang)等。分布于我国贵州、福建等地[3,10]。
  2.5额垠叶蝉亚科
  双带痕叶蝉(Mohunia bifasciana Li et Chen)、腹突痕叶蝉(M. ventrospina Chen et Li)、内突痕叶蝉(M. introspina Chen et Yang)、塔纹新痕叶蝉[Neomohunia pyramida(Li et Chen)]、端斑类痕叶蝉[Paramohunia notata(Li et Chen)]、黑带拟痕叶蝉(Pseudomohunia nigrifascia Li, Chen et Zhang)、叉突平额叶蝉(Flatfronta pronga Chen et Li)、污斑平额叶蝉[F. grandis (Ishihara)]、白斑额垠叶蝉(Mukaria albinotata Cai et Ge)、黄片额垠叶蝉(M. flavida Cai et Ge)、斑翅额垠叶蝉[M. maculata (Matsumura,1912)]、竹额垠叶蝉(M. bambusana Li et Chen)、白足额垠叶蝉(M. pallipes Li et Chen)、双锥条背叶蝉(Tiaobeinia bisubula Chen et Li)、峨眉条背叶蝉(T. emeiensis Chen et Yang)等。国内主要分布于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福建、台湾、香港等地[2,3,11-14];国外分布于日本、泰国等地[15,16]。
  2.6角顶叶蝉亚科
  竹叶蝉[Bambusana bambusae (Matsumura)]、捷氏竹叶蝉(B. jenjouristi Anufriev)、佛坪竹叶蝉(B. fopingensis Dai et Zhang)、齿突竹叶蝉(B. multidentata Dai et Zhang)、枝突竹叶蝉(B. brancha Li et Song)、雷公山竹叶蝉(B. leigongshana Li et Song)、斑翅草叶蝉(Sorhoanus maculipennis Li et Wang)、一点木叶蝉(Phlogotettix cyclops),国内主要分布于贵州、陕西、甘肃等地[5,17-19],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17]。
  3发生及危害
  3.1大青叶蝉
  大青叶蝉取食刚竹属、大节竹属、唐竹属、刺竹属、牡竹属、慈竹属、绿竹属中几乎大多数竹种及果树、农作物及蔬菜、绿化树种、花卉。成虫、若虫在竹叶上吸取汁液,造成竹叶满布枯白斑点,一般影响光合作用,严重者造成竹叶早落,在抚育管理精细、无杂草竹林危害更重[4]。
  3.2缅甸安小叶蝉
  缅甸安小叶蝉主要集中于竹林的中、下部刺吸为害。若虫和初羽化成虫均有群集性,常常数十头按同一方向聚集于竹叶背面刺吸取食,蜕皮后转移至附近继续取食,直至羽化为成虫,成虫后期方分散取食。竹子叶片受害后,受害处背面出现黄褐色小斑点,叶片正面对应的部位则为几乎连成片状的灰白色小方形斑[6],严重影响竹叶的光合作用,不利于竹子的生长、发育,显然已上升为竹子的首要叶蝉害虫[6]。
  3.3其他叶蝉
  在贵州省危害竹子的13种叶蝉中,以隐脉叶蝉亚科(很多种类现已移入额垠叶蝉亚科)的种类危害性相对最大。其中竹额垠叶蝉、白足额垠叶蝉和五斑额垠叶蝉种群数量最多。在贵阳市花溪公园、望谟县打易镇、荔波县小七孔等地,在一些生长茂密的竹子上单网捕虫数达10多头。因虫口密度大,造成竹叶发黄,竹林长势渐衰,抗性减弱,林相被破坏;叉突平额叶蝉、双带痕叶蝉、腹突痕叶蝉种群数量次之,单网捕虫数1~5头;横脊叶蝉亚科的种类,如白边狭顶叶蝉、斑驳锥头叶蝉、黑色锥头叶蝉、白边脊额叶蝉、周氏凸唇叶蝉、黑头条大叶蝉、红带突额叶蝉等,网捕仅偶尔采到,种群数量很小,危害轻,对竹林的影响不大[3]。
  4生物学及生态学
  对竹子叶蝉类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方面的报道并不多,只有一些生物学特性方面的简单记述。
  在日本,斑翅额垠叶蝉成虫整年均有发生,以3月、5~6月和10月为发生高峰期。其寄主为日本从国外引进的一些竹种,如Bambusa multiplex Raeuschel、B. vulgaris Schrad等,成虫常栖息于竹叶上,在活动期,一旦受到惊吓,它们会灵巧地飞走[15];而琉球额垠叶蝉(Mukaria zonata Hayashi)仅分布于日本的琉球群岛的冲绳岛北部,成虫和若虫均专门取食当地的一种竹子(Pleioblastus linearis Nakai),成虫发生于6~7月,盛发期为6月中下旬[15]。
  在我国,大青叶蝉在全国各地1年发生代数不一,在新疆、内蒙古1年1~2代,华北1年3代,华南1年6代,浙江1年5代,以卵越冬,3月下旬若虫孵化活动,以后到11月均可见到该虫的活动,卵需经9~15 d孵化,若虫生活24~44 d羽化为成虫[4];据初步调查,缅甸安小叶蝉在贵州每年至少发生4代以上[7];陈祥盛等[13]对痕叶蝉属Mohunia的种类的生物学进行了简单记述和讨论,双带痕叶蝉在贵州广泛分布于海拔600~1 100 m的广大地区,发生数量较多;腹突痕叶蝉广泛分布于贵州600~1 200 m海拔的广大地区,成虫全年可见,8月为发生高峰期;塔纹新痕叶蝉主要分布于贵州北部海拔900~
  2 300 m地区,是近年来发现的竹子新害虫[14]。
  5天敌
  关于竹子叶蝉类害虫的天敌,尚缺少系统的调查了解,相关资料极为缺乏。大青叶蝉的成虫、若虫的天敌有食蚜蝇(Epistrophe sp.)、十斑大瓢虫[Anisolemnia dilatata (Fabricius)]、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 (Pallas)]、褐蛉(Hemerobius sp.)、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mael)、步甲(Calosoma sp.)等,若虫有1种寄生蜂[4]。
  6防治
  杨琳等[3]在述及贵州竹子叶蝉种类、发生及危害时,为防治贵州竹叶蝉类害虫提出了以下建议:对危害较重的种类,采用乐果3 000倍液、敌敌畏
  2 000倍液、25%二二三乳剂200倍液等进行药剂防治。一般情况下,只须抓好以下几个措施:加强肥水管理,增强竹势,减轻趋弱为害;适时剪除竹丛底部枝叶,消除杂灌老蔸;合理采伐;改善竹林卫生环境和立地条件,加强竹林管理等即可取得较好效果。
  7结语
  总的看来,国内外一直以来对竹子叶蝉的研究都十分薄弱,除了笔者所在的研究组近年对贵州以及西南地区的部分省(区、市)开展了一些竹子叶蝉的物种多样性调查和个别种类的生物学研究工作[2,3,6,9,11-14,18]外,许多地区和很多领域几乎还是空白。目前在竹子叶蝉的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种类鉴定困难。叶蝉是半翅目头喙亚目中最大的一个类群,目前我国叶蝉共记录了24亚科1 480余种,近10多年来每年仍有大批新属、新种不断被发现[19]。竹子叶蝉种类多,隶属于不同的亚科(初步估计至少10个亚科以上),且多为角顶叶蝉亚科、小叶蝉亚科等目前研究工作不是很深入的类群,涉及文献资料多而零散,种类鉴定工作十分困难。
  第二,调查范围有待深入和扩展。近年来,笔者所在的研究组,对贵州以及周边的省(区、市)的竹子叶蝉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采获了大批标本,发表了一些新属种或新记录属种[3,5,11-14,18,20]。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许多地区的相关调查研究十分有限,不少地区仍是空白。因此,今后调查研究工作的范围和深度都有待拓展。
  第三,缺乏生物学及生态学等基础研究。生活于竹子上的叶蝉,因其以吸食竹枝叶汁液和产卵等方式为害,前期危害症状不明显,往往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之很多种类的发生数量不大,对竹子未造成严重损失,长期以来未当作害虫看待。但笔者近年来通过野外调查发现,叶蝉在竹子上的发生及危害呈明显上升趋势,不少种类有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的可能[3]。因此,对这些潜在的重要害虫,开展深入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为这类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基础资料,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雅林. 中国叶蝉分类研究(同翅目:叶蝉科)[M]. 杨凌:天则出版社,1990.218.
  [2] 李子忠, 汪廉敏.贵州农林昆虫志(4卷)[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1.304.
  [3] 杨琳,陈会明,陈祥盛,等. 贵州害竹叶蝉种类记述[J].贵州农业科学,1999, 27(1):17-19.
  [4] 徐天森,王浩杰. 中国竹子主要害虫[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5] 赵仁友,江土玲,徐真旺,等. 丽水山区竹子害虫种类调查与为害评估[J]. 浙江林业科技,2006,26(4):58-63.
  [6] 杨琳,李子忠,金星. 害竹叶蝉中国新记录─缅甸安小叶蝉(半翅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7, 26(5):444-447.
  [7] SOHI A S,VIRAKTAMATH C A, DWORAKOWSKA I . Kalkiana bambusa gen. et sp. n. (Homoptera, Cicadellidae),a dikraneurine leaf hopper breeding on bamboo in northern India [J]. Oriental INS,1980,14(3):279-281.
  [8] DWORAKOWSKA I. Some Dikraneurini(Auchenorrhyncha, Cicadellidae: Typhlocybinae) from South-east Asia [J]. Oriental Insects,1993,27:151-173.
  [9] LI Z Z, CHEN X S. A checklist and key to species of the genus Sophonia(Insecta: Auchenorrhyncha: Cicadellidae: Nirvaninae) in China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species[J].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2005,39(1):71-78.
  [10] 李子忠, 汪廉敏.中国横脊叶蝉(同翅目:叶蝉科)[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6.134.
  [11] 陈祥盛,李子忠. 隐脉叶蝉亚科一新属一新种(同翅目:叶蝉科)[J]. 昆虫分类学报,1997,19(3):169-172.
  [12] 李子忠, 陈祥盛.中国隐脉叶蝉(同翅目:叶蝉科)[M]. 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9.149.
  [13] CHEN X S, LI Z Z, YANG L. Oriental bamboo leafhoppers: A new genus and two species of Mukariinae(Hemiptera:Cicadellidae) from Southwest China and notes on related group [J]. Ann soc entomol Fr(n.s),2008,44(3):301-307.
  [14] CHEN X S, LI Z Z, YANG L. Oriental bamboo leafhoppers: revision of Chinese species of Mohunia (Hemiptera: Cicadellidae: Mukariinae) with descriptions of new genera and new species[J]. Annals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2007,100(3):366-374.
  [15] HAYASHI M. Occurrence of Mukariinae (Homoptera, Cicadellidae) in Japan,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J]. Japanese Journal of Entomology,1996,64(1):122-130.
  [16] ISHIHARA T. Hemiptera of southeast Asia collected by the Osaka city university biological expedition to southeast Asia 1957-1958[J]. Nature & Life in Southeast Asia, 1961, 1:224-257.
  [17] DAI W, ZHANG Y L. Taxonomic study on new-record genus Bambusana Anufriev (Hemiptera: Cicadellidae: Deltocephalinae) in China[J]. Zootaxa,2006,1187:61-68.
  [18] 李子忠,宋月华.为害竹子的叶蝉二新种(半翅目:叶蝉科:殃叶蝉亚科)[J]. 林业科学, 2009,45(2):82-85.
  [19] 张雅林,戴武. 中国叶蝉分类研究概况[A]. 李典谟, 伍一军, 武春生,等.当代昆虫学研究――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62-69.
  [20] 李子忠,汪廉敏. 贵州宽阔水林区叶蝉类昆虫考察[J]. 贵州科学,1993,11(3):53-5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